卷二十八《謝及第啟》“求自試者幾十萬焉”?!笆闭`“千”?!顿R呂相公啟》“方司左轄之嚴”。“司”誤“思”。“念某猥緣幸會”?!澳睢弊株I?!吨x程公辟啟》“庶追國士之風”?!皣俊闭`“王國”?!吨x館職啟》“方為國士報君之義”?!皥蟆闭`“執”?!顿R崔學士啟》“愿奉三年之最”。“三”誤“二”?!洞R中書仆射范相公啟》“伯褎尤奇”?!把劇闭`“褒”。
卷二十九《代賀王左丞啟》“其進也若火一燃”?!耙病闭`“之”,“燃”誤“然”?!洞R京西運判啟》“屢奏三年之最”?!白唷闭`“奉”。《代賀司馬相公啟》“失匕箸而自驚”。“箸”誤“著”。《賀錢學士啟》“地胄高嚴”?!半小闭`“習”?!棒嫒基]止於碧落”?!棒妗闭`“翻”。《代回呂吏部啟》“望重於朝”?!办丁闭`“本”?!洞x中書舍人啟》“竊以三省之興”。“竊”誤“切”?!扳珡娜邌T”?!叭摺闭`“囗〈宀幾〉 ”?!洞R運使啟》“水鑒無私於微眇”?!八闭`“冰”。
卷三十《答傅彬老簡》“其於組麗也獨得之於內”?!皟取闭`“天”。《與蘇公先生第四簡》“因便卻乞并此書轉到高安先生處”。“到”誤“則”。“雖不來揚州”?!皝怼闭`“求”。《與蘇子由著作簡》“伏惟尊候萬?!??!昂颉毕卵堋皠又埂倍帧!杜c李德叟簡》“所論著想甚多”?!爸闭`“者”?!半m怱遽不盡所懷”。“怱”誤“忽”。《與蘇黃州簡》“自扁舟渡江”?!白浴闭`“遂”?!氨敝羺桥d”?!氨薄闭`“比”。“水飲蔬食”?!笆摺闭`“蔬”。《與參寥大師簡》“愈令人畏伏爾”。“伏”誤“服”。
卷三十一《謁先師文》“馮馀光以得名宦”。“宦”誤“官”?!都礼R通議文》“不見瑕玼”?!矮u”誤“玭”?!叭赵嘛h忽”。“忽”誤“怱”。《吊鎛鍾文》“或九升而一躓”?!吧闭`“舛”?!安灰婅Υ谩??!按谩闭`“疪”。《遺瘧鬼文》“嘗所禁戒”?!八闭`“於”?!熬没聼o成”。“宦”誤“官”?!洞讨萏刂]城隍文》“淮西古城”。“西”誤“南”。
卷三十二《謝雨文》“精宜交”?!耙恕闭`“且”?!兜堑卺崆嘣~》“宦路亨通”?!昂唷闭`“享”?!杜c龍節疏》“文軌攸同”?!拔摹闭`“丈”?!洞讨葸M生辰功德疏》“天人合慶”?!疤臁闭`“夫”?!伴嗀惾~之真文”。“貝”誤“具”?!秾毩炙麻_堂疏》“因水成姿”。“水”誤“木”?!鄂啡_堂疏》“以度無邊”?!盁o”誤“為”。
卷三十三《李狀元墓志銘》“世為嗟吁”?!坝酢闭`“呼”?!稇c禪師塔銘》“非遷陁客”。“陁”誤“陀”。《葛宣德墓銘》“始徙常州之江陰焉”?!把伞弊置摗!罢饾蓞}定”?!皡}”誤“底”?!队菔戏蛉四怪俱憽贰巴銎尥襦怼磁磪L上心下〉〉恭儉”。“囗〈女〈匧上心下〉〉”誤“嫕”?!秳⑹涎秀憽贰昂餍恰??!昂闭`“亟”。《滬州使君任公墓表》“固欲討之”?!肮獭闭`“因”?!霸嵊诠馍娇h淮信鄉”。“淮”誤“準”。
卷三十四《書王蠋後事文》“念蠋之在而齊之卒不滅也”。“在”誤“仕”。“今劫之以兵”?!敖瘛闭`“全”。《高無悔跋尾》“延帥與二詔使城永樂”?!皫洝闭`“師”。
淮海集四十卷後集六卷詞三卷(明刊本)
此本為嘉靖間南湖張綖倅鄂州時所刻。有序。卷第與宋本同。蓋其集本淮海先生手自編定也。(卷首有“竹垞藏本”朱記。)
濟南集八卷(鈔本)
宋李廌撰。從文淵閣本傳錄。雖非完集,較《蘇門六君子文粹》中為多。
參寥子集十二卷(影鈔宋本)
宋僧道潛撰。題“法孫法穎編”。前有陳無己序。世傳《參寥集》有二本,以法穎本為勝,即此本也。卷數相同,而敘次俱異。宋本向藏士禮居黃氏,今藏仁和胡心耘處。是本為心耘鈔以見貽者。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翱铩?、“殷”、“敬”字闕筆。
參寥子詩集十二卷(舊鈔本)
案:吳氏之振曰,世傳《參寥集》有二本,一題“三學院法嗣廣囗〈宀丐〉訂,智果院法嗣?;蓍啞保活}“法嗣法穎編”。此本題“楚黃法僧鄒黃中美定”。有無名氏序,謂偶游智果寺,睹其全集十二卷,重為校定云云。大約即法穎本也。
石門文字禪三十卷(支那本)
題:“宋江西筠溪石門寺沙門釋德洪覺范著,門人覺慈編錄?!庇嗅屵_觀序。
青山集三十卷(影鈔宋本)
題:“當涂郭祥正功父撰。”此本卷數與陳氏《書錄解題》合。王漁洋所見閩謝氏寫本,非全帙也。舊為曹氏藏本。(卷首有“楝亭曹氏藏書”朱記。)
西塘先生文集十卷(明刊本)
宋鄭俠撰。文八卷,詩一卷,第十卷附錄傳志、謚議、祭文、祠記等作。前有萬歷己酉同里葉向高序,謂秘閣有《西塘先生集》,乃宋隆興間公孫嘉正知建昌軍時所刻。書尚完善,因鈔錄授同郡董崇相、陳元凱、曹能始??讨?。
景迂生集二十卷(鈔本)
宋晁說之撰。原集經兵燹不存,此本為其孫子健所編,無序跋。以道長於經學,此書亦不專載詩文,凡《中庸傳儒言》及《經說》、《雜著》,俱列於編,蓋匯萃生平所作以成之也。陳直齋謂其詩文遺佚已多。今考《風月堂詩話》云,唐秦系和韋蘇州詩,具銜云“東海釣客”。試秘書省校書郎本朝陳恬叔易隱陽翟澗上,號“澗上丈人”。大觀間,宋喬年諷監司薦於朝,起為館閣,書疏中猶不去“丈人”之號,晁以道作詩譏之曰:“東海一生垂釣客,石渠萬卷校書郎。丈人風味今如此,鶴到揚州興更長”。又《墨莊漫錄》云,晁以道作《感事詩》有云,“干戈難作墻東客,疾病猶存硯北身?!倍娂薪詿o,是直齋之言不誣也。然是書向無刻本,僅有鈔白流傳於世,不致同於《昭德先生集》之湮泯,亦云幸矣。
濟北晁先生雞肋集七十卷(明刊本)
宋晁補之撰并序,弟謙之編,有跋。紹興間,刻板建陽,此蘇州顧凝遠重刻本。卷後有“明吳郡顧氏於崇禎乙亥春照宋刻壽梓,至中秋,工始竣”。二行。
具茨晁先生詩集一卷(明刊本)
宋晁沖之撰。案:沖之,字叔用,亦字用道,以文元公為高祖,以文莊公為曾大父,其子即昭德侍郎也。家世貴顯,獨隱居不仕,自號具茨山人。俞汝礪序,謂其棲志林澗,遇事寫物,形於興屬,味其風規,淵雅疏亮,未嘗為凄怨危憤、激烈愁苦之音,所謂含章內奧而深於道者。劉後村謂其詩意度宏闊,氣力寬馀,一洗詩人窮餓酸辛之態。南渡後,唯放翁可以繼之。其集流傳甚少,此明晁瑮以宋本重刊。卷末有“慶元己未校官黃汝嘉刊”一行。詩凡一百六十七首。
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舊鈔本)
宋李之儀撰。乾道間,天臺吳芾為當涂守,訪得其本,輯成五十卷,序而刻於郡學?!夺峒凡恢稳怂?。
道鄉先生鄒忠公文集四十卷(明刊本)
宋鄒浩撰,子柄、栩輯,李綱序。宋刻久佚。正德間裔孫翎重刻之,邵寶序。後附《諫哲宗立劉后疏》,於《徽宗實錄》中鈔出真本,非蔡京所偽作以宣示者也。舊為邑中陳氏藏本。(卷首有巨印,其文曰“蘇州常熟虞山精舍至樂樓主人河南道御史陳察原習之記”。)
溪堂集十卷(鈔本)
宋謝逸撰。此為知不足齋鈔本。卷末有鮑以文題記云:“乾隆己酉仲冬借沈比部叔延本對錄。是月二十日校於青堆寓廬。乾隆六十年八月初五日偕仁和趙魏恭詣文瀾閣就《四庫全書》本是正一過。”(卷首有“歙鮑氏知不足齋藏書”、“海寧楊蕓士藏書之印”二朱記。)
謝幼槃文集十卷(舊鈔本)
宋謝薖撰。此本為萬歷間晉安謝肇淛從內府鈔得,有苗昌言序,呂本中跋及謝肇淛、謝杲、黃晉良跋。苗序後列宋砥、陸旻、苗昌言、嚴仲遠、趙士鵬銜名六行。又“淳熙二年十二月陽夏趙煜重修”一行。蓋宋時舊本也。
慶湖遺老詩集九卷拾遺一卷補遺一卷(舊鈔本)
宋賀鑄撰并序。後附程俱撰《墓志銘》。紹熙間,晉陵胡澄得其本刻之,繼又得其孫稟所編《拾遺》、《補遺》二卷,并刻於後。每題俱注所作年月,猶當時原本也。有程俱、楊時序,孫廩胡澄二跋。
眉山唐先生集三十卷(舊鈔本)
宋唐庚撰,教授王惟則校。晁、陳二家《書目》俱作二十卷,《宋史》亦同。此本不知何人所分。有鄭總、弟庾、呂榮義序,子文若及鄭康佐跋。
唐先生集七卷(明刊本)
是本但載詩、賦,無雜文。前亦有鄭總、弟庾、呂榮義序。卷一為《賦》、《古體詩》,卷二、卷三《近體詩》,卷四至卷六又為《賦》、《古體詩》,卷七、卷八《近體詩》。庾序謂京師刊行者,止載嶺外所作,因并取其少年時所為,隨卷附之。故《次強幼安韻》二詩,幼安謂其絕筆,而今次卷三之末,是卷四以下仍少年作也。惟《囗〈鞏上石下〉溪詩話》有《秧馬》一絕,《鶴林玉露》有《謫羅浮》一絕,俱不見集中,則其遺佚尚多也。
傅忠肅公文集三十卷(舊鈔本)
宋傅察撰。周必大序,後附晁公休撰《行狀》,其孫伯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