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匯考二(1)
- 明倫匯編皇極典僭號部
- (清)陳夢雷
- 4989字
- 2015-12-27 00:25:23
漢代僭號一
新一
王
莽一
漢書王莽傳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
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
司馬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
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
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
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
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
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托太后
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久之叔父成都侯商
上書愿分戶邑以封莽及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
胡騎校尉箕閎上谷都尉陽并中郎陳湯皆當世名
士咸為莽言上由是賢莽永始元年封莽為新都侯
國南陽新野之都鄉千五百戶遷騎都尉光祿大夫
侍中宿衛謹敕爵位益尊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振
施賓客家無所余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
故在位更推薦之游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傾其諸
父矣敢為激發之行處之不慚恧莽兄永為諸曹蚤
死有子光莽使學博士門下莽休沐出振車騎奉羊
酒勞遺其師恩施下竟同學諸生縱觀長老嘆息光
年小于莽子宇莽使同日內婦賓客滿堂須臾一人
言太夫人苦某痛當飲某藥比客罷者數起焉嘗私
買侍婢昆弟或頗聞知莽因曰后將軍朱子元無子
莽聞此兒種宜子為買之即日以婢奉子元其慝情
求名如此是時太后姊子淳于長以材能為九卿先
進在莽右莽陰求其罪過因大司馬曲陽侯根白之
長伏誅莽以獲忠直語在長傳根因乞骸骨薦莽自
代上遂擢為大司馬是歲綏和元年也年三十八矣
莽既拔出同列繼四父而輔政欲令名譽過前人遂
克己不倦聘諸賢良以為掾史賞賜邑錢悉以享士
愈為儉約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
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以為僮使問知其夫人皆驚
輔政歲余成帝崩哀帝即位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
太后詔莽就第避帝外家莽上疏乞骸骨哀帝遣尚
書令詔莽曰先帝委政于君而棄群臣朕得奉宗廟
誠嘉與君同心合意今君移病求退以著朕之不能
奉順先帝之意朕甚悲傷焉已詔尚書侍君奏事又
遣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將軍師丹衛尉傅喜白
太后曰皇帝聞太后詔甚悲大司馬即不起皇帝即
不敢聽政太后復令莽視事時哀帝祖母定陶傅太
后母丁姬在高昌侯董宏上書言春秋之義母以子
貴丁姬宜上尊號莽與師丹共劾宏誤朝不道語在
丹傳后日未央宮置酒內者令為傅太后張幄坐于
太皇太后坐旁莽案行責內者令曰定陶太后藩妾
何以得與至尊并徹去更設坐傅太后聞之大怒不
肯會重怨恚莽莽復乞骸骨哀帝賜莽黃金五百斤
安車駟馬罷就第公卿大夫多稱之者上乃加恩寵
置使家中黃門十日一賜餐下詔曰新都侯莽憂勞
國家執義堅固朕庶幾與為治太皇太后詔莽就第
朕甚憫焉其以黃郵聚戶三百五十益封莽位特進
給事中朝朔望見禮如三公車駕乘綠車從后二歲
傅太后丁姬皆稱尊號丞相朱博奏莽前不廣尊尊
之義抑貶尊號虧損孝道當伏顯戮幸蒙赦令不宜
有爵土請免為庶人上曰以莽與太皇太后有屬勿
免遣就國莽杜門自守其中子獲殺奴莽切責獲令
自殺在國三歲吏民上書冤訟莽者以百數元壽元
年日食賢良周護宋崇等對策深頌莽功德上于是
征莽始莽就國南陽太守以莽貴重選門下掾宛孔
休守新都相休謁見莽莽盡禮自納休亦聞其名與
相答后莽疾休候之莽緣恩意進其玉具寶劍欲以
為好休不肯受莽因曰誠見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
瘢欲獻其瑑耳即解其瑑休復辭讓莽曰君嫌其賈
邪遂椎碎之自裹以進休休乃受及莽征去欲見休
休稱疾不見莽還京師歲余哀帝崩無子而傅太后
丁太后皆先薨太皇太后即日駕之未央宮收取璽
綬遣使者馳召莽詔尚書諸發兵符節百官奏事中
黃門期門兵皆屬莽莽白大司馬高安侯董賢年少
不合眾心收印綬賢即日自殺太后詔公卿舉可大
司馬者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舉莽前將軍何武
后將軍公孫祿互相舉太后拜莽為大司馬與議立
嗣安陽侯王舜莽之從弟其人修飭太后所信愛也
莽白以舜為車騎將軍使迎中山王奉成帝后是為
孝平皇帝帝年九歲太后臨朝稱制委政于莽莽白
趙氏前害皇子傅氏驕僭遂廢孝成趙皇后孝哀傅
皇后皆令自殺莽以大司徒孔光名儒相三主太后
所敬天下信之于是盛尊事光引光女囗甄邯為侍
中奉車都尉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說者
莽皆傅致其罪為請奏令邯持與光光素畏慎不敢
不上之莽白太后輒可其奏于是前將軍何武后將
軍公孫祿坐互相舉免丁傅及董賢親屬皆免官爵
徙遠方紅陽侯立太后親弟雖不居位莽以諸父內
敬憚之畏立從容言太后令己不得肆意乃復令光
奏立舊惡前知定陵侯淳于長犯大逆罪多受其賂
為言誤朝后白以官婢楊寄私子為皇子眾言曰呂
氏少帝復出紛紛為天下所疑難以示來世成襁褓
之功請遣立就國太后不聽莽曰今漢家衰比世無
嗣太后獨代幼主統政誠可畏懼力用公正先天下
尚恐不從今以私恩逆大臣議如此群下傾邪亂從
此起宜可且遣就國安后復征召之太后不得已遣
立就國莽之所以脅持上下皆此類也于是附順者
拔擢忤恨者誅滅王舜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主擊
斷平晏領機事劉歆典文章孫建為爪牙豐子尋歆
子棻涿郡崔發南陽陳崇皆以材能幸于莽莽色厲
而言方欲有所為微見風采黨與承其指意而顯奏
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讓焉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
眾庶始封益州令塞外蠻夷獻白雉元始元年正月
莽白太后下詔以白雉薦宗廟群臣因奏言太后委
任大司馬莽定策安宗廟故大司馬霍光有安宗廟
之功益封三萬戶疇其爵邑比蕭相國莽宜如光故
事太后召問公卿曰誠以大司馬有大功當著之邪
將以骨肉故欲異之也于是群臣乃盛陳莽功德致
周成白雉之瑞千載同符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則生
有美號故周公及身在而記號于周莽有定國安漢
家之大功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上應古制
下準行事以順天心太后詔尚書具其事莽上書言
臣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定策今愿獨條光等功
賞寢置臣莽勿隨輩列甄邯白太后下詔曰無偏無
黨王道蕩蕩屬有親者義不得阿君有安宗廟之功
不可以骨肉故蔽隱不揚君其勿辭莽復上書讓太
后詔謁者引莽待殿東廂莽稱疾不肯入太后使尚
書令恂詔之曰君以選故而辭以疾君任重不可闕
以時亟起莽遂固辭太后復使長信太仆閎承制召
莽莽固稱疾左右白太后宜勿奪莽意但條孔光等
莽乃肯起太后下詔曰太傅博山侯光宿衛四世世
為傅相忠孝仁篤行義顯著建議定策益封萬戶以
光為太師與四輔之政車騎將軍安陽侯舜積累仁
孝使迎中山王折沖萬里功德茂著益封萬戶以舜
為太保左將軍光祿勛豐宿衛三世忠信仁篤使迎
中山王輔導共養以安宗廟封豐為廣陽侯食邑五
千戶以豐為少傅皆授四輔之職疇其爵邑各賜第
一區侍中奉車都尉邯宿衛勤勞建議定策封邯為
承陽侯食邑三千四百戶四人既受賞莽尚未起群
臣復上言莽雖克讓朝所宜章以時加賞明重元功
無使百僚元元失望太后乃下詔曰大司馬新都侯
莽三世為三公典周公之職建萬世策功德為忠臣
宗化流海內遠人慕義越裳氏重譯獻白雉其以召
陵新息二縣戶二萬八千益封莽復其后嗣疇其爵
邑封功如蕭相國以莽為太傅干四輔之事號曰安
漢公以故蕭相國甲第為安漢公第定著于令傳之
無窮于是莽為惶恐不得已而起受策策曰漢危無
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群僚眾
位而公宰之功德茂著宗廟以安蓋白雉之瑞周成
象焉故賜嘉號曰安漢公輔翼于帝期于致平毋違
朕意莽受太傅安漢公號讓還益封疇爵邑事云愿
須百姓家給然后加賞群公復爭太后詔曰公自期
百姓家給是以聽之其令公奉舍人賞賜皆倍故百
姓家給人足大司徒大司空以聞莽復讓不受而建
言宜立諸侯王后及高祖以來功臣子孫大者封侯
或賜爵關內侯食邑然后及諸在位各有第序上尊
宗廟增加禮樂下惠士民鰥寡恩澤之政無所不施
莽既說眾意又欲專斷知太后厭政乃風公卿奏言
往者吏以功次遷至二千石及州部所舉茂材異等
吏率多不稱宜皆見安漢公又太后不宜親省小事
令太后下詔曰皇帝幼年朕且統政比加元服今眾
事煩碎朕春秋高精氣不堪殆非所以安躬體而育
養皇帝者也故選忠賢立四輔群下勸職永以康寧
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自今以來
惟封爵乃以聞他事安漢公四輔平決州牧二千石
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輒引入至近署對安漢公考
故官問新職以知其稱否于是莽人人延問致密恩
意厚加贈送其不合指顯奏免之權與人主侔矣莽
欲以虛名說太后白言親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后
百姓未贍者多太后宜且衣繒練頗損膳以視天下
莽因上書愿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付大司農助給
貧民于是公卿皆慕效焉莽帥群臣奏言陛下春秋
尊久衣重練減御膳誠非所以輔精氣育皇帝安宗
廟也臣莽數叩頭省戶下白爭未見許今幸賴陛下
德澤閑者風雨時甘露降神芝生蓂莢朱草嘉禾休
征同時并至臣莽等不勝大愿愿陛下愛精休神闊
略思慮遵帝王之常服復太官之法膳使臣子各得
盡歡心備共養惟哀省察莽又令太后下詔曰蓋聞
母后之義思不出乎門閾國不蒙佑皇帝年在襁褓
未任親政戰戰兢兢懼于宗廟之不安國家之大綱
微朕孰當統之是以孔子見南子周公居攝蓋權時
也勤身極思憂勞未綏故國奢則視之以儉矯枉者
過其正而朕不身帥將謂天下何夙夜夢想五谷豐
孰百姓家給比皇帝加元服委政而授焉今誠未皇
于輕靡而備味庶幾與百僚有成其勖之哉每有水
旱莽輒素食左右以白太后遣使者詔莽曰聞公菜
食憂民深矣今秋幸孰公勤于職以時食肉愛身為
國莽念中國已平惟四裔未有異乃遣使者赍黃金
幣帛重賂匈奴單于使上書言聞中國譏二名故名
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從圣制又遣王昭君女須卜
居次入侍所以誑耀媚事太后下至旁側長御方故
萬端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為皇后以固其權奏言
皇帝即位三年長秋宮未建液廷尉媵未充乃者國
家之難本從亡嗣配取不正請考論五經定取禮正
十二女之義以廣繼嗣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
列侯在長安者適子女事下有司上眾女名王氏女
多在選中者莽恐其與己女爭即上言身亡德子材
下不宜與眾女并采太后以為至誠乃下詔曰王氏
女朕之外家其勿采庶民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
者日千余人公卿大夫或詣廷中或伏省戶下咸言
明詔圣德巍巍如彼安漢公盛勛堂堂若此今當立
后獨奈何廢公女天下安所歸命愿得公女為天下
母莽遣長史以下分部曉止公卿及諸生而上書者
愈甚太后不得已聽公卿采莽女莽復自白宜博選
眾女公卿爭曰不宜采諸女以貳正統莽白愿見女
太后遣長樂少府宗正尚書令納采見女還奏言公
女漸漬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有詔遣
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廟雜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
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謂康強之占逢吉之符也信
鄉侯佟上言春秋天子將娶于紀則褒紀子稱侯安
漢公國未稱古制事下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封后父
百里尊而不臣以重宗廟孝之至也佟言應禮可許
請以新野田二萬五千六百頃益封莽滿百里莽謝
曰臣莽子女誠不足以配至尊復聽眾議益封臣莽
伏自惟念得托肺腑獲爵土如使子女誠能奉稱圣
德臣莽國邑足以共朝貢不須復加益地之寵愿歸
所益太后許之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斤為
錢二萬萬莽深辭讓受四千萬而以其三千三百萬
予十一媵家群臣復言今皇后受聘逾群妾亡幾有
詔復益二千三百萬合為三千萬莽復以其千萬分
予九族貧者陳崇時為大司徒司直與張敞孫竦相
善竦者博通士為崇草奏稱莽功德崇奏之曰竊見
安漢公自初束修值世俗隆奢麗之時蒙兩宮厚骨
肉之寵被諸父赫赫之光財饒埶足亡所牾意然而
折節行仁克心履禮拂世矯俗確然特立惡衣惡食
陋車駑馬妃匹無二閨門之內孝友之德眾莫不聞
清靜樂道溫良下士惠于故舊篤于師友孔子曰未
若貧而樂富而好禮公之謂矣及為侍中故定陵侯
淳于長有大逆罪公不敢私建自誅討周公誅管蔡
季子鴆叔牙公之謂矣是以孝成皇帝命公大司馬
委以國統孝哀即位高昌侯董宏希指求美造作二
統公手劾之以定大綱建白定陶太后不宜在乘輿
幄坐以明國體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鰥寡
不畏強圉公之謂矣深執謙退推誠讓位定陶太后
欲立僭號憚彼面刺幄坐之義佞惑之雄朱博之疇
懲此長宏手劾之事上下一心讒賊交亂詭辟制度
遂成篡號斥逐仁賢誅殘戚屬而公被胥原之欣遠
去就國朝政崩壞綱紀廢弛危亡之禍不隧如發詩
云人之云亡邦國殄囗公之謂矣當此之時宮亡儲
主董賢據重加以傅氏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
結讎中山則必同憂斷金相翼藉假遺詔頻用賞誅
先除所憚急引所附遂誣往冤更征遠屬事埶張見
其不難矣賴公立入即時退賢及其黨親當此之時
公運獨見之明奮亡前之威盱衡厲色振揚武怒乘
其未堅厭其未發震起機動敵人摧折雖有賁育不
及持刺雖有樗里不及回知雖有鬼谷不及造次是
故董賢喪其魂魄遂自絞殺人不還踵日不移晷霍
然四除更為寧朝非陛下莫引立公非公莫克此禍
詩云惟師尚父時惟鷹揚亮彼武王孔子曰敏則有
功公之謂矣于是公乃白內故泗水相豐斄令邯與
大司徒光車騎將軍舜建定社稷奉節東迎皆以功
德受封益土為國名臣書曰知人則哲公之謂也公
卿咸嘆公德同盛公勛皆以周公為比宜賜號安漢
公益封二縣公皆不受傳曰申包胥不受存楚之報
晏平仲不受輔齊之封孔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
有公之謂也將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為
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后受詔父子之親天性自
然欲其榮貴甚于為身皇后之尊侔于天子當時之
會千載希有然而公惟國家之統揖大福之恩事事
謙退動而固辭書曰舜讓于德不嗣公之謂矣自公
受策以至于今亹亹翼翼日新其德增修雅素以命
下國儉隆約以矯世俗割財損家以帥群下彌躬
執平以逮公卿教子尊學以隆國化僮奴衣布馬不
秣谷食飲之用不過凡庶詩云溫溫恭人如集于木
孔子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公之謂矣克身自約糴
食自給物物卬市日闋亡儲又上書歸孝哀皇帝所
益封邑入金錢獻田殫盡舊業為眾倡始于是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