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惡客忤垂死。宜服朱砂丸方。 朱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一分細研入)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為末)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都細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丸。不利更服三丸。漸加至 又方。 空青(一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朱砂(一兩細研水飛過) 雄黃(半兩細研)上件藥相和。研令勻。每服。以醋一合湯一合相合。調散半錢。不計時候服之。須臾即吐為效。
治卒中惡。心腹 刺痛。氣急脹滿方。 雄黃(半兩) 赤小豆(半兩炒熟) 瓜蒂(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調服一錢半。當小吐立止。不吐加至二錢。
治卒中惡。心腹刺痛煩亂方。 麝香(一分細研) 犀角屑(半兩) 木香(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漿水調服一錢半。加至二錢。頻三五服即瘥 治中惡。心神煩悶。腹脅刺痛。宜服此方。 韭根(一把) 烏梅(七顆)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上件藥。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治中惡。悶亂腹痛。心膈不利。宜服此吐方。 桂心(半兩細銼) 生姜(一兩細切) 梔子仁(十四枚) 豉(二合) 人參蘆頭(一分細銼)上件藥。都以酒二大盞。煎取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取吐為度。
治中惡。遁尸。心腹及身體痛甚者。短氣不語。不知痛處。手摸按之。即知痛處 遍。宜上以艾葉 令碎。著痛上令濃二寸。以熨斗納著灰火熨艾上。令熱透。如冷即再熨之。
治中惡。心痛欲絕方。 釜底墨(半兩) 鹽(一錢)上件藥。和研。以熱水一盞調。頓服之。
治卒中惡方。 牛糞新者。絞取汁三合為一服。若口不開。拗開口納藥也。若無新者。干即加水煮之。
治卒中惡氣絕方。 上以上好朱砂細研。于舌上書鬼字。額上亦書之。此法極效。
治尸厥諸方
夫尸厥者。是陰陽氣逆也。此由陽脈卒下墜。陰脈卒上升。陰陽難居。榮衛不通。真氣厥亂聲。
沉即面青陽俱 治尸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如死。聽其耳中修修有如嘯聲。而股內暖者 是也朱砂(三分細研) 雄黃(三分細研)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桂心〔一兩半(一兩)〕 巴豆(二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不利更下二丸。若利多即止之。
治尸厥不語。返魂丹方。 生玳瑁(一分) 朱砂(一分) 雄黃(二分) 白芥子(一分) 麝香(一錢)上件藥。同研如粉。于瓷器中溶安息香和丸。如綠豆大。或沖惡不語。不計時候。以小便下五丸。核子熱風只一丸。
治中惡暴死方。 菖蒲(二兩)上搗細羅為散。取半錢著舌底。又吹入兩鼻孔中。及下部中。更吹入兩耳內。即活矣。
又方。 捧兩手莫放。須臾即活。
又方。 握兩大拇指令固。即活。
又方。 上以竹管吹下部。數人更易吹之。氣滿即活。
又方。 吹皂莢末入鼻中令嚏。即活。
又方。 以竹管令人更易吹兩耳中。不過良久即活。
又方。 酒磨桂心灌之。即活。
又方。 研麝香一錢。醋和灌之。即活。
又方。 取床下土。小便研灌之。瀝入口鼻。即活。
治卒死諸方
夫卒死者。由三虛而遇賊風也。所為三虛者。謂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時之和三如死中惡不 治卒死。但有微氣。心上稍暖者。服此五神返魂丹方。 朱砂(半兩) 牛黃(半兩) 安息香(半兩) 砒霜(半兩) 大蜘蛛(五枚重午日采袋內盛通風勿令死)上先細研四味。方入蜘蛛。又研令勻。用不蛀皂莢三寸。去黑皮。以水三合 汁。便入少粟一丸 治卒死及感忤。口噤不開者。宜服此方。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干姜(半兩炮裂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瓤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五丸。如人行十里再服。
治卒死中惡。及尸厥方。 上以蔥刺其耳中鼻中。血出者。是活候也。其欲蘇時。當捉兩手莫放之。須臾。死人自當舉手撈人。言痛乃止。男左女右。鼻內令蔥入五寸為則。立效。
又方。 上以綿漬好酒。手 汁令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驚動。
又方。 半夏搗為末。如大豆許。吹其鼻中。
又方。 搗韭取汁以灌口中。
又方。 取豬膏如雞子大。以醋一合煮沸。灌喉中。良。
又方。 卒死而壯熱者。用白礬半斤。以水二斗煮消。以漬腳即活。
又方。 截豚尾取血灌之。并縛豚以枕之。死人須臾活矣。
又方。 視其上唇里弦弦者。白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
又方。 上用小便灌其面數。即能回語。此是扁鵲法。
又方。 以雄雞頭取血。以涂其面。干復涂之。
又方。 上以女青搗。細羅為散。用一錢。發開口納喉中。以水及醋下之。立活。
治忤打死。心田暖。宜用此方。 取蔥白納于下部中。及鼻中。須臾即活。
治卒忤諸方
夫卒忤者。亦名客忤。謂邪客之氣。卒忤犯人精神也。此是鬼厲之毒瓦斯。中惡之類也。
人有魂魄衰弱者。則為鬼氣所犯忤。喜于道間門外得之。其狀。心腹 痛。腹滿氣沖心胸。
或即治瘥 治卒中忤。 石丸方。 石(半兩黃泥裹燒細研)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雄黃(半兩細研) 真珠(半兩細研)巴豆(半兩去(一分細研) 犀角屑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
以溫酒下一丸。日二服。蛇蜂蝎所中。
治卒感忤。鬼擊飛尸。諸奄忽氣絕。無復覺知。或已死口噤。即發口下湯。湯入口 不下麻黃(二兩去根節)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客忤。有似卒死方。 上搗生菖蒲根。絞取汁三二合。灌下立愈也。
治卒客忤不能言方。 桔梗末(一兩) 麝香末(一分)上二味更研令勻。每服。以溫水調下二錢服之。
又方。 臘月野狐腸燒灰。研為末。水調一錢服之。又死鼠燒灰。細研水服一錢。亦效。
治鬼擊諸方
夫鬼擊者。謂鬼厲之氣。擊著于人也。得之無漸。卒著。如人以刀矛刺狀。胸脅腹內急切血虛 治鬼打鬼排鬼刺。心腹痛。下血欲死。不知人。及臥多魘。諸惡毒瓦斯。宜用此 方石(一分黃泥裹燒) 皂莢(一分去皮子) 雄黃(一分細研) 藜蘆(一分去蘆頭)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大豆許。納竹管中吹鼻得嚏。則氣便活。未嚏更吹。以嚏為度。
治鬼擊之病。得之無漸。卒如刀刺狀。胸脅腹內 急切痛。不可即按。或即吐血下 血。
川升麻(一兩) 獨活(一兩) 犀角屑(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立愈。
又方。 桂心(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川升麻(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溫酒調下二錢。立瘥。
治卒鬼排鬼刺。下血方。 麝香 皂莢(去皮子) 雄黃(細研) 藜蘆(去蘆頭) 瓜蒂(以上各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大豆大。以竹管吹入鼻中。得嚏則氣通。便活。若未嚏復吹之。得嚏為度。
治鬼神所擊諸術不治吹鼻散方。 特生 石(一分以水和赤土裹之炭火三斤燒兩炊久取出去赤土) 雄黃(半分) 皂莢末(一分) 藜蘆(一分去蘆頭) 朱砂(半分) 麝香(半分)上件藥。都研勻細。每取少許。以細竹管吹入鼻內。得嚏即愈。及重病者亦可以吹矣。
又方。 熟艾如鴨子大一枚。水一盞。煮取五分。去滓頓服。
又方。 用醇醋滴兩鼻中。
又方。 取白犬血一合。熱飲之。
又方。 割雞冠血以瀝口中。令人咽內。仍破此雞以榻心下。冷乃棄之于道邊。得烏雞佳矣。
治卒中鬼擊。及刀兵所傷。血滿腸中不出方。 雄黃(一兩細研如粉)上以溫酒調一錢。服。日三服。血化為水。
又方。 雞糞白(一兩微炒) 青花麻(一握)上用酒三升。煮取一升。熱服。須臾汗出。若不汗。即以火炙兩脅下。使熱得汗出。即愈。
又方。 上服豬脂如雞子大即瘥。未瘥再服之。
治卒魘諸方
夫卒魘者。屈也。謂夢里為鬼邪之所魘。屈人臥不悟。皆是魂魄外游。為他邪所執錄。
還未是 治虛羸。心氣乏弱。多魘。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 黃 (一兩銼)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芍藥(一兩) 干姜(一兩炮裂銼)遠志(一兩去心)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氣虛悸。恍惚多忘。或夢寤驚魘。腎氣不足。人參散方。 人參(去蘆頭) 茯神 遠志(去心) 赤石脂 龍骨 干姜(炮裂銼) 當歸(銼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 白術 白芍藥 熟干地黃 桂心 防風(去蘆頭) 紫菀(去苗土) 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日三服。
治卒魘。昏昧不覺方。 上以皂莢末。用細竹管吹兩鼻中。即起。三兩日猶可吹之。
又方。 上以筆毛刺兩鼻中。男左女右。展轉即起也。
又方。 上以蘆管吹兩耳。取其人發二七莖作繩。 入鼻中。又割雄雞冠血。以管吹納鼻中。
治卒魘方。 雄黃細研。以蘆管吹入兩鼻中。桂心末亦得。
又方。 上以菖蒲末吹兩鼻中。以桂末納于舌下。亦得。
又方。 上以麝香一臍。置枕頭邊佳。
又方。 上以雄黃如棗核大。系于左臂。令人終身不魘昧也。
又方。 上枕犀角枕佳。
又方。 上以木香納枕中。并帶之佳。
又方。 上取韭搗。以汁滴鼻中。冬月可取根汁。灌于口中。
治鬼魅諸方
夫鬼魅者。是鬼物所魅。則好悲。或心亂如醉。如狂言驚怖。面壁悲啼。夢寐喜魘。或與鬼神交通。病苦。乍寒乍熱。心腹滿。短氣不能食。此魅之所致也。
治五臟六腑。氣少。亡魂失魄。五臟不安。忽喜忽悲。恐怖如有鬼物。皆發于大 驚。及雄黃(一兩細研) 黃芩(半兩) 黃連(一分去須) 黃柏(一分銼)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茱萸(半兩)蒲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日三服。不瘥。稍增至二錢服。
絕一切魑魅魍魎。大殺鬼丸方。 虎頭骨〔三十兩(三兩)〕 雄黃(一兩細研) 鬼臼(一兩去須) 天雄(一兩去皮臍) 皂莢(一兩去皮及子) 蕪荑(一兩) 藜蘆(六兩去蘆頭)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杏核大。主伏尸惡為患者。燒一丸安室四角。熱疾時氣。燒一丸安床頭邊。牛馬疫疾。一丸安鼻中。
治狂邪鬼魅。妄語狂走。恍惚不識人。殺鬼丸方。 朱砂(一兩細研) 雄黃(一兩細研) 白龍骨(一兩) 犀角屑(半兩) 鬼臼(一兩去須)赤小豆〔半(一)兩〕 鬼箭羽(一兩) 芫青(二十枚) 桃仁(五十枚)上件藥。搗羅為末。更研令勻。以蠟和丸。如彈丸大。絳囊盛之。系臂上。男左女右。
小兒系項頸下。合藥之時。勿令婦人雞犬見。
又方。 虎爪 朱砂(細研) 雄黃(細研) 鱉爪 以上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松脂消和丸。如蓮子大。每夜堂中燒一丸。
治鬼魅方。 由跋根(一分) 金牙(一分) 防葵(一分) 莨菪子(一分水淘去浮者水煮令出芽曝干炒令黃黑色)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溫酒調下一錢。欲令病者見其鬼。增防葵一分服之 治患鬼氣。出鬼毛方。 獨顆蒜〔十(一)枚〕 雄黃(一錢)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上件藥。都研為丸。如麻子大。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丸。靜坐少時。鬼毛自爪甲中出矣。
治貓鬼諸方
夫貓鬼者。云是老貍野物之精。變為鬼惑。而依附女人。人蓄事之。如聚蠱也。以毒害人。其病狀。結心腹刺痛。蝕人五臟。吐利血而死也。
治貓鬼。眼見貓貍。及雜有所聞。相思丸方。 相思子(一枚) 蓖麻子(一枚) 巴豆(一枚去皮心) 朱砂末(一字) 蠟(一分)上件藥。合搗令熟。先取麻子許大含之。即以灰圍患人前頭。旋吐藥于灰中。吐盡即止灰上作十字。其貓鬼皆死。
治貓鬼野道病。歌哭不自由方。 上以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燒作灰。研令細。平旦用井華水服二(一)錢。
又方。 上臘月豬脂。小兒頭發灰相和。熱酒調下一錢。
治熱諸方
夫夏月炎熱。人冒涉途路。熱毒入內。與五臟相并。客邪熾盛。郁陽氣暴壅。經絡不通。故奄然悶絕。謂之 。然此乃外邪所擊。真臟宣則蘇也。夫熱 不得太冷將息。得冷即困。此謂外卒以冷觸其熱。
發。故悶絕而死也。
治熱 心悶方上以溫湯與飲之。亦可以橘皮甘草等分煮飲。稍稍咽之。勿頓使多。但以熱土。及熬熱灰土壅其臍上佳。
又方。 上濃煮蓼。取汁一大盞。分二服飲之。愈。
又方。 上生地黃汁一中盞。溫暖服之。
又方。 上取面一兩。以溫水一中盞。攪和服之。
又方。 上服地漿一盞即愈。
又方。 黃連(半兩去須)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之。
治凍死諸方
夫人有在于途路。逢寒風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氣入臟。致令陽氣絕于外。榮衛結此則 治凍死方。 上以火器中多熬灰。使暖囊盛。以敷其心。冷即更易。心暖氣通。目則得轉。口乃亦開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