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 唐宋詩醇
- (清)愛新覺羅·弘歷
- 10347字
- 2015-12-27 01:32:59
太原白居易詩六五十五首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
篁州乘送。艛艓驛船迎。共載皆妻子。同游即弟兄。寧辭浪跡遠。且貴賞心并。
云展帆高掛。飆馳棹迅征。溯流從漢浦。循路轉荊衡。山逐時移色。江隨地改名。
風光近東早。水木向南清。夏口煙孤起。湘川雨半晴。日煎紅浪拂。月射白沙明。
北渚寒留雁。南枝暖待鶯。駢朱桃露萼。點翠柳含萌。亥市魚鹽聚。神林鼓笛鳴。
壺漿椒葉氣。歌曲竹枝聲。系纜憐沙靜。垂綸愛岸平。水餐紅粒稻。野茹紫花菁。
甌泛茶如乳。臺粘酒以餳。膾長抽錦縷。藕脆削瓊英。容易來千里。斯須進一程。
未曾勞氣力。漸覺有心情。臥穩添春睡。行遲帶酒酲。忽愁牽世網。便欲濯塵纓。
早接文場戰。曾爭翰苑盟。掉頭稱俊造。翹足取公卿。且昧隨時義。徒輸報國誠。
眾排恩易矢。偏壓勢先傾。虎尾憂危切。鴻毛性命輕。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斂手辭雙闕。回眸望兩京。長沙拋買誼。漳浦臥劉楨。 鳴還歇。蟾蜍破又盈。
年光同激箭。鄉思極搖旌。潦倒親知笑。衰羸舊識驚。烏頭應感白。魚尾為勞赤頁。
劍學將何用。丹燒竟不成。孤舟萍一葉。雙鬢雪千莖。老見人情盡。閑思物理精。
如湯探冷熱。似博斗輸贏。險路應須避。迷途莫共爭。此心知止足。何物要經營。
玉向泥中潔。松經雪后貞。無妨隱朝市。不必謝寰瀛。但在前非悟。期無后患嬰。
多知非景福。少語是元亨。晦即全身藥。明為伐性兵。昏昏隨世俗。蠢蠢學黎氓。
鳥以能言。龜緣入夢烹。知之一何晚。猶足保余生。
原選者評。議論與敘事相間而行。才氣瀾翻潮涌。一筆掃就。
題岳陽樓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
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此地惟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原選者評。結語振竦。洞庭之險更不待實寫。入峽次巴東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艓艛上巴東。
原選者評。量移涉險。非樂境也。中兩聯寫舟行之苦。落句偏結得有氣色。
。容齋隨筆。曰。杜子美詩。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風。樂天巫山。隴水二句全用之。
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
二林僧社三十韻皆敘貶官以來出處之意
諫諍知無補。遷移分所當。不堪匡圣主。只合事空王。龍象投新社。鹓鸞失故行。
沉吟辭北闕。誘引向西方。便住雙林寺。仍開一草堂。平治行道路。安置坐禪床。
手版支為枕。頭巾閣在墻。先生烏幾舄。居士白衣裳。竟歲何曾悶。終身不擬忙。
滅除殘夢想。換盡舊心腸。世界多煩惱。形神久損傷。正從風鼓浪。轉作日銷霜。
吾道尋知止。君恩偶未忘。忽蒙頒鳳詔。兼謝剖魚章。蓮靜方依水。葵枯重仰陽。
三車猶夕會。五馬已晨裝。去似尋前世。來如別故鄉。眉低出鷲嶺。腳重下蛇岡。
漸望廬山遠。彌愁峽路長。香爐峰隱隱。巴字水茫茫。瓢掛留庭樹。經收在屋梁。
春拋紅藥圃。夏憶白蓮塘。惟擬捐塵事。將何答寵光。有期追永遠。無政繼龔黃。
南國秋猶熱。西齋夜暫涼。閑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身老同丘井。心空是道場。
覓僧為去伴。留俸作歸糧。為報山中侶。憑看竹下房。會因歸去在。松菊莫教荒。
原選者評。一路順敘。熨貼中針線細密。宛轉斡旋無一毫痕跡。此種長律正不易得。
陰雨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送蕭處士游黔南
能文好飲老蕭郎。身似浮云鬢似霜。生計拋來詩是業。家園忘卻酒為鄉。
江從巴峽初成字。猿過巫陽始斷腸。不醉黔中爭去得。磨圍山月正蒼蒼。
原選者評。音節悲涼。聞清歌應喚奈何也。竹枝詞四首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暗鳥一時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靜夜山空歇又聞。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水蓼冷花紅簇簇。江蘺濕葉碧凄凄。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怪來調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原選者評。聲韻悠揚。最合竹枝之體。
唐汝詢曰。冷煙斜月之景。竹枝悲咽之聲。即寒猿暗鳥尚不勝情。況可使愁人聽之邪。
巴水
城下巴江水。春來似麴塵。軟沙如渭曲。斜岸憶天津。影蘸新黃柳。香浮小白。
臨流搔首坐。惆悵為何人。
別種東坡花樹兩絕
三年留滯在江城。草樹禽魚盡有情。何處殷勤重回首。東坡桃李種新成。
花林好住莫焦頁卒頁。春至但知依舊春。樓上明年新太守。不妨還是愛花人。
原選者評。深情達語。
別橋上竹
穿橋迸竹不依行。恐礙行人被損傷。我去自慚遺愛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太平樂詞二首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圣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
湛露浮堯酒。熏風起舜歌。愿同堯舜意。所樂在人和。
閨怨詞三首錄二首
珠箔籠寒月。紗窗背曉燈。夜來巾上淚。一半是春冰。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苦戰應焦頁卒頁。寒衣不要寬。
原選者評。二詩意在言外。有盛唐人遺意。
長洲苑
春入長洲草又生。鷓鴣飛起少人行。年深不辨娃宮處。夜夜蘇臺空月明。
憶江柳
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原選者評。一氣直下。節促而意長。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誥與王十一
李七元九三舍人中書同宿話舊感懷
閑宵靜話喜還悲。聚散窮通不自知。已分云泥行異路。忽驚雞鶴宿同枝。
紫垣曹署榮華地。白發郎官老丑時。莫怪不如君氣味。此中來校十年遲。
原選者評。居易以元和十年貶江州司馬。十五年冬。自忠州召還。拜尚書司門員外郎轉主客郎中知制誥。在外凡六年矣。撫今追昔。無限感慨。悲喜。二字為一篇綱領。第三句悲。第四句喜。第五句喜。第六句悲。末二句喜中有悲。其實悲之意多于喜。深厚蘊藉。細玩自知。居易非沾沾于祿位者。故曰。聚散窮通不自知。蓋其安命素矣。
見于給事暇日上直寄南省諸郎官詩因以戲贈
倚作天仙弄地仙。夸張一日抵千年。黃麻敕勝長生箓。白纟寧詞嫌內景篇。
云彩誤居青瑣地。風流合在紫微天。東曹漸去西垣近。鶴駕無妨更著鞭。
原選者評。蔡寬夫詩話。曰。唐制。諫議大夫班給事中上。中書舍人班又次之。然自外入為諫議者。歲滿始遷給事中。給事中歲滿始遷舍人。蓋以下為進。故有上坡下坡之說。樂天贈于給事詩。云彩誤居青瑣地。四句雖以為戲。亦當時實事也。
西省北院新構小亭種竹開窗東通騎省與李常侍隔窗小飲因題四韻
結托白須伴。因依青竹叢。題詩新壁上。過酒小窗中。深院晚無日。虛檐涼有風。
金貂醉看好。回首紫垣東。
原選者評。蘇軾曰。元祐元年。予為中書舍人時。執政患本省事多泄漏。欲于舍人廳后作露籬。禁同省往來。予白諸公。應須簡要清通。何必栽籬插棘。諸公笑而止。明年。竟作之。
暇日讀樂天此詩。乃知唐時西掖后作窗以通東省。而今日本省不得往來。可嘆也。
送客南遷
我說南中事。君應不愿聽。曾經身困苦。不覺語丁寧。燒處愁云夢。波時憶洞庭。
春畬煙勃勃。秋瘴露冥冥。蚊蚋經冬活。魚龍欲雨腥。水蟲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飄鴆鳥翎。颶風千里黑。羦草四時青。客似驚弦雁。舟如委浪萍。
誰人勸言笑。何計慰漂零。慎勿琴離膝。長須酒滿瓶。大都從此去。宜醉不宜醒。
原選者評。將欲詳說南中之苦。而先著。君應不愿聽。五字。曲折深摯。中幅鋪敘風土物產。結出送之之情。此詩與前送客游嶺南同一機局。然彼系宦游。故規以不貪。此系遷謫。故進以自遣。義各有取爾。
方回曰。樂天一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后歸朝為中書舍人。出知杭州。召復為蘇州。
未嘗遠貶。其殆借此為題。以夸筆端之富。妙于鋪敘南土之景歟。
舊房
遠壁秋聲蟲絡絲。入檐新影月低眉。床帷半故簾旌斷。仍是初寒欲夜時。
原選者評。平平寫景。凄然欲絕。此種意境。非三唐以后所能到。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冒寵已三遷。歸朝始二年。囊中貯余俸。園外買閑田。狐兔同三徑。蒿萊共一。
新園聊穢。舊屋且扶顛。檐漏移傾瓦。梁奇攴換蠹椽。平治繞臺路。整頓近階磚。
巷狹開容駕。墻低壘過肩。門閭堪駐蓋。堂室可鋪筵。丹鳳樓當后。青龍寺在前。
市街塵不到。宮樹影相連。省吏嫌坊遠。豪家笑地偏。敢勞賓客訪。或望子孫傳。
不覓他人愛。惟將自性便。等閑栽樹木。隨分占風煙。逸致因心得。幽期遇境牽。
松聲疑澗底。草色勝河邊。虛澗冰銷地。晴和日出天。苔行滑如簟。莎坐軟於綿。
簾每當山卷。帷多待月褰。籬東花掩映。窗北竹嬋娟。跡慕青門隱。名慚紫禁仙。
假歸思晚沐。朝去戀春眠。拙薄才無取。疏慵職不專。題墻書命筆。酤酒率分錢。
柏杵舂靈藥。銅瓶漱暖泉。爐香穿蓋散。籠燭隔紗燃。陳室何曾埽。陶琴不要弦。
屏除俗事盡。養活道情全。尚有妻孥累。猶為組綬纏。終須拋爵祿。漸擬斷腥膻。
大底宗莊叟。私心事竺乾。浮榮水劃字。真諦火生蓮。梵部經十二。玄書字五千。
是非都付夢。語默不妨禪。博士官猶冷。郎中病已痊。多同僻處住。久結靜中緣。
緩步攜筇杖。徐吟展蜀箋。老宜閑語話。悶憶好詩篇。蠻榼來方瀉。蒙茶到始煎。
無辭數相見。鬢發各蒼然。
原選者評。鋪敘新居。詩中有畫。或議其俚俗瑣碎。然不可及處正在此。入他人手。必不能如此詳細。過求詳悉。必不能如此位置妥帖。竹頭木屑。皆非棄物。亦顧其用之者何如耳。
勤政樓西老柳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開元一株柳。長慶二年春。
原選者評。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偶題閣下廳
靜愛青苔院。深宜白發翁。貌將松共瘦。心與竹俱空。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風。
平生閑境界。盡在五言中。
喜張十八博士除水部員外郎
老何歿后吟聲絕。雖有郎官不愛詩。無復篇章傳道路。空留風月在曹司。
長嗟博士官猶屈。亦恐騷人道漸衰。今日聞君除水部。喜於身得省郎時。
原選者評。一氣呵成。句句轉。筆筆靈。章法亦本杜甫。不襲其貌而得其神。故佳。宋人如楊廷秀輩。有意摹仿此種。徒成油腔滑調耳。
方回曰。何遜以詩名。老杜頌之曰。能詩何水曹。張籍是除。樂天賀之五十六字。如一直說話。自然條暢。
晚庭逐涼
送客出門后。移床下砌初。趁涼行繞竹。引睡臥看書。老更為官拙。慵多向事疏。
松窗倚藤杖。人道似僧居。梨園弟子
白頭垂淚話梨園。五十年前雨露恩。莫問華清今日事。滿山紅業鎖宮門。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原選者評。寫景奇麗。一幅著色秋江圖。
聽彈湘妃怨
自注。江南新詞有云。暮雨蕭蕭郎不歸。
玉軫朱弦瑟瑟徽。吳娃徵調奏湘妃。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蕭蕭郎不歸。
逢張十八員外籍
旅次正茫茫。相逢此道傍。曉嵐林葉暗。秋露草花香。白發江城守。青衫水部郎。
客亭同宿處。忽似夜歸鄉。
重到江州感舊游題郡樓十一韻
掌綸知是忝。剖竹信為榮。才薄官仍重。恩深責尚輕。昔徵從典午。今出自承明。
鳳詔休揮翰。漁歌欲濯纓。還乘小艛艓。卻到古湓城。醉客臨江待。禪僧出郭迎。
青山滿眼在。白發半頭生。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重過蕭寺宿。再上庾樓行。
云水新秋思。閭閻舊日情。郡民猶認得。司馬詠詩聲。
原選者評。全首著意。重到。二字。落句意與神會。情景逼真。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砌水新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原選者評。草堂記。中有。清泉白石。實聞斯言。之語。縱未長歸得。二句殆自為解嘲耶。
。遁叟詩話。曰。白樂天用。斬新。亦出杜。斬新花蕊未應飛。斬。字正形容其新在可解
不可解之間。舟中晚起
日高猶掩水窗眠。枕簟清涼八月天。泊處或依酤酒店。宿時多伴釣魚船。
退身江海應無用。憂國朝廷自有賢。且向錢塘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
原選者評。前四句即目之景。皆退身無用實事也。第六句忽接云。憂國朝廷自有賢。此豈無意于國。悻悻然漫諉之他人者。蓋言既不用。乞身遠出。系心不忘。觸境生感。不覺沖口而出。既而思之。無可如何。且惟冷吟閑醉而已。命意深厚。直與杜甫同調。非劉禹錫輩輕薄者所及。
晚興
極浦收殘雨。高城駐落暉。山明虹半出。松暗鶴雙歸。將吏隨衙散。文書入務稀。
閑吟倚新竹。筠粉污朱衣。
夜歸
半醉閑行湖岸東。馬鞭敲鐙轡瓏璁。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樓角漸移當路影。潮頭欲過滿江風。歸來未放笙歌散。畫戟門開蠟燭紅。
原選者評。次聯已盡西湖之景。五六從空中摹擬而得。潮頭欲過滿江風。較許渾。山雨欲來風滿樓。更為闊大。
汪立名曰。按。西湖蘇白堤相傳二公始筑。新書。亦云。居易為杭州刺史。始筑新堤捍錢唐湖。此公初到杭州。詩已有十里沙堤句。又。錢塘湖石函記。但云修筑河堤。加高數尺。
。別杭民。詩注云。增筑湖堤。筑不自公始明矣。或以公詩有。綠楊陰里白沙堤。為白堤所自來。然公詩如。護江堤白蹋晴沙。亦用白沙。不獨湖堤也。況公所修湖堤。在湖之東北。接連下湖。舊志。近昭慶有石函橋溜水。橋是其故址。即李泌設閘泄水引灌六井處。今杭人率指蘇堤之西為白堤。益不相涉。又有指石徑塘為白堤者。不知張祜已有。斷橋荒蘚合。之句矣。白詩。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吊腰一道斜。自注云。孤山寺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吊腰。正指今石徑橋也。
臘后歲前遇景詠意
海梅半白柳微黃。凍水初融日欲長。度臘都無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風光。
郡中起晚聽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墻。公事暫閑身且健。使君殊未厭余杭。
郡齋暇日辱常州陳郎中使君早春
晚坐水西館書事詩十六韻見寄亦以十六韻酬之
新年多暇日。晏起褰簾坐。睡足心更慵。日高頭未裹。徐傾下藥酒。稍爇煎茶火。
誰伴寂寥身。無弦琴在左。遙思毗陵館。春深物裊娜。波拂黃柳梢。風搖白梅朵。
衙門排曉戟。鈴閣開朝鎖。太守水西來。朱衣垂素舸。良辰不易得。嘉會無由果。
五馬正相望。雙魚忽前墮。魚中獲瑰寶。持玩何磊砢。一百六十言。字字靈珠顆。
上申心款曲。下敘時車感軻。才富不如君。道孤還似我。敢辭官遠慢。且貴身安妥。
勿復問榮枯。冥心無不可。
原選者評。遙思毗陵館。至。佳會無由果。一段先托起一層。以下再敘入寄詩便曲折有致。行文最忌直遂。詩亦何必不然。學者參此思過半矣。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
雁齒小紅橋。垂檐低白屋。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皮開坼褐錦。節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觸。閑吟聲未已。幽玩心難足。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誰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為君傾一杯。狂歌竹枝曲。
原選者評。筠翠一聯。寫得浮筠膩粉。光動紙上。曲盡新竹姿致。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不見詩酒客。臥來半月余。合和新藥草。尋檢舊方書。晚霽煙景度。早涼窗戶虛。
雪生衰鬢久。秋入病心初。臥簟蘄竹冷。風襟邛葛疏。夜來身校健。小飲復何如。
洛下卜居
三年典郡歸。所得非金帛。天竺石兩片。華亭鶴一只。飲啄供稻梁。苞裹用茵席。
誠知是勞費。其奈心愛惜。遠從余杭郭。同到洛陽陌。下擔拂云根。開籠展霜翮。
貞姿不可雜。高性宜其適。遂就無塵坊。仍求有水宅。東南得幽境。樹老寒泉碧。
池畔多竹陰。門前少人跡。未請中庶祿。且脫雙羥易。豈獨為身謀。安吾鶴與石。
原選者評。清況可掬。卻是抒寫真趣。非矯語鳴廉也。鶴石分承細寫。一句結足。不曰點綴新居而曰安鶴與石。妙甚。
郡中西園
閑園多芳草。春夏香靡靡。深樹走佳禽。旦暮鳴不已。院門閉松竹。庭徑穿蘭芷。
愛彼池上橋。獨來聊徙倚。魚依藻長樂。鷗見人暫起。有時舟隨風。盡日蓮照水。
誰知郡府內。景物閑如此。始悟喧靜緣。何嘗系遠邇。
原選者評。妙諦從。心遠地偏。悟出。
九日宴集醉題郡樓兼呈周殷二判官
前年九日余杭郡。呼賓命宴虛白堂。去年九日到東洛。今年九日來吳鄉。
兩邊蓬鬢一時白。三處菊花同色黃。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覺惜重陽。
江南九月未搖落。柳青蒲綠稻穟香。姑蘇臺榭倚蒼靄。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憐假日好天色。公門更靜風景涼。搒舟鞭馬取賓客。掃樓拂席排壺觴。
胡琴錚钅從指撥剌。吳娃美麗眉眼長。笙歌一曲思凝絕。金鈿再拜光低昂。
日腳欲落備燈燭。風頭漸高加酒漿。觥王戔羣飛菡萏葉。舞鬟擺落茱萸房。
半酣憑檻起四顧。七堰八門六十坊。遠近高低寺間出。東西南北橋相望。
水道脈分棹鱗次。里閭布城冊方。人煙樹色無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問有何才與政。高廳大館居中央。銅魚今乃澤國節。刺史自古吳都王。
郊無戎馬郡無事。門有棨戟腰有章。盛時儻來合慚愧。壯歲忽去還感傷。
從事醒歸應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請君停杯聽我語。此語真實非虛枉。
五旬已過不為夭。七十為期蓋是常。須知菊酒登高會。從此多無二十場。
原選者評。以九日起。以宴集結。中幅鋪敘吳中山水人物城市之勝。可作圖經。
霓裳羽衣歌
自注。和微之。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干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
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散序六奏未動衣。陽臺宿云慵不飛。
中序擘馬砉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飄然轉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裙時云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綠。王母揮袂別飛瓊。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翔鸞舞了卻收翅。唳鶴曲終長引聲。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惟聞杜鵑哭。
移領錢塘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虛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應三度按。
便除庶子拋卻來。聞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鐘暮角催白頭。
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秋來無事多閑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答云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
惟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四幅花片戔碧間紅。霓裳實錄在其中。
千姿萬狀分明見。恰與昭陽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質。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從魂夢呼召來。似著丹青圖寫出。我愛霓裳君合知。發於歌詠形於詩。
君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羣西施化為土。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如君所言誠有是。君試從容聽我語。若求國色始翻傳。但恐人間廢此舞。
妍蚩優劣寧相遠。大都只在人抬舉。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原選者評。我昔元和侍憲皇。至。唳鶴曲終長引聲。敘。霓裳羽衣。之節奏聲容也。當時乍見驚心目。至。聞道如今各星散。敘自己之仕途遷移而選伎以教。霓裳。也。今年五月至蘇州。至。似著丹青圖寫出。敘微之之寄。霓裳羽衣譜。也。我愛霓裳君合知。至末。以和詩意作結。而言此舞之不可失其傳也。曰。就中最愛霓裳舞。教得霓裳一曲成。無人知有霓裳舞。恰與昭陽舞者同。但恐人間廢此舞。敘次分明。層層照應。可當一篇。
霓裳羽衣記。
情致纏綿往復。極一唱三嘆之妙。
。夢溪筆談。曰。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仙樂。及上歸。但記其半。遂於笛中寫之。會西涼府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用敬述所進為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其說出鄭嵎津。陽門詩注。與公自注不同。又蒲州逍遙樓嵎上有唐人橫書。
類梵字。相傳是。霓裳譜。字訓不通。莫知是非。或謂今燕部有。獻仙音。曲乃其遺聲。然。霓裳。本謂之道調法曲。今。獻仙音。乃。小石調。耳。未知孰是。
。韻語陽秋。曰。霓裳羽衣舞。始于開元。盛于天寶。今寂不傳矣。賴有白詩可見一二爾。
。虹裳。二句言所飾之服也。散序。二句及。繁音。二句言所奏之曲也。而。唐會要。謂破陣樂。赤白桃李花望瀛。霓裳羽衣。總名法曲。今世所傳望瀛亦十二遍散序無拍。曲終亦長引聲。
若樂奏望瀛亦可仿佛其遺意云。
小童薛陽陶吹觱栗歌
翦削乾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
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
潤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發聲。山頭江底何悄悄。猿聲不喘魚龍聽。
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稜節。
急聲員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
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云飄蕭。明旦公堂陳宴席。主人命樂娛賓客。
碎絲細竹徒紛紛。宮調一聲雄出群。眾音爾見縷不落道。有如部伍隨將軍。嗟爾陽陶方稚齒。下手發聲已如此。若教白頭吹不休。但恐聲名壓關李。
原選者評。全是摹老杜。觀舞劍器行。而變化。出之筆力峭勁。詞意奇警。在集又高一格。
汪立名曰。按。李德裕有。霜夜對月聽小童陽陶吹觱栗歌。羅隱詩。平泉上相東征日。
曾為陽陶吹觱栗。吳江太守會稽侯。相次三篇皆后逸。太守謂公。會稽侯謂元也。然元相集中已失此篇。
。桂苑叢談。曰。咸通中。姑臧公自梁移鎮淮海郡。寡勝游之地。且風亭月觀既已荒涼。于戲馬臺連玉鉤道。開皍池沼。建亭臺。既畢。號曰。賞心。有浙右小校薛陽陶監押度支運米入城。公喜其姓名。試詢之。果是舊人。及問往日蘆管之事。有朱崖。陸暢。元。白所撰歌篇一軸。公益喜之。以蘆管奏于茲亭。其管絕微。每一觱栗管中常容三管。聲聲如天際自然來云。
雙石
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丑。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
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貯吾酒。
峭絕高數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窪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漸恐少年場。不容垂白叟。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
原選者評。觸手明通。游戲自在。此種詩境。開自居易。而蘇軾效之。軾集中。楊康功石。
一首本此。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四月一日天。花稀葉陰薄。泥新燕影忙。蜜熟蜂聲樂。麥風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節或蹉跎。游心稍牢落。春華信為美。夏景亦未惡。磜浪嫩青荷。重欄晚紅藥。
吳宮好風月。越郡多樓閣。兩地誠可憐。其奈久難索。
喜雨
圃旱憂葵堇。農旱憂禾菽。人各有所私。我旱憂松竹。松乾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灑葉溉其根。汲水勞僮仆。油云忽東起。涼雨凄相續。似面洗垢塵。如頭得膏沐。
千柯習習潤。萬葉欣欣綠。千日澆灌功。不如一雨
脈
雨脈
。方知宰生靈。何異活草木。
所以圣與賢。同心調玉燭。
原選者評。千日澆灌功。不如一雨
弗
雨沐
。口頭尋常語。卻是至理。喜。字意才寫得盡。末
四句推廣言之。小中見大。蓋濟人利物之心無時或忘也。六年春贈分司東都諸公
自注。時為河南尹。
我為司州牧。內愧無才術。忝擢恩已多。遭逢幸非一。偶當谷賤歲。適值民安日。
郡縣獄空虛。鄉閭盜奔逸。其間最幸者。朝客多分秩。行按鴛鷺群。坐成芝蘭室。
時聯拜表騎。間動題詩筆。夜雪秉燭游。春風攜榼出。花教鶯點撿。柳付風排比。
法酒澹清漿。含桃裊紅實。洛童調金管。盧女鏗瑤瑟。黛羢歌思深。腰凝舞拍密。
每因同醉樂。自覺忘衰疾。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生涯隨日過。世事何時畢。
老子苦乖慵。希君數牽率。
原選者評。偶當谷賤歲。四句。先將境內承平之況。吏治之善。特筆提寫。以下接入宴游之樂。便自不妨。此其所以可幸也。儻四境不治而從事宴游。是曠官也。方自愧之不暇。何以幸為。韋應物詩云。邑有流亡愧俸錢。與此作兩得之矣。
和微之詩并序二十三首錄三首
微之又以近作二十三首寄來。命仆繼和。其間瘀絮四百字。車斜二十篇者流。皆韻劇辭殫。瑰奇怪譎。又題云。奉煩只此一度。乞不見辭。意欲定霸取威。置仆于窮地耳。大凡依次用韻。韻同而意殊。約體為文。文成而理勝。此足下素所長者。仆何有焉。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窘。然敵則氣作。急則計生。四十二章麾埽并畢。不知大敵以為何如。夫劚石破山。先觀镵跡。發矢中的。兼聽弦聲。以足下來章惟求相困。故老仆報語不覺大夸。況曩者唱酬。近來因繼。已十六卷。凡千余首矣。其為敵也。當今不見。其為多也。從古未聞。所謂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戲及此者。亦欲三千里外一破愁顏。勿示他人以取笑誚。樂天白。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陰署。憶我蘇杭時。春游亦多處。為君歌往事。豈敢辭勞慮。
莫怪言語狂。須知酬答遽。江南臘月半。水凍凝如瘀。寒景尚蒼茫。和風已吹噓。
女墻城似灶。雁齒橋如鋸。魚尾上奫淪。草芽生沮洳。律遲太簇管。日暖羲和馭。
布澤木龍催。迎春土牛助。雨師習習灑。云將飄飄翥。四野萬里晴。千山一時曙。
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善惡有懲勸。剛柔無吐茹。兩衙少辭牒。四境稀書疏。
俗以勞來安。政因閑暇著。仙亭日登眺。虎丘時游豫。尋幽駐旌軒。選勝回賓御。
舟移溪鳥避。樂作林猿覷。池古莫邪沉。石奇羅剎踞。水苗泥易耨。畬眾灰難钅且。
紫蕨抽出畦。白蓮埋在淤。萎花紅帶黯。濕葉黃含菸。鏡動波磜菱。雪回風旋絮。
手經攀桂馥。齒為嘗梅楚。坐并船腳奇攴。行多馬蹄跙。圣賢清濁醉。水陸鮮肥飫。
魚鲙芥醬調。水葵鹽豉絮。雖微五衤夸歌。幸免兆人詛。但令樂不荒。何必游無倨。
吳苑仆尋罷。越城公尚據。舊游幾客存。新宴誰人與。莫空文舉酒。強下何曾箸。
江上易優游。城中多毀譽。分應當自盡。事勿求人恕。我既無子孫。君仍畢婚娶。
久為云雨別。終擬江湖去。范蠡有扁舟。陶潛有籃輿。兩心苦相憶。兩口遙相語。
最恨七年春。春來各一處。
原選者評。和韻奇險。正自章妥句適。寫景歷歷如畫。引人入勝。但令樂不荒。何必游無
倨。分應當自盡。事勿求人恕。尤見道之語。
和酬鄭侍御東陽春悶放懷追越游見寄
君得嘉魚置賓席。樂如南有嘉魚時。勁氣森爽竹竿竦。妍文煥爛芙蓉披。
載筆在幕名已重。補袞於朝官尚卑。一緘疏入掩谷永。三都賦成排左思。
自言拜辭主人后。離心蕩飏風前旗。東南門館別經歲。春眼悵望秋心悲。
昨日嘉魚來訪我。方駕同出何所之。樂游原頭春尚早。百舌新語聲椑椑。
日趁花忙向南拆。風催柳急從東吹。流年忄敞怳不饒我。美景鮮妍來為誰。
紅塵三條界阡陌。碧草千里鋪郊畿。余霞斷時綺幅裂。斜云展處羅文紕。
暮鐘遠近聲互動。暝鳥高下飛追隨。酒酣將歸未能去。悵然云望天四垂。
生何足養嵇著論。途何足泣楊漣洏。胡不花下伴春醉。滿酌綠酒聽黃鸝。
嘉魚點頭時一嘆。聽我此言不知疲。語終興盡各分散。東西軒騎分逶迤。
此時勿遣閑人見。見恐與他為笑資。白首舊寮知我者。憑君一詠向周師。
原選者評。整麗疏宕。七古正則。
和順之琴者
陰陰花院月。耿耿蘭房燭。中有弄琴人。聲貌俱如玉。清冷石泉引。雅澹風松曲。
遂使君子心。不愛凡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