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匯考十二(3)

朕雖蒙寡庶乎景行何則三才剖判九有區分情性

相乖亂離云起是以建彼司牧推乎圣賢授受者任

其時來皇王者木非一族人謀是與屈己從萬物之

心天意斯歸鞠躬奉百靈之命謳所往則攘袂以

膺之菁華已竭乃褰裳而去之昔在唐虞鑒于天道

舉其獻授彼明哲雖復質文殊軌沿革不同歷代

因循斯風靡替我大梁所以考庸太室接禮貳宮月

正元日受終文祖但運不常夷道無恒泰山岳傾偃

河海沸騰電目雷聲之禽鉤爪鋸牙之獸咀嚙含生

不知紀極二后英圣相仍在天六裔貪狡爭侵中國

縣王都帝人懷干紀一民尺土皆非梁地朕以不造

幼罹閔兇仰憑衡佐亟移年序周成漢惠邈矣無階

惟是童蒙必貽顛囗若使時無圣哲世靡艱難猶當

高蹈于滄洲自求于泰伯者矣惟王應期誕秀開箓

握圖性道故其難聞嘉庸已其被物干行同其燾覆

日御比其貞明登承圣于復禹之功樹鞠子于興周

之業滅陸渾于伊洛殲驪戎于鎬京大小二震之驍

徒東南兩越之勍寇遽行天討無遺神策于是祖述

堯舜憲章文武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仁沾葭葦信及豚魚殷牖

斯空夏臺虛設民惟大畜野有同人升平頌平無偏

無黨固以云飛紫蓋水躍黃龍東伐西征暗映川陸

榮光曖曖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車轍馬跡

誰不率從蟠水流沙誰不懷德祥圖遠至非惟赤伏

之符靈命昭然何止黃星之氣海口河目圣賢之表

既彰握旄執鉞君人之狀斯偉且自攝提無紀孟陬

殄滅枉矢宵飛天弧曉映久矣夷羊之在牧時哉蛟

龍之出泉革運之兆咸征惟新之符并集朕所以欽

若勛華屢回星管昔者木運斯盡予高祖受焉今歷

去炎精神歸樞紐敬以火德傳于爾陳遠鑒前王近

謀群辟明靈有悅率土同心今遣使持節兼太保侍

中尚書左仆射平樂亭侯王通兼太尉司徒左長史

王玚奉皇帝璽綬受終之禮一依唐虞故事王其時

陟元后寧育兆民光闡洪猷以承昊天之休命是日

梁帝遜于別宮高祖謙讓再三群臣固請乃許永定

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

曰皇帝臣霸先敢用元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梁氏以

圮剝薦臻歷運有極欽若天應以命于霸先夫肇有

烝民及樹司牧選賢與能未常厥姓放勛重華之世

咸無意于受終當涂典午之君雖有心于揖讓皆以

英才處萬乘高勛御四海故能大庇黔首光宅區縣

有梁末運仍葉遘屯獯丑憑陵久移神器承圣在外

非能祀夏天未悔禍復罹寇逆嫡嗣廢黜宗枝僭詐

天地蕩覆紀綱泯絕霸先爰初投袂大拯橫流重舉

義兵實戡多難廢王立帝實有厥功安國定社用盡

其力是謂小康方期大道既而煙云表色日月呈瑞

緯聚東井龍見譙邦除舊布新既彰元象遷虞事夏

且協謳九域八荒同布衷款百神群祀皆有誠愿

梁帝高謝萬邦授以大寶霸先自惟菲薄讓德不嗣

至于再三辭弗獲許僉以百姓須主萬幾難曠皇靈

眷命非可謙拒畏天之威用膺嘉祚永言夙志能無

慚德敬簡元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帝用答民心永保

于我有陳惟明靈是饗先是氛霧晝夜晦冥至于是

日景氣清晏識者知有天道焉禮畢輿駕還宮臨太

極前殿詔曰五德更運帝王所以御天三正相因夏

殷所以宰世雖色分辭翰異時文質揖讓征伐迄用

參差而育德振民義歸一揆朕以寡昧時屬艱危國

步屢屯天維三絕肆勤先后拯厥橫流藉將帥之功

兼猛士之力一匡天下再造黔黎梁氏以天祿永終

歷數攸在遵與能之典集大命于朕躬顧惟菲德辭

不獲亮式從天眷俯協民心受終文祖升禋上帝繼

跡百王君臨萬宇若涉川水罔知攸濟寶業初建皇

祚維新思俾惠澤覃被億兆可大赦天下改梁太平

二年為永定元年賜民爵二級文武二等鰥寡孤獨

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逋租宿債皆勿復收其有犯

鄉里清議贓污淫盜者皆洗除先注與之更始長徒

敕系特皆原之亡官失爵禁錮奪勞一依舊典又詔

曰禮陳杞宋詩詠二客弗臣之重歷代斯敦梁氏欽

若神祇憲章在昔濟河沈璧高謝萬邦茅賦所加宜

遵舊典其以江陰郡奉梁主為江陰王行梁正朔車

旗服色一依前準宮館資待務盡優隆又詔梁皇太

后為江陰國太妃皇后為江陰國妃

永定三年六月甲寅文帝以臨川王入即皇帝位

按陳書文帝本紀世祖文皇帝諱蒨字子華始興昭

烈王長子也少沈敏有識量美容儀留意經史舉動

方雅造次必遵禮法高祖甚愛之常稱此兒吾宗之

英秀也梁太清初夢兩日斗一大一小大者光滅墜

地色正黃其大如斗世祖因三分取一而懷之侯景

之亂鄉人多依山湖寇抄世祖獨保家無所犯時亂

日甚乃避地臨安及高祖舉義兵侯景遣使收世祖

及衡陽獻王世祖乃密袖小刀冀因入見而害景至

便屬吏故其事不行高祖大軍圍石頭景欲加害者

數矣會景敗世祖乃得出赴高祖營起家為吳興太

守時宣城劫帥紀機郝仲等各聚眾千余人侵暴郡

境世祖討平之承圣二年授信武將軍監南徐州三

年高祖北征廣陵使世祖為前軍每戰克捷高祖之

將討王僧辯也先召世祖與謀時僧辯女婿杜龕據

吳興兵眾甚盛高祖密令世祖還長城立柵以備龕

世祖收兵纔數百人戰備又少龕遣其將杜泰領精

兵五千乘虛奄至將士相視失色而世祖言笑自若

羊勿踐功成治定樂奏咸云安上治民禮兼文質物

色丘園衣裾里巷朝多君子野無遺賢菽粟同水火

之饒工商富猗頓之旅是以天無蘊寶地有呈祥潏

露卿云朝團曉映山車澤馬服馭登閑既景煥于圖

書方葳蕤于史諜高勛逾于象緯積德冠于嵩華固

無得而稱者矣朕又聞之前王宰世茂賞尊賢式樹

蕃長總征群伯二南崇絕四履遐曠泱泱表海祚土

維齊巖巖泰山俾侯于魯抑又勤王反鄭夾輔還周

召伯之命斯隆河陽之禮咸備況復經營宇宙寧唯

斷鰲足之功弘濟蒼生非直鑿龍門之崄而疇庸報

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寧載懷慚悸者也今授

公相國以南豫州之陳留南丹陽宣城揚州之吳興

東陽新安新寧南徐州之義興江州之鄱陽臨川十

郡封公為陳公錫茲青土苴以白茅爰定爾邦用建

冢社昔旦奭分陜俱為保師晉鄭諸侯咸作卿士兼

其內外禮實攸宜今命使持節兼太尉王通授相國

印綬陳公璽紱使持節兼司空王玚授陳公茅土金

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相國秩逾

猶子建殊功于牧野敷盛業于戡黎納麓時敘之辰

負扆乘機之日并佐時雍是同草創祧祏所系遐邇

宅心宜奉大宗嗣膺寶錄使七廟有奉兆民寧晏末

亡人假延余息嬰此百罹尋繹纏綿興言感絕世祖

固讓至于再三群公卿士固請其日即皇帝位于太

極前殿詔曰上天降禍奄集邦家大行皇帝背離萬

國率土崩心若喪考妣龍圖寶歷眇屬朕躬運鍾擾

攘事切機務南面須主西讓禮輕今便式膺景命光

宅四海可大赦天下罪無輕重悉皆蕩滌逋租宿債

吏民負可勿復收文武內外量加爵敘孝悌力田

為父后者賜爵一級庶祇畏在心公卿畢力勝殘去

殺無待百年興言號哽深增慟絕又詔州郡悉停奔

赴 按侯安都傳安都出為都督南豫州諸軍事鎮

西將軍南豫州刺史高祖崩安都隨世祖還朝與群

臣定議翼奉世祖時世祖謙讓弗敢當太后又以衡

陽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猶豫不能決安都曰今四方

未定何及遠臨川王有功天下須共立之今日之

事后應者斬便按劍上殿白太后出璽又手解世祖

發推就喪次世祖即位遷司空 按沈文阿傳世祖

即皇帝位囗日謁廟尚書右丞庾持奉詔遣博士議

其禮文阿議曰民物推移質文殊軌圣賢因機而立

教王公隨時以適宜夫千人無君不散則亂萬乘無

主不危則亡當隆周之日公旦叔父呂召爪牙成王

在喪禍幾覆國是以既葬便有公冠之儀始殯受麻

冕之策斯蓋示天下以有主慮社稷之艱難迨乎末

葉縱橫漢承其弊維文景刑厝而七國連兵或逾月

即尊或崩日稱詔此皆有為而為之非無心于禮制

也今國諱之日雖抑衰于璽紱之重猶未序于君臣

之儀古禮朝廟退坐正寢聽群臣之政今皇帝拜廟

還宜御太極殿以正南面之尊此即周康在朝一二

臣衛者也其壤奠之節周禮以玉作贄公侯以珪子

男執璧此瑞玉也奠贄既竟又復致享天子以璧王

后用琮秦燒經典威儀散滅叔孫通定禮尢失前憲

奠贄不珪致享無帛公王同璧鴻臚奏賀若此數事

未聞于古后相汾襲至梁行之夫稱觴奉壽家國大

慶四廂雅樂歌奏歡欣今君臣吞哀萬民抑割豈同

于維新之禮乎且周康賓稱奉珪無萬壽之獻此則

前準明矣三宿三囗上宗曰饗斯蓋祭儐受福寧謂

賀酒邪愚以今坐正殿止行薦璧之儀無賀酒之禮

謹撰謁廟還升正寢群臣陪薦儀注如別詔施行

文帝天康元年夏四月癸酉廢帝以皇太子即皇帝

按陳書廢帝本紀廢帝諱伯宗字奉業小字藥王世

祖嫡長子也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生永定二年二

月戊辰拜臨川玉世子三年世祖嗣位八月庚戌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孝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浦县| 武清区| 永兴县| 白银市| 平阴县| 遵义市| 安达市| 汝南县| 嵩明县| 巫山县| 武安市| 南城县| 松潘县| 都兰县| 林州市| 宁津县| 泸定县| 聂拉木县| 崇信县| 错那县| 河北省| 门头沟区| 灵台县| 河池市| 兴义市| 宣恩县| 九寨沟县| 甘孜县| 莒南县| 高青县| 上饶县| 宿州市| 雅江县| 凤城市| 东莞市| 新宾| 平昌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