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治積聚。宿食不消。腹脅下妨悶。四肢羸瘦。骨節(jié)酸疼。多有盜汗。宜服白術(shù)丸方 。 白術(shù)(一兩) 黃 (一兩銼) 牡蠣(一兩燒為粉) 人參(一兩去蘆頭) 赤茯苓(一兩)川烏芍藥(三分)去裙 )紫菀(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積聚氣。脾胃虛冷。宿食不消。心腹氣滯。脹滿疼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三分) 白術(shù)(三分) 人參(三分去蘆頭) 赤茯苓(三分)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干姜(半兩炮裂銼) 桂心(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川大黃(一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積聚宿食不消。心腹脹滿疼痛。宜服巴豆丸方。 巴豆(半兩去皮心出油研入)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硫黃(一兩半細研水飛過) 桂心(一銼) 香墨(半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都研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橘皮 治積聚氣。宿食留滯。不能消化。丁香丸方。 丁香(半兩) 木香(半兩) 巴豆(一分去皮心去油研入) 乳香(半兩) 硫黃(半兩細研水飛)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酒煮神曲末為糊。和丸如小豆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橘皮 又方。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肉豆蔻(三分去瓤) 巴豆(半兩去皮心去油研入)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研令勻。以醋煮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以生姜橘皮湯 治積聚。宿食不消。虛羸腹脹。宜服此方。 肥皂莢(半兩炙去皮子搗為末) 甘遂(三錢曬干生搗羅為末) 牽牛子(二錢生搗為末)上件藥。一處更研細如面。患人二十以上。用藥末一錢。用水溫拌。用面捏作餛飩子十枚。
良久 又方。 吳茱萸〔一(二)兩湯浸七遍碎干微炒〕 巴豆(半兩去皮心研如膏紙裹壓去油)上件藥。先搗羅茱萸為末。以釅醋一大碗。浸茱萸末一宿。至來日。于銀鍋內(nèi)熬。候茱萸似即住
諸疝論
夫諸疝者。由陰氣積于內(nèi)。復為寒氣所加。故使榮衛(wèi)不調(diào)。血氣虛弱。故風冷入其腹內(nèi)。
而搶
治七疝諸方
夫七疝者。 疝。癥疝。寒疝。氣疝。盤疝。附疝。野狼疝。若 疝。心痛足冷。飲食吐逆不盡痛有積之所生也。
治七疝。忽心腹氣逆不得息。痛引背膂。或臍下堅痛。遇冷即極。若小腹虛滿引 膀胱。里急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桔梗(半兩去蘆頭) 細辛(半兩) 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烏頭(半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生姜橘皮湯下二十丸 治七疝諸寒。臍旁痛。上攻。胸中滿悶少氣。烏喙丸方。 烏喙(半兩炮裂去皮臍) 干姜(一兩炮裂銼) 木香(一兩) 細辛(一兩) 赤芍藥(一兩)桂閉口者微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七疝氣。胸腹堅痛。宜服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蓬莪術(shù)(一兩) 木香(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一汗) 桃仁碎炒令煙上件藥。搗羅為末。先以釅醋一升。入藥末四兩。熬令減半。又漸入醋一升。熬成膏。
次 治七疝。四肢寒冷。臍下妨痛。不欲飲食。宜服草豆蔻丸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香子(一兩微炒) 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浸去白瓤焙)焙干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七疝氣。心腹結(jié)聚疼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川大黃微炒) 赤芍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七疝。臍腹堅硬。時有疼痛。宜服芫花丸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青橘皮(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巴豆膏。都研令勻。以醋煮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
治寒疝諸方
夫寒疝者。由陰氣積于內(nèi)。則衛(wèi)氣不行。衛(wèi)氣不行。則寒氣盛也。故令惡寒。不欲飲食。
手 治寒疝。腰腹痛。胸中冷氣上搶。心脅支滿。不得臥。面目痛。風寒。悸悼多驚 。不能食。
吳茱萸〔二(三)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細辛(一兩) 紫菀(一兩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木香(一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姜湯下二十丸。
治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身體疼痛。針灸諸藥所不能住者。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大者十枚炮裂去皮臍) 桂枝(二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次入蜜半合。
更煎 治寒疝。亦名陰疝。亦治飛尸。走馬散方。 巴豆(二枚去皮臍) 杏仁(二枚去皮)上件藥。以綿裹。輕捶令碎。用熱酒一大盞。浸良久服之。須臾即瘥。如未瘥。即更服。
有 治寒疝腹痛。飲食不下。喉中噎塞。宜服此方。立效。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干姜(半兩炮裂銼) 桂心(半兩)上件藥。以水三大盞。煮取二盞。去滓。納牛蒡子末一兩。又煎一盞三分。去滓。分溫三服 治寒疝來去。每發(fā)。腹中 痛方。 吳茱萸〔二(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生姜(半兩切) 豉(半兩)上件藥。以酒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溫三(二)服 又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桂心(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寒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痛。自汗出欲死方。 丹參(半兩銼)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熱酒調(diào)下二錢。
治寒疝心痛諸方
夫寒疝心痛者。由陰氣積結(jié)所生也。陰氣不散。則寒氣盛。寒氣盛則痛。上下無常。言冷氣 治寒疝心痛悶絕。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 高良姜(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赤茯苓(半兩) 芎 (三分) 干姜(半兩炮殼(三分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治寒疝心痛。及諸虛冷氣滿悶。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干姜(一兩炮裂銼)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赤芍藥(一兩) 黃(一兩夏(一兩附子(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斤(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治寒疝。心痛如刺。繞腹中盡痛。白汗出。氣欲絕方。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干姜(半兩炮裂銼) 半夏(半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粳米半分。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
治寒疝心痛。四肢逆冷。不欲食。宜服此方。 蓬莪術(shù)(一兩) 胡椒(半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芎 (三分) 桂心(一兩) 白術(shù)(三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一錢。
又方。 高良姜(一兩銼) 當歸(一兩銼微炒) 桂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一錢。
又方。 桂心(二兩)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diào)下一錢。
治寒疝心腹痛諸方
夫寒疝心腹痛者。此由腑臟虛弱。風邪客于其間。與真氣相擊。故痛。其痛隨氣上下。
或沖 治寒疝心腹痛。四肢不和。面色青冷。不欲飲食。氣漸羸弱。宜服白術(shù)丸方。 白術(shù)(一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當歸(半兩銼碎微炒)芎心(一兩)上件藥。搗為末。煉蜜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三十丸 治寒疝。心腹痛。不下飲食。痛甚引脅肋間。及腹里急者。宜服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干姜(半兩炮裂銼) 羊肉(半斤細切)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上件藥。除羊肉外。搗篩為散。以水五大盞。合煮取兩大盞半。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一 治寒疝。心腹痛。胸脅支滿。不能下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一兩) 人參(一兩去蘆頭) 當歸(一兩銼碎微炒)桂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 治寒疝。心腹痛如刺。不下飲食。白汗出。氣欲絕。椒附散方。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檳榔(一兩) 干姜(半兩炮裂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