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

嘗觀元代之尊孔子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無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無以法至哉言乎不唯有明講學者所弗能及即宋儒極力推崇連篇累牘亦未有若是之精確者也蓋天之生物氣具則命立性賦則理存而人秉天地之中以生故為萬物之靈有斯世則有斯人有斯人則有斯性自開辟以至今日自羲農以至今世之人此理無一息之閑斷此性亦無一人之不具也但天道不能無寒暑晝夜之遞嬗人性不能無昏明強弱之不同反其同而變其異作之君作之師所謂修道之教也粵稽堯舜禹湯文武之為君皋陶稷契伊周之為臣其所謂繼天立極者亦不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全其天性而已周衰孔子生于東魯出類拔萃繼往開來然使當日得行其道亦不過致君為堯舜之君使民為堯舜之民原不能于各全天性之外別有神奇也無如天厭周德其道未能大行于天下不得已訂詩書正禮樂序易象修春秋以垂教于萬世而大經大法奧義微言具載六經后之人果能于六經身體而力行之以之修身則可悟前圣之心傳以之治世則可返唐虞之盛軌內圣外王體用兼盡原非為托之空言已也至于七十二子之徒皆親炙門墻身通六藝其中惟顏曾獨得心傳諸子則各具一體其問答之間皆因其品詣而指示之非厚于顏曾而薄于諸子也圣人之言廣大精微因人設教使諸子各尊所聞而深造之其要歸亦未有不合于一貫之旨者也孔子沒楊墨興孟子辭而辟之廓如也然當時已有好辯之譏暴秦焚書坑儒典籍蕩然然斯人斯性未嘗滅絕也漢興尊崇經術諸大儒于灰燼之余或師學淵源專門稽古或殫心竭慮皓首窮經而各守一說不相攻擊意至厚也昌黎崛起數百年后推崇圣道力排佛老而于荀揚則曰大純而小疵亦何嘗于儒術之中自相抵牾哉蓋道在修己功在安民王道圣功理無二致故大學始言格致誠正以修身終之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節次不紊事理相因本心性以為事功即所謂一以貫之者也自宋儒道統之說起謂二程心傳直接鄒魯從此心性事功分為二道儒林道學判為兩途而漢儒之傳經唐儒之衛道均不啻糟粕視之矣殊不思洛閩心學源本六經若非漢唐諸儒授受相傳宋儒亦何由而心悟且詳言誠正略視治平其何以詆排二氏之學乎南渡后江西陸氏永嘉陳氏或尊德性或講事功議論與朱子不合門下依草附木者互相攻訐沿至有明姚江王氏本良知以建功業稍征實學而推尊古本大學不遵朱注于是黨同伐異者又羣起而攻陽明矣本朝列圣相承本建中立極之學為化民成物之政四子書仍遵朱子十三經特重漢儒名賢輩出或登廊廟黼黻皇猷或守蓬茅躬行實踐府縣置學官無聚徒私議之士文武歸科第無懷才不售之人重熙累洽一道同風直邁三代而媲美唐虞矣今世之人幸值休明之運果能下學上達服古入官言行一以孔圣為依歸則將仰高鉆堅瞻前忽后矻矻孜孜寸陰是惜又何暇分唐分漢辟陸辟王舍己之田而蕓人之田乎甘泉江子鄭堂博學多識有志斯文經術湛深淵源有自既編漢學師承記蕓臺宮保為跋于前繼又纂宋學淵源記問序于予予才疎學淺曷能妄測高深詳閱其書無分門別戶之見無好名爭勝之心唯錄本朝潛心理學而未經表見于世者其余廟堂諸公以有國史可考不敢僭議也其用心至矣其用力勤矣因忘其谫陋本諸師傅驗諸心得為弁數語于簡端以答其虛衷下問之意若夫精一執中至誠無息之淵源請還質諸世之善法孔子者時皇清道光二年嘉平月長白達三書于粵東榷署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4 16:43:55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阿尔山市| 酒泉市| 南汇区| 霍邱县| 瓦房店市| 高州市| 绥阳县| 西昌市| 汝阳县| 民县| 民县| 师宗县| 伽师县| 中卫市| 广元市| 颍上县| 万盛区| 惠水县| 仙桃市| 宜城市| 仙游县| 都江堰市| 柘荣县| 遵义县| 玉龙| 嘉善县| 金川县| 宜章县| 隆德县| 定南县| 石首市| 会理县| 石屏县| 抚顺县| 四会市| 潼南县| 义马市| 西昌市| 当阳市|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