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3章

  • 太平圣惠方
  • 佚名
  • 4948字
  • 2015-12-27 00:21:39

積聚論

夫積聚者。由陰陽不和。腑臟虛弱。受于風邪。搏于腑臟之氣所為也。腑者陽也。臟者陰也聚者陽氣乃成積積名曰脈來脈出在氣逆。

之狀。

身累累如桃李。起見于外。腹滿嘔泄腸鳴。四肢重。足脛腫。 不能臥。脾主肌肉損。其色黃。

診得肝積。其脈弦而細。兩脅下痛。邪走心下。足脛寒。脅痛引小腹。男子積疝也。女瘕聚也。身無膏澤。喜轉筋。爪甲枯黑。春瘥秋劇。其色青。診得腎積。脈沉而急。苦脊與腰相引。饑則見。飽則減。病腰痛。小腹里急。口干咽腫。赤痛。目視茫茫。骨骨中寒。主髓喜忘。其色黑。診心腹積聚。其脈牢強急者生。虛弱急者死。又積聚之脈。實強者生。

沉小者死。

治肝積氣諸方

夫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 瘧。連歲月不已。

以仲肺。

治肥氣在左脅下。似覆杯。咽酸吐水。面目萎黃。胸膈不利。宜服蓬 根散方。 蓬 根(二兩銼) 牡丹(一兩) 赤芍藥(一兩) 桂心(三分) 京三棱(一兩炮裂) 枳殼〔二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肥氣在左脅下。結聚成塊。心腹妨實。不欲飲食。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一兩) 訶黎勒皮(三分) 白術(三分)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肥氣在左脅下。按之堅。不能食。脈候弦而緊。肌體萎瘦。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 ) 當歸(一兩銼微炒) 京三棱(一兩炮銼) 訶黎勒皮(一兩)焙干微炒) 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肥氣結聚。在左脅下。堅牢疼痛。食少體瘦。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防葵(一兩) 木香(三分)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鱉甲(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陳米醋三升。熬令稠。入神曲末半兩。煎成糊。溶和諸藥末。

可丸 治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令人羸瘦。發寒熱。不能食。宜服三棱丸方 。 京三棱(一兩)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 雄黃(半兩細研)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銼)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干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 鱉甲(一兩涂酥炙令黃去裙 )防葵(一兩) 麝香(一分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米醋一升。熬令稠。入少面作糊。和丸如綠豆大。

治肥氣。體瘦無力。少思飲食。鱉甲丸方。 鱉甲(一枚可重四兩凈洗以醋和黃泥固濟背上濃三分令干) 京三棱(三兩炮銼) 川大黃(三去皮尖雙仁上件藥。除鱉甲外。搗羅為末。后泥一風爐子。上開口??砂驳明M甲。取前藥末并桃仁膏。

去前 治肥氣。結聚不散。腹脅脹滿。嘔逆酸水。飲食減少。宜服牽牛煎丸方。 牽牛子末(三兩以生姜汁半升酒一升慢火熬如膏) 木香(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麩炒微黃研入)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入)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牽牛子。煎中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姜湯下二十 治肥氣。結固不散。腹脅急疼。食少體瘦。宜服三棱煎丸方。 濕三棱(七斤凈洗去泥土銼碎) 川大黃(三兩)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鱉甲(三兩涂醋炙上件藥。先以水二斗。煮三棱至三升。去滓。搗羅諸藥為末。入前煎中。于銅器內慢火熬之 治肥氣。經年不散。左脅下狀如覆杯。天陰即疼痛。宜服硼砂煎丸方。 硼砂(二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一升熬如膏) 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防葵(一兩)木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綠豆大。每日空心。溫酒下十 治肥氣積聚不散方。 川大黃(四兩銼碎與鱉甲同煮焙干) 木香(二兩) 鱉甲(四兩以米醋二升與大黃同煮令醋盡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生姜湯下二十丸。

治心積氣諸方

夫心之積名曰伏梁。起于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以秋庚辛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

以秋 治伏梁。氣在臍上心下。結固如梁之狀。胸膈不利。食飲減少。宜服防葵散方。 防葵(一兩) 京三棱(一兩炮裂) 桂心(一兩) 赤芍藥(以上各一兩) 鱉甲(一兩半涂醋炙分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硬妨悶。不能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 )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分) 檳榔(一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伏梁氣。心下硬急滿悶。不能食。胸背疼痛。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桂心(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京涂醋炙令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

稍 治伏梁氣。結固在心下。橫大如臂。飲食漸少。肢體消瘦。宜服川烏頭丸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干) 京三棱(半兩銼醋拌炒) 桂心(半兩)(一兩半不夾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先以米醋三升。熬令稍稠。入少面作糊。和溶。搗三二百杵。為丸如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牢不散。胸中連背多疼。宜服干漆丸方。 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川烏頭(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黃)去裙 )木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十 治伏梁氣。久積在心下。橫大如臂。發歇疼痛。胸下拘急。腹脅滿悶。宜服硼砂 煎丸方。 硼砂(二兩不夾石者細研以酒醋各半升熬如膏) 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出) 桂心(一兩)漢榔(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硼砂煎中。更入蒸餅少許。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

溫 治伏梁氣。心胸妨實。背膊煩疼。不能食。四肢無力。宜服大黃煎丸方。 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別搗羅為末以酒醋各一升熬如膏) 京三棱(一兩銼碎醋拌炒令干)木橘皮(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大黃煎中。更入蒸餅少許。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

以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不能進飲食。宜服此方。 木香(一兩)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入) 川大黃(二兩銼碎醋拌炒令干)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硼砂令勻。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姜湯下 治伏梁氣。在心下結聚不散方。 硝石(半兩) 牽牛子(一兩) 木香(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米醋二升。納藥末。慢火熬令稠。入少面糊。和溶為丸。如梧桐子 又方。 桃奴(三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溫酒調下二錢。

治脾積氣諸方

夫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管。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膽。飲食不為肌膚。

肝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心腹妨實。不能飲食。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皮(一兩) 鱉甲(一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 ) 白術(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桂心草(半兩炙微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心腹脹硬。食飲不下。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牽牛子(一兩) 木香(半兩) 白術(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高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盤牢不動。食飲漸少。四肢無力。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 )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 木香(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 京三棱(一兩炮裂) 當歸(一兩) 檳榔(一兩) 草豆蔻(三分去殼) 枳殼(三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痞氣在胃管。狀如覆杯。心腹脹滿。不能飲食。肌體漸瘦。宜服三棱丸方。 京三棱(二兩銼碎醋拌炒令干) 訶黎勒皮(一兩)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鱉甲(一兩半涂尖雙仁麩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取米醋三升。熬成膏。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

治痞氣積年不瘥。結聚在胃管。大如覆杯。心腹脹痛。食少無力。宜服濃樸丸方。 濃樸(一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木香(一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硫黃令勻。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 治痞氣結固不散。心腹冷疼。食少體瘦。宜服硫黃丸方。 硫黃(二兩細研水飛過) 木香(一兩半為末)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為末) 桃仁(四十九枚上件藥四味。先取大黃末。用酒濾濕。納新竹筒子內。閉口。入炊飯甑中。蒸令飯熟為度。

腹。

治痞氣當胃管。結聚如杯。積久不散。腹脅疼痛。體瘦成勞。不能飲食。宜服鱉 甲丸方。 鱉甲(三兩去裙 以米醋一小盞化硼砂一兩用涂炙鱉甲令醋盡為度)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兩銼碎醋拌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面糊和溶。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 治痞氣結聚不散。心腹疼痛。硼砂煎丸方。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干) 木香(一兩) 京三棱(一兩微煨銼)川上件藥。除硼砂外。搗細羅為末。先以米醋一升。慢火熬硼砂。次下諸藥。同熬令稠。

入少 治痞氣結聚在胃管。心腹脹硬。臟腑壅滯。宜服牽牛子丸方。 牽牛子(一兩半微炒) 甘遂(一兩銼碎微炒) 訶黎勒皮(三分) 木香(三分) 京三棱(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生姜汁二兩。蜜四兩。煎令稠熟。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臥 治痞氣。心腹堅脹。飲食不消。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 川大黃(一兩銼碎醋拌炒令干) 硫黃(一兩細研水飛過)上件藥。搗細羅為末。研入硫黃令勻。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姜 又方。 訶黎勒皮(一兩) 鱉甲(一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食前。以生姜橘皮煎湯調下。

治肺積氣諸方

夫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愈。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癰。以春甲乙肯受 治息賁氣。胸膈妨實。右脅下堅急。上氣咳嗽。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一兩) 赤茯苓(三分) 赤芍藥(三分) 食茱萸(三分) 京三棱(三分) 訶黎勒皮(三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在右脅下。結聚脹痛。喘促咳嗽。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一兩去苗土)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白術(半兩) 當歸(半兩)桂心(半實(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腹脅脹硬。咳嗽見血。痰粘不利。宜服枳實散方。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檳榔(半兩) 訶黎勒皮(半兩) 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去皮尖雙仁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腹脅脹滿。喘急咳嗽。坐臥不安。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五枚) 赤茯苓(一兩) 前胡(一兩去蘆頭) 訶黎勒皮(半兩) 漢防己(半兩)木香微炒)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息賁氣。令人喘咳。心腹脹滿。脅下疼痛。宜服牛蒡子散方。 牛蒡子(一兩微炒) 木香(一兩) 當歸(一兩) 京三棱(一兩炮裂銼)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溫酒調下。食前服。生姜橘皮湯下亦得。

治息賁氣。右脅下結硬如杯。心胸脹痛。不能飲食。胸膈壅悶??人源佟R朔? 桃仁煎丸桃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以酒三升同硼砂煎成膏) 硼砂(一兩半不夾石者細研)鱉甲土)豬牙皂姜(半兩炮裂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桃仁硼砂。煎中溶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湯下十五 治息賁氣。右脅下結聚成塊。喘咳胸痛。嘔吐痰涎。面黃體瘦。宜服三棱丸方。 京三棱(一兩炮銼碎醋拌炒令黃)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 附子〔二(一)兩炮裂去皮臍〕仁(一兩湯浸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醋煮面糊。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生姜湯下二 治息賁氣。胸膈悶。腹脅堅急。四肢不和。食少無力。宜服木香丸方。 木香(一兩半) 鱉甲(一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 ) 桂心(一兩半) 吳茱萸(一兩半湯浸七遍牛子(三兩微炒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治息賁氣。結塊在右脅下。疼痛。芫花煎丸方。 芫花(一兩半醋拌炒令干為末) 硼砂(一兩不夾石者細研用米醋三升同芫花末熬成膏)京三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芫花硼砂煎。中入少蒸餅。和溶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

以 治息賁氣。喘咳。心膈不利方。 訶黎勒皮(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研入) 木香(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郁李仁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湯調下一(二)錢。

治腎積氣諸方

夫腎之積名曰奔豚。發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不愈。令人喘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湖口县| 南平市| 新化县| 彝良县| 宜黄县| 海伦市| 元朗区| 镇雄县| 大连市| 临洮县| 徐闻县| 元朗区| 滦平县| 池州市| 台山市| 察哈| 平江县| 宽城| 旅游| 景谷| 辽源市| 封丘县| 玛多县| 民县| 花垣县| 南召县| 吴桥县| 和政县| 分宜县| 富川| 高安市| 泽州县| 洪湖市| 临泽县| 班戈县| 南平市| 赤水市| 连南| 雷波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