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傷寒干嘔。不下食。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三兩) 竹茹(三兩) 陳橘皮(三兩湯浸去白瓤焙)上件藥。細銼。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干嘔。心膈煩滿方。 木通(二兩) 蘆根(二兩)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上件藥。細銼。拌令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粳米五十粒。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后嘔噦諸方
夫傷寒熱毒瓦斯盛。多服涼藥。及飲冷水。病折以后。熱勢既退。胃氣乃虛。故使胸滿氣逆。心腹堅痞。必嘔噦也。
治傷寒后。胃虛逆嘔噦。不納飲食。宜服白術散方。 白術(三分) 訶黎勒(一兩用皮) 高良姜(半兩銼) 丁香(半兩) 肉桂(半兩去皴皮)甘草白瓤焙)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后嘔噦。心下痞滿。胸膈間宿有停水。頭眩心悸。宜服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芎 (半兩)白術(半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后嘔噦。心胸不利。頭目昏重。不下飲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實(半兩麩炒令黃) 前胡(半兩去蘆頭) 訶黎勒(一兩用皮)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服冷藥過多。寒氣傷胃。嘔噦不止。宜服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一兩去皮) 白術(一兩)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高良姜(半兩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后。胃虛氣逆。嘔噦不止。宜服陳橘皮散方。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草豆蔻(半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干姜(半兩炮裂) 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五)分。去滓。
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后。胃虛。嘔噦不止方。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生姜(一分)上件藥。細銼。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傷寒后。胃虛。嘔噦不下食。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白術(三分) 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三分用皮) 藿香(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和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之 治傷寒后。嘔噦不止。心腹痞滿。不下飲食。宜服此方。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用皮) 白術(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傷寒后。嘔噦不下食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丁香(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濃生姜湯調下一錢。
治傷寒后。嘔噦。胸滿不下食方。 人參〔一(二)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口瘡諸方
夫傷寒熱毒在臟。心脾煩壅。表里熱不解。毒瓦斯熏于上焦。故令口舌干燥生瘡也。
治傷寒。心肺壅熱。口內生瘡。煩躁不得眠臥。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半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黃柏(半兩銼) 黃連(半兩去須)玄參(三分) 甘草(半兩生銼)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上焦壅熱。口舌生瘡。宜服黃連散方。 黃連(三分去須) 黃柏(半兩銼) 甘草(半兩生銼) 薔薇根(三分) 梔子仁(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十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口瘡爛赤。宜服升麻散方。 川升麻(二兩) 甘草(一兩生銼) 黃芩(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心) 大青(一兩) 犀角屑(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咽喉內痛。滿口生瘡。吃食不得。宜服玄參煎方。 玄參(一兩) 川升麻(半兩) 苦參(半兩銼) 人參(三分去蘆頭) 秦艽(一兩去苗) 馬牙硝(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煉了蜜一合。相和令勻。不計時候。徐徐含咽服之。
治傷寒肺心熱。口內生瘡。咽喉腫塞。宜服升麻煎方。 川升麻(一兩) 大青(一兩) 射干(一兩) 梔子仁(一兩) 黃芩(柏)(半兩)玄參(三分) 薔薇根〔一(二)兩〕 苦竹葉(一兩) 生地黃汁(半升) 蜜(半升)上件藥。細銼。都用水三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下蜜地黃汁攪和。煎如稀粥。入凈器中盛。不計時候。含一茶匙咽津。
治傷寒。心肺熱。口內生瘡。宜含黃柏散方。 黃柏(三分) 黃連(三分去須) 白礬(半兩燒令汁盡) 川樸硝(三分) 龍腦(一錢細研)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半錢。用新綿薄裹。食后含之。良久口內有涎唾。即吐之。
治傷寒。口瘡。眾醫不瘥者。宜用此方。 密陀僧(半兩) 黃柏(一兩半涂蜜微炙銼) 甘草(一兩涂蜜炙微赤銼) 蒲黃(一兩) 黃藥(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時時敷于瘡上。有涎即吐之。
治傷寒。心肺煩熱。口瘡爛痛。黃芩飲子方。 黃芩(一兩) 赤芍藥(二兩) 羚羊角屑(二兩) 黃柏(二兩) 大青(一兩) 苦竹葉(二兩)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溫含冷吐。每日三度用之。
治傷寒。上焦煩熱。口內生瘡不止。龍膽煎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黃連(一兩去須) 川升麻(一兩) 槐白皮(一兩) 大青(一兩) 苦竹葉(五十片) 白蜜(一十盞)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三大盞。煎去滓取汁一盞。入蜜更煎五七沸。放冷。涂于瘡上。
日三四度。有涎即吐之。
治傷寒熱毒壅滯。口內生瘡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黃柏(一兩銼) 黃連(二兩去須)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一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放冷暖得所。含之良久。旋旋吐卻。
治傷寒。口舌生瘡方。 浮萍草(一分) 黃丹(一分) 黃柏(一分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生蜜旋和。丸如彈子大。綿裹一丸含咽津。
治傷寒。熱毒口瘡方。 黃柏(三兩削去粗皮細銼)上件藥。以蜜拌浸一宿。入銚子內。煎十余沸。濾去滓。候溫。小心含其蜜。良久旋吐卻。更含之。
治傷寒吐血諸方
夫傷寒。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汗不發。致使熱毒入深。結于五臟。有瘀積故吐血也。
治傷寒吐血。心煩不食。宜服伏龍肝散方。 伏龍肝〔一(三)兩〕 生干地黃(一兩) 柏葉(一兩) 茜根(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黃芩(一兩) 黃連(一兩去須) 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溫病。時氣疫毒。及飲酒傷中。吐血不止。面黃干嘔。心煩。止血蒲黃散方 。 蒲黃(二兩) 栝蔞(二兩) 犀角屑〔一(二)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桑寄生(二兩)葛根〔三(二)兩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不止。宜服此方。 伏龍肝 甘草(炙微赤銼) 茜根 生干地黃 阿膠(搗碎炒令黃色) 黃芩(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心神煩悶。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 梔子仁(半兩) 遠志(一分去心) 桂心(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黃連(一兩去須) 荷葉(一兩) 艾葉(三分微炒) 柏葉(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入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吐血。目眩煩悶。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 赤芍藥 黃芩 伏龍肝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以上各一兩) 干姜(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熱。及余毒不退。吐血一二升不止。宜服生干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一兩) 黃柏(三分銼) 黃芩(一兩) 吳藍(一兩) 黃連(三分去須)伏龍肝(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熱。吐血不止方。 伏龍肝(一分) 紅藍花〔一合(分)〕 亂發灰(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肺熱。因嗽吐血或唾血。宜服茅根飲子方。 茅根(三兩)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桑根白皮(二兩) 竹茹(一兩) 刺薊(一兩半) 紫菀(二兩洗去苗土)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傷寒煩熱。吐血不止。心胸痛。宜服刺薊散方。 刺薊(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 茅根(二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焙) 犀角屑(一兩半)甘草(半兩生用)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入藕汁生地黃汁各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為二服。
治傷寒吐血不止。柏葉散方。 青柏葉(一兩) 生干地黃(一兩) 阿膠(一分搗碎炒令黃)上件藥。搗篩為末。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別攪馬通汁一合相和。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傷寒。壅極吐血。百治不瘥方。 生地黃汁(一中盞) 川大黃(一分銼微炒碎末)上件藥。先煎地黃汁三兩沸。納大黃末調令勻。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舌腫諸方
夫傷寒舌腫者。是熱毒傷于心脾也。心候于舌。主于血。血虛為熱所乘。又脾之大絡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熱。則令舌腫也。
治傷寒心脾熱。舌腫。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黃連(一兩去須) 黃芩(三分) 川升麻(三分) 黃藥(三分)甘草(半兩生銼)上件藥。搗篩為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黑豆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上焦虛。毒瓦斯熱壅塞。咽喉連舌腫痛。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一兩) 射干(一兩) 黃藥(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末。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咽喉閉塞。舌根腫痛方。 蒼耳根(一兩半銼) 甘草(三分生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脾虛熱舌腫方。 黃柏(一兩) 甘草(三分生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心脾熱。口瘡舌腫。咽喉疼痛。宜服此方。 羚羊角屑(半兩) 玄參(三分) 黃柏(半兩涂蜜微炙銼) 甘草(半兩生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煎竹葉熟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心脾壅熱。舌腫。多吐痰涎。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細研) 牛黃(一分細研)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白菊花(半兩) 黃連(三分去須)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鉛霜。同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淡竹瀝二合。調下二錢。
如無竹瀝。磨犀角。溫水調下亦得。
治傷寒心脾熱。唇干舌腫。口內生瘡。宜服龍膽散方。 龍膽(半兩去蘆頭) 麥門冬(半兩去心焙) 知母(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生銼) 柴胡(半兩去苗)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磨犀角溫水調下二錢。
治傷寒喉中痛。舌根腫滿。不能轉動。此為心脾熱毒。宜先用針。當舌中針入五分。
出川升麻(半兩) 車前子(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甘草(半兩生用) 生干地黃(三兩) 川樸硝(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