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匯考四(1)

后漢代僭號一

后漢書劉元傳元字圣公光武族兄也弟為人所殺

圣公結客欲報之客犯法圣公避吏于平林吏系圣

公父子張圣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

圣公因自逃匿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群入野澤掘

鳧茈而食之更相侵奪新市人王匡王鳳為平理諍

訟遂推為渠帥眾數百人于是諸囗命馬武王常成

丹等往從之共攻離鄉聚藏于綠林中數月間至七

八千人地皇二年荊州牧某發奔命二萬人攻之匡

等相率迎擊于云杜大破牧軍殺數千人盡獲輜重

遂攻拔竟陵轉擊云杜安陸多略婦女還入綠林中

至有五萬余口州郡不能制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

乃各分散引去王常成丹西入南郡號下江兵王匡

王鳳馬武及其支黨朱鮪張卬等北入南陽號新市

兵皆自稱將軍七月匡等進攻隨未下平林人陳牧

廖湛復聚眾千余人號平林兵以應之圣公因往從

牧等為其軍安集掾是時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

與諸部合兵而進四年正月破王莽前隊大夫甄阜

屬正梁丘賜斬之號圣公為更始將軍眾雖多而無

所統一諸將遂共議立更始為天子二月辛巳設壇

場于淯水上沙中陳兵大會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

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于是大赦天下

建元曰更始元年悉拜置諸將以族父良為國三老

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成國上公朱鮪大司馬伯升

大司徒陳牧大司空余皆九卿將軍五月伯升拔宛

六月更始入都宛城盡封宗室及諸將為列侯者百

余人更始忌伯升威名遂誅之以光祿勛劉賜為大

司徒前鍾武侯劉望起兵略有汝南時王莽納言將

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既敗于昆陽往歸之八月望

遂自立為天子以尤為大司馬茂為丞相王莽使太

師王匡國將哀章守洛陽更始遣定國上公王匡攻

洛陽西屏大將軍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武關三

輔震動是時海內豪杰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

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間遍于天下長安

中起兵攻未央宮九月東海人公賓就斬王莽于漸

臺收璽綬傳首詣宛更始時在便坐黃堂取視之喜

曰莽不如是當與霍光等寵姬韓夫人笑曰若不如

是帝焉得之乎更始悅乃懸莽首于宛城市是月拔

洛陽生縛王匡哀章至皆斬之十月使奮威大將軍

劉信擊殺劉望于汝南并誅嚴尤陳茂更始遂北都

洛陽以劉賜為丞相申屠建李松自長安傳送乘輿

服御又遣中黃門從官奉迎遷都二年二月更始自

洛陽而西初發李松奉引馬驚奔觸北宮鐵柱門三

馬皆死初王莽敗唯未央宮被焚而已其余宮館一

無所毀宮女數千備列后庭自鐘鼓帷帳輿輦器服

太倉武庫官府市里不改于舊更始既至居長樂宮

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更始羞怍俛首刮席不敢

視諸將后至者更始問擄掠得幾何左右侍官皆宮

省久吏各驚相視李松與棘陽人趙萌說更始宜悉

王諸功臣朱鮪爭之以為高祖約非劉氏不王更始

乃先封宗室太常將軍劉祉為定陶王劉賜為宛王

劉慶為燕王劉歙為元氏王大將軍劉嘉為漢中王

劉信為汝陰王后遂立王匡為比陽王王鳳為宜城

王朱鮪為膠東王衛尉大將軍張卬為淮陽王廷尉

大將軍王常為鄧王執金吾大將軍廖湛為穰王申

屠建為平氏王尚書胡殷為隨王柱天大將軍李通

為西平王五威中郎將李軼為舞陰王水衡大將軍

成丹為襄邑王大司空陳牧為陰平王驃騎大將軍

宋佻為潁陰王尹尊為郾王唯朱鮪辭曰臣非劉宗

不敢干典遂讓不受乃徙鮪為左大司馬劉賜為前

大司馬使與李軼李通王常等鎮撫關東以李松為

丞相趙萌為右大司馬共秉內任更始納趙萌女為

夫人有寵遂委政于萌日夜與婦人飲燕后庭群臣

欲言事輒醉不能見時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內與

語諸將識非更始聲出皆怨曰成敗未可知遽自縱

放若此韓夫人尢嗜酒每侍飲見常侍奏事輒怒曰

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起抵破書案趙萌

專權威福自己郎吏有說萌放縱者更始怒拔劍擊

之自是無復敢言萌私忿侍中引下斬之更始救請

不從時李軼朱鮪擅命山東王匡張囗橫暴三輔其

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繡面

衣錦褲襜褕諸于罵詈道中長安為之語曰下養

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軍師將軍豫

章李淑上書諫曰方今賊寇始誅王化未行百官有

司宜慎其任夫三公上應臺宿九卿下括河海故天

工人其代之陛下定業雖因下江平林之勢斯蓋臨

時濟用不可施之既安宜厘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

授爵以匡王國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陳尚書顯官皆

出庸伍資亭長賊捕之用而當輔佐綱維之任唯名

與器圣人所重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

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海內望此有以

窺度漢祚臣非有憎疾以求進也但為陛下惜此舉

厝敗材傷錦所宜至慮惟割既往謬妄之失思隆周

文濟濟之美更始怒系淑詔獄自是關中離心四方

怨叛諸將出征各自專置牧守州郡交錯不知所從

十二月赤眉西入關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

子劉嬰為天子初望見更始政亂度其必敗謂安陵

人弓林等曰前定安公嬰平帝之嗣雖王莽篡奪而

嘗為漢主今皆云劉氏真人當更受命欲共定大功

何如林等然之乃于長安求得嬰將至臨涇立之聚

黨數千人望為丞相林為大司馬更始遣李松與討

難將軍蘇茂等擊破皆斬之又使蘇茂拒赤眉于弘

農茂軍敗死者千余人三月遣李松會朱鮪與赤眉

戰于蓩鄉松等大敗棄軍走死者三萬余人時王匡

張卬守河東為鄧禹所破還奔長安卬與諸將議曰

赤眉近在鄭華陰間旦暮且至今獨有長安見滅不

久不如勒兵掠城中以自富轉攻所在東歸南陽收

宛王等兵事若不集復入湖池中為盜耳申屠建廖

湛等皆以為然共入說更始更始怒不應莫敢復言

及赤眉立劉盆子更始使王匡陳牧成丹趙萌屯新

豐李松軍掫以拒之張卬廖湛胡殷申屠建等與御

史大夫隗囂合謀欲以立秋日貙膢時共劫更始俱

成前計侍中劉能卿知其謀以告之更始托病不出

召張卬等卬等皆入將悉誅之唯隗囂不至更始狐

疑使卬等四人且待于外廬卬與湛殷疑有變遂突

出獨申屠建在更始斬之卬與湛殷遂勒兵掠東西

市囗時燒門入戰于宮中更始大敗明旦將妻子車

騎百余東奔趙萌于新豐更始復疑王匡陳牧成丹

與張卬等同謀乃囗召入牧丹先至即斬之王匡懼

將兵入長安與張卬等合李松還從更始與趙萌共

攻匡卬于城內連戰月余匡等敗走更始徙居長信

宮赤眉至高陵匡等迎降之遂共連兵而進更始城

守使李松出戰敗死者二千余人赤眉生得松時松

弟泛為城門校尉赤眉使使謂之曰開城門活汝兄

泛即開門九月赤眉入城更始單騎走從廚城門出

諸婦女從后連呼曰陛下當下謝城更始即下拜復

上馬去初侍中劉恭以赤眉立其弟盆子自系詔獄

聞更始敗乃出步從至高陵止傳舍右輔都尉嚴本

恐失更始為赤眉所誅將兵在外號為屯衛而實囚

之赤眉下書曰圣公降者封長沙王過二十日勿受

更始遣劉恭請降赤眉使其將謝祿往受之十月更

始遂隨祿肉袒詣長樂宮上璽綬于盆子赤眉坐更

始置庭中將殺之劉恭謝祿為請不能得遂引更始

出劉恭追呼曰臣誠力極請得先死拔劍欲自刎赤

眉帥樊崇等遽共救止之乃赦更始封為畏威侯劉

恭復為固請竟得封長沙王更始常依謝祿居劉恭

亦擁護之三輔苦赤眉暴虐皆憐更始而張卬等以

為慮謂祿曰今諸營長多欲篡圣公者一旦失之合

兵攻公自滅之道也于是祿使從兵與更始共牧馬

于郊下因令縊殺之劉恭夜往收藏其尸光武聞而

傷焉詔大司徒鄧禹葬之于霸陵有三子求歆鯉明

年夏求兄弟與母東詣洛陽帝封求為襄邑侯奉更

始祀歆為谷孰侯鯉為壽光侯求后徙封咸陽侯求

卒子巡嗣復徙封灌澤侯巡卒子姚嗣

劉盆子傳劉盆子者大山式人城陽景王章之后也

祖父憲元帝時封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國除因

為式人焉天鳳元年瑯邪海曲有呂母者子為縣吏

犯小罪宰論殺之呂母怨宰密聚客規以報仇母家

素豐貲產數百萬乃益釀醇酒買刀劍衣服少年來

酤者皆賒與之視其乏者輒假衣裳不問多少數年

財用稍盡少年欲相與償之呂母垂泣曰所以厚諸

君者非欲求利徒以縣宰不道枉殺吾子欲為報怨

耳諸君寧肯哀之乎少年壯其意又素受恩皆許諾

其中勇士自號猛虎遂相聚得數十百人因與呂母

入海中招合亡命眾至數千呂母自稱將軍引兵還

攻破海曲執縣宰諸吏叩頭為宰請母曰吾子犯小

罪不當死而為宰所殺殺人當死又何請乎遂斬之

以其首祭子冢復還海中后數歲瑯邪人樊崇起兵

于莒眾百余人轉入泰山自號三老時青徐大饑寇

賊蜂起群盜以崇勇猛皆附之一歲間至萬余人崇

同郡人逢安東海人徐宣謝祿楊音各起兵合數萬

人復引從崇共還攻莒不能下轉掠至姑幕因擊王

莽探湯侯田況大破之殺萬余人遂北入青州所過

擄掠還至泰山留屯南城初崇等以困窮為寇無攻

城徇地之計眾既寖盛乃相與為約殺人者死傷人

者償創以言辭為約束無文書旌旗部曲號令其中

最尊者號三老次從事次卒吏泛相稱曰巨人王莽

遣平均公廉丹太師王匡擊之崇等欲戰恐其眾與

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由是號曰赤眉赤眉

遂大破丹匡軍殺萬余人追至無鹽廉丹戰死王匡

走崇又引其兵十余萬復還圍莒數月或說崇曰莒

父母之國奈何攻之乃解去時呂母病死其眾分入

赤眉青犢銅馬中赤眉遂寇東海與王莽沂平大尹

戰敗死者數千人乃引去掠楚沛汝南潁川還入陳

留攻拔魯城轉至濮陽會更始都洛陽遣使降崇崇

等聞漢室復興即留其兵遂將渠帥二十余人隨使

者至洛陽降更始皆封為列侯崇等既未有國邑而

留眾稍有離叛遂乃亡歸其營將兵入潁川分其眾

為二部崇與逢安為一部徐宣謝祿楊音為一部崇

安攻拔長社南擊宛斬縣令而宣祿等亦拔陽翟引

之梁擊殺河南太守赤眉眾雖數戰勝而疲敝厭兵

皆日夜愁泣思欲東歸崇等計議慮眾東向必散不

如西攻長安更始二年冬崇安自武關宣等從陸渾

關兩道俱入三年正月俱至弘農與更始諸將連戰

囗勝眾遂大集乃分萬人為一營凡三十營營置三

老從事各一人進至華陰軍中常有齊巫鼓舞祠城

陽景王以求福助巫狂言景王大怒曰當為縣官何

故為賊有笑巫者輒病軍中驚動時方望弟陽怨更

始殺其兄乃逆說崇等曰更始荒亂政令不行故使

將軍得至于此今將軍擁百萬之眾西向帝城而無

稱號名為群賊不可以久不如立宗室挾義誅伐以

此號令誰敢不服崇等以為然而巫言益甚前及鄭

乃相與議曰今迫近長安而鬼神如此當求劉氏共

尊立之六月遂立盆子為帝自號建世元年初赤眉

過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軍中恭少習尚書略

通大義及隨崇等降更始即封為式侯以明經數言

事拜侍中從更始在長安盆子與茂留軍中屬右校

卒吏劉俠卿主芻牧牛號曰牛吏及崇等欲立帝求

軍中景王后者得七十余人唯盆子與茂及前西安

侯劉孝最為近屬崇等議曰聞古天子將兵稱上將

軍乃書札為符曰上將軍又以兩空札置笥中遂于

鄭北設壇場祠城陽景王諸三老從事皆大會陛下

列盆子等三人居中立以年次探札盆子最幼后探

得符諸將乃皆稱臣拜盆子時年十五被發徒跣敝

衣赭汗見眾拜恐畏欲啼茂謂曰善藏符盆子即嚙

折棄之復還依俠卿俠卿為制絳單衣半頭赤幘直

綦履乘鮮車大馬赤屏泥絳襜絡而猶從牧兒遨崇

雖起勇力而為眾所宗然不知書數徐宣故縣獄吏

能通易經遂共推宣為丞相崇御史大夫逢安左大

司馬謝祿右大司馬自楊音以下皆為列卿軍及高

陵與更始叛將張卬等連和遂攻東都門入長安城

更始來降盆子居長樂宮諸將日會論功爭言歡呼

拔劍擊柱不能相一三輔郡縣營長遣使貢獻兵士

輒剽奪之又數擄暴吏民百姓保壁由是皆復固守

至臘日崇等乃設樂大會盆子坐正殿中黃門持兵

在后公卿皆列坐殿上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筆書

謁欲賀其余不知書者起往請之各各屯聚更相背

向大司農楊音按劍罵曰諸卿皆老傭也今日設君

臣之禮反更殽亂兒戲尚不如此皆可格殺更相辯

斗而兵眾遂各逾宮斬關入掠酒肉互相殺傷衛尉

諸葛聞之勒兵入格殺百余人乃定盆子惶恐日

夜啼泣獨與中黃門共臥起唯得上觀閣而不聞外

事時掖庭中宮女猶有數百千人自更始敗后幽閉

殿內掘庭中蘆菔根捕池魚而食之死者因相埋于

宮中有故祠甘泉樂人尚共擊鼓歌舞衣服鮮明見

盆子叩頭言饑盆子使中黃門稟之米人數斗后盆

子去皆餓死不出劉恭見赤眉眾亂知其必敗自恐

兄弟俱禍密教盆子歸璽綬習為辭讓之言建武二

年正月朔崇等大會劉恭先曰諸君共立恭弟為帝

德誠深厚立且一年肴亂日甚誠不足以相成恐死

而無所益愿得退為庶人更求賢知唯諸君省察崇

等謝曰此皆崇等罪也恭復固請或曰此寧式侯事

耶恭惶恐起去盆子乃下囗解璽綬叩頭曰今設置

縣官而為賊如故吏人貢獻輒見剽劫流聞四方莫

不怨恨不復信向此皆立非其人所致愿乞骸骨避

賢圣必欲殺盆子以塞責者無所離死誠冀諸君肯

哀憐之耳因涕泣噓唏崇等及會者數百人莫不哀

憐之乃皆避席頓首曰臣無狀負陛下請自今已后

不敢復放縱因共抱持盆子帶以璽綬盆子號呼不

得已既罷出各閉營自守三輔翕然稱天子聰明百

姓爭還長安市里且滿得二十余日赤眉貪財物復

出大掠城中糧食盡遂收載珍寶因大縱火燒宮室

引兵而西過祠南郊車甲兵馬最為猛盛眾號百萬

盆子乘王車駕三馬從數百騎乃自南山轉掠城邑

與更始將軍嚴春戰于郿破春殺之遂入安定北地

至陽城番須中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乃復還

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尸凡賊所發有玉

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大司徒鄧禹

時在長安遣兵擊之于郁夷反為所敗禹乃出之云

陽九月赤眉復入長安止桂宮時漢中賊延岑出散

關屯杜陵逢安將十余萬人擊之鄧禹以逢安精兵

在外唯盆子與羸弱居城中乃自往攻之會謝祿救

至夜戰囗街中禹兵敗走延岑及更始將軍李寶合

兵數萬人與逢安戰于杜陵岑等大敗死者萬余人

寶遂降安而延岑收散卒走寶乃密使人謂岑曰子

努力還戰吾當于內反之表里合勢可大破也岑即

還挑戰安等空營擊之寶從后悉拔赤眉旌幟更立

己幡旗安等戰疲還營見旗幟皆白大驚亂走自投

川谷死者十余萬逢安與數千人脫歸長安時三輔

大饑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遺人往往聚為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道真| 礼泉县| 泾源县| 临海市| 玉山县| 县级市| 容城县| 乌鲁木齐县| 云浮市| 韶山市| 原阳县| 和平县| 即墨市| 方正县| 吕梁市| 合川市| 泉州市| 津南区| 贵州省| 林州市| 开封市| 通化县| 古浪县| 乐昌市| 新余市| 吕梁市| 栾川县| 惠来县| 贺兰县| 农安县| 秀山| 五河县| 从江县| 敖汉旗| 蒙城县| 西藏| 繁昌县| 汝阳县| 滨海县|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