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脾實熱。咽干頭痛。心神煩渴。射干散方。 射干(一兩) 石膏〔一(二)兩〕 大青(三分) 葳蕤(二分) 赤茯苓〔二(三)分〕 川升麻(三仁(半兩湯浸去皮尖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生地黃一分。生姜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脾實熱。喉中腫痛。熱塞不通。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羚羊角屑(半兩) 木通(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絡石(三分)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炙) 川芒硝(一兩) 黃芩(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實熱。咽喉干。頭痛心煩。四肢壅悶。宜服枳殼散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 石膏(二兩) 子芩(半兩) 柴胡(一兩去苗) 玄參(一兩)赤茯炙微赤銼)麥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實熱。舌本強。唇口腫。咽喉窒塞。心神煩熱。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 獨活(三分) 黃芩(一兩) 川升麻(一兩) 馬牙硝(一兩) 玄參(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淡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實熱。唇腫心煩。咽喉不利。體熱煩疼。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三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 柴胡(一兩半去苗) 川升麻(一兩) 赤芍藥(三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牛蒡汁一合。更煎一兩沸。食后溫服。
治脾臟實熱。咽喉不利??谏喔稍?。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一兩) 牛蒡子(半兩) 射干(半兩) 川升麻(二分) 麥門冬(一兩去心焙) 訶黎勒甘草(半兩炙上件藥。搗細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竹葉湯下二十丸。食后服。忌生果炙爆熱面。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諸方
夫脾與胃為表里。胃者脾之腑。脾者胃之臟。候于肌肉。主水谷。水谷之精?;癁闅庋詾闃s衛。養于臟腑也。若脾胃虛弱。受于邪氣。則氣逆腹脹。水谷不消。故令嘔吐也。
治脾胃氣虛弱。胸中滿悶。氣促。嘔吐不能下食。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術(三分) 五味子(三分) 草豆蔻(半兩去皮) 半夏〔三(二)分湯洗七遍去滑〕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能食。四肢少力。心腹妨悶。宜服白術散方。 白術(一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桂心(三分) 陳橘皮(半兩湯浸去蔻(一兩去皮)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四肢無力。宜服此方。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術(一兩) 五味子(一(一分炙微赤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食即嘔吐。四肢羸瘦。少力。宜服此薤白湯方。 薤白(七莖) 粳米(半兩) 大棗(四枚) 陳橘皮(三分湯洗去白瓤焙) 枳實(四枚麩炒微黃) 生姜(一分) 豉(四十九粒)上件藥細銼。都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二服。
治脾胃氣虛弱。臟腑積冷。嘔吐宿食。四肢少力。面無顏色。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二兩去皮) 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 肉桂(三分去皴皮) 人參(三分去蘆頭)木炮裂去皮臍)甘草(一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虛弱。食即嘔吐。人參飲子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薤白(十四莖)上件藥。細銼。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二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分為三服。
治脾胃氣虛弱。見食嘔吐。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 紅豆蔻(三分去皮) 茅香花(三分) 人參(一兩去蘆頭)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術(一兩)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胃氣弱虛。不思飲食。胸中氣滿。四肢不和。食即嘔吐。宜服蓽澄茄散方。 蓽澄茄(三分) 白豆蔻(三分去皮) 丁香(三分) 沉香(半兩) 木香(半兩) 高良姜(半兩去白瓤焙)干黎勒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胃虛弱。胸膈氣滯。吐逆不下食。宜服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一兩去皮) 干姜(一兩炮裂)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遍去滑微炒) 桂心(二分)白術(三分) 細辛(三分) 木香(一兩)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細羅為末。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計時候。用后方濃樸湯下。
濃樸湯方。 濃樸(四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人參(四兩去蘆頭)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散(末)。每服三錢。用煎成小麥汁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下前丸藥。
治脾胃氣虛弱。食即嘔吐。四肢不和。心腹妨悶。宜服丁香丸方。 丁香(半兩)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藿香(半兩) 草豆蔻(一兩去皮) 蓽茇(三分)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人參(一兩去蘆頭) 白茯苓(三分)桂心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姜棗湯下二十丸 治脾胃氣虛弱。腑臟積冷?;驎r嘔吐。不能飲食。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一兩) 胡椒(一兩) 檳榔(一兩)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白茯苓(一兩)肉桂(一兩去皴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干姜(一兩炮裂銼) 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姜湯下二十丸。忌生冷。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諸方
夫臟腑氣虛。脾胃衰弱。陽氣不足。陰氣有余。邪冷之氣。內搏于足太陰之經。伏留而不去。脾積冷氣。乘之于心。正氣與邪氣交爭。上下相擊。故令心腹疼痛也。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蛎{下氣聚不散。面色萎黃。手足常冷。不欲飲食。 宜服京京三棱(一兩炮銼) 白術(一兩) 桂心(半兩)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木香(半兩) 芎兩去蘆頭)附子炒) 濃樸(一兩去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二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時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常多嘔逆。四肢虛乏。宜服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三枚去殼) 白術(半兩) 木香(半兩) 半夏〔半兩湯浸(洗)七遍去滑〕丁香(半兩) 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蓬莪術(半兩) 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 芎(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半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濃樸(一兩去粗皮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桃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吳茱萸(三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青橘兩銼微炒)干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宜服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高良姜(半兩銼) 桂心(三分) 濃樸(二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當歸(半兩銼微炒) 木香(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蛲虑逅?。不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半兩) 人參(三分去蘆頭) 芎 (三分)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三分)肉桂涂生姜汁炙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宿食不消。及腹脅脹悶。不思飲食。宜服紅豆蔻散方。 紅豆蔻(一兩去皮) 木香(半兩) 當歸(三分銼微炒) 桂心(半兩) 高良姜(一兩銼)芎(三分) 訶黎勒(半兩煨用皮) 草豆蔻(六枚去皮)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陳橘皮(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脾臟久積虛冷。氣攻心腹脹痛。胃氣不和。見食即嘔。面色萎黃。四肢無力。 宜服阿阿魏(面裹煨面熟為度) 檳榔 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胡椒 丁香 蓽茇 白豆蔻(去皮)(煨用皮)(一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二十丸。
治脾臟久積冷氣。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黃。四肢無力。不思飲食。宜服蓽茇丸方。 蓽茇(三分) 木香(半兩) 桂心(半兩) 白茯苓(三分) 檳榔(一兩)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胡椒(三分)炒) 干姜(半兩炮裂銼) 訶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粥飲下三十丸。
治脾臟虛冷。心腹有積滯氣。發歇疼痛。心膈不利。兩脅脹滿。不能飲食。宜服硼 ( )硼( )砂(二兩白色不夾石者研) 阿魏(一分) 神曲(一兩別搗羅為末) 訶黎勒(一兩用皮)瓤焙)白芥子上件藥。訶黎勒以下。搗細羅為末。以好酒一升。先煎硼( )砂。次入阿魏。同煎五七沸。
杵。
治脾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不能飲食。四肢無力。宜服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 人參(一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白茯苓(一兩) 木香(半兩)(一兩炮裂去皮臍) 桔梗(一去白瓤焙)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上件藥。搗羅為散。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脾臟冷氣。及夙有積塊。時攻心腹疼痛。嘔逆不思飲食。四肢羸瘦。宜服京三 棱丸方京三棱(一兩炮裂) 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 ) 木香(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茯苓(芍兩湯浸去白(一兩炮裂去皮臍)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橘皮湯下三十丸。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諸方
夫人臟腑不和。脾胃虛弱。不能消于水谷。則腹脹虛鳴也。此皆陽氣不足。陰氣有余。
邪冷之氣。伏留在臟。流走往來不散。故令腹內虛鳴也。
治脾臟冷氣。胸膈不利。腹內虛鳴。少思飲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三分) 白術(三分) 桔梗(三分去蘆頭) 檳榔(半兩) 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木香(半兩) 沉香(半兩) 當歸(半兩銼微炒) 枳實(一分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久積冷氣。流走腹內虛鳴。兩脅脹滿。少思飲食。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 白術(一兩) 丹參(一兩去蘆頭) 白豆蔻(三分去皮) 附子(三分炮裂(一兩半用皮)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脾臟冷氣。壅滯脹悶。腹內鳴轉。不思飲食。宜服白術丸方。 白術(三兩生姜二兩同搗令爛慢火炒令黃色) 桂心(半兩) 檳榔(一兩) 高良姜(一兩銼)兩湯浸七遍焙上件藥。搗羅為末。煎醋浸蒸餅。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橘皮湯嚼下十丸。
治脾臟冷氣積滯。醋心嘔逆。宿食不消。腹臟虛鳴。時時疼痛。宜服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神曲(一兩炒令微黃)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兩炮裂銼)訶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忌生冷。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胸膈氣滯。不能飲食。雖食不消。又頻嘔逆。宜服訶黎 勒丸方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白術(一兩) 桂心(三分)人參紅豆蔻(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湯下三(二)十丸。
治脾臟冷氣。腹內虛鳴。內寒外熱。宿食不消。大便乍秘乍泄。腑臟不調。少思 飲食。
濃樸(一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白術(半兩) 干姜(半兩炮裂銼) 桔梗(一兩去蘆兩炙微赤銼)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三(二)十丸。忌生冷油膩。
治脾胃壅熱嘔噦諸方
夫脾氣壅實。胃中有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胸膈煩滿。痰飲積聚。則成嘔噦。此皆體力強盛之人。肌膚充滿。脾胃之中。久多積熱。致上焦不利。故令嘔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