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3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3822字
  • 2015-12-27 00:21:39

又方。 薄荷(一握) 麥 (二兩炒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不計時候。如茶點服。

又方。 蕓苔子(半兩生用)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食前溫服。

又方。 牛角 棕櫚皮 干姜(以上各一兩都燒為灰)上件藥。搗細研令勻。每于食前。以冷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槐耳(二兩燒灰) 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生姜(半分)上件藥。搗碎。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又方。 棕櫚皮〔半分(斤)燒灰〕 栝蔞(一枚燒灰)上件藥。同研令細。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牛角 (一對) 雄黃(二塊子如棋子大) 麝香(一分細研)上件牛角 。每只各安雄黃一塊子在內。以稠泥封閉下面。用桑柴火燒令熟。細研為散。入末 治腸風下血。發歇不定。宜服此方。 荊芥穗(一兩) 薄荷(一兩)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一錢。

又方。 皂莢(三兩不 者) 栝蔞(一枚) 白礬(二兩)上件藥。都入瓶子內。以鹽泥固濟。候干。以炭火燒令通赤。候冷。細研令勻。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膽子礬(二兩細研) 栝蔞(一枚上開一口)上件。礬入于栝蔞內。坐(于)慢火中。更入米醋一小盞。煨汁盡。醋令干。都入罐子內。以大火燒令通赤。取出放冷。細研。用糯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腸風下血不止。下部冷疼痛。宜服此方。 釜底煤(四兩) 漢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大腸風毒下血方。 皮(一枚炙令焦黃) 皂莢(三挺去黑皮涂酥炙黃焦去子)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十五丸。

又方。 白礬〔三(二)兩燒令汁盡〕 干蝎(二兩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半錢。

又方。 益母草(端午日采) 藕節(六月六日采并陰干各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

治腸風。下部腫悶疼痛。宜服此方。 皂莢(水浸去黑皮曝干涂酥炙令黃焦)上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十五丸。

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宜服此方。 側柏葉(一斤凈洗曝干炙微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枳殼湯調下二錢。

又方。 藤子(三枚濃重者)上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取去殼用肉。細切。碾羅為散。每于食前。以黃 湯調下一錢。

又方。 五倍子(劈破一半燒令熟一半生用分兩不限多少)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陳米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皂莢〔五挺不 可長一尺二(一)寸者去黑皮涂酥炙用酥三兩炙盡為度〕 白羊精肉(十兩細研)上件藥。先搗皂莢為末。后與肉同搗令熟。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 又方。 何首烏(二兩)上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治腸風瀉血不定。甚者面黃瘦弱方。 川烏頭(一兩去臍皮生用)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黑豆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治積年腸風下血不止諸方

夫積年腸風下血不止者。由人氣血衰弱。臟腑虛憊。或飲食勞損。或毒瓦斯風邪蘊蓄在臟腑。

積年 治積年腸風瀉血。谷食不消。肌體黃瘦。臭椿皮散方。 臭椿樹白皮(二兩微炙銼) 干姜(三分炮裂銼) 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雞冠花(一兩炙微黃)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槐鵝(一兩炙令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枳殼湯調下二錢。

治積年腸風。或發或歇。不止。牛角 散方。 牛角 (二兩燒灰) 槐耳〔一(二)兩微炙〕 臭椿根(二兩微炙) 屋松(二兩微炙)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治積年腸風瀉血。百藥無效。宜服此方。 敗皮巾子(一兩燒灰) 人指甲〔二(一)分炒焦〕 干姜〔三分(兩)炮裂為末〕 麝香(一分)白礬(一兩燒灰)上件藥。相和。細研如面。每于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治腸風。積年瀉血不止。神效方。 黃丹(一兩) 白礬(一兩) 栝蔞(一枚去皮入二藥在內)上以物蓋栝蔞頭。以鹽泥固濟。安磚上。以大火燒令通赤。放冷取出。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暖刺薊汁調下一錢。

治腸風。積年下血不止方。 野貍頭(一枚) 桑樹西枝(一握銼) 附子(一枚)上件藥。都入瓶子內。用鹽泥固濟。候干。以炭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搗細羅為散。

每于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二錢。

又方。 鹿角膠(半兩炙令黃燥) 沒藥(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治積年腸風下血不止。神效方。 酸石榴皮(二兩慢火焙令黃) 側柏葉〔二兩慢火煨(焙)令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木賊湯調下二錢。

又方。 密陀僧(一兩) 白礬(一兩搗碎) 槐子仁(一兩微炒搗為末) 皂莢(一兩燒灰作末)上件藥。將密陀僧白礬入瓷罐子內。燒令通赤。候冷取出。搗羅為末。入槐子末皂莢灰相和。研令勻。以粳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十五丸。

治積年腸風下血不止。面色萎黃。肌體枯悴。栝蔞丸方。 栝蔞(二枚割去盔子) 硫黃〔一兩銼(碎)〕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干姜(一兩炮裂銼)豬牙皂莢(一兩去皮生搗碎)上件藥。都搗為散。入栝蔞內。卻以蓋子蓋之。用竹簽子扎定。以面濃裹。慢火燒面黃焦 又方。 皂莢(七挺不 肥者去黑皮涂酥炙黃熟去子) 寒食蒸餅(二兩) 烏龍尾(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槐耳(半斤切作片子) 皂莢(十挺剝去皮子) 硼( )砂(一兩細研)上件藥。用米醋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后。再入鐺中。以文火養成膏。入硼( )砂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及晚食前。以溫粥飲下十丸。

治積年腸風下血疼痛。宜服此方。 灶突墨(二兩) 荊芥(一兩) 木香(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水浸蒸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槐子湯下三十丸。

治積年腸風下血。肛門腫疼。肌體羸劣。宜服此方。 蛇黃〔一枚生(大)者〕 釅醋(五合)上以炭火燒蛇黃通赤。即入醋中淬。重疊燒淬。醋盡為度。搗細研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半錢。

治積年腸風下血。面色萎黃。下部腫疼。或如鼠奶。或如雞冠。常似蟲咬。痛癢不 息宜綠礬(四兩) 搗碎安瓶子內。以瓦子蓋口。用大火燒一食間。候冷取出。細研如粉。

更用白鹽都研令便定。

又方。 綠礬(二兩燒令赤) 釜底墨(一兩) 烏賊魚骨(一兩炙令微黃)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湯下三十丸。

又方。 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焦黃去子) 蕓苔子(一兩微炒) 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枳殼湯下三十丸。

治腸風積年不瘥。轉加羸困。黃 丸方。 黃 (二兩銼)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白礬(二兩燒灰)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滕子(二枚去兩) 皂莢(二挺去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積年腸風瀉血。面色萎黃。附子丸方。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 食鹽(一兩)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 干姜(一兩炮裂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令黃去子)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陳米粥飲下二十丸。

又方。 鯽魚(一枚長五寸者去腸肚及凈洗) 白礬末(二兩)上件藥。將白礬入魚腹內。以線縫合。入于瓦瓶內蓋定。以炭火燒為灰。取出細研。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治腸風積年不瘥。羸弱至甚。宜服此方。 莨菪子(一升凈淘去浮秕后即量之) 生姜(半斤搗取汁) 熟干地黃(半斤搗羅為末)上曬莨菪子令干。搗細羅為散。與姜汁相和。銀鍋中。以無灰好酒二升。以文火煎。如稍減以溫

治腸風痔疾失血后虛損諸方

夫人氣血不足。臟腑勞傷。風邪毒瓦斯。留滯腸胃。遂成斯疾。因其下血時多。肌體羸瘦。飲食無味。面色萎黃。四肢乏力。故謂之虛損也。

治腸風痔疾。失血過多。虛乏羸困。不欲飲食。內補散方。 續斷(二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當歸(一兩銼微炒) 熟干地黃(二兩) 麥門冬(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腸風痔疾。失血后虛損。皮膚干燥。四肢黃瘦。心神虛煩。少得眠臥。不能飲 食。黃黃 (一兩銼) 酸棗仁(三分微炒) 麥門冬(三分去心) 枸杞子(三分) 熟干地黃(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柴胡(一兩去苗) 白茯苓(一兩) 防風(半兩去蘆頭) 白術(半兩) 甘草(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二)枚。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腸風痔疾失血后。虛損羸瘦。飲食無味。面色萎黃。四肢乏力。白術散方。 白術(三分) 石斛(三分去根銼) 黃 (一兩銼) 桂心(半兩) 熟干地黃(一兩) 續斷(三分) 人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上件藥。搗羅(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腸風痔疾。下血太多。虛羸無力。內補黃 丸方。 黃 (二兩銼) 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烏蛇肉(一兩酒浸炙微黃) 槐子仁(二兩微炒)鹿茸(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桑枝湯下三十丸。

治久積虛冷。腸風痔 。下血太多。面色萎黃。日漸羸瘦。白術丸方。 白術〔三(二)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熟干地黃〔二(一)兩〕 當歸(一兩銼微炒) 黃 (一兩銼) 干姜(半兩炮裂銼) 濃樸(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英县| 高青县| 乡宁县| 容城县| 策勒县| 平原县| 板桥市| 云和县| 泾阳县| 合肥市| 南城县| 三亚市| 屏东县| 射洪县| 东城区| 南阳市| 兴业县| 江陵县| 临江市| 普宁市| 连城县| 资阳市| 英德市| 突泉县| 县级市| 大同市| 金阳县| 龙口市| 六枝特区| 泽州县| 色达县| 台前县| 长治市| 永登县| 台山市| 中超| 香格里拉县| 三江| 敖汉旗| 玉山县|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