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4970字
  • 2015-12-27 00:21:39

治陽毒傷寒諸方

夫傷寒一二日。或服湯藥吐下之后。身重頭痛。腰背煩悶。面赤斑斑如錦紋。狂言而走。或見鬼神。其脈浮大而數。咽喉痛。下膿血。此名陽毒。五日可療。七日不可療也。

治傷寒一日。便成陽毒。或服藥發汗吐下之后。毒瓦斯不解。身重背強煩悶。狂言 。或走川升麻(一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黃芩(三分) 犀角屑(半兩) 射干(一兩)黃連(三分去須) 地骨皮(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身體疼痛。頭面如火。胸心煩熱而渴。小便赤黃。不得睡臥。宜服麥 門冬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子芩(三分) 葛根(一兩銼) 川升麻(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玄參牙硝(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狂言亂走。面赤斑斑。咽喉干痛。心胸煩滿。四肢拘急。小便赤黃 。宜服犀角屑(半兩) 射干(三分) 柴胡(一兩去苗)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黃芩(三分) 川芒硝(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淡竹葉三七片。小麥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壯熱頭痛。肢體煩重。口干心躁。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兩) 知母 柴胡(去苗) 麻黃(去根節)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赤芍藥 防風(去蘆頭) 赤茯苓 川升麻 甘菊花(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七寸。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未解。熱結在內。恍惚如狂者。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桂心(三分)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川芒硝(二兩) 木通(一兩銼) 大腹皮(一兩銼) 桃仁(廿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通利為度。

治陽毒傷寒。頭昏身重。咽喉唇干。腮赤。狂言欲走。心胸脹滿。嘔逆不下飲食 。面色柴胡(一兩去苗) 地骨皮 木香 麻黃(去根節) 甘草(炙微赤銼) 川升麻 栝蔞根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木通(銼)(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壯熱。百節疼痛。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升麻(二兩) 黃芩(二兩) 赤芍藥(一兩) 木香(大青)(一兩)石膏浸去皮尖雙仁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項背汗出。急強惡風者。宜服桂枝麻黃散方。 桂枝 麻黃(去根節) 甘草(炙微赤銼) 赤芍藥 葛根(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良久以蔥豉粥投之。

治陽毒傷寒。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渴煩躁不解。脈洪大者。白虎湯主之。 知母(一兩) 石膏(二兩搗碎)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粳米(一合)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煮米熟為度。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陽毒傷寒。四肢壯熱。心膈煩躁。嘔吐不止。宜服此方。 柴胡(去苗) 黃芩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麥門冬(去心焙)(以上各一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五六日以上。但胸中煩熱干嘔。宜服栝蔞散方。 栝蔞 柴胡(去苗) 知母 黃芩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半)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脈洪大。心中悸狀。宜服甘草散方。 甘草(炙微赤銼) 桂心 茯神 人參(去蘆頭) 阿膠(搗碎炒令黃燥) 麥門冬(去心)(以上各一兩) 生干地黃(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氣盛。昏昏如醉。熱躁煩渴。口苦舌干。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赤芍藥(半兩) 麥門冬(半兩去心) 石膏(二兩)柴胡(一兩去苗)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陽毒傷寒。心躁煩悶。恍惚如狂。結熱不散。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 龍腦(一分細研) 天竺黃(半兩細研) 犀角屑 羚羊角屑 朱砂(細研水香(一錢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研了藥。更研令勻。以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嚼下十五丸。

治陽毒傷寒。煩熱。大便不通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川芒硝(半兩)上件藥。搗篩。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當利下惡物。

治陽毒傷寒。毒瓦斯在臟。狂言妄語。欲走起者。宜服此方。 龍膽(一兩去蘆頭) 鐵粉(二兩)上件藥。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磨刀水調下一錢。

治陰毒傷寒諸方

夫傷寒初得一二日。或服藥后至六七日。身重背強。腹中 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

心下日可 治陰毒傷寒。唇青面黑。身重背強。四肢逆冷。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半夏(一分湯浸七遍去滑)干姜(一分炮裂銼) 白術(半兩) 天南星(一分炮裂) 木香(一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冷。脈候沉細。心腹脹滿。腹中 痛。咽喉不利。遍身疼痛 。宜服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術(三分) 赤芍藥(三分) 麻黃(去根節) 桂心 枳殼(麩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二三日不得汗。煩躁。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 防風(一兩去蘆頭) 干姜(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二錢。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回陽散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益智子(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半兩)麻黃(一兩去根節) 干姜(半兩炮裂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身體疼痛。或時心頭結硬。宜服此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術 甘草(炙微赤銼) 麻黃(去根節)(以上各一兩) 桂心(半兩) 木香(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即再服。

治陰毒傷寒。心胸滿悶。喘促。四肢厥逆。宜服白術散方。 白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桂心(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皮涂生姜汁炙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陰毒傷寒。身重背強。腹中 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下堅強。短氣嘔逆。唇 青面黑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 麻黃(半兩去根節) 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術(半兩) 半夏(半兩分炮裂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回陽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濃樸(二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半夏(三分湯洗七兩)附子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汗。即再服之。

治陰毒傷寒。面青。張口出氣。心下硬。身不熱。只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 多睡。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皂莢(一梃去皮涂酥炙令黃色去子) 干姜(一分炮裂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麝香(一錢細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之。

治陰毒傷寒。項背強。心神煩。宜服此方。 麻黃(去根節) 附子(炮裂去皮臍) 澤瀉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肉桂(去皴皮)甘草(炙微赤銼) 天南星(炮裂) 干蝎(微炒) 干姜(炮裂銼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姜棗。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逆。頭痛心躁。胸中結實。兩脅妨悶。宜服前胡散方。 前胡(三分去蘆頭)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半兩) 桂心(半兩) 訶黎勒皮(一兩)木香生姜汁炙令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脈候沉細。四肢逆冷。煩躁頭痛。四逆湯方。 干姜(炮裂銼)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甘草(炙微赤銼) 白術 當歸(銼微炒)(以上各半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之。

治陰毒傷寒。心悶煩躁。四肢逆冷。宜服此方。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 桔梗(去蘆頭)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術 細辛(以上各一兩)干姜(半兩炮裂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如患一日兩日者。溫酒調下一錢。如是三四日至五日者。用藥末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稍熱和滓頻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厥逆。胸膈不利。宜服此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干姜(炮裂銼) 肉桂(去皴皮)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白術木香 五味子 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 訶黎勒皮(一兩半) 甘草(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一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心下煩滿。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木香 附子(炮裂去皮臍) 桂心 干姜(炮裂銼) 當歸(銼微炒)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檳榔(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頭痛。四肢不和。心腹氣悶。宜服此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 干姜(炮裂銼)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桂心 檳榔(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稍熱頻服。

治陰毒傷寒。項直腳冷。百節疼痛。桂心散方。 桂心(二兩) 麻黃(二兩去根節)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兩湯浸去皮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為度。

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冷。宜服返陰丹方。 硫黃 太陰玄精 硝石 附子(炮裂去皮臍) 干姜(炮裂銼) 桂心(以上各半兩)上件藥。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子內。慢火熔成汁。后放冷。重研令細。后三味搗羅為末。

汗出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候沉細。宜服回陽丹方。 硫黃(半兩細研入) 木香(半兩) 蓽澄茄(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干姜(一分炮裂銼) 桂心(半兩) 干蝎(半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湯下三十丸。頻服。三服后。以熱酒一盞投之。以衣覆取汗。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心下痛硬。氣欲絕者。宜服反陰正陽 香丸方。 香子(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炮裂) 硫黃(細研) 丁香 木香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蕷知子 桂心(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面糊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研碎。以炒生姜熱酒調下。良久。煎蔥白艾湯投之。不計時候頻服之。

治陰毒傷寒。來蘇丹方。 硫黃 硝石 太陰玄精(以上各一兩)上件藥。都細研。于瓷瓶中盛。以瓦子蓋瓶口。用黃泥固濟。陰干。以炭火半斤。養令火盡至五 治陰毒傷寒。發汗黑圣散方。 川烏頭(三兩每個劈作四片) 吳茱萸(六兩湯浸七遍焙干)上先掘地作一坑子。筑令凈潔。以大火燒赤。凈掃去灰。先下吳茱萸。次下烏頭。安在上面每 治陰毒傷寒。頭痛心躁。手足厥冷。宜服此方。 附子(一兩炭火內燒令黑色勿令藥過取出用盆子蓋之候冷細研)上件藥。用水磨沉香一分。煮稀粥飲。不計時候調下一錢。衣覆取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治陰毒傷寒。四肢逆冷。宜熨之方。 吳茱萸(一升)上以酒拌令勻濕。以熟絹袋二枚盛。蒸令極熱。取熨腳心。候氣通暢勻暖。即停熨。

治傷寒頭痛諸方

夫傷寒頭痛者。是外中風邪。上注腦中。三陽之脈。受于風寒。伏留不去。則流傳于心肺。故使上焦壅滯。心煩鼻塞。壯熱頭痛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墨玉县| 罗平县| 开原市| 黄浦区| 乐山市| 大埔区| 股票| 吉林省| 调兵山市| 余姚市| 新安县| 罗定市| 嵊州市| 蓬莱市| 西平县| 西昌市| 遵化市| 焉耆| 祁东县| 崇仁县| 尉氏县| 桓仁| 大新县| 太康县| 岱山县| 康保县| 峨边| 东乡族自治县| 木兰县| 崇仁县| 西吉县| 宁远县| 铁岭县| 绵阳市| 平度市| 江油市| 富源县| 华池县| 德清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