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齒論
夫口齒者。為腑臟之門戶。呼吸之機關。納滋味以充胃腸。通津液以潤經脈。故口為脾之應候。齒作骨之榮華。在乎一身實為大要。是以黃庭經云。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
災滋蔓既深。損 朽尤甚。又經曰。唇為飛門。齒為戶門。宜發五音。摧伏諸般。凡為病起。
因口所成。含惡風以咽津。益痰 而在膈。使心胸壅滯。毒瓦斯攻蒸。久而熏之。焉得不損。
究其病本。實有多般。且疳 者。其齒齦。虛軟而無膿血。又曰 者。其齒齦。觸著即膿血出。又口疳。其齦不觸。自然膿血出。又風疳者。其齒齦。上齦齒上 。有小孔形如蜂窩之狀。又齒疳。其齒骨脆爛。又齒齦。唇口忽變白色或作青黑色者。是急疳之狀也。死不過旬日。宜急治之。先看唇頰里。有紫赤或青黑脈處。即須針去惡血。不然烙之亦好。附齒有黃黑色物。似爛骨之狀者。各為齒狀。凡治齒者。先看有此物。即須用疳刀掠去之。附齒有物如蟬翼。或如雞子膜。或如絲纏著齒根。亦須用疳刀掠去之。不爾。則齒齦永不附著齒根也
治牙齒疼痛諸方
夫牙齒疼痛者。是牙齒根引痛。牙齒是骨之余。髓之所養。手陽明之支脈。入于齒。若髓氣 治牙齒疼痛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兩) 莽草(一分) 桑寄生(一分) 地骨皮(半兩) 槐白皮(半兩銼)防風(半兩右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二大盞。入鹽末一錢。荊芥五穗。煎至一盞。去滓。
熱 治牙齒發歇。疼痛不止。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 芎 (一兩) 當歸(一兩)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獨活(一兩半)蓽茇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連頰骨。相引疼痛。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 獨活(一兩) 莽草(半兩) 細辛(半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臍) 杏仁(半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兩。以酒二升。浸一宿。于銅器中。慢火煎之。稍熱含冷吐。
治牙齒風毒所攻。疼痛不止。雞舌香散方。 雞舌香(半兩) 細辛(半兩) 附子(生用去皮臍) 獨活(各半兩)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上件藥。搗羅為末。綿裹如棗核大。含之。有涎即旋旋吐卻。含三五度瘥。
治牙齒疼痛。麝香丸方。 麝香(半錢細研) 胡椒(一分) 甘松香(一分) 雄黃(半分細研)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生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以新綿裹一丸。安在患處咬之 治牙齒疼痛方。 槐白皮(一握) 荊芥穗(半兩)上件藥。以醋一升。煎至五合。入鹽少許。熱含冷吐。以瘥為度。
又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 附子(一兩半生用去皮臍) 莽草(半兩) 川椒(一兩去目閉口者微炒去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酒一大盞。煎三五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疼痛不可忍方。 芎 (一兩) 細辛(一兩) 防風(去蘆頭) 附子(生用去皮臍) 藜蘆(去蘆頭)莽草(以上上件藥。搗篩為散。以綿裹。熱酒浸。熨所患處。兼綿裹豇豆大咬之。勿咽其汁。
又方 豬牙皂莢(一挺炙去皮子) 川椒(七粒去目及閉口者)上件藥。搗羅為散。每用一錢。以綿裹。于痛處咬之。有涎吐卻。
治牙疼諸方
夫牙齒者。腎之所主。若經絡充實。骨髓強盛。則牙齒無病也。若氣血不足。風邪所乘。
則 治牙疼連頰腫。宜用莽草散方。 莽草(一兩) 細辛(一兩) 枳殼(半兩去瓤) 附子(一錢生用去皮臍)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上件藥。搗篩為末。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不得咽之。
治牙疼掣痛不止方。 地骨皮(一分) 砂(一分) 細辛(一分) 生地黃(一分)上件藥。搗。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入 砂末。熱含冷吐。
治牙疼不可忍。經效蟾酥丸方。 蟾酥(一字) 生附子角(二豆大) 巴豆(一枚去皮研) 麝香(少許)上件藥。都研令勻。用KT 餅和丸如黍米大。以新綿裹一丸咬之。有涎即吐卻。
治牙疼啄木舌散方。 啄木舌(一枚) 巴豆(一枚)上件藥。先搗啄木舌為末。入巴豆同研為散。用豬鬃一莖。點藥于牙根下立瘥也。
治牙疼插耳皂莢丸方。 皂莢(一挺) 豉(一合) 蒜一頭(去皮) 巴豆(七枚去皮麩炒微黃)上件藥。搗研為散。每用一字綿裹如梧桐子大。隨病左右納耳中立驗。
治牙疼胡椒丸方。 胡椒末(一錢) 蟾酥(一字大浸過)上件藥。同研令相得。丸如麻子大。以綿裹于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治牙疼砒霜丸方。 砒霜(半錢) 干地龍(三錢) 巴豆(六枚去殼)上件藥。同研令細。以豬膽汁和丸如麻子大。綿裹一丸。于病處咬之。有涎即吐。
治牙疼地龍丸方。 干地龍(一分末) 麝香(一分)上件藥。細研。以黃蠟消汁。丸如粟米大。每用一丸。于 孔中。咽津無妨。
治牙疼麝香丸方。 麝香(大豆許) 巴豆(一粒) 細辛末〔半兩(錢)〕上件藥。同研令細。以棗瓤和丸。如粟米大。以新綿裹一丸。于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有 治牙疼。濕生蟲丸方。 胡椒(十顆) 濕生蟲(一枚) 巴豆(一枚去殼)上件藥。先研胡椒令細。次下巴豆濕生蟲等。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以綿裹一丸 治牙疼。白芥子吹鼻散方。 白芥子 舶上莎羅 蕓苔子(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邊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邊。即吹左鼻中。
仍先 治牙疼塞鼻。阿魏丸方。 阿魏 臭黃 砒典〔各一分(字)〕 雄黃〔一分(字)〕上件藥。細研為散。以端午日粽子和丸。如梧桐子大。如牙疼在右邊。即納左邊鼻中。
以紙 治牙疼。草烏頭丸方。 草烏頭(半兩炮裂) 躑躅花(二錢)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黃蠟消汁。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于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附子(半兩生用) 馬夜眼(一枚炙令干)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于痛處咬之。有涎吐卻。
治牙疼。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分生用) 附子(一分生用)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面糊和丸。如小豆大。以綿裹一丸。于痛處咬之。以瘥為度。
又方。 蟾酥(一字湯浸研) 麝香(一字)上件藥。和研為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以綿裹于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又方。 阿魏 臭豆(各一分)上件藥。同研如粉。以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綿裹隨患處左右。插在耳門內。
立 又方。 右以巴豆一粒。煨至黃熟。去殼。用蒜一瓣。切一頭作蓋。剜去中心。可按巴豆在內。
以蓋 又方。 右以蘿卜子二七粒。去赤皮。細研。以人乳和。左邊牙痛。即于右鼻中點少許。如右邊牙疼
治齒疼諸方
夫手陽明之支脈。入于齒。齒是骨之余。體之所養。若風冷客于經絡。傷于骨。冷氣入齒根 治齒疼川椒散方。 川椒(一分) 鹽(一分) 露蜂房(一分)上件藥。搗羅為散。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三寸。 破。煎五六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疼白楊皮散方。 白楊樹皮〔四(一)握〕 細辛(半兩) 露蜂房(半兩)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三錢。以水一大盞。浸一宿。煎令三五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疼及風痛。松脂散方。 松脂 顆鹽〔各一兩(合)〕 皂莢(一條不 者去皮子炙令黃色)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三錢。以水一大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疼立效方。 生附子角(十枚為末) 蟾酥(綠豆大) 麝香(一字)上件藥。都研令細。用粳米飯和丸。如黍米大。以綿裹一丸。于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又方。 上以獨頭蒜。煨熱。刀切頭少許。熨痛處。冷即易之。亦治蟲痛。痛。以瘥為度。
又方 上以川椒一兩去目。搗羅為末。以好白面。溲丸如皂角子大。燒令熱。于所痛處咬之。
不 又方。 上以皂角子為末。以帛裹如彈丸大。于酸醋中煮熱。徹即于齒痛處吹之。冷即易之。神效。
又方。 上以爛棘針二百枚。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又方。 上以白馬尿。熱暖。隨病左右。含浸齒根。冷即吐之。神效。
又方。 雞糞白燒灰。敷齒根良。
又方。 牛膝根。搗羅為末。綿裹含之。
又方。 莽草(一兩) 細銼。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疼痛諸方
夫手陽明之支脈入于齒。齒是骨之所終。體之所養。若風冷客于經絡。傷于骨髓。冷氣入齒根。則齒痛也。若蟲蝕齒而痛者。齒根有孔穴。蟲在其間。則針灸不瘥。若敷藥則蟲死。
其 治齒風疼痛極效方。 川升麻 防風(去蘆頭) 細辛 芎 當歸 白芷 地骨皮 獨活 木香(以上各一兩)甘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五錢。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疼痛。及口臭。芎 散方。 芎 (一兩) 當歸(一兩) 獨活(二兩) 細辛(半兩) 白芷(半兩)上件藥。都搗粗羅為散。每用藥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頭面風。口齒疼痛。不可忍方。 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莽草 李根皮(半兩) 獨活(半兩) 芎 (半兩)細辛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五錢。以酒一大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勿咽。如齒齦 治齒風及 牙。疼痛不可忍方。 野狼牙草根(半兩) 槐枝(半兩) 柳 屑(一兩) 白莢(一分去黑皮炙令焦黃) 莨菪子(半分上件藥。細銼和勻。分為三度。每度以漿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疼痛不可忍。蛇蛻皮散方。 蛇蛻皮(半兩炙黃) 吳茱萸(半兩洗三遍) 蠶砂(微炒) 柳枝 槐枝〔各一分(兩)〕上件藥。細銼。每用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凈盥漱。稍熱含之。冷即吐之。神效。
治風齒疼痛。烏頭散方。 川烏頭(半兩炮裂銼) 獨活(一兩) 郁李根白皮(四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綿裹。用酒一升。浸一宿后。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疼痛不止。槐白皮散方。 槐白皮 地骨皮(各一兩) 松節(一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漿一(二)中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 。疼痛不可忍。皂莢散方。 皂莢(炙黃焦) 荊芥 胡椒(各一兩)上件藥。搗篩為末。每用三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痛。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炙黃) 荊芥 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地骨皮 松節(銼) 青鹽 白礬灰(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半錢。以綿裹于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治齒風痛。或蟲痛不可忍。根下有孔。皂莢丸方。 豬牙皂莢(三枚去皮子) 漢椒(七枚去目) 莽草(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棗肉和丸。如芥子大。每用一丸。納 孔中。有涎即吐卻。
治齒風。連面疼痛不可忍方。 細辛(一兩) 白芷 芎 露蜂房(各一分)上件藥。搗碎。以水一杯。煎一余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連面疼痛不可忍方。 細辛(一兩) 黑豆(一合)上熬黑豆令熟。然后以好酒一(二)大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齒風宣露。川升麻散方。 川升麻 白附子(炮裂各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地黃汁調。貼在齒根。立效。
又方。 獨活(一兩)上銼碎。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又方。 鼠粘子〔一分(合)〕上件藥。爛搗。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孔有蟲諸方
夫牙齒蟲者。是蟲蝕于牙齒。而令疼痛也。皆牙齒根有孔穴。蟲居其內。蝕一牙齒盡。
又度 治牙齒 孔內有蟲。疼痛不可忍方。 露蜂房(一枚新者) 川椒(五十粒去目) 鹽(一分)上件藥搗碎。以醋漿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 孔內有蟲。疼痛及齒齦腫癢方。 肥松節(三兩銼) 皂莢(一挺不 者去黑皮炙焦黃) 石鹽(一分)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 孔疼痛。兼有蟲方。 李樹根白皮(三兩銼) 細辛(三兩) 鹽(半合)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蟲蝕。 孔疼痛。不能食。面腫。莽草散方。 莽草(一分) 豬椒根皮(半兩)上件藥。銼。以漿水二中盞。煎十余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疼痛。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半兩)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白鹽(一錢)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五錢。以醋漿水二大盞。煎十余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蟲蝕。有 孔。莽草散方。 莽草(半兩) 山椒皮(一握)上件藥。搗粗羅。每用三錢。以酒水各半盞。煎五七沸。去滓。熱含冷吐。
治牙齒 痛有蟲。蝦蟆散方。 蝦蟆(端午暑一枚燒灰) 青黛(半兩細研) 柑子皮(半兩微炙) 干姜(半兩末) 麝香(一分上件藥。都研令細。每用綿裹。可蟲孔大小。納 孔中。以瘥為度。
治牙齒 痛。日夜不止。藜蘆散方。 藜蘆(一分) 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麝香(一分細研) 附子(半兩去皮生用)上件藥。搗羅為末。消黃蠟和丸。如粟米大。每用一丸。納蟲孔中。有津即吐卻。
治牙齒 痛。日夜不止。齒齦爛臭。麝香散方。 麝香 雄黃 白礬(燒灰) 石膽 川升麻(各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綿裹一字。納 孔中。并以乳汁調少許。涂齒齦爛處。
治牙齒蟲蝕有 孔。疼痛不可忍。巴豆丸方。 巴豆(一枚醋煮令熟去皮) 硫黃(一字) 干姜末(一字) 麝香(一字)上件藥。都研令勻。消黃蠟和丸。如粟米大。綿裹一丸。納 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