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匯考二十三(3)
- 明倫匯編皇極典登極部
- (清)陳夢雷
- 4605字
- 2015-12-27 00:19:42
情勉登大寶自惟寡昧屬時多艱若涉淵冰罔知攸
濟爰當臨御之始宜新弘遠之規祖述變通正在今
日務施實德不尚虛文雖承平未易遽臻而饑渴所
當先務嗚呼歷數攸歸欽應上天之命勛親斯托敢
忘烈祖之規體極建元與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賴我
遠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協力獻可替否之助也誕
告多方體予至意 按廉希憲傳憲宗駐蹕合州世
祖渡江取鄂州命希憲入籍府庫希憲引儒生百余
拜伏軍門因言今王師渡江凡軍中俘獲士人宜官
購遣還以廣異恩世祖嘉納之還者五百余人憲宗
崩訃音至希憲啟曰殿下太祖嫡孫先皇母弟前征
云南囗期撫定及今南伐率先渡江天道可知且殿
下收召才杰悉從人望子惠黎庶率土歸心今先皇
奄棄萬國神器無主愿速還京正大位以安天下世
祖然之且命希憲先行審察事變對曰劉太平霍魯
海在關右渾都海在六盤征南諸軍散處秦蜀太平
要結諸將其性險詐素畏殿下英武倘倚關中形勝
設有異謀漸不可制宜遣趙良弼往覘人情事宜從
之阿里不哥構亂北邊遣脫忽思發兵河朔大肆兇
暴真定名士李盤嘗奉莊圣太后命侍阿里不哥講
讀脫忽思怒盤不附己械之希憲訪盤于獄言于世
祖而釋之世祖命希憲賜膳于宗王塔察兒希憲即
以己意白王宜首建翊戴之謀王然之許以身任其
事歸啟其言世祖曰若此重事卿何不懼之甚耶庚
申至開平宗室諸王勸進謙讓未允希憲復以天時
人事進言且曰阿里不哥于殿下為母弟居守朔方
專制有年或覬望神器事不可測宜早定大計世祖
然之明日即位建元中統
至元三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成宗以皇孫即皇帝位
按元史成宗本紀成宗諱鐵木耳世祖之孫裕宗真
金第三子也母曰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二
年九月庚子生二十四年諸王乃顏反世祖自將討
平之其后合丹復叛命帝往征之合丹敗亡三十年
乙巳受皇太子寶撫軍于北邊三十一年春正月世
祖崩親王諸大臣遣使告哀軍中夏四月壬午帝至
上都左右部諸王畢會先是御史中丞崔彧得玉璽
于故臣之家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上之徽仁
裕圣皇后至是手授于帝甲午即皇帝位受諸王宗
親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閣詔曰朕惟太祖圣武皇帝
受天明命肇造區夏圣圣相承光熙前緒迨我先皇
帝體元居正以來然后典章文物大備臨御三十五
年薄海內外罔不臣屬宏規遠略厚澤深仁有以衍
皇元萬世無疆之祚我昭考早正儲位德盛功隆天
不假年四海缺望顧惟眇質仰荷先皇帝殊眷往歲
之夏親授皇太子寶付以撫軍之任今春宮車遠馭
奄棄臣民乃有宗藩昆弟之賢戚畹宮僚之舊謂祖
訓不可以違神器不可以曠體承先皇帝夙昔付托
之意合辭推戴誠切意堅朕勉徇所請于四月十四
日即皇帝位可大赦天下尚念先朝庶政悉有成規
惟慎奉行罔敢失墜更賴祖親勛戚左右忠良各盡
乃誠以輔臺德布告遠邇咸使聞知 按玉昔帖木
兒傳至元三十一年世祖崩皇孫南還宗室諸王會
于上都定策之際玉昔帖木兒起謂晉王甘麻剌曰
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神器不可久虛宗祧不可乏主
疇昔儲闈符璽既有所歸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
言甘麻剌遽曰皇帝踐祚愿北面事之于是宗親大
臣合辭勸進玉昔帖木兒復坐曰大事已定吾死且
無憾皇孫遂即位 按伯顏傳成宗即位于上都之
大安閣親王有違言伯顏握劍立殿陛陳祖宗寶訓
宣揚顧命述所以立成宗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栗
趨殿下拜
成宗大德十一年五月甲申武宗以懷寧王即皇帝
位
按元史武宗本紀武宗諱海山順宗荅剌麻八剌之
長子也母曰興圣皇太后弘吉剌氏至元十八年七
月十九日生成宗大德三年以寧遠王闊闊出總兵
北邊怠于備御命帝即軍中代之四年八月與海都
軍戰于闊別列之地敗之十二月軍至按臺山乃蠻
帶部落降五年八月朔與海都戰于迭怯里古之地
海都軍潰越二日海都悉合其眾以來大戰于合剌
合塔之地師失利親出陣力戰大敗之盡獲其輜重
悉援諸王駙馬眾軍以出明日復戰軍少卻海都乘
之帝揮軍力戰突出敵陣后全軍而還海都不得志
去旋亦死八年十月封帝懷寧王賜金印置王傅官
食瑞州六萬五千戶十年七月自脫忽思圈之地逾
按臺山追叛王斡羅思獲其妻孥輜重執叛王也孫
禿阿等及駙馬伯顏八月至也里的失之地受諸降
王禿滿明里鐵木兒阿魯灰等降海都之子察八兒
逃于都瓦部盡俘獲其家屬營帳駐冬按臺山降王
禿曲滅復叛與戰敗之北邊悉平十一年春聞成宗
崩三月自按臺山至于和林諸王勛戚畢會皆曰今
阿難荅明理鐵木兒等熒惑中宮潛有異議諸王也
只里昔嘗與叛王通今亦預謀既辭服伏誅乃因闔
辭勸進帝謝曰吾母吾弟在大都俟宗親畢會議之
先是成宗違豫日久政出中宮命仁宗與皇太后出
居懷州至是仁宗聞訃以二月辛亥與太后俱至京
師安西王阿難荅與諸王明里鐵木兒已于正月庚
午先至左丞相阿忽臺平章八都馬辛前中書平章
伯顏中政院使怯烈道興等潛謀推成宗皇后伯要
真氏稱制阿難荅輔之仁宗以右丞相哈剌哈孫之
謀言于太后曰太祖世祖創業艱難今大行晏駕德
壽已薨諸王皆疏屬而懷寧王在朔方此輩潛有異
圖變在朝夕俟懷寧王至恐亂生不測不若先事而
發遂定計誅阿忽臺怯烈等而遣使迎帝五月至上
都乙丑仁宗侍太后來會左右部諸王畢至會議乃
廢皇后伯要真氏出居東安州賜死執安西王阿難
荅諸王明里鐵木兒至上都亦皆賜死甲申皇帝即
位于上都受諸王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閣大赦天下
詔曰昔我太祖皇帝以武功定天下世祖皇帝以文
德洽海內列圣相承丕衍無疆之祚朕自先朝肅將
天威撫軍朔方殆將十年親御甲冑力戰卻敵者屢
矣方諸藩內附邊事以寧遽聞宮車晏駕乃有宗室
諸王貴戚元勛相與定策于和林咸以朕為世祖曾
孫之嫡裕宗正派之傳以功以賢宜膺大寶朕謙讓
未遑至于再三還至上都宗親大臣復請于朕間者
奸臣乘隙謀為不軌賴祖宗之靈母弟愛育黎拔力
八達囗命太后恭行天罰內難既平神器不可久虛
宗祧不可乏祀合辭勸進誠意益堅朕勉徇輿情于
五月二十一日即皇帝位任大守重若涉淵冰屬嗣
服之云初其與民更始可大赦天下存恤征戍軍士
及供給繁重州郡免上都大都隆興差稅三年其余
路分量重輕優免云南八番田楊地面免差發一年
其積年逋欠者蠲之逃移復業者免三年被災之處
山場湖泊課程權且停罷聽貧民采取站赤消乏者
優之經過軍馬勿得擾民諸處鐵冶許諸人煽辦勉
勵學校蠲儒戶差役存問鰥寡孤獨是日追尊皇考
曰皇帝尊太母元妃曰皇太后 按康里脫脫傳成
宗大漸丞相哈剌哈孫荅剌罕稱疾臥直廬中脫脫
適以使事至京師即俾馳告武宗以國恤時仁宗奉
興圣太后至自懷孟既定內難而太后以兩太子星
命付陰陽家推算問所宜立者曰重光大荒落有災
旃蒙作噩長久重光為武宗年干旃蒙為仁宗年干
于是太后頗惑其言遣近臣朵耳諭旨武宗曰汝兄
弟二人皆我所出豈有親疏陰陽家所言運祚修短
不容不思武宗聞之默然進脫脫而言曰我捍御邊
陲勤勞十年又次序居長神器所歸灼然何疑今太
后以星命休咎為言天道茫昧誰能豫知設使我即
位之后所設施者上合天心下副民望則雖一日之
短亦足垂名萬年何可以陰陽之言而乖宗祖之托
哉此蓋近日任事之臣擅權專殺恐我他日或治其
罪故為是奸謀動搖大本耳脫脫汝為我往察事機
疾歸報我脫脫承命即行武宗親率大軍由西道進
按灰由中道囗兀兒由東道各以勁卒一萬從脫脫
馳至大都入見太后道武宗所授旨以聞太后愕然
曰修短之說雖出術家為太子周思遠慮乃出我深
愛貪憝已除宗王大臣議已定太子不速來何為時
諸王禿列等侍咸曰臣下翊戴嗣君無二心者既而
太后仁宗屏左右留脫脫與語曰太子天性孝友中
外屬望今聞汝所致言殆有讒間汝歸速為我彌縫
闕失使我骨肉無間相見怡愉則汝功為不細矣脫
脫頓首謝曰太母太弟不煩過慮臣侍藩邸歷年頗
見信任今歸當即推誠竭忠以開釋太子后日三宮
共處靡有嫌隙斯為脫脫所報囗矣先是太后以武
宗遲回不至已遣阿沙不花往道諸王群臣推戴之
意及是脫脫繼往行至旺古察武宗在馬轎中望見
其來趣使疾馳與之共載脫脫具致太后仁宗之語
武宗乃大感悟釋然無疑遂遣阿沙不花還報仁宗
即日命駕奉迎于上都武宗正位宸極尊太后為皇
太后立仁宗為皇太子三宮協和脫脫兄弟之力為
多 按哈剌哈孫傳車駕幸上都哈剌哈孫留守京
師時帝弗豫制出中宮群邪黨附哈剌哈孫以身匡
之天下晏然十年加開府儀同三司監修國史置僚
屬冬十一月帝寢疾篤甚入侍醫藥出總宿衛藩王
欲入侍疾者不聽日理機務如故十一年春成宗崩
時武宗撫軍北邊仁宗侍太后在懷慶諸奸臣謀斷
北道請成后垂簾聽政立安西王阿難荅哈剌哈孫
密遣使北迎武宗南迎仁宗悉收京城百司符印封
府庫稱疾臥闕下內旨日數至并不聽文書皆不署
眾欲害之未敢發及仁宗至近郊眾猶未知也三月
朔列牘請署后決以三月三日御殿聽政乃立署之
眾大喜莫知所為明日迎仁宗入執左丞相阿忽臺
及安西王阿難荅等就誅內難悉平自冬至春未嘗
一至家休沐夏五月武宗至自北即皇帝位拜太傅
錄軍國重事仍總百揆賜宅一區 按李孟傳成宗
崩安西王阿難荅謀繼大統成后為之主丞相樞密
同聲附和中書左丞相哈剌哈孫荅剌罕密使來告
仁宗疑而未行孟曰支子不嗣世祖之典訓也今宮
車晏駕大太子遠在萬里宗廟社稷危疑之秋殿下
當奉大母急還宮庭以折奸謀固人心不然國家安
危未可保也仁宗猶豫未決孟復進曰邪謀得成以
一紙書召還則殿下母子且不自保豈暇論宗族乎
仁宗悅曰先生之言宗廟社稷之福乃奉太后還都
時哈剌哈孫稱病堅臥仁宗遣孟往問之適成后使
人問疾絡繹不絕孟入長揖而坐已而前引其手胗
其脈眾以為醫乃不疑之既得知安西王即位有日
還告曰事急矣先發者制人后發者制于人不可不
早圖之左右之人皆不能決惟曲出伯鐵木兒勸其
行或曰皇后深居九重八璽在手四衛之士一呼而
應者累萬安西王府中從者如林殿下侍衛寡弱不
過數十人兵仗不備奮赤手而往事未必濟不如靜
守以俟阿合之至然后圖之未晚也阿合中國稱兄
謂武宗也孟曰群邪違棄祖訓黨附中宮欲立庶子
天命人心必皆弗與殿下入造內庭以大義責之則
凡知君臣之義者無不舍彼為殿下用何求而弗獲
克清宮禁以迎大兄之至不亦可乎且安西既正位
號縱大太子至彼安肯兩手進璽退就藩國必將斗
于國中生民涂炭宗社危矣且危身以及其親非孝
也遺禍難于大兄非悌也得時弗為非智也臨機不
斷無勇也仗義而動事必萬全仁宗曰當以卜決之
命召卜人有儒服持囊游于市者召之至孟出迎語
之曰大事待汝而決但言其吉乃入筮遇干三五皆
九立而獻卦曰是謂干之睽干剛也睽外也以剛處
外乃定內也君子干干行事也飛龍在天上治也輿
曳牛掣其人耏且劓內兌廢也厥宗噬膚往必濟也
大君外至明相麗也干而不干事乃睽也剛運善斷
無惑疑也孟曰筮不違人是謂大同時不可以失仁
宗喜振袖而起乃共扶上馬孟及諸臣皆步從入自
延春門哈剌哈孫自東掖來就之至殿廊收首謀及
同惡者悉送都獄奉御璽北迎武宗中外翕然隨以
定 按阿沙不花傳成宗崩安西王阿難荅乘間謀
繼大統成后及丞相阿忽臺諸王迷里帖木兒皆陰
為之助時武宗猶在北邊太后及仁宗亦在懷孟未
至適武宗遣脫脫計事京師丞相哈剌哈孫令急還
報武宗而成后已密諭通政使只兒哈郎止其驛馬
阿沙不花知事急與同知通政院事察乃謀作先日
署文書給馬去只兒哈郎聞脫脫已去方詰問吏閱
案牘乃止太后及仁宗既至京師有言安西王謀以
三月三日偽賀仁宗千秋節因以舉事者阿沙不花
言之哈剌哈孫且曰先人者勝后人者敗后一垂簾
聽政我等皆受制于人矣不若先事而起哈剌哈孫
曰善乃前二日白仁宗詐稱武宗遣使召安西王計
事至即執送上都盡誅丞相阿忽臺以下諸奸臣與
哈剌哈孫皆居禁中仁宗以太子監國遣使北迎武
宗而武宗遲回不進遣使還報太后曰非阿沙不花
往不可乃遣奉衣帽尚醞以往至野馬川見武宗備
道兩宮意及陳安西王謀變始末且言太子監國所
以備他變以待陛下臣萬死保其無他武宗大悅解
衣衣之拜中書平章政事軍國大事并聽裁決因奏
平內難之有功者燕只哥以下十人為兵馬指揮為
直省舍人詔先奉蒲萄酒及錦綺還報兩宮仁宗即
日率群臣出巡武宗入上都加阿沙不花特進太尉
依前平章政事命與丞相塔思不花還京師治安西
王黨諸連坐囊加真等三十余人皆釋之 按阿禮
海牙傳阿禮海牙畏吾氏集賢大學士脫列之子也
兄野訥事仁宗于潛邸大德九年仁宗奉興圣太后
出居懷州從者單弱多懷去計野訥獨無所畏難成
宗崩權臣阿附中宮不遣使告哀宗藩仁宗有聞將
自懷州入京宮臣或持不可野訥屏人密啟曰天子
晏駕而皇子已早卒天下無主邪謀方興懷寧王及
殿下世祖裕皇賢孫人心所屬久矣宜急奉大母入
定大計邪謀必止迎立懷寧王以正大器在此行矣
仁宗即白太后以二月至京師遂誅柄臣二人遣使
迎武宗武宗即位召野訥賜玉帶授嘉議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