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金瘡。傷筋斷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補散方。 骨碎補(半兩去毛麩炒微黃) 自然銅(半兩細研) 虎脛骨(半兩涂酥炙令黃) 敗龜(半兩涂酥炙微黃) 沒藥(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胡桃仁半個。一處爛嚼。用溫酒一中盞下之。日三四服。
治金瘡。傷筋斷骨疼痛。沒藥散方。 沒藥(一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地龍(三分微炒) 肉桂(半兩去皺皮) 自然銅(三分細研)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干姜(半兩炮裂)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金瘡。弓弩所中。傷筋斷骨。屈伸不得。宜服熟地黃散方。 熟干地黃(三分) 續斷(三分) 杜仲(三分去粗皮炙令黃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秦艽(一兩去苗) 故敗弩筋(一兩燒灰)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刀箭傷筋斷骨。止痛定血辟風。麒麟血散方。 麒麟血(半兩) 黃柏(一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芷(一兩) 白蘞(一兩) 白芨(半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密陀僧(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時。以少許干糝瘡。立效。
治傷斷筋骨。續筋方。 上取旋復根。搗汁滴瘡中。仍用滓敷瘡上。封之十五日。即筋骨便續。
治金瘡。像筋斷骨。令還續方。 上多取蟹頭中腦。及足中髓。熬之敷瘡中。筋骨即續生。立效。
治金瘡腸出諸方
夫金瘡腸出者。謂矛箭所傷。若中于腹。則氣激。則腸隨瘡孔出也。
治金瘡腸出。磁石散方。 磁石(三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研如粉) 滑石(三兩) 鐵精末(三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粉于腸上后。別用磁石末。以粥飲調下一錢。日三四服。
治金瘡腹破。腸胃突出卻入法。
上取干人糞為末。以粉腸。腸即入矣。
治被傷腹。腸出不斷者方。 作麥粥。取汁洗腸。推納之。恒研米粥飲之。二十日稍食粥糜。百日后乃瘥。
治金瘡中風痙諸方
夫金瘡風痙者。此由血脈虛竭。飲食未復。榮衛傷損。風邪乘虛入于五臟。五臟受寒。
則令救者又 治金瘡中風痙。口噤不語。宜服赤箭丸方。 赤箭(一兩) 桂心(三分) 防風(三分去蘆頭) 巴豆(三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吳茱萸(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釅醋三升。熬成膏。可圓即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
以熱蔥酒下三丸。服后汗出為效。
治金瘡中風痙。肢節筋脈拘急。虎骨散方。 虎脛骨(一兩涂酥炙令黃) 黑豆(五合) 松脂(一兩) 桂心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敗龜(一兩涂酥炙令黃)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 (一兩) 干蝎(一兩微炒)上件藥。先將松脂并黑豆。炒令熟。后和諸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中風痙。筋骨疼痛。續斷散方。 續斷(二兩) 蛇銜草(二兩) 地榆(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赤芍藥(一兩半) 細辛(一兩) 川椒(三兩去蘆頭) 芎 (一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中風痙。內傷疼痛。蛇銜草散方。 蛇銜草(三分)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芎 (三分) 白芷(三分) 當歸(三分銼微炒)續斷(一兩) 獨活(一兩) 澤蘭(一兩) 桂心(一兩) 川烏頭(三分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中風痙。角弓反張者方。 上取杏仁搗碎。蒸令溜。絞取脂。服一小盞。兼以摩瘡上瘥。
又方。 上取蒜半升。破去心皮。以無灰酒二升。煮令極爛。細研。每服一合以來。須臾得汗即瘥。
治金瘡中風痙。口噤不語方。 上取蔓荊子一升。凈淘過。搗令極爛。以手撮為炷。以灸瘡上三兩度。熱徹后即瘥矣 治金瘡中風痙方。 雞糞(二兩) 黑豆〔一升洗凈炒令焦黃(黑)〕上件藥。以酒三升。煎熱。投藥于酒中。更煎三五沸。去滓。時時隨多少飲之令盡。得汗為佳。未汗即更作服。以汗出為度。
治金瘡中風痙。角弓反張方。 上取莨菪根。可瘡大小。截令平。如無大者。并縛數根截之。補瘡為限。豬脂半兩。鹽末一冷 又方。 生雞子(三枚) 烏麻油(五合)上件藥。煎之稍稠。待冷。即以涂瘡上。極妙矣。
治金瘡中風痙方。 雞糞〔二斤(升)炒黃〕上以絹袋盛。以好酒五升。浸半日久。溫服一中盞。日三服。兼取莨菪根。爛搗作餅子。拓瘡上。炙之令熱徹。有黃水出即瘥矣。
治金瘡中風痙。致腫方。 櫟木根皮(五斤銼)上以水二斗。煎取一斗。去滓。入鹽一兩。漬腫處效。
治金瘡中風痙。迷悶方。 上取雀兒糞一合。研之。以酒一大盞。調分溫三服。腹內轉動。當時愈。縱不能開口。
即拗開灌下神妙。
治金瘡中風痙。疼痛方。 鹽(二兩)上用水一碗。煎令熱。以匙抄看冷熱。頻頻淋瘡。
治金瘡中風痙方。 生葛根(一斤銼)上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每熱服一小盞。日三四服。
治金瘡煩悶諸方
夫金瘡損傷血氣。經絡空虛。則生于熱。熱則心神煩滿。疼痛不安也。
治金瘡煩悶。宜服生干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芷(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兩)芎〔二(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四五服。
治金瘡煩悶。不得眠臥疼痛。白薇散方。 白薇(一兩) 栝蔞根(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 辛夷仁(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酸棗仁〔三(二)兩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四五服。
治金瘡。煩渴悶亂頭痛。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石膏〔一(二)兩〕 黃連(一兩去須) 麥門冬(一兩去心)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生干地黃(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四五服。
治金瘡煩悶。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二兩微炒) 芎 (二兩) 甘草(二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溫水調下二錢。日四服。
治金瘡煩悶疼痛。大便不利。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三)兩蒸三度〕 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三十丸。日三服。以利為度。
又方。 上取茅根搗絞取汁。和酒各一中盞。分暖三服。
治金瘡。煩滿心悶方。 上用赤小豆一升。以生地黃汁漬之。熬燥復漬。滿三日。候干。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下二錢。日四五服。
治金瘡。腹中血留滯。滿悶心煩方。 上用生地黃。搗汁取一升。川芒硝一兩半。相和。攪令勻。不計時候。暖服一小盞。
治金瘡。弓弩所中。煩悶欲絕方。 上以琥珀三兩。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用童子小便調下二錢。
治金瘡煩悶方。 上用地龍糞。隨多少。以水漬。絞取汁。每服一盒。日四五服。
治金瘡下血虛竭諸方
夫金刃中于經絡者。下血必多。腑臟空虛。津液竭少。無血氣以榮養。故須補之也。
治金瘡出血多。內補肉蓯蓉散方。 肉蓯蓉(四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白芍藥(四兩) 甘草(四兩炙微赤銼) 干姜(二兩炮裂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桂心(一兩) 黃芩(一兩)兩去蘆頭)濃樸(一兩去粗皮涂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服神效。
治金瘡傷筋骨。疼痛。下血多。食少。臟腑虛竭。內補芎 散方。 芎 (一兩半) 熟干地黃(一兩) 蛇銜草(三分) 當歸(一兩銼微炒)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分)附子(三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去血多。虛竭。內補當歸散方。 當歸(半兩銼微炒)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芎 (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心(半兩姜汁炙令香熟) 吳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一錢。日三四服。
治金瘡去血多。虛竭疼痛。羸弱。內補黃 散方。 黃 (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 (半兩) 白芷(半兩) 續斷(一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黃芩(半兩) 鹿茸(二兩去毛涂酥炙微黃) 細辛(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去血。虛竭羸弱。內補止痛生肌。當歸散方。 當歸(半兩銼微炒)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芎 (半兩) 肉蓯蓉(半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者微炒去汗)兩去皺皮涂生姜汁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內補。澤蘭散方。 澤蘭(半兩) 防風(二兩去蘆頭) 石膏(半兩細研水飛過)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干姜(草(一兩炙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內補。止痛。地榆散方。 地榆(半兩銼) 白蘞(半兩)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芎(三分)白芷(三分) 白芍藥(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金瘡。失血虛竭。內補散方。 當歸(三兩銼微炒) 白芍藥(一兩) 辛夷仁(一兩) 干姜(三分炮裂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金瘡久不瘥諸方
夫金瘡有久不瘥。膿汁不絕。肌肉不生者。其瘡內有碎骨斷筋。伏血腐肉。鐵刃竹刺。
久而不出者。令瘡不愈。喜出清汁。當破出之。瘡則愈矣。
治金瘡久不瘥。宜敷白蘞散方。 白蘞(二兩) 黃芩(二兩) 莽草(艾葉)(二兩) 地松(三兩) 鍛石(五兩) 狗頭骨(五兩燒灰)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敷瘡上立效。
治金瘡久不瘥。宜用辟風水。續筋骨。止膿血。生肌。鍛石散方。 鍛石(一升) 地松苗汁 細辛末(二兩) 旋復根汁 葛葉汁 青蒿汁 麥門冬苗汁莓苗汁〔以上各一兩(合)〕 豬脂(一斤煉了者)上以諸藥汁。并鍛石。入脂。和作餅子。曝干。搗末如粉。以敷瘡上。五月五日合之更妙。
治金瘡久不瘥。傷筋骨。不止疼痛。麒麟血散方。 麒麟血(三兩) 黃丹(五兩炒令紫色) 白蘞(五兩) 白芨(五兩) 葛布(三尺燒灰)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于傷中處。干敷之立效。
治金瘡及內損。久不瘥。宜敷沒藥散方。 沒藥(半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密陀僧(半兩) 紅藍花子(半兩) 麒麟血(半兩) 雌黃兩炒令黃) 治金瘡久不瘥。諸藥未效。宜用密陀僧敷散方。 密陀僧(十二兩) 黃丹(一斤炒令紫色) 生肌草(一斤) 白蘞(半斤) 突厥白(十兩)鍛石(一斤炒)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敷瘡上。帛封。勿令水濕。
又方。 上取地榆(松)三四斤。搗如泥。作餅子封瘡上。即瘥。
又方。 上以白楊木皮。細銼。熬令干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金瘡中風水諸方
夫金瘡裹縛不密。為風水氣所中。則疼痛不止。而腫硬。內生青黃汁。即難瘥也。
治金瘡中風水。腫疼痛不止。苦瓠散方。 苦瓠(一兩) 蛇蛻皮(半兩微炙) 黑豆(半升炒熟去皮) 露蜂房(半兩微炙) 梁上塵(一合)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粥和調。貼瘡上。日三易之。
治金瘡中風水。久不成痂者。宜敷白石脂散方。 白石脂(一兩) 烏賊魚骨(一兩) 檳榔(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時糝瘡中。以成痂為度。
治金瘡中風水。腫毒方。 葦灰(一升) 烏賊魚骨(三兩) 白龍骨(三兩燒赤)上件藥。同細研。敷于瘡上。其水即自然出。敷之三五度。水盡腫消。即用酥調烏賊魚骨末涂之。甚良。
治金瘡中風水。腫痛方。 上用鹽數合。炒過。急罨瘡上。以火炙之。令熱透瘡中。后熔蠟令冷熱得所。灌瘡口中即愈。
又方。 上搗薤白敷瘡上。以火炙熱透瘡中。即愈矣。
治金瘡。中風寒水露。腫痛入腹。宜用此方。 上用黍穣。牛馬干糞。干桑條。隨多少。掘一地坑。一處燒之。用煙熏瘡口。令瘡口黃水出盡。即瘥。
又方。 上用蒲黃。并舊青布。納在小口瓶中。燒取煙熏。瘡汁出愈。
治金瘡中風。水腫方。 上以炭灰胡粉等分。豬脂和涂瘡孔中。水即出矣。
治金瘡中風水。刺痛方。 蔥(一握) 鹽(一合)上以水三升。煮數沸。漬瘡即止。
治金瘡中風水。腫痛方。 上用桑灰汁。熱漬之。冷復溫之。神效。
治金瘡生肌諸方
治金瘡疼痛不瘥。宜用生肌膏方。 生地骨(搗絞取汁一升) 羊腎脂(五合) 烏麻油(二升) 石鹽(一兩細研) 松脂(二兩)薰陸香(一兩) 杏仁〔二(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蠟(二兩) 蜜(二兩)上件藥。先下蠟蜜。微火煎令消。次納羊脂。次下油松脂杏仁薰陸香地黃汁石鹽等。微火煎之。令地黃汁水氣盡。以綿濾去滓。停凝。以敷瘡上。
治金瘡生肌。白芷膏方。 白芷(一兩半) 生干地黃(一兩半) 甘草(半兩) 當歸(三分) 白蘞(三分) 附子(三分去皮臍) 川椒(二合)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用豬脂三斤。煎白芷焦黃。膏成。濾去滓。收盒器中。每取涂于瘡上。
治金瘡。生肌蛇銜膏方。 蛇銜(二兩) 薔薇(二兩) 續斷(二兩) 野葛(二兩) 當歸(一兩半) 附子(一兩去皮臍) 防風(一兩) 黃芩(一兩) 澤蘭(一兩) 松脂(三兩) 羊腎 脂(三兩)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用豬脂三斤。煎以白芷一寸。候色黃赤。即膏成。去滓。以密器中收之。以貼瘡上。無問大小皆瘥。
治金瘡炙瘡火燒瘡等。宜用此生肌膏方。 檳榔(一枚) 薰陸香(半兩) 杏仁(二七枚去皮研如膏)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煉了豬脂二合。黃蠟如胡桃仁大。入杏仁膏同煎。令膏成。以瓷盒盛。每用攤于帛上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