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4542字
- 2015-12-27 00:21:39
又方。 上蝦蟆頭。炙令黃。為末油調涂之。立效。
又方。 上鹽和油調涂之。數揩之。神驗。
又方。 上獼猴糞為末。油調涂之瘥。
又方。 上取竹筒子。長三寸許。籠于咬處。煎釅漿瀉于筒中。冷即易之。以瘥為度。仍取桃枝葉銼。煮湯洗之。尤驗。
又方。 上嚼續隨子敷之。立瘥。
又方。 上以面圍咬處。羊乳于上。絲出即瘥。
又方。 上以驢馬腳底臭尸泥涂咬處。不過三兩度瘥。
治蝎蜇諸方
凡蝎。五月六月毒最盛時。云有八節九節者。毒瓦斯彌甚。蜇人。毒勢流行。牽引四肢皆痛。過一周時方始定也。
治蝎蜇方。 藜蘆(去蘆頭) 豬牙皂莢 母丁香 麝香 蜀葵花蕊 蓽茇(各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蜇著左。即以一字吹右鼻中。右即吹左鼻中。
又方。 蓽茇 膩粉 蕤仁 木鱉子(各等分)上件藥。取五月五日午時。面南搗羅為末。修合之時。不可令婦人孝子見。蜇著右邊。
以少許點左眼。左邊點右眼。
又方。 膩粉(一錢) 香墨(少許) 蓽茇(少許)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麥許大。點于眼中大 角。男左女右。其痛立止。
又方。 雄黃(半兩) 白礬(燒灰半兩)上件藥。細研。消蠟入藥。調令勻。待冷。即丸如彈子大。以蠟紙收之。有人被螫。取藥火上炙熱。熨痛處。冷即更炙。不過三度瘥。此藥不限年歲。長收用之。
又方。 虎頭骨(炙) 板藍子 蓽茇(各一分)上件藥。于五月五日午時。搗羅為末。用燈心點藥少許。于眼大 。男左女右。點之神效。
又方。 上以豬脂涂之。
又方。 上取射罔汁涂之。
又方。 上取硼砂。以水研涂之。立愈。
又方。 上以石榴葉及皮。爛搗。炒令熱。封上。冷即換之。
又方。 上以井底泥涂。溫則易之。
又方。 上以生烏頭末。唾調封之。
又方。 上以黑角梳掌熱。炙熨之。
又方。 上以龍葵搗絞取汁涂之。
治蝎蜇著手足方。 上熱煎釅醋。浸螫處即止。
又方。 上半夏以水磨涂之。
又方。 上以桂心。以醋磨涂之。
又方。 上嚼干姜敷之。
又方。 五月五日。取蝸牛殼黃色者。三七枚。
上搗羅為末。要用時。以醋調涂之。甚妙。
又方。 上以雄黃末少許。醋調涂之。
又方。 上以驢耳中垢敷之。立效。
又方。 四月八日五更時。取蒼耳陰干。
上搗羅為末。每用。以醋調敷之。
治蜂螫人諸方
蜂類甚多。而方家不具顯其名。唯地中大土蜂。最有毒。一螫中人。便即倒悶。舉體洪腫。諸藥治之。皆不能卒止。舊方都無其法。雖然不至殺人。有禁術封唾。亦頗微效。夫有瓠KT 治蜂螫方。 蜜(五合) 蠟(二兩) 豬脂(五合)上件藥和煎。稍稍食之。
又方。 上燒牛糞灰。細研。以醋調涂之。
又方。 上以酥涂之立愈。
又方。 上以醇醋沃地。取起泥涂之。
又方。 上嚼鹽涂之。
又方。 上以小便洗之立效。
又方。 上 藍青葉。及搗莖實涂之。
又方。 上以蜂房煮汁洗之。
又方。 上取蒼耳 取汁涂之。
治蠼尿瘡諸方
凡蠼 蟲尿人影。著處便令人體患瘡。其狀如粟粒。累累一聚。瘵痛。身中忽有處。燥痛如芒刺。蟲所螫后。細 作聚。如茱萸子狀也。四邊赤。中央有白膿。亦令人皮內急。
舉體曾有以刀由矣 治蠼 尿方。 上以 羊髭燒灰。以臘月豬脂和封之。
又方。 上以白礬滴醋于銹生鐵上磨并鐵繡刮下。涂之。
又方。 槐白皮(半斤銼)上以醋二升。浸半日洗之。日五六度瘥。
又方。 上以醋調胡粉涂之。
又方。 上搗豉封之。
又方。 上嚼大麥敷之。
又方。 上取燕巢中土。細研。以豬脂及醋調涂之妙。
又方。 上以馬鞭草熟搗以敷之。燥則易之。
又方。 上以吳茱萸東引根為末。醋調涂之。
又方。 上嚼梨葉涂之。
又方。 上搗韭汁涂之。
又方。 上以生甘草煎湯洗之。
又方。 上嚼桂心涂之。
又方。 上嚼大麻子涂之。
又方。 上取眾人尿處爛泥。涂之。
又方。 上取扁豆葉。搗汁涂之。
又方。 上燒鹿角為末。醋調涂之。
又方。 上燒故蒲席為灰。油調涂之。煮汁洗亦佳。
治蠼 瘡。浸淫多年不瘥方。 上取秋間樹上豬牙皂莢。炙令脂出。熱涂之。
又方。 上以赤小豆末。用酒和涂之。
又方。 上用鹽二斤(一斤)。以熱湯二升相和。用綿浸。拓于瘡上。
又方。 上取楝枝皮燒為灰。以豬脂和涂之。
治射工中人瘡諸方
江南有射工毒蟲。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澗水內。此蟲口內有橫骨。狀如弓弩。其蟲形正黑。狀如大蜚。而有雌雄。雄者口邊有兩橫角。角能屈伸。冬月并在土中蟄。其上氣蒸怵時。
或如張口初晡夕輒劇。寒熱悶亂是也。始得三四日可治。急者七日皆死。緩者至二七日。遠不過三七日皆死。其中毒人。初未有瘡。但惡風。寒熱。或如針刺。及其成瘡。初如豆粒黑子。或如火燒。或如蠼 尿。皆肉有穿空。如大針孔也。其射工中人頭面尤急。腰以上去人心近者。多死。中人腰以下者。小寬。不治亦死。雖不死。皆百日內不可保瘥。又云。瘡有數種。其一中人瘡正黑。如靨子狀。周遍悉赤。衣被犯之。如有芒刺痛。其一種作瘡久。即穿陷。或常寒熱。其一種如火炙人肉。煙起作瘡。此者最急。數日殺人。其一種突起如石癤狀。俱能殺人凡人入山行草中。常以臘月豬脂和鹽。涂腳脛。及足指間趺上。乃著鞋。蛭及射工不得著人也。
治射工毒腫生瘡。甲香散方。 甲香 犀角屑 射干 木香 薰陸香 丁香 黃連 川升麻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牡蠣(燒為粉) 羚羊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以上各一兩) 黃柏(一兩銼)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中射工毒及諸毒。皆水服一錢。日三服。兼以雞子白調散涂之。
良。
治射工中人。瘡有三種。一種瘡正黑如 子狀。周遍悉赤。如有刺痛。一種作瘡。 經久射干(二兩) 川升麻上件藥。銼。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去滓。適寒溫盡服。其滓敷于瘡上。
又方。 犀角屑(二兩)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取生茱萸樹莖葉一握。切斷。去前后。余者熟搗。以水二盞。煮取一盞。去滓。頓服之。
又方。 凡山中草木上。亦有此。著人則穿嚙肌膚。行人肉中。浸淫 起。炙斷其道即愈。
又方。 皂莢(一挺長一尺二寸者)上捶碎。以醋一升。煎如餳。去滓。以敷瘡上妙。
又方。 馬齒莧(不限多少)上搗絞取汁。飲一盞。又爛搗敷瘡上。日四五度換之。
治射工中人。寒熱。或發瘡。偏在一處。有異于常。宜服此方。 上取赤莧并莖葉。搗絞取汁。一服三合。日四五服良。
治射工初未有瘡。但惡寒 。及其成瘡。似蠼 尿。亦似 疽方。 上取芥子搗令熟。醋和濃涂于瘡上。半日其痛便止。
又方。 上取野狼牙葉。冬取根。搗之令熟。敷所中處。又飲四五合汁佳也。
治射工中人。寒熱。或發瘡方。 上取鬼臼葉一握。熟搗。納一升醋中漬之。絞取汁。分三服。
治射工毒方。 上以胡蔥爛搗。以拓瘡上。灸十壯即瘥。
治射工中人。已有瘡方。 上取蜈蚣大者一枚。燒之。搗羅為末。用醋和。以敷瘡上。
治射工毒。若見身中有此種瘡處。急治之方。 上急于瘡周遭一寸。用艾作細條子圍著。齊發火灸之。瘡上亦可灸百壯良。
又方。 上取水浮走豉母蟲一枚。置口中便愈。已死者皆起。此蟲正黑。如大豆浮水相逐。中國名豉母蟲。令以白梅皮裹吞之。須臾即效。
治沙虱毒諸方
夫山內水間。有沙虱者。其蟲甚細。不可得見。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蟲著身。及陰雨于赤澗中用針挑取蟲病除。三兩依土俗作方續有飛蠱來雞之盡出小。不速治 治國中沙虱。有赤點如米。良久。即如刺在肉中者方。 上以竹葉刮之。令血出。仍斷大蒜摩之。即瘥。
治沙虱毒方。 上用斑蝥二枚。一枚熬作末。水服之。一枚燒令煙絕。作末以置瘡中。立愈。
又方。 上用麝香大蒜合搗。以羊脂和。用小竹管中帶之。將行。有中者涂之。大良。
又方。 鹽(五合)上以水五升。煎三兩沸。取汁漬瘡瘥。
治諸蟲咬人諸方
治蜈蚣蠼 子咬人方。 上以蠣粉生姜汁調涂之。
又方。 上以雞糞敷之。
治鼠咬人方。 上取麝香封咬上。以帛系之。
治壁宮咬方。 上取青麻葉心七枚。以手 令汁出。涂之瘥。
又方。 上以硼砂雄黃各半兩。同細研。挑破瘡。納藥在瘡中。
治蠔蟲螫方。 上用母豬牙中垢敷之。
治蚰蜒蜘蛛蟻子咬方。 上取油麻研之。涂瘡立效。
治蠶咬方。 甜葶藶 蛇床子 菟絲 鹽(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釅醋調如膏。日三度涂之。
又方。 上以麝香細研。蜜調涂之。
治蛐 咬方。 上以雞鴨糞涂之。又以蔥白敷之。
治桑蝎咬方。 上以丁香末。蜜調涂之。
治蚰蜒咬方。 上以木鱉子末。醋調涂之。
治螻蛄咬方。 上以鍛石醋調和涂之。
治惡蟲咬方。 上取酥和鹽涂之。
又方。 上以馬腸根。生油磨涂之。
又方。 上以蛇蛻皮煮湯。洗三兩度。
又方。 上以油浸紫草涂之。
辟蚊蟲。及諸蟲等方。 苦楝花 柏子 菖蒲上件藥。搗篩為散。慢火燒。聞氣自去。
又方。 臭樗皮 鰻鱺魚 阿魏 芫花(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用乳香煎汁和丸。如雞頭大。燒之。是蟲皆去。
又方。 鰻鱺魚干者。于室中燒之。即蚊子化為水矣。
解水毒諸方
自三吳巴東。及南諸山郡縣。有山谷溪源處。有水毒病。春秋轉得。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中灑蘇駭。乃東人所呼。一名水病。亦名溪溫。今人中溪。以其病與射工相似。通呼溪四肢日則膿急能脈沉細遲者為陰。是雌溪。難治。欲知審是。中水者。手足指冷即是。若不冷非也。其冷或一寸。或至腕。或至肘膝。冷至二寸為微。至肘膝為劇。又云。作湯數斗。用蒜四升。搗碎。投于湯內良。絞去滓。適寒溫。以自浴。若身體發赤斑文者是也。又云。發瘡處。但如黑點繞四邊赤。狀如雞眼。在高處難治。下處則易治。無復余異。其候但覺寒熱頭痛。腰背急強。手腳冷。久咳欲眠。朝瘥暮劇。然則溪病。不假蒜湯及視下部瘡也。此證者至困時。亦皆洞利及齒間血出。其熱勢漸猛者。則心腹煩亂。不食而狂語。或有下血物如爛肝。十余日至二十日則死不測。是蟲蝕五臟肛傷故也。又云溪病不瘥。乃飛蟲來入。或在皮膚腹脅之間數自多少不定。此即應是所云蟲啖蝕五臟。及下部之事。若攻啖五臟便死。彼土辟卻之法。
略與射工相似也。
治水毒方。 上以五加根燒研為末。以酒或水調下二錢。研葉飲汁亦佳。
又方。 上燒鮫魚皮。以水調下二錢。
又方。 上搗七姑草。以涂腰背諸處即瘥。七姑生冬間。細葉如酸莓。
又方。 上以烏蒜一枚。爛搗。酒半盞和服。當瘥。一名烏韭。山中甚多。
又方。 上搗蒼耳取汁一大盞。分二服。
又方。 上取蓼搗汁一小盞。漸漸飲之。兼以涂身令周匝。立瘥。
又方。 上取雄牛膝一把。水酒共一杯。漬絞取汁飲之。日三。雄牛膝莖紫。白者是雌也。
又方。 桃葉 梅葉上件藥等分。水搗絞取汁一大盞。分為三(二)服。冷凍飲料之。
又方。 藍一把。搗水解以涂面目身體。甚良。
又方。 上用大莓根搗末飲之。并導下部。生者用汁。夏月行常多 。此藥末入水。以一錢投水上流。無所畏。又辟射工。凡洗浴以少數投水盆中。即無復中毒也。
治溺水諸方
治溺水死方。 凡溺水。急解去死人衣。炙臍中即瘥。
又方。 上以灶中灰。布地令濃五寸。以甑側安著灰上。令溺人伏于甑上。使頭小垂。下抄鹽二錢。
中。
又方。 上掘地作坑。熬數斛熱灰納坑中。下溺人。灰覆。濕徹即易之。灰勿太熱。灰冷更易。
半日即活也。
又方。 上取大甑傾之。扶溺人伏其上。口臨甑口。燃葦火二七把。燒甑中。當溺人心下。令煙出。小入溺人鼻口中。水出盡則活。火盡復益之。令人足得暖。卒無甑者。于岸側掘地如甑。
空 又方。 上但埋溺人暖灰中。頭足俱沒。唯開七孔。水出即活。
又方。 上倒懸溺人。以好酒灌鼻。又灌下部。
又方。 上綿裹皂莢納下部中。須臾水出。
又方。 上綿裹鍛石。納下部中。水盡即活。
又方。 上倒懸。解去衣。去臍中垢。極吹兩耳。起乃止。即活。
又方。 上熬沙覆溺人上下。但出鼻口耳。沙濕即易。
又方。 上屈溺人兩腳。著別人兩肩上。溺人背向別人背。倒負。持走行。吐水出便活。
治冬月落水。凍。四肢直。口噤。尚有氣方。 上熬灰使暖。盛以囊。敷其心上。冷即易之。心暖氣通轉。口乃開。溫小便粥。稍稍與之。人即活。若不溫。不得持火炙身。冷氣與火相爭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