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4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4973字
  • 2015-12-27 00:21:39

治熱病口瘡赤腫。疼痛不可忍方。 黃柏(一兩末) 膩粉(一錢) 馬牙硝(一分末)上件藥。相和令勻。每取少許。貼于瘡上。有涎吐卻。日三兩上用。

治熱病。口瘡赤腫疼痛方。 薔薇根(二兩銼) 黃柏(一兩半銼) 馬牙硝(一兩)上件藥。都以水二大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不歇方。 牛膝(一兩去苗) 角蒿(一兩) 黃柏(半兩銼)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瘡方。 黃連(一分去須) 槐白皮(半兩) 甘草根(半兩)上件藥。細銼。用水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滓。溫含冷吐。

治熱病。口舌生瘡。石膽散方。 石膽(半錢) 馬牙硝(一兩) 黃連(半兩去須) 龍腦(一錢) 黃柏(一分銼) 角蒿(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龍腦石膽馬牙硝等。更研令細。每取半錢。用新棉薄裹。含良久。有涎即吐之。

治熱病。熱盛。口中生瘡。酥蜜煎方。 酥(三合) 蜜(三合) 大青(一合)上件藥。先將大青搗羅為末。入酥蜜中。攪和令勻。慢火煎三兩沸。入凈器盛。不計時候。含一茶匙。

治熱病吐血諸方

夫諸陽受病。不發其汗。熱毒入深。結于五臟。內有瘀積。故令吐血也。

治熱病發汗。而汗不發。致內有積瘀。故吐血不止。宜服生干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一兩) 赤芍藥(一兩) 牡丹(三分) 犀角屑(半兩) 刺薊(一兩) 柏葉(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不止。心神煩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犀角屑(一兩) 赤芍藥(一兩) 黃芩(一兩) 生干地黃(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并鼻衄不止。頭面俱熱。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 川升麻(一兩) 子芩(一兩半) 大青(六(三)分) 紫蘇莖葉(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 犀角屑(三分) 川樸硝(一兩) 生干地黃(一兩)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兼鼻衄不止。宜服竹茹飲方。 青竹茹〔一兩(半)〕 子芩(一兩) 蒲黃(二錢) 伏龍肝(二錢末) 生藕汁(二合)上件藥。先以水一大盞半。煎竹茹子芩至一盞。去滓。下蒲黃等三味。攪令勻。不計時候。分為三服。

治熱病。毒瓦斯未解。心肺積熱。吐血不止。心中壅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半)兩〕 梔子仁(半兩) 地骨皮(半兩) 子芩(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干地黃(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吐血。心胸不利。宜服紅藍花散方。 紅藍花(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皮(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黃芩(三分) 刺薊(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下赤馬通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生地黃。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三五服。即瘥。

又方。 上以生藕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生姜一匙。攪令勻。服之。頻服即止。

又方。 上以生刺薊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生蜜一匙。攪令勻服之。頻服即止。

又方。 上以伏龍肝。水浸取清。每服一小盞服之。

治熱病熱毒攻眼諸方

夫熱病毒瓦斯攻眼者。由伏熱在臟。心膈壅滯。熱毒重蒸于肝。上沖于目故也。肝氣通于目。目者肝之竅。若為邪熱所攻。則赤腫疼痛。或生翳膜也。

治熱病。熱毒瓦斯攻眼。赤澀腫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防風(半兩去蘆頭) 黃芩(半兩) 川升麻(半兩)石膏(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黃連(半兩去須) 大青(半兩) 甘菊花(半兩) 梔子仁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攻睛。額角遍痛。兩眼澀腫。心神煩悶。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半兩) 甘菊花(半兩) 地骨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連(半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梔子仁(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攻眼。生翳膜。宜服青葙子丸方。 青葙子(一兩) 枸杞子(一兩半) 澤瀉(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生干地黃(一兩兩半)車前子(二兩) 黃連(三分去須) 茺蔚子(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毒瓦斯攻兩眼。赤腫疼痛。宜服洗眼黃柏湯方。 黃柏(半兩) 黃連(半兩) 當歸(半兩) 甘草(半兩生用) 燈心(三KT ) 黃芩(半兩)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取一大盞半。以綿濾去滓。看冷暖。避風處洗眼。日三五度用。

治熱病。熱毒瓦斯攻眼。生赤腫翳膜。疼痛。怕見光明。宜用洗眼梔子湯方。 梔子仁(半兩) 黃柏(半兩) 黃芩(半兩) 蕤仁(一分) 黃連(半兩) 秦皮(半兩銼)決明子(半兩微炒) 棗(五枚)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大盞。煎取一大盞。以綿濾去滓。避風處。看冷暖。洗眼。日三五度用。

治熱病。毒瓦斯攻眼。赤腫疼痛。宜服洗眼黃連湯方。 黃連(一兩) 甘草(一兩生用) 黃柏(二兩) 秦皮(一兩) 秦艽(一兩去苗)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二(三)大盞。煎至一(二)大盞。去滓。溫溫洗眼。日三五度用。

治熱病。毒瓦斯攻眼腫痛。點眼方。 黃連(半兩搗碎) 馬牙硝(一分) 人乳汁(半小盞)上件藥。將黃連馬牙硝等。入于乳汁中。浸經一宿。濾過取清。點眼。日五七度。

治熱病發斑諸方

夫熱病在表。或未發汗。或已發汗吐下之后。表證未解。毒瓦斯不散。煩熱而渴。得水不能飲。表虛里實。故身體斑狀如錦文也。

治心肺臟熱。毒攻于皮膚。遍生赤斑。重者其色紫黑。宜服解毒香豉飲子方。 香豉(二兩) 石膏(三兩) 梔子仁(一兩) 大青(一兩) 川升麻(一兩) 川芒硝(一兩)甘草(半兩生用)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上件藥。細銼拌和令勻。每服半兩。用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七寸。煎至五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目赤。煩躁狂語。坐臥不得。身生赤斑。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龍膽(半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生用) 不灰木(一兩以羊糞火焙為灰細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斑。宜服茵陳散方。 茵陳(二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玄參(一兩) 梔子仁(一分) 甘草(半兩生用)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發斑。解毒。宜服牛黃散方。 牛黃(半兩細研) 人參(一兩去蘆頭) 梔子仁(三分) 川升麻(半兩) 甘草(三分生用)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檳榔(半兩) 木香(一分) 犀角屑(一分) 羚羊角屑(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下二錢。

治熱病。溫毒大疫發斑。宜服生地黃膏方。 生地黃(半斤切) 豉(一升) 雄黃(二錢細研) 麝香(二錢細研)上件藥。以豬膏一升(斤)。慢火煎地黃并豉三分。煎至二分。絞去滓。入雄黃麝香。

攪令勻即瘥 治熱病。毒瓦斯外攻。皮膚斑出。狂亂燥熱。宜服解毒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半兩) 大青(二兩) 牛黃(半兩細研) 馬牙硝(一兩須) 麝香(一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湯。調下二錢。

治熱病發赤斑。心神煩躁。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生用) 犀角屑(一兩) 玄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新汲水調下二錢。日四五服。

治熱病。溫毒中人。斑出。赤者。五死一生。黑者。十死一生。大疫難救。并宜 服此黑麻黃(三分去根節)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一兩) 黃芩(一兩) 伏龍肝(一兩) 灶突中墨(一兩) 梁上塵(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研下一丸。如渴。但飲水。須臾當寒。寒定便汗出即解。如未解。更服一丸。

治熱病。熱毒斑出。頭面遍身。大青散方。 大青(二兩)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香燥) 豉(一合)上件藥。都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內膠令消。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熱病。斑瘡發頭面及身。皆戴白漿方。 上取好蜜。通身摩瘡上。亦以蜜煎升麻。數涂之。

又方。 上以水濃煮升麻。綿濾洗之。

治熱病斑發。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熱毒瓦斯盛方。 右煮葵菜葉。及韭薤。啖之則止。

又方。 上以鮮羊血。服三二合即止。初患急服之。

治熱病生熱毒瘡諸方

夫臟腑虛實不調。則生于客熱。表有風濕。與熱氣相搏。則身體生瘡。癢痛而膿汁出。

此風熱所為也。

治熱病。遍身生熱毒瘡。癢痛。有膿水。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羚羊角屑(一兩) 黃 (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大青(一兩) 漏蘆(二兩) 地骨皮(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瓦斯攻皮膚。生瘡癢痛。宜服漏蘆散方。 漏蘆(一兩半) 木通(一兩) 藍葉(一兩) 犀角屑(一兩) 梔子仁(一兩) 玄參(一兩)川升麻(一兩) 川樸硝(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毒瓦斯不散。遍身生熱毒瘡。宜服白蘚皮散方。 白蘚皮(半兩) 川升麻(半兩) 黃芩(半兩) 玄參(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犀角屑微赤銼)杏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累發汗。毒瓦斯不盡。攻于頭面及身體。發瘡如豆。頭白根紫。為毒瓦斯盛 。宜服葛根(一兩銼) 川升麻(一兩) 犀角屑(一兩)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郁金(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用雞子一枚。取清。以新汲水半盞。同調藥。不計時候服。

治熱病。毒瓦斯壅為瘡腫。宜涂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 川大黃(一兩) 乳香(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蔥白三兩。細切。入諸藥。同搗為膏。用涂腫上。可濃三分以來。干即重換。

治熱病。經五七日后。毒瓦斯攻皮膚。生瘡腫。宜服消腫退壅毒方。 生油(一合) 胡荽汁(一合) 雞子白(二枚)上件藥。相和令勻。空腹頓服。如未止。再服之。

又方。 川大黃(二兩) 膩粉(半兩)上件藥。相和細研。用生麻油調如膏。涂。

又方。 上以精豬肉。薄切。冷水浸。KT 干。搦于瘡上。熱即換之。

治熱病。熱毒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帶瘭漿。或沒或生方。 葵菜爛煮。以蒜齏同食之。即止。

上件藥。初患。急宜食之。若不早治。極者多死。若病瘥后。瘡瘢色黑。經歲方滅者。

此是惡毒時氣也。永徽四年。此從西東流。遍于海內。若有此疾。但依方急食。必效。

治熱病發瘡諸方

夫熱病。表虛里實。熱毒瓦斯多發此瘡。其瘡色白或赤。發于皮膚。頭作漿戴白膿者。其毒則為名 治熱病。胃中熱毒生 瘡。如豌豆。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黃連(一兩半去須) 川升麻(一兩) 黃芩(三分) 漏蘆(三分)玄參(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熱毒盛。 瘡出。頭黑者為難治。宜服藍葉散方。 藍葉(一兩) 犀角屑(一兩半) 木香(一分) 川升麻(一兩半) 玄參(一兩) 蘧麥(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 瘡出。心煩熱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一兩) 木香(一兩) 紫草(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漏蘆(一兩) 麝香(一分研)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 瘡。心神煩躁。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生 瘡。狀如豌豆。宜服梔子飲子方。 梔子仁(一兩) 瞿麥(半兩) 木通(半兩銼) 苦竹葉(半兩) 黃芩(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豉(一合)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熱病壯熱頭痛。發 瘡如豌豆方。 石膏(二兩) 柴胡(一兩去苗) 虎杖(一兩銼) 知母(半兩) 赤芍藥(一兩) 梔子仁(三分) 犀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延吉市| 垦利县| 六安市| 广河县| 洪湖市| 镇雄县| 泗洪县| 铁岭县| 淮阳县| 温泉县| 榆社县| 闽侯县| 丰顺县| 柞水县| 历史| 克什克腾旗| 驻马店市| 广安市| 大方县| 花垣县| 香河县| 兰西县| 常州市| 冷水江市| 永济市| 大渡口区| 沂源县| 盘山县| 兴义市| 普兰店市| 来宾市| 玛纳斯县| 绵竹市| 屯留县| 洛南县| 札达县| 溆浦县| 前郭尔| 兴山县|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