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上回已言執心為道之害,以明真陰非關于心。此回復言守腎為禍之由,以見真陽不系于腎也。

“行者一筋斗跳將起去,慌得觀音院大小和尚朝天禮拜道:‘爺爺呀!原來是騰云駕霧的神圣,怪道火不能傷。’”言能一筋斗跳得出火坑者,方不是執心為道,一無所傷之大圣人。彼使心用心,反害了自己者,安能知此?

“行者到黑風山見三個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一條黑漢,左首的一個道人,右首一個白衣秀士。”此三妖皆腎宮之物,何以見之?黑漢為熊羆屬火,乃腎中之欲火;道士為蒼狼,號凌虛,屬氣,乃腎中之陽氣;秀士為白蛇,精色白,乃腎中之濁精。“席地而坐”者,三物皆后天有形重濁之物也。“講的安爐立鼎、摶砂煉汞、白雪黃芽。”是用功于腎臟,而并服爐火藥以補養者。黑漢欲做佛衣會,是直以腎中精氣為寶,雖知有佛衣之名,而不知其佛衣之實也。行者叫道:“好賊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什么佛衣會!”罵盡世間迷徒;竊取金丹之名,擺弄腎中陰精之輩。“把白衣秀士一棒打死”,是不叫在交感之精上做功夫也。又叫道;“作死的孽富。”妙哉此語!一切愚人誤認陰精為真精,非意定于下元,即搬運于腦后。守下元者,終必底漏;運腦后者,終成腦癰。謂之作死則可,謂之作生則不可。

其曰:“你認不得孫外公哩!”一切作死者可以悟矣。蓋金丹是陰陽交感而成,從虛無中來者,是為外來主人公,又名真一之精,而非身內腎官所生濁精之謂。說出外公,系“大唐御弟三藏法師之徒弟孫行者。”可知先天真一之精,必有師傳,而非可于一身猜量者。行者自道腳色來歷,皆金丹之精髓。“惟我是歷代馳名第一妖”,最省人言,只此一乘法,余二皆非真也。

“兩個斗了十余合,不分勝負。”蓋欲念與道念并勝,勢相敵而力相等也。“見一個小妖左脅下夾著一個梨木匣兒,從大路而來。”分明寫出一個情字耳,小妖喻情之小,梨色青喻情之青。小左而夾一青,非情而何?夫欲動而情生,情生而心亂,是情為心腎相通之物。“劈頭一下打為肉醬”,情亡而心死,心死而欲可以漸消矣。“請貼上寫著: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地老上人丹房。”心上而腎下,功家多以心為丹房,取腎氣上升于心,以為取《坎》填《離》,故曰“傳他些什么服氣小法兒”也。“變作和尚模樣”,是以道心變人心,以真作假,借假取真之天機。“到了洞門,卻也是個洞天福地,對聯寫著“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行者暗道:‘亦是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蓋腎中藏有后天精氣,能保守此精此氣,不肯恣情縱欲,亦算知命之一節。然不知先天真精真氣,僅以此為事,未免終是怪物而不能成仙作佛。

“行者與妖精自天井斗到洞口,自洞口打到山頭,自山頭殺到云外,只斗到紅日沉西,不分勝負。”言欲火一動,自下而上,由微而盛勢不可遏。雖有道心,莫可如何,焉能勝的?但紅日西沉,腎氣當潛。故曰;“天色已晚,明早來與你定個死活,遂化陣清風回洞。”晚者,腎氣衰敗之時;早者,腎氣旺盛之時。是早而活,晚而死,當晚化風回洞,不其然乎?唐僧問妖精手段如何?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兒,只戰個手平。”吁!以道心制欲火,如滾湯潑雪,隨手消滅,何以只戰個手平而不能制伏?然其所以不能制伏者,皆由知之不真,見之不到,欲在先而法在后。行者欲請觀音菩薩來討袈裟,方是靜觀密察,先發制人,不為欲所迷矣。行者以為觀音有禪院,容妖精鄰住,偷去袈裟;菩薩以為行者大膽,賣弄寶貝,被小人看見。總以見真寶之失,皆由于失誤覺察,自不小心,賣弄炫耀,開門揖盜耳。若欲降妖復寶,舍神觀默運之功,余無他術矣。

“行者見道士拿一個玻璃盤兒,安著兩粒仙丹,一棒打死,見盤底下是凌虛子制。笑道:‘造化!造化!”凌虛子為氣,玻璃盤為精。謬執心腎者,以心液為陰丹,以腎精為陽丹,故運腎氣上升于心,心液下降于腎。“一棒打死”,不令其錯認陰陽,在心腎上作功夫;不在心腎上作功夫,是已悟得其假矣;悟得假,即可尋其真,而下邊即有造化矣。行者將計就計,叫菩薩變作凌虛,自己吃了兩粒仙丹,另變一粒與妖精吃了,要于中取事。妙哉此變!以自在而化蒼慌,濁水之狠毒俱泯;以二假而歸一真,欲念之邪火俱無。真中施假,假中用真,大機大用在是矣。

“菩薩變作凌虛,行者道:‘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蓋邪念正念,總是一念,若無一念,邪正俱無;當其有念,而邪正分途。釋典云:“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言其邪可為正,正亦可為邪也。

“行者頓悟,變作一粒仙丹。走盤無不定,圓明未有方。”活活潑潑,不逐方所也。“三三勾漏合,六六少宮商。”陰陽混合,不失一偏也。“瓦鑠黃金焰,牟尼白晝光。”光輝照耀,通幽達明也。“外邊鉛與汞,未許易論量。”金丹自虛無中結就,非色非空,非有非無,非塵世之物所可比。“妖精拈入口中,順口兒一直滾下。”將欲取之,必先與之,順其所欲也。“行者在肚里現了本相,理其四平,亂踢亂打。”不即不離以真化假,漸次導之也。“那妖滾倒在地下,連聲哀告,乞饒性命。”正念在內,欲念自消,自重性命,理所必然。“妖精出袈裟,行者出鼻孔”,假者一降,真者斯得,呼吸相通,感應神速也。

“菩薩將一個金箍丟在頭上”,箍住邪欲,不使猖狂也;“念起真言,那怪頭疼”,一念之真,自知悔過也。“行者意欲就打”,金丹用真而不用假;“菩薩不叫傷命”,修道借假而須修真。“行者問:‘何處用他??’菩薩道:‘我那落伽山后,無人看管,要帶他去作個守山大神。’”可知保精養氣,不過暫以守此幻身;非言保精養氣,即是金丹之實落也。

“菩薩摩頂受戒,熊羆跟隨左右,一片野心今日定,無窮頑住此時收。”覺察之功,豈小焉哉?學者若能識得觀音收伏熊羆怪之妙旨,則欲可制,寶可復,野心自定,頑性可收,不復在黑風山黑風洞為妖作怪矣;菩薩吩咐行者以后再休賣弄惹事,其叮嚀反覆之意,何其切哉!

詩曰:

真陽不在腎中藏,強閉陰精非妙方。

會得神觀微妙法,消除色欲不張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郁南县| 饶阳县| 叙永县| 察隅县| 云林县| 屏东县| 清丰县| 合川市| 宝鸡市| 盐池县| 会宁县| 霍州市| 绥芬河市| 寻乌县| 大田县| 通城县| 连州市| 河西区| 扶绥县| 都安| 剑阁县| 安乡县| 同德县| 新宾| 上林县| 平昌县| 天等县| 十堰市| 绥化市| 阜南县| 利辛县| 武义县| 中卫市| 盐津县| 克东县| 舞阳县| 类乌齐县| 安宁市| 临城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