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順治八年春正月(永歷四年十二月。自二月后,為永歷五年),文安之以廣西日蹙、云南又踞于孫可望,冀川中諸將或可用;自請督師,獎王室。許之。加安之太保尚書,總督川、湖軍務;賜劍,便宜行事。封十三家營及譚文、譚洪、譚誼皆公侯。孫可望阻之,不克行(詳「李孫之兵」)。

冬十二月,劉文秀使王自奇攻嘉定,袁韜、武大定力拒之;自奇偽敗,韜等六勝,輕之。劉文秀自成都出其軍前夾攻之,韜、大定亟還;自奇又至,韜、大定敗績,皆被擒,遂降。

李干德走威、茂,中道被掠;比至,土人執之,致諸白文選。干德以父死西充,謂其弟曰:『吾不可以再辱』!入水死。蜀人惡其殺楊展也,曰:親見展入其舟云。

文秀兵益東,譚洪、譚詣、譚文降。其將盧名臣至涪州,使招李占春;曰:『殺吾父(占春,曾英養子)、幽吾君,是禽獸也』!拒之群豬寺,敗績;固守涪州七日而潰。于大海在忠州聞之,引其兵出夔門,將北降;占春以遺民從,眾怨之。占春憤呼妻子痛飲,夜半走華山為道士;眾皆降于劉名臣,曾英遺眾遂盡。后三年,占春以故入武昌;有欲官之者,卒不受。總制楊喬然依占春以居;占春去,文秀招之,乞返里,許之。文秀使李廷芳守成都、劉正國守雅州、白文選守嘉定;至余郡縣,除守吏、屯士卒,或仍其降職使居之,己還云南。

是月,李國英攻眉州,總兵向成功以部五千守石佛棧,國英陷其柵;成功中流矢死,國英陷眉州(成功,楊展部將也)。是月,高必正、李來亨自瀘水東渡殺掠,至于嘉定、眉州,據川東以自給(詳「遺亂」)。

順治九年(永歷六年)春正月,吳三桂自保寧攻成都,降將戴郁等先;李廷芳戰敗,成都遂失,廷芳被殺。

二月,吳三桂等兵東,白文選棄城走,總兵李明廷、金養時被殺。李國英攻龍安、茂州及于松潘、漳臘。

三月,吳三桂等至嘉定,王復臣棄城走;劉正國挾曹勛走敘州。三桂入佛圖關,遂陷重慶。其城依山,即巔岫累石為堞,尤綰川江水陸。所走諸將不守險勢,遂失。

永歷帝惟日促可望出師,使者敦迫;可望知不出無以壓人意,乃使劉文秀、白文選、王復臣再以步騎六萬,分道敘州、重慶、成都,圖四川。

夏四月,吳三桂至敘州;王復臣、白文選以劉文秀兵未至,棄城走永寧。提學道任佩弦以城降。

六月,吳三桂陷石泉。

秋七月,劉文秀至敘州,治軍嚴整;蜀人聞之,所在響應。擊盧光祖兵,破之,執南一魁;遂入敘州。三桂急使降將白廣恩、白含貞御文選;自當文秀,戰于山下。三桂大敗,文秀圍之數重,自辰至午不得出;三桂急親騎突圍,乃得走至綿州。白文選亦大敗廣恩、含貞軍,兩人皆被擒。三桂懼甚,文秀追至,三桂遂棄綿州,走保寧;喪軍資、士馬數十萬,皆不顧。曰:『生平未見此惡賊』。成都、潼、綿文武降人亦皆遁,文秀軍大獲復諸郡邑,鼓行追之如不及;王復臣言:『軍驕矣,三桂勁敵不可忽也』!不聽。

九月,樊一蘅在山中,聞范文光、詹天顏皆沒,亦卒。

冬十月,文秀追三桂至保寧,王復臣請不圍城,但以游兵斷餉道,三桂必不能守;圍則兵分,分兵則力弱。文秀輕三桂曰:『何怯也』!使張光璧軍其西、復臣軍其北。其地阻水,復臣又爭之;亦不聽。光璧,即流賊黑殺神;勇而輕敵。三桂遙望之曰:『是可襲也』。以精騎搗其軍,果驚潰;轉赴復臣屯,眾大亂。復臣欲出,阻于水;三桂擊之,復臣曰:『大丈夫不能生擒名王,豈可為敵所辱』!自刎死。文秀圍解走,三桂不敢追;曰:『如復臣言,吾軍燼矣』!斂其兵還漢中。文秀以兵戍成都、連昌、雅州、黎州、瀘州、敘州。白文選使總兵杜子香守重慶,與譚文、譚詣、譚洪及十三家營相結。文安之自畢節入川東。

順治十年(永歷七年)秋七月,趙文貴在安龍,執巡道孫允干降;總兵胥榮明等亦降。

順治十二年(永歷九年)春二月,劉文秀入川南,大征士卒;制舟楫,將以東出。尋自湖北敗還。

李國英上取四川狀,請使吳三桂、李國翰以重兵屯保寧,先取成都;因其肥沃,且屯且守。次取重慶,以顧門戶;然后順流而東取夔門,通荊、襄之道,撤黔、滇之防。從之。

順治十三年(永歷十年)夏四月,四川總督魏勇以兵攻順慶,降將霍光先擊敗之。

冬十月,夔州巡撫鄧希明、總兵張志凱叛,出降。希明因亂屯田開縣,入覲安隆;擢撫夔州。自是出降。

順治十四年(永歷十一年)冬十一月,田國興、黃世鑒、鄧昌基及孫可望將趙世超在巴東者,皆出降。

十二月,總兵譚新傳降。

順治十五年(永歷十二年)春二月,洛托、洪承疇出湖南,卓布泰軍及線國安出廣西,吳三桂、墨爾根、李國翰出四川,三路趨云、貴。李定國聞之,使劉正國、楊武守四川之三陂及紅關。

三月,吳三桂出漢中,歷沔縣、寧羌,順流下至保寧;途中所見,一二煙火。比自西充至順慶,刊山伐木,行無人徑者千有余里。至于合州,杜子香以輕舟哨江上,三桂跨馬揮軍濟;子香大駭,棄重慶遁。三桂偕墨爾根自銅壁、梁山入軍重慶,使降將陳廷俊守之。招總制楊喬然,將官之;喬然仰藥死。時成都、建昌、敘州、馬湖、嘉定、雅州、黎州及資、簡、藺諸州猶為明,賀珍、王光興、譚洪、譚誼、譚文、向希堯、楊秉允、徐邦定與十三家營在歸州、巴縣、大昌、大寧、萬縣、施州、巫山、忠、夔、達間者兵且數十萬,各不能救。三桂亦不顧,惟使嚴自明助廷俊守重慶;自以兵進次黃葛江,為浮橋以濟。溽暑蒸熏,軍士多疾。明日,濟綦江,歷滴溜、三坡、石壺,皆峭壁重崖,一夫可守;李定國不及備。

夏四月,三桂次梓橦,總兵郭李愛等降。是月晦,陷遵義;劉正國、楊武望風潰。三桂降兵五千、得糧三萬石,遂入貴州;尋還屯遵義(詳后)。四川所屬酉陽宣慰使冉奇鑣、藺州宣慰使奢保受皆降。

秋七月,文安之聞滇急,急督十三家營攻重慶;師由水道進,襲三桂后。嚴自明力守,安之再以兵攻重慶。李國英攻川南郡邑在忠、萬間者,多破敗之。

順治十六年(永歷十三年)春正月,文安之再以兵攻重慶,譚洪、譚誼固不悅;譚文行至合江,誼殺文,洪助之。安之將率十三家營討殺文者,誼即赴李國英軍降,洪亦降。安之憤恨,遘疾卒。

二月(明閏正月),雅州將高承恩聞永歷帝已西行,獨不降;斂其部及諸土司兵以拒守。凡五月,其弟承裔殺之。

閏三月(明三月),狄三品、馮雙禮自金沙江潰入四川之建昌衛,吳三桂招之,且使誘川中諸將;三品執馮雙禮降。白文選將王安亦自建昌以其金印降,延長伯朱養息、總兵龍贊陽、吳宗彥以嘉定州城降。

六月,三桂兵至馬湖、敘州,提督陳希賢降;杜子香、陳進賢以成都省治降,總兵趙友鄢、御史龐之泳、主事賀奇及烏撒土司安童圣皆降。時三桂等自云南返取四川,所過崩潰,曾不血刃。嚴自明在永寧,亦招楊國明、武國用等降;忠州副將陳世凱亦降。

降臣高明瞻又盡定川西北地。惟朱化龍在茂州固守,不肯降;尋城破,死。

冬十月,高承裔以邛、眉、雅、黎、資、簡州降;王友進亦降。而川南之地,尤躪于降將李應林等。復有抹臉賊,剜人面;蓋妖黨也。

順治十七年(永歷十四年)秋八月,高承裔以雅州復為明;李國英攻之。

順治十八年(永歷十五年)夏四月,李國英攻承裔于竹山關,承裔走黎州;又敗,匿于篁中被執,死。

十三家營在川、湖邊者,當文安之卒,即僉都御史毛壽登奉之;其掠耕種如故習。尋入夔州府。

康熙元年夏四月,故石泉王朱聿囗〈金粵〉復以兵攻馬湖,入敘州;旋沒(詳「義旅」)。賀珍已卒,其部賀明全、李進忠、王繼祖、崔光一八十余人及兵數萬降;賀道寧、譚文貴亦降。

十三家營攻巫山,尋棄夔州走(詳「遺亂」)。

康熙二年,王光興及巡撫蔣尚膺等以其敕印降。

冬十二月,故明東安王朱盛蒗被執于川東(詳「義旅」)。

明年,毛壽登及其眾降。李國英及諸軍攻茅麓山,李來亨自焚死。四川皆靖(十三家營均詳「遺亂」)。

夫曹操殊絕智計,猶苦天獄之行;武鄉開濟炎劉,而遺八陣之跡。自來談川疆者,不在劍閣,而在漢中;不惟兩川,而兼忠、涪、云、萬也。明之晚葉,長安西傾、成都內戮。開江無使,誰舁山后之舟?閣道不焚,已斷關東之驛。蠶叢雖險,豈可恃乎!王應熊、樊一蘅因地治兵,呂大器、文安之才略非拙;然而寄命虎口之中、受命敗軍之際。言乎帥,則登壇秉節、號令紛拿;言乎將,則跋扈跳梁,兼并尤著;言乎兵,則土寇叛眾,風起瓜分;言乎賊,則臥榻蕭墻,星羅棋布。而又可望、文秀,假名而來;漢中、保寧,關弓而待。矧又蓬蒿遍地,骸子相煎;澤潞無煙火者十年,斗米易黃金者累鎰!斯即將伏波、相忠武,起錦江而問中原,殆亦落落難合耶!且夫殘破之余,社雖墟而樞不可弛;紛紜之會,兵雖急而農不可荒。以故揚展之略,在興屯田,推食遺孑;國英之策,后圖重慶,先扼成都。永言時事,豈或無征哉!當夫赭寇縱橫,武昌蕩覆;公私掃地,烽火頻更。胡氏潤芝屏遷省之謀、定楚都之節,招兵訓農、通商惠工,東建吳、皖之瓴,西取湘、川之積,卒使三路銘功,凌煙媲烈。持衡挈領,舍此奚圖?惜乎!明之臣子,莫識此也。至于珥海旋師、烏撒自潰;蜀江再問,東川悉降。江南立信,寸土無存;端平關外,往事更烈。瞿塘滟預,吊羅汨而無魂;劍閣崢嶸,嘆劉禪之失國。虢以巖亡六,且不祀而已。若夫重慶地盡髑髏、成都木皆成拱、永昌杳無人跡、敘州民作毛人,鴟鶚毀室、囗〈豸契〉囗〈犭俞〉食人,天毒岷蜀,何其酷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邢台市| 阳东县| 邹城市| 夏邑县| 大悟县| 古蔺县| 沧源| 本溪| 巴林左旗| 商河县| 永兴县| 邵东县| 田东县| 武冈市| 饶河县| 北票市| 军事| 遵义市| 泰州市| 星座| 太谷县| 南丹县| 藁城市| 临沧市| 绵阳市| 依安县| 榆中县| 林州市| 昂仁县| 静宁县| 社旗县| 西安市| 铅山县| 边坝县| 嫩江县| 西畴县| 盐源县| 扎兰屯市| 厦门市|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