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2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3678字
  • 2015-12-27 00:21:39

邪氣伏藏。所以引日不瘥。故止而復作。一歲發至三歲。或連日發不解。脅下有痞。治之。

不得便自(缺方名及主治)野狐肝(一兩臘月者) 雄黃(一兩細研) 阿魏(半兩) 朱砂(半兩細研) 猢猻頭骨(一兩生用) 天靈蓋(一兩生用) 麝香(半兩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五月五日午時。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男左女右。以青絹系一丸于中指上。嗅之。其病即瘥。難可者。更以醋湯服一服。

治久瘧不瘥。羸瘦無力。寒熱不能飲食。宜服此方。 烏梅內(一兩微炒) 恒山(一兩銼)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虎頭骨(一兩半涂酥炙黃)桃仁(半兩)肉蓯蓉(一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十丸。

晚食前再服。

治瘧累年不瘥者。宜用此方。 安息香(一兩) 白芥子(一兩) 桃奴(二七枚) 道人頭(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但于發時。男左女右。手把一丸。永瘥。

治遠年勞瘧不瘥。宜服此方。 恒山(半兩銼)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薄荷根(半兩) 麝香(一錢細研) 阿魏(一分面裹煨面熟為度)上件藥。搗羅為末。和阿魏麝香。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瘧久不瘥。神效方。 蜘蛛(五枚大者去腳研如膏) 蛇蛻皮(一條全者燒灰) 蝙蝠(一枚炙令微焦) 麝香(半兩細研) 鱉甲(一枚涂醋炙令黃去裙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五月五日午時。以蜘蛛膏。入煉蜜。同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五丸。小兒以茶下二(三)丸。

治瘧久不瘥。或止或發。繼月連年。諸藥無效者。宜用此方。 狗頭骨(半兩) 鼠頭骨(半兩) 蛇頭(一枚) 牛頭骨(半兩) 虎頭骨(半兩) 兔頭骨(半兩) 貍頭骨(半兩)兩) 鱉甲(半兩) 龜甲(半香(半兩細研)上件藥。并生用。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雞頭實大。以青絹裹。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系一丸。如未定。即以醋茶下一丸。

又方。 川大黃(一兩) 砒霜(半兩) 綠豆粉(半兩) 阿魏(半兩) 麝香(半兩)上件藥。都細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小豆大。以醋茶下一丸。當吐即瘥。

治瘧久不瘥。或發或止。淹延歲月。諸藥無效。宜用此方。 朱砂(一分細研) 雄黃(一分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砒霜(一兩細研) 天靈蓋(一枚生用) 猢猻頭骨(一分生用) 綠豆(一兩) 虎頭骨〔一斤(分)生用〕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男左女右。手把一丸便睡睡覺便瘥。

治久瘧神效方。 狐糞(一兩末) 雄黃(一兩) 阿魏(一分) 黃丹(一兩) 朱砂(一兩) 丁香(一分末)麝香(一分)上件藥。都研令細。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雞頭實大。以緋帛裹一丸。男左女右。系在臂上。即瘥。

又方。 砒霜(半兩) 阿魏(一分) 川大黃(半兩銼微炒) 朱砂(一分細研) 綠豆(二十八粒)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醋飯和為丸。如梧桐子大。臨發前。以冷水下一丸。神效。忌食熱物。

又方。 道人頭(一兩) 雄黃(三分細研) 砒霜(一分細研) 香豉(一合炙干) 荷葉〔三(七)枚〕 甘草(三分生用)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梧桐子大。發前。以冷醋湯下一丸。

立效。忌食熱物。

又方。 虎睛(一對生用) 狗膽汁(一枚) 天靈蓋(一分生用) 麝香(半錢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以狗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以緋帛裹一丸。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系之。如患多時者。生姜湯下一丸。

又方。 熊膽 五靈脂 恒山(銼) 野雞糞(雄者各半分)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黑豆大。正發時。以冷水下一丸。

又方。 蝦蟆(大者一枚生用) 砒黃(一分) 黃丹(一分)上件藥。二味。納在蝦蟆腹中。用鹽泥固濟。燒令通赤。取出。研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冷醋湯下三丸。忌食熱物。

治一切瘧諸方

夫人有五臟瘧。及寒熱。痰鬼。間日。山瘴等諸瘧。原其受病。皆因將攝失宜。陰陽交爭。寒熱競作。雖名目淺深各異。而主治小異大同。今以一方俱療之。故號一切瘧也。

治一切瘧。神效方。 虎頭骨(三兩涂酥炙令黃) 朱砂(一兩細研) 恒山(半兩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牡蠣粉(一(半兩炮裂去皮臍)兩細研) 桃仁(三七枚湯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桃符湯下十五丸。以瘥為度。

又方。 虎頭骨(一兩半涂酥炙令黃) 砒霜(一分細研) 桃心(一百二十枚干者) 桃奴(七枚)臘月豬血(半合) 寒食面(半匙) 端午日粽子尖〔九(五)枚〕上件藥。桃心虎骨桃奴三味。搗羅為末。研上件藥一處令勻。須于五月五日。日未出時合。用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欲發前。以新汲水下二丸。忌食熱物。

治一切瘧疾。久療不瘥。朱砂丸方。 朱砂(半兩) 阿魏(半兩) 乳香(半兩) 砒霜(半兩) 麝香〔一兩(錢)〕 豉(一兩別研如膏)上件藥。都研令細。以豉并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桃枝湯下四丸。未發前。并吃二服。以吐為效。

治一切瘧。寒熱發歇不定。痰逆。不下飲食。宜用此方。 虎脂(一分熔令消) 砒霜(一分細銼) 雄黃(一分細研) 天靈蓋(一分生用) 猢猻頭骨(一丹(一分)綠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入虎脂并煉蜜和丸。如皂莢子大。男左女右。以緋帛系一丸于中指上。時時嗅之。

治一切瘧。發歇寒熱。神思昏悶。曉夜不得安靜。天靈蓋丸方。 天靈蓋(一兩) 阿魏(半兩) 朱砂(一兩細研) 麝香(一分細研) 白芥子(半兩) 安息香(三分) 砒霜(一豆(一分)巴豆(七枚去皮心研上件藥。生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端午日午時。煉蜜和丸。如皂莢子大。每發日。

男左女右。手心內把一丸。如未止。即以新汲水下一丸。忌食熱物。

又方。 臭黃(一兩) 黃丹(一兩) 朱砂(半兩) 麝香(半兩)上件藥。都研令細。用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陰干。當發日早晨。以溫茶下五丸。即吐痰水惡涎。吐后過時。煮綠豆粥服之。即瘥。妊娠人勿服。

又方。 臘月野狐肝(一兩半) 雄黃(一兩細研) 阿魏(半兩細研) 朱砂(半兩細研) 猢猻頭骨(二兩半) 天靈蓋(一兩) 麝香(半兩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與雄黃等相和。更研令勻。五月五日午時。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男左女右。以青帶系于中指上。嗅之。其病即瘥。難瘥者。即以醋湯服一丸。

治一切瘧。不問年月遠近。烏梅丸方。 烏梅肉(一兩微炒) 桂心(一兩)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虎頭骨(一兩涂酥炙令黃) 桃仁(一兩皮臍)麝香(一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令黃去子) 藜蘆(一兩去蘆頭) 巴豆〔七(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未發前。以溫水下三丸。

治一切瘧。鉛丹丸方。 鉛丹(一分炒令紫色) 人參(一兩去蘆頭) 天雄(一分去皮臍生用)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鉛丹。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粥飲下三丸。于發前后。各一服。當四肢淫淫為效。

治一切瘧。恒山丸方。 恒山末(一兩半) 白蜜(一合) 雞子白(二枚)上件藥相和。于銚子內。以慢火熬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粥飲下二十丸。晚食前再服。過時不發。任自吃食。

又方。 葛勒蔓(一握) 恒山(一兩)上件藥。都銼。以水一大盞半。煎取一盞。去滓。空腹分為二服。未發前溫服之。用火炙腳。兼以綿衣蓋覆。遍身汗出為效。

又方。 砒霜(一分細研) 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豉(半兩炒干)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砒霜。研令勻。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臨發前。以冷生姜湯下三丸。忌食熱物。

又方。 豉(一分研如膏) 黃丹(半兩) 胡粉(半兩) 砒霜(一分)上件藥。同研令細。以軟飯并豉膏同和。丸如梧桐子大。臨發前。以冷醋湯下三丸。忌食熱物。

又方。 砒霜(半兩) 硫黃(半兩) 雄黃(半兩) 雌黃(半兩)上件藥。都研令細。于新銚子內。先布鹽末于中。即下諸藥。于鹽上。以瓷碗蓋。用六一泥如丸 又方。 恒山末(一兩)上以雞子黃和丸。如梧桐子大。置于銅器中。安重湯上煮之。令熟腥氣盡即止。當發日空少 又方。 砒黃(半兩)上細研。取五月五日午時。爛嚼血七九粒豉和津。吐于砒缽內。兼吸取日氣。吐入藥中。和研為丸。如綠豆大。當發日。空腹。以井華水下一丸。忌食熱物。

灸一切瘧法

灸一切瘧。經效法。

灸大椎穴。在背。從上第一椎上節陷中是。至發時。灸滿百壯。

又法。 灸百會七壯。瘥后更發。又灸七壯。極難愈者。不過三度。灸之瘥。以足踏地。用綿圍足一匝。從大椎向下。灸綿頭三七壯。如小豆大。

又法。 灸風池二穴。穴在項筋嵬嵬骨下。宛宛中是。灸三壯。

又法。 灸三間穴。在虎口第二指節下。一寸內側陷中。是穴。灸三年 瘧。時發寒熱。則于未發前。預灸三壯。

又法。 灸腎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半。灸兩(百)壯。

灸一切瘧。無問遠近法。 正仰臥。以線量兩乳間。中屈。從乳向下灸。度線頭。隨年壯。男左女右灸是也。

灸五臟一切諸瘧法。 灸尺澤穴。在肘中約紋上動脈是也。灸七壯。

灸 瘧法。 灸上星穴七壯。穴在鼻中央。直上入發際一寸陷中是。

灸瘧。日西而發者法。 灸臨泣穴。主之。穴在目外 上。入發際五分陷中是。灸七壯。

灸瘧多汗。腰痛不能俯仰。兩目如脫。項頸如拔法。 灸昆侖穴主之。穴在足外踝。跟骨上陷中是也。灸三壯。

炙瘧。實則腰背痛。虛則鼻衄者法。 灸飛陽穴主之。穴在外踝骨上七寸。灸七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诸城市| 青田县| 肥西县| 福清市| 宜兰县| 阳曲县| 简阳市| 米泉市| 朔州市| 北安市| 阳朔县| 巧家县| 新巴尔虎右旗| 桃园市| 鹿泉市| 逊克县| 涞源县| 右玉县| 洪泽县| 岱山县| 普陀区| 武安市| 绿春县| 溧水县| 宣武区| 正安县| 阳信县| 抚顺市| 文山县| 遂川县| 灵丘县| 红原县| 张家港市| 宁波市| 莒南县| 漠河县| 塔河县| 富阳市| 永平县|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