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匯考十四(2)
- 明倫匯編皇極典登極部
- (清)陳夢雷
- 4991字
- 2015-12-27 00:19:42
與億兆同始茲日其大赦天下改武定八年為天保
元年其百官進階男子賜爵鰥寡六疾義夫節婦旌
賞各有差己未詔封魏帝為中山王食邑萬戶上書
不稱臣答不稱詔載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時副
車封王諸子為縣公邑一千戶奉絹萬匹錢千萬粟
二萬石奴婢二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頃園一所詔追
尊皇祖文穆王為文穆皇帝妣為文穆皇后皇考獻
武王為獻武皇帝皇兄文襄王為文襄皇帝祖宗之
稱付外速議以聞辛酉尊王太后為皇太后乙丑詔
降魏朝封爵各有差 按高德政傳德政字士貞渤
海蓨人父顯魏滄州刺史德政幼而敏慧有風神儀
表顯祖引為開府參軍知管記事甚相親狎高祖又
擢為相府掾委以腹心遷黃門侍郎世宗嗣業如晉
陽顯祖在京居守令德政參掌機密彌見親重世宗
暴崩事出倉卒群情草草勛將等以纘戎事重勸帝
早赴晉陽帝亦回遑不能自決夜中召楊愔杜囗崔
季舒及德政等始定策焉以楊愔居守德政與帝舊
相昵愛言無不盡散騎常侍徐之才館客宋景業先
為天文圖讖之學又陳山提家客楊子術有所援引
并因德政勸顯祖行禪代之事德政又披心固請帝
乃手書與楊愔具論諸人勸進意德政恐愔猶豫不
決自請馳驛赴京托以余事唯與楊愔言愔方相應
和德政還未至帝便發晉陽至平都城召諸勛將入
告以禪讓之事諸將等忽聞皆愕然莫敢答者時杜
囗為長史密啟顯祖云關西是國家勍敵若今受魏
禪恐其稱兵挾天子而東向王將何以待之顯祖入
召囗入與徐之才相告之才云今與王爭天下者彼
意亦欲為帝譬如逐兔滿市一人得之眾心皆定今
若先受魏禪關西自應息心縱欲屈強止當逐我稱
帝必宜知幾先覺無容后以人囗無以答帝已遣
馳驛向鄴書與太尉高岳尚書令高隆之領軍婁睿
侍中張亮黃門趙彥深楊愔等岳等馳傳至高陽驛
帝使約曰知諸貴等意不須來唯楊愔見高岳等并
還帝以眾人意未協又先得太后旨云汝父如龍汝
兄如虎尚以人臣終汝何容欲行舜禹事此亦非汝
意正是高德政教汝又說者以為昔周武王再駕孟
津然始革命于是乃旋晉陽自是居常不悅徐之才
宋景業等每言卜筮雜占陰陽緯候必宜五月應天
順人德政亦敦勸不已仍白帝追魏收收至令撰禪
讓詔冊九錫建臺及勸進文表至五月初帝發晉陽
德政又錄在鄴諸事條進于帝帝令陳山提馳驛赍
事條并密書與楊愔大略令撰儀注防察魏室諸王
山提以五月至鄴楊愔即召太常卿邢邵七兵尚書
崔度支尚書陸操詹事王昕黃門侍郎楊休之中
書侍郎裴讓之等議撰儀注六日要魏太傅咸陽王
坦等總集引入北宮留于東齋受禪后乃放還宅帝
初發至亭前所乘馬忽倒意甚惡之大以沉吟至平
城都便不復肯進德政徐之才苦請帝曰山提先去
若為形容恐其漏泄不果即命司馬子如杜囗馳驛
續入觀察物情七日子如等至鄴眾人以事勢已決
無敢異言八日楊愔書中旨以魏襄城王昶并司空
公潘相樂侍中張亮黃門趙彥深入通奏事魏孝靜
在昭陽殿引見昶云五行遞運有始有終齊王圣德
欽明萬方歸仰臣等昧死聞奏愿陛下則堯禪舜魏
帝便斂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謹當遜避又道若爾須
作詔中書侍郎崔劼奏云詔已作訖即付楊愔進于
魏靜帝凡有十余條悉書魏靜帝云安置朕何所復
若為去楊愔對在北城別有館宇還備法駕依常仗
衛而去魏靜帝于是下御座就東廊口詠范蔚宗后
漢書贊云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所司尋奏請發魏靜帝曰人念遺簪敝屨欲與六宮
別可乎乃入與夫人嬪御以下訣別莫不歔欷掩涕
嬪趙國李氏口誦陳思王詩云王其愛玉體俱享黃
發期魏靜帝登車出萬春門直長趙道德在車中陪
侍百官在門外拜辭遂入北城下司馬子如南宅帝
至城南頓所受禪之日除德政為侍中
天保十年十一月癸卯廢帝以皇太子即皇帝位
按北齊書廢帝本紀廢帝殷字正道文宣帝之長子
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為皇太子時年六歲性
敏慧初學反語于跡字下注云自反時侍者未達其
故太子曰跡字足傍亦為跡豈非自反耶嘗宴北宮
獨令河間王勿入左右問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賊處
河間王復何宜在此文宣每言太子得漢家性質不
似我欲廢之立太原王初詔國子博士李寶鼎傅之
寶鼎卒復詔國子博士邢峙侍講太子雖富于春秋
而溫裕開朗有人君之度貫綜經業省覽時政甚有
美名七年冬文宣召朝臣文學者及禮學官于宮宴
會令以經義相質親自臨聽太子手筆措問在坐莫
不嘆美九年文宣在晉陽太子監國集諸儒講孝經
令楊愔傳旨謂國子助教許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
自資對曰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囗不入季女
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將至平生素懷若斯而已
太子曰顏子縮屋稱貞柳下嫗而不亂未若此翁白
首不娶者也乃賚絹百匹后文宣登鳳臺召太子使
手刃囚太子惻然有難色再三不斷其首文宣怒親
以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氣悸語吃精神時復囗擾
十年十一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晉陽宣德
殿大赦內外百官普加汛級亡官失爵聽復資品庚
戌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皇太后詔九州軍
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職武官年六十已上及隆病不
堪驅使者囗皆放免土木營造金銅鐵諸雜作工一
切停罷
廢帝干明元年八月壬午孝昭帝以常山王入即皇
帝位
按北齊書孝昭帝本紀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
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幼而英特早有大成
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愛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
公及文襄執政遣中書侍郎李同軌就霸府為諸弟
師帝所覽文籍原其指歸而不好辭彩每嘆云雖盟
津之師左驂震而不囗同軌以為能遂篤志讀漢書
至李陵傳恒壯其所為焉聰敏過人所與游處一知
其家諱終身未嘗誤犯同軌病卒又命開府長流參
軍刁柔代之性嚴褊不適誘訓之宜中被遣出帝送
出合慘然斂容淚數行下左右莫不欷歔其敬業重
舊也如此天保初進爵為王五年除并省尚書令帝
善斷割長于文理省內畏服七年從文宣還鄴文宣
以尚書奏事多有異同令帝與朝臣先論定得失然
后敷奏帝長于政術剖斷咸盡其理文宣嘆重之八
年轉司空錄尚書事九年除大司馬仍錄尚書時文
宣溺于游宴帝憂憤表于神色文宣覺之謂帝曰但
令汝在我何為不縱樂帝唯啼泣拜伏竟無所言文
宣亦大悲抵杯于地曰汝以此嫌我自今敢進酒者
斬之因取所御杯盡皆壞棄后益沉湎或入諸貴戚
家角力批拉不限貴賤唯常山王至內外肅然帝又
密撰事條將諫其友王晞以為不可帝不從因間極
言遂逢大怒順成后本魏朝宗室文宣欲帝離之陰
為帝廣求淑媛望移其寵帝雖承旨有納而情義彌
重帝性頗嚴尚書郎中剖斷有失輒加捶楚令史奸
慝便即考竟文宣乃立帝于前以刀環擬囗召被帝
罰者臨以白刃求帝之短咸無所陳方見解釋自是
不許笞棰郎中后賜帝魏時宮人醒而忘之謂帝擅
取遂以刀環亂筑因此致困皇太后日夜啼泣文宣
不知所為先是禁友王晞乃舍之令侍帝帝月余漸
瘳不敢復諫及文宣崩帝居禁中護喪事幼主即位
乃即朝班除太傅錄尚書朝政皆決于帝月余乃居
藩邸自是詔囗多不關帝客或言于帝曰鷙鳥舍巢
必有探卵之患今日之地何宜屢出干明元年從廢
帝赴鄴居于領軍府時楊愔燕子獻可朱渾天和宋
欽道鄭子默等以帝威望既重內懼權逼請以帝為
太師司州牧錄尚書事張廣王湛為大司馬錄并省
尚書事解京畿大都督帝時以尊親而見猜斥乃與
長廣王期獵謀之于野三月甲戌帝初上省旦發領
軍府大風暴起壞所御車幔帝甚惡之及至省朝士
咸集坐定酒數行于坐執尚書令楊愔右仆射燕子
獻領軍可朱渾天和侍中宋欽道等于坐帝戎服與
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歸彥領軍劉洪徽入自云龍
門于中書省前遇散騎常侍鄭子默又執之同斬于
御府之內帝至東合門都督成休寧抽刃呵帝帝令
高歸彥喻之休寧厲聲大呼不從歸彥既為領軍素
為兵士所服悉皆弛仗休寧嘆息而罷帝入至昭陽
殿幼主太皇太后皇太后囗出臨御坐帝奏愔等罪
求伏專擅之辜時庭中及兩廊下衛士二千余人皆
被甲待詔武衛娥永樂武力絕倫又被文宣重遇撫
刃思效廢帝性吃訥兼倉卒不知所言太皇太后又
為皇太后誓言帝無異志唯去逼而已高歸彥囗勞
衛士解嚴永樂乃內刀而泣帝乃令歸彥引侍衛之
士向華林園以京畿軍入守門合斬娥永樂于園詔
以帝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相府佐史
進位一等帝尋如晉陽有詔軍國大政咸諮決焉帝
既當大位知無不為擇其令典考綜名實廢帝恭己
以聽政太皇太后尋下令廢少主命帝統大業皇建
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晉陽宣德殿大赦改干
明元年為皇建詔奉太皇太后還稱皇太后皇太后
稱文宣皇后宮曰昭信 按王晞傳文宣昏逸常山
王數諫帝疑王假辭于晞欲加大辟王私謂晞曰博
士明日當作一條事為欲相活亦圖自全宜深體勿
怪乃于眾中杖晞二十帝尋發怒聞晞得杖以故不
殺髡鞭鉗配甲方居三年王又固諫爭大被毆撻閉
口不食太后極憂之帝謂左右曰儻小兒死奈我老
母何于是每問王疾謂曰努力強食當以王晞還汝
乃釋晞令往王抱晞曰吾氣息惙然恐不復相見晞
流涕曰天道神明豈令殿下遂斃此舍至尊親為人
兄尊為人主安可與校計殿下不食太后亦不食殿
下縱不自惜不惜太后乎言未卒王強坐而飯晞由
是得免徒還為王友王復錄尚書事新除官者必詣
王謝職去必辭晞言于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
古以為干紀朝廷文武出入辭謝宜一約絕主上颙
颙賴殿下扶翼王納焉常從容謂晞曰主上起居不
恒卿耳目所具吾豈可以前逢一怒遂爾結舌卿宜
為撰諫草吾當伺便極諫晞遂條十余事以呈因切
諫王曰今朝廷乃爾欲學介子匹夫輕一朝之命狂
藥令人不自覺刀箭豈復識親囗一旦禍出理外將
奈殿下家業何奈皇太后何乞且將順日慎一日王
歔欷不自勝曰乃至是乎明日見晞曰吾長夜九思
今便息意便命火對晞焚之后王承間苦諫遂至忤
旨帝使力士反接拔白刃注頸罵曰小子何知欲以
吏才非我是誰教汝王曰天下噤口除臣誰敢有言
帝催遣捶楚亂杖抶數十會醉臥得解爾后黷之
好遍于宗戚所往留連俾晝作夜唯常山邸多無適
而去及帝崩濟南嗣立王謂晞曰一人垂拱吾曹亦
保優閑因言朝廷寬仁慈恕真守文良主晞曰天保
享祚東宮委一胡人今卒覽萬幾駕馭雄杰如圣德
幼沖未堪多難而使他姓出納詔命必權有所歸殿
下雖欲守藩職其可得也假令得遂沖退自審保家
祚得靈長不王默然思念久之曰何以處我晞曰周
公抱成王朝諸侯攝政七年然后復子明辟幸有故
事惟殿下慮之王曰我安敢自擬周公晞曰殿下今
日地望欲避周公得耶王不答帝臨發囗王從駕除
晞并州長史及王至鄴誅楊燕等詔以王為大丞相
都督中外諸軍事都督攝文武還并州及至乃延晞
謂曰不早用卿言使群小弄權幾至傾覆今君側雖
獲暫清終當何以處我晞曰殿下將往時地位猶可
以名教出處今日事勢遂關天時非復人理所及有
頃奏趙郡王睿為左長史晞為司馬每夜載入晝則
不與語以晞懦緩恐不允武將之意后進晞密室曰
比王侯諸貴每見煎迫言我違天不祥恐當或有變
起吾正欲以法繩之晞曰朝廷比者囗遠親戚寧思
骨血之重殿下倉卒所行非復人臣之事芒刺在背
交戟入頸上下相疑何由可久且天道不恒虧盈迭
至神幾變化蠁斯集雖執謙挹囗糠神器便是違
上元之意墜先帝之基王曰卿何敢發非所宜言須
致卿于法晞曰竊謂天時人事同無異揆是以冒犯
雷霆不憚斧鉞今日得披肝膽抑亦神明攸贊王曰
拯難匡時方俟圣哲吾何敢私議幸勿多言尋有詔
以丞相任重普進府僚一班晞以司馬領吏部郎中
丞相從事中郎陸杳將出使臨別握晞手曰相王功
格區宇天下樂推歌謠滿道物無異望杳等愿披赤
心而忽奉外使無由面盡短誠寸心謹以仰白晞尋
述杳言王曰若內外咸有異望趙彥深朝夕左右何
因都無所論自以卿意試密與言之晞以事隙問彥
深彥深曰我比亦驚此音謠每欲陳問則口噤心戰
第既發論吾亦昧死一披肝膽因亦同勸是時諸王
公將校四方岳牧表陳符命干明元年八月昭帝踐
祚九月除晞散騎常侍仍領兼吏部郎中
孝昭帝皇建二年十一月癸丑武成帝以長廣王入
即皇帝位
按北齊書武成帝本紀世祖武成皇帝諱湛神武皇
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儀表杰神武尤所
鐘愛神武方招懷荒遠乃為帝聘蠕蠕太子庵羅辰
女號鄰和公主帝時年八歲冠服端嚴神情閑遠華
戎嘆異元象中封長廣郡公天保初進爵為王拜尚
書令尋兼司徒遷太尉干明初楊愔等密相囗忌以
帝為大司馬領并州刺史帝既與孝昭謀誅諸執政
遷太傅錄尚書事領京畿大都督皇建初進位右丞
相孝昭幸晉陽帝以懿親居守鄴政事咸見委托二
年孝昭崩遺詔征帝入統大位及晉陽宮發喪于崇
德殿皇太后令所司宣遺詔左丞相斛律金率百僚
敦勸三奏乃許之大寧元年冬十一月癸丑即皇帝
位于南宮大赦改皇建二年為大寧 按上洛王思
宗傳思宗子元海除領軍器小志大頗以智謀自許
皇建末孝昭幸晉陽武成居守元海以散騎常侍留
典機密初孝昭之誅楊愔等謂武成云事成以爾為
皇太弟及踐祚乃使武成在鄴主兵立子百年為皇
太子武成甚不平先是恒留濟南于鄴除領軍厙狄
伏連為幽州刺史以斛律豐樂為領軍以分武成之
權武成留伏連而不聽豐樂視事乃與河陽王孝瑜
偽獵謀于野暗乃歸先是童謠云中興寺內白鳧翁
四方側聽聲雍雍道人聞之夜打鐘時丞相府在北
城中即舊中興寺也鳧翁謂雄雞蓋指武成小字步
落稽也道人濟南王小名打鐘言將被擊也既而太
史奏言北城有天子氣昭帝以為濟南應之乃使平
泰王歸彥之鄴迎濟南赴并州武成王先咨元海并
問自安之計元海曰皇太后萬福至尊孝性非常殿
下不須別慮武成曰豈我推誠之意耶元海乞還省
一夜思之武成即留元海后堂元海達旦不眠唯繞
囗徐步夜漏未曙武成遽出曰神策如何答云夜中
得三策恐不堪用耳因說梁孝王懼誅入關事請乘
數騎入晉陽先見太后求哀后見主上請去兵權以
死為限求不干朝政必保泰山之安此上策也若不
然當具表云威權太盛恐取謗眾口請青齊二州刺
史沈靜自居必不招物議此中策也更問下策曰發
言即恐族誅因逼之答曰濟南世嫡主上假太后令
而奪之今集文武示以此囗執豐樂斬歸彥尊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