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匯考十九(2)

吐蕃贊普攻陷北庭徙盡忠于甘州而役屬之其役

贊普為回鶻所敗盡忠與其子執宜東走贊普怒追

之及于石門關盡忠戰死執宜獨走歸唐居之鹽州

以隸河西節度使范希朝希朝徙鎮太原執宜從之

居之定襄神武川之新城其部落萬騎皆驍勇善騎

射號沙陀軍執宜死其子曰赤心懿宗咸通十年神

策大將軍康承訓統十八將討龐勛于徐州以朱邪

赤心為太原行營招討沙陀三部落軍使以從破勛

功拜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國昌以

之屬籍沙陀素強而國昌恃功益橫恣懿宗患之十

三年徙國昌云州刺史大同軍防御使國昌稱疾拒

命國昌子克用尤善騎射能仰中雙鳧為云州守捉

使國昌已拒命克用乃殺大同軍防御使段文楚據

云州自稱留后唐以太仆卿盧簡方為振武節度使

會幽并兵討之簡方行至鳳州軍潰由是沙陀侵掠

代北為邊患矣明年僖宗即位以謂前太原節度使

李業遇沙陀有恩而業已死乃以其子鈞為靈武節

度使宣慰沙陀六州三部落使以招輯之拜克用大

同軍防御使居久之國昌出擊黨項吐渾赫連鐸襲

破振武克用聞之自云州往迎國昌而云州人亦閉

關拒之國昌父子無所歸因掠蔚朔間得兵三千國

昌入保蔚州克用還據新城僖宗乃拜鐸大同軍使

以李鈞為代北招討使以討沙陀干符五年沙陀破

遮鹵軍又破岢嵐軍而唐兵數敗沙陀由此益熾北

據蔚朔南侵忻代嵐石至于太谷焉廣明元年招討

使李琢會幽州李可舉云州赫連鐸擊沙陀克用與

可舉相拒雄武軍其叔父友金以蔚朔州降于琢克

用聞之遽還可舉追至藥兒嶺大敗之琢軍夾擊又

敗之于蔚州沙陀大潰克用父子亡入達靼克用少

驍勇軍中號曰李鴉兒其一目眇及其貴也又號獨

眼龍其威名蓋于代北其在達靼久之郁郁不得志

又常懼其圖己因時時從其群豪射獵或掛針于木

或立馬鞭百步射之輒中群豪皆服以為神黃巢已

陷京師中和元年代北起軍使陳景思發沙陀先所

降者與吐渾安慶等萬人赴京師行至絳州沙陀軍

亂大掠而還景思念沙陀非克用不可將乃以詔書

召克用于達靼承制以為代州刺史雁門以北行營

節度使率蕃漢萬人出石嶺關過太原求發軍錢節

度使鄭從讜與之錢千緡米千石克用怒縱兵大掠

而還二年十一月景思克用復以步騎萬七千赴京

師三年正月至于河中進屯干坑巢黨驚曰鴉兒軍

至矣二月敗巢將黃鄴于石堤谷三月又敗趙章尚

讓于良田坡橫尸三十里是時諸鎮兵皆會長安大

戰渭橋賊敗走入城克用乘勝追之自光泰門先入

戰望春宮升陽殿巢敗南走出藍田關京師平克用

功第一天子拜克用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河東節度使以國昌為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十月

國昌卒十一月遣其弟克修攻昭義孟方立取其澤

潞二州方立走山東以邢洺磁三州自別為昭義軍

黃巢南走至蔡州降秦宗權遂攻陳州四年克用以

兵五萬救陳州出天井關假道河陽諸葛爽不許乃

自河中渡河四月敗尚讓于太康又敗黃鄴于西華

巢且走且戰至中牟臨河未渡而克用追及之賊眾

驚潰比至封丘又敗之巢脫身走克用追之一日夜

馳三百里至于囗胊不及而還過汴州休軍封禪寺

朱全忠饗克用于上源驛夜酒罷克用醉臥伏兵發

火起侍者郭景銖滅燭匿克用囗下以水醒面而告

以難會天大雨滅火克用得從者薛鐵山賀回鶻等

隨電光縋尉氏門出還軍中七月至于太原訟其事

于京師請加兵于汴遣弟克修將兵萬人屯于河中

以待僖宗和解之用破巢功封克用隴西郡王光啟

元年河中王重榮與宦者田令孜有隙徙重榮兗州

以定州王處存為河中節度使詔克用以兵護處存

之鎮重榮使人紿克用曰天子詔重榮俟克用至與

處存共誅之因偽為詔書示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謀

也克用信之八上表請討全忠僖宗不許克用大怒

重榮既不肯徙僖宗遣邠州朱玫鳳翔李昌符討之

克用反以兵助重榮敗玫于沙苑遂犯京師縱火大

掠天子出居于興元克用退屯河中朱玫亦反以兵

追天子不及得襄王囗迫之稱帝屯于鳳翔僖宗念

獨克用可以破玫而不能使也當破黃巢長安時天

下兵馬都監楊復恭與克用善乃遣諫議大夫劉崇

望以詔書召克用且道復恭意使進兵討玫等克用

陽諾而不行明年孟方立死其弟遷立大順元年克

用擊破孟遷取邢洺磁三州乃遣安金俊攻赫連鐸

于云州幽州李匡威救鐸戰于蔚州金俊大敗于是

匡威鐸及朱全忠等皆請因其敗伐之昭宗以克用

破黃巢功高不可伐下其事臺省四品官議議者多

言不可宰相張浚獨以謂沙陀前逼僖宗幸興元罪

當誅可伐軍容使楊復恭克用所善也亦極諫以為

不可昭宗然之詔諭全忠等全忠陰賂浚使持其議

益堅昭宗不得已以浚為太原四面行營兵馬都統

韓建為副使是時潞州將馮霸叛降于梁梁遣葛從

周入潞州唐以京兆尹孫揆為昭義軍節度使克用

遣李存孝執揆于長子又遣康君立取潞州十一月

浚及克用戰于陰地浚軍三戰三敗浚建遁歸克用

兵大掠晉絳至于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訴其

辭慢侮天子為之引咎優詔答之二年二月復拜克

用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四

月攻赫連鐸于云州圍之百余日鐸走吐渾八月大

搜于太原出晉絳掠懷孟至于邢州遂攻王镕于鎮

州克用柵常山西以十余騎渡滹沱覘敵遇大雨平

地水深數尺鎮人襲之克用匿林中禱其馬曰吾世

有太原者馬不嘶馬偶不嘶以免前軍李存孝取臨

城進攻元氏李匡威救镕克用退軍邢州景福元年

王镕攻邢州李存信李嗣勛等敗镕于堯山二月會

王處存攻镕戰于新市為镕所敗八月李匡威攻云

州以牽克用之兵克用潛入于云州返出擊匡威匡

威敗走十月李存孝以邢州叛二年存孝求援于王

镕克用出兵井陘擊镕且以書招镕而急攻其平山

镕懼遂與克用通和獻帛五十萬匹出兵助攻邢州

干寧元年三月執存孝殺之冬攻幽州李匡儔棄城

走追至景城見殺以劉仁恭為留后二年河中王重

盈卒其諸子珂珙爭立克用請立珂鳳翔李茂貞邠

寧王行瑜華州韓建請立珙昭宗初兩難之乃以宰

相崔引為河中節度使既而許克用立珂茂貞等怒

三鎮兵犯京師聞克用亦起兵乃皆罷去六月克用

攻絳州斬刺史王瑤瑤珙弟助珙以爭者七月至于

河中同州王行約奔于京師陽言曰沙陀十萬至矣

謀奉天子幸邠州茂貞假子閻圭亦謀劫幸鳳翔京

師大亂昭宗出居于石門克用軍留月余不進昭宗

遣延王戒丕丹王允兄事克用且告急八月克用進

軍渭橋以為邠寧四面行營都統昭宗還京師十一

月克用擊破邠州王行瑜走至慶州見殺克用還軍

云陽請擊茂貞昭宗慰勞克用使與茂貞解仇以紓

難拜克用忠正平難功臣封晉王是時晉軍渭北遇

雨六十日或勸克用入朝克用未決都押衙蓋寓曰

天子還自石門寢未安席若晉兵渡渭人情豈復能

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蓋寓猶不信我況

天下乎乃收軍而還三年正月昭宗以張浚為相克

用曰此朱全忠之謀也乃上表曰若陛下朝以浚為

相則臣將暮至闕廷京師大恐浚命遽止朱全忠之

攻兗鄆也克用遣李存信假道魏州以救朱宣等存

信屯于莘縣軍士侵掠魏境羅弘信伏兵攻之存信

敗走洺州克用自將擊魏戰于洹水亡其子落落六

月破魏成安洹水臨漳等十余邑十月又敗魏人于

白龍潭進攻觀音門全忠救至乃解四年劉仁恭叛

晉克用以兵五萬擊仁恭戰于安塞克用大敗光化

元年朱全忠遣葛從周攻下邢洺磁三州克用遣周

德威出青山口遇從周于張公橋德威大敗冬潞州

守將薛志勤卒李罕之據潞州叛附于朱全忠二年

全忠遣氏叔琮攻破承天軍又破遼州至于榆次周

德威敗之于洞渦秋李嗣昭復取澤潞三年嗣昭敗

汴軍于沙河復取洺州朱全忠自將圍之嗣昭走至

青山口遇汴伏兵嗣昭大敗秋嗣昭取懷州是歲汴

人攻鎮定鎮定皆絕晉以附于朱全忠天復元年全

忠封梁王梁攻下晉絳河中執王珂以歸晉失三與

國乃下意為書幣聘梁以求和梁王以為晉弱可取

乃曰晉雖請盟而書辭慢因大舉擊晉四月氏叔琮

入天井張文敬入新口葛從周入上門王處直入飛

狐侯言入陰地叔琮取澤潞其別將白奉國破承天

軍遼州守將張鄂汾州守將李瑭皆迎梁軍降晉人

大懼會天大雨霖梁兵多皆解去五月晉復取汾州

誅李瑭六月周德威李嗣昭取慈隰二年進攻晉絳

大敗于蒲縣梁軍乘勝破汾慈隰三州遂圍太原克

用大懼謀出奔云州又欲奔匈奴未決梁軍大疫解

去周德威復取汾慈隰三州四年梁遷唐都于洛陽

改元曰天佑克用以謂劫天子以遷都者梁也天佑

非唐號不可稱乃仍稱天福五年會契丹阿保機于

云中約為兄弟六年梁攻燕滄州燕王劉仁恭來乞

師克用恨仁恭反復欲不許其子存勖諫曰此吾復

振之時也今天下之勢歸梁者十七八強如趙魏中

山莫不聽命是自河以北無為梁患者其所憚者惟

我與仁恭耳若燕晉合勢非梁之福也夫為天下者

不顧小怨且彼常困我而我急其難可因以德而懷

之是謂一舉而兩得此不可失之機也克用以為然

乃為燕出兵攻破潞州梁圍乃解去以李嗣昭為潞

州留后后七年梁兵十萬攻潞州圍以夾城遣周德

威救潞州軍于亂柳冬克用疾是歲梁滅唐克用復

稱天佑四年五月正月辛卯克用卒年五十三子存

勖立葬克用于雁門 存勖克用長子也初克用破

孟方立于邢州還軍上黨置酒三垂岡伶人奏百年

歌至于衰老之際聲辭甚悲坐上皆凄愴時存勖在

側方五歲克用慨然捋須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

兒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戰于此乎存勖年十一從

克用破王行瑜遣獻捷于京師昭宗異其狀貌賜以

鸂囗翡翠盤而撫其背曰兒有奇表后當富貴無

忘予家及長善騎射膽勇過人稍習春秋通大義尤

喜音聲歌舞俳優之戲天佑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

原叔父克寧殺都虞候李存質幸臣史敬镕告克寧

謀叛二月執而戕之且以先王之喪叔父之難告周

德威德威自亂柳還軍太原梁夾城兵聞晉有大喪

德威軍且去因頗懈王謂諸將曰梁人幸我大喪謂

我少而新立無能為也宜乘其怠擊之乃出兵趨上

黨行至三垂岡嘆曰此先王置酒處也會天大霧晝

暝兵行霧中攻其夾城破之梁軍大敗凱旋告廟九

月蜀王王建岐王李茂貞及楊崇本攻梁大安晉亦

遣周德威攻其晉州敗梁軍于神山六年劉知俊叛

梁來乞師王自將至陰地關遣周德威攻晉州敗梁

軍于蒙坑七年冬梁遣王景仁攻趙趙王王镕來乞

師諸將皆疑镕詐未可出兵王不聽乃救趙八年正

月敗梁軍于柏鄉斬首二萬級獲其將校三百人馬

三千匹進攻邢州不下留兵圍之去攻魏別遣周德

威徇梁夏津高唐攻博州破東武朝城遂擊黎陽臨

河淇門掠新鄉共城燕王劉守光聞晉攻梁深入乃

大治兵聲言助晉王患之乃旋師七月會趙王王镕

于承天軍劉守光稱帝于燕九年正月遣周德威會

鎮定以攻燕守光求救于梁梁軍攻趙屠棗強李存

審擊走之八月朱友謙以河中叛于梁來降梁遣康

懷英討友謙友謙復臣于梁而亦陰附于晉十年十

月劉守光請降王如幽州守光背約不降攻破之十

一年殺燕王劉守光于太原用其父仁恭于雁門于

是趙王王镕北平王王處直奉冊推王為尚書令始

建行臺七月攻梁邢州戰于張公橋晉軍大敗十二

年魏州軍亂賀德倫以魏博二州叛于梁來附王入

魏州行至永濟誅其亂首張彥以其兵五百自衛號

帳前銀槍軍六月王兼領魏博節度使取德州七月

取澶州劉鄩軍于洹水王率百騎覘其營遇鄩伏兵

圍之數重決圍而出囗七八騎八月梁復取澶州晉

軍與鄩對壘于莘晉軍數挑戰鄩閉壁不出十三年

正月王留李存審于莘聲言西歸鄩聞晉王且去即

引兵擊魏攻城東王行至貝州返擊鄩大敗之追至

于故元城又敗之鄩走黎陽三月攻梁衛州降其刺

史米昭克磁州殺其刺史靳昭四月克洺州八月圍

邢州降其節度使閻寶梁張筠棄相州戴思遠棄滄

州而逃遂取二州而貝州人殺梁守將張源德以城

降契丹寇蔚州執振武節度使李嗣本十四年契丹

寇新州遂寇幽州李嗣源擊走之冬梁謝彥章軍于

楊劉十二月攻楊劉王自負芻以堙塹遂破之十五

年正月梁晉相拒于楊劉彥章決河水以隔晉軍六

月渡水擊彥章破其四寨八月大閱于魏合盧龍橫

海昭義安國及鎮定之兵十萬馬萬匹軍于麻家渡

謝彥章軍于行臺十二月進軍臨濮梁軍追之戰于

胡柳晉軍大敗周德威死之梁軍暮休于土山晉軍

復擊大敗之遂軍德勝為夾寨十六年正月王兼領

盧龍軍節度使梁王瓚攻德勝南城不克十月廣德

勝北城十二月敗梁軍于河南十七年朱友謙襲同

州梁遣劉鄩擊友謙李存審敗梁軍于同州十八年

正月魏州僧傳真獻唐受命寶一趙將張文禮弒其

君镕文禮來請命二月以文禮為鎮州兵馬留后三

月河中節度使朱友謙昭義軍節度使李嗣昭橫海

軍節度使李存審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安國軍節

度使李嗣源鎮州兵馬留后張文禮領天平軍節度

使閻寶大同軍節度使李存璋振武軍節度使李存

進匡國軍節度使朱令德請王即皇帝位王三辭友

謙等三請王曰予當思之八月遣趙王王镕故將符

習及閻寶史建瑭等攻張文禮于鎮州建瑭取趙州

張文禮卒其子處瑾閉城拒守九月建瑭戰死十月

梁戴思遠攻德勝北城李嗣源敗之于戚城王處直

叛附于契丹其子都幽處直以來附十二月契丹寇

涿州遂寇定州十九年正月敗契丹于新城望都追

奔至于幽州三月閻寶敗于鎮州以李嗣昭代之四

月嗣昭戰死以李存進代之八月梁取衛州九月存

進敗鎮人于東垣存進戰死十月李存審克鎮州王

兼領成德軍節度使同光元年春三月李繼韜以潞

州叛附于梁夏四月己巳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國號

唐行臺左丞相豆盧革為門下侍郎右丞相盧程為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門使郭崇韜昭義

監軍張居翰為樞密使以魏州為東京太原為西京

鎮州為北都閏月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曾祖

執宜祖妣崔氏皆謚曰昭烈廟號懿祖祖國昌祖妣

秦氏皆謚曰文景廟號獻祖考謚曰武廟號太祖立

廟于太原自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為七廟 按張

承業傳天佑十八年莊宗已諾諸將即皇帝位承業

方臥病聞之自太原肩輿至魏諫曰大王父子與梁

血戰三十年本欲雪家國之讎而復唐之社稷今元

兇未滅而遽以尊名自居非王父子之初心且失天

下望不可莊宗謝曰此諸將之所欲也承業曰不然

梁唐晉之仇賊而天下所共惡也今王誠能為天下

去大惡復列圣之深讎然后求唐后而立之使唐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武隆县| 昭觉县| 思南县| 炎陵县| 丘北县| 密云县| 静乐县| 莱西市| 婺源县| 灵璧县| 德州市| 南漳县| 渭南市| 自治县| 酒泉市| 尚义县| 固原市| 抚顺县| 灯塔市| 博野县| 汝阳县| 襄城县| 天台县| 巴林左旗| 榆社县| 大城县| 天峨县| 应城市| 徐水县| 略阳县| 北碚区| 阳城县| 佛坪县| 新昌县| 科技| 扎兰屯市| 崇左市| 文安县| 大田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