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2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2582字
  • 2015-12-27 00:21:39

癖黃者,由飲水停滯結,聚成癖。因熱氣相搏,則郁蒸不散,服下滿痛,而身體發黃。

烙胃俞二穴、上管穴、胃管穴。

治癖黃,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 前胡(三分去蘆頭) 檳榔(三分) 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篩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胃黃證候

胃黃者,吐逆下利,心腹氣脹,或時煩悶,不能飲食,四肢無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難治。烙胃俞二穴、上管太沖二穴。

治胃黃,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黃芩(一兩) 赤茯苓(一兩) 栝蔞(一枚)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鬼黃證候

鬼黃者,面色或青或黑,遍身皆黃,狂語多驚,皮膚枯,舌根謇澀,心中恍惚,常見鬼神,或自強言,詐作惺惺。若鼻中灰色,舌黑,毀裂衣裳者,難治。烙心俞二穴、百會穴、巨闕穴、章門二穴、下廉二穴、明堂穴、神庭穴。

治鬼黃,丹砂散方。 朱砂(半兩) 馬牙硝(一兩) 鐵粉(半兩)上件藥,同細研如粉。不計時候,磨犀角水調下一錢。

奸黃證候

奸黃者,是鬼黃變入奸黃也,面目遍身俱黃,言語失錯,心神狂亂,詐奸黠如不患人。

若不與漱,即口舌干燥,氣喘者,難治。先烙心俞二穴、肺俞二穴,次烙胸前兩邊。

治奸黃,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蘚皮(一兩) 葳蕤(一兩) 黃芩(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不計時候溫服。

走馬黃證候

走馬黃者,眼目黃赤,煩亂狂言,起臥不安,氣力強壯,唯愛嗔怒,努目高聲,打罵他人,猶如癲醉。若厥逆者,難治。烙肝俞二穴、百會穴、風府穴、關元穴、腎俞二穴、下廉二穴、上管穴、中管穴,次烙手足心。

治走馬黃方 小麥(一兩) 竹葉(一握) 生姜(半兩切)上,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入馬糞汁一合,攪勻,分為二服,如人行三、二里服盡。

立黃證候

立黃者,兩腳疼痛,眼目黃澀,小便色赤,淋瀝不利,心下有氣塊者,難治。烙上管穴、心俞二穴、關元穴、下廉二穴、次烙舌下黑脈。

治立黃方 茅根(五兩銼) 白術(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黑黃證候

黑黃者,面色或黃或黑,眼目青色,腰脊拘急,口中兩頰,有黑脈退場門角者,難治。烙百會穴及舌下黑脈、口角兩傍、玉泉穴、絕骨二穴、足陽明穴、章門二穴,次烙心俞二穴。

治黑黃方 鬼臼(一兩銼)上,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體黃證候

體黃者,身黃面赤,腳膝疼悶,身上不熱,心中煩躁,腹中微微有氣,飲食或進或退,好蓋衣被,又欲冷處睡臥,烙百會、背心及心下一寸至二寸、三寸、四寸、五寸。

治體黃,宜用蒴 湯浴之方。 蒴 (半斤) 柳枝(半斤) 桃枝(半斤) 黃櫨木(五兩)上件藥,細銼,以水三斗。煎至二斗,去滓,入白礬末一兩,攪,令勻。溫溫浴之。

勞黃證候

勞黃者,四肢無力,骨節煩疼,或時吐逆,不能下食,鼻中干燥,身熱疼悶,漸覺羸瘦,寒熱不定。若喘息氣粗者,難治。烙心俞二穴、玉枕穴、章門二穴、百會勞宮二穴、曲骨穴。

治勞黃,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苗) 茵陳(半兩) 犀角屑(半兩) 麥門冬(一兩去心) 鱉甲(二兩涂醋,炙微黃,去裙 )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脊禁黃證候

脊禁黃者,腰背急硬,口噤不言,喘息氣粗,眼中出血,心神恍惚,狀如中風。烙百會、心俞二穴、上管穴、肝俞二穴、承漿穴、魂舍二穴、氣海穴、下廉二穴、絕骨二穴、次烙鼻柱及大椎骨上。

治脊禁黃,獨活散方。 獨活(一兩) 麻黃(一兩去根節) 犀角屑(半兩) 秦艽(半兩去苗) 桑根白皮(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食黃證候

食黃者,聞食氣吐逆,心腹脹滿,身體疼痛,喘息氣粗,食飲不下,或時虛汗,腸中結燥,亦似心黃,夢見神鬼。烙章門二穴、關元穴、脾俞二穴、上管穴、中管穴。

治食黃,腹中結燥,茅根散方。 茅根(一兩銼)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篩為散。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以利為度。

又方 商陸(一兩) 栝蔞根(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蔥白湯調下一錢。

火黃證候

火黃者,遍身如火色,兩腋下有赤點子,狀如粟米或如麥麩。其點子紫色多,黑色少者,可治;黑色多,紫色少者,難治。烙百會穴、天窗穴及背脊兩傍。

治火黃方。 上,取生栝蔞根,搗絞取汁。不計時候,服半中盞。

陰黃證候

陰黃者,身如熟杏,愛向暗臥,不欲聞人言語,四肢不收,頭旋目痛,上氣痰飲,心腹脹滿,面色青黃,腳膝浮腫,小便不利。烙腎俞二穴、氣海穴、胃管穴、陰都二穴。

治陰黃,秦艽散方。 秦艽(一兩去苗) 旋復花(半兩) 赤茯苓(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牛乳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氣黃證候

氣黃者,上氣心悶,腹肋脹痛,兩腳冷疼,睡臥不安,小便淋澀,狀似脾黃。烙氣海穴、肺俞二穴、足陽明二穴。

治氣黃方。 苦葫蘆子仁(一兩微炒)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以得吐為度。

黃證候

黃者,頭痛口苦,舌根干黑,喘息不調,鼻中血出,心神煩亂,作悵望之聲,小便赤色如紅花汁。若眼不能開者,難治。烙耳尖上五分及耳前五分、頭兩角太陽穴、百會穴、玉枕、心俞二穴、足陽明二穴及手足心。

治 黃,生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一兩) 犀角屑(一分) 黃芩(一分) 竹茹(一分) 麥門冬(一分去心)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髓黃證候

髓黃者,身體赤黃,四肢不舉,肌肉戰掉,鼻中出血,兩腳疼悶,一手專安額上,身不壯熱,愛冷處臥。烙下廉二穴、百會穴、肺俞二穴、接脊穴、絕骨二穴。

治髓黃,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人參〔二(一)兩去蘆頭〕 羚羊角屑(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房黃證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连城县| 昭平县| 和政县| 晋宁县| 凤山市| 兖州市| 班玛县| 东丽区| 新巴尔虎右旗| 江川县| 土默特右旗| 页游| 南部县| 云南省| 黑水县| 万宁市| 三亚市| 屯昌县| 方正县| 平定县| 遵化市| 洛隆县| 都匀市| 章丘市| 芜湖县| 阿荣旗| 太保市| 张掖市| 石楼县| 博罗县| 尼木县| 阳新县| 临汾市| 乌鲁木齐县| 黎平县| 乌兰县| 沂南县| 大城县| 汶上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