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列傳二(1)
- 明倫匯編閨媛典閨藻部
- (清)陳夢雷
- 4792字
- 2015-12-27 00:16:39
唐
楊容華
按林下詩談容華楊囗侄女囗初見鄭羲真誦容華
臨鏡曉妝詩鄭大擊節后誦己作數十首鄭皆曰不
如首作囗為之汗背容華詩曰啼鳥驚眠罷房櫳曙
色開鳳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妝似臨池出人疑向
月來自憐方未已欲去復徘徊
薛瑤
按全唐詩薛瑤東明國人左武衛將軍承沖之女年
十五剪發出家六年為謠曰化云心兮思淑貞洞寂
滅兮不見人瑤草芳兮思絪缊將奈何兮青春遂返
初服歸郭元振為妾
如意中女子
按全唐詩話如意中女子年九歲能吟詩則天試之
皆應聲而就其兄辭去則天令作詩送兄遂賦云別
路云初起離亭葉正飛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開元宮人
按孟啟本事詩開元中賜邊軍纊衣制于宮中有兵
士于短袍中得詩曰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
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
已過也重結后生緣兵士以詩白帥帥進呈元宗以
詩遍示宮中曰作者勿隱不汝罪也有一宮人自言
萬死上深憫之遂以嫁得詩者謂曰吾與汝結今生
緣邊人感泣
元載妻王韞秀
按云溪友議元丞相載妻王氏字韞秀王縉相公之
女右丞維之侄初王相公鎮北京以韞秀嫁元載歲
久而見輕怠王氏謂夫曰何不增學妾有奩幌資妝
盡為紙墨之費王氏父母或未之知親屬以載夫婦
皆乞兒厭薄之甚載乃游秦為詩別妻曰年來誰不
厭龍鐘雖在侯門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樹苦遭霜
霰到秦封妻請偕行作詩曰路掃饑寒跡天哀志氣
人休零別離淚攜手入西秦元秀才到京屢陳時務
深得上旨肅宗擢拜中書王氏喜元郎入相寄諸妺
詩曰相國已隨麟閣貴家風第一右丞詩笄年笑解
明機婦恥見蘇秦富貴時元公肅宗代宗兩朝宰相
貴盛無比廣葺亭臺交游貴族客候其門而或間阻
王氏復為一篇以諷之曰楚竹燕歌動畫梁春蘭重
換舞衣裳孫弘開館招佳客知道榮華不久長元公
見詩于是稍減威望太原內外親族悉來謁賀韞秀
置于閑院忽因晴霽日景以青紫絳四十條每條長
三十丈皆施羅綺錦繡之飾每條絳下排金銀爐二
十枚皆焚異香其服乃命諸親戚西院閑步韞秀
問是何物侍婢對曰今日相公及夫人曬曝衣服王
氏謂諸親曰豈料乞索兒婦還有兩事蓋形粗衣也
于是諸親羞赧稍稍而辭韞秀每分衣服器飾于他
人惟不及太原之骨肉且曰兒非不禮于姑姊其奈
當時見辱何洎元公貪囗為心竟招罪戾臺閣彈奏
而亡其家韞秀少有識量節概因高丞相已謝上令
入宮備彤管箴規之任嘆曰王家十三娘二十年太
原節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誰能書得長信昭陽之
事死亦幸矣堅不從命
薛馧
一作
蔣蘊
按全唐詩薛馧字馥彥輔孫女也有詩三首其贈鄭
女郎詩云艷陽灼灼河洛神珠簾繡戶青樓春能彈
箜篌弄纖指愁殺門前少年子笑開一面紅粉妝東
園幾樹桃花死朝理曲暮理曲獨坐窗前一片玉行
也嬌坐也嬌見則令人魂欲銷堂前錦褥紅地爐綠
沉香榼傾屠蘇解佩時時歇歌管芙蓉帳里蘭麝滿
晚起羅衣香不斷燭滅每嫌長夜短
張文姬
按全唐詩張文姬鮑參軍妻也有詩四首其詠溪口
云詩曰溶溶溪口云纔向溪中吐不復歸溪中還作
溪中雨沙上鷺詩云沙頭一水禽鼓翼揚清音只待
高風便非無云漢心
程長文
按全唐詩程長文鄱陽人為強暴所誣系獄獄中書
情上使君云妾家本住鄱陽曲一片貞心比孤竹當
年二八盛容輝紅箋草隸恰如飛盡日閑刺繡坐
有時極浦采蓮歸誰道居貧守都邑幽閨寂寞無人
識海燕朝歸衾枕寒山花夜落階墀濕強暴之男何
所為手持白刃向簾帷一命任從刀下死千金不受
暗中欺我心匪石情難轉志奪秋霜意不移血濺羅
衣終不恨瘡粘錦袖亦何辭縣僚曾未知情緒即便
教人縶囹圄朱唇滴瀝獨銜冤玉筋闌干嘆非所十
月寒更堪思人一聞擊柝一傷神高髻不梳云已散
蛾眉罷埽月仍新三尺嚴章難可越百年心事向誰
說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圭無玷缺尚有銅雀臺
怨春閨怨詩二首
程洛濱
按全唐詩程洛濱長水人京北參軍李華侍兒安史
亂后失所在華后為江州牧登庾樓見其在舟中鼓
胡琴問之乃岳陽王氏舟也華乃幣贖歸洛濱以
詩寄別王氏詩云魚雁回時寫報音難憑銼蘗數年
心雖然情斷沙叱利爭奈平生怨恨深
晁采
按晁采傳大歷中有晁采者小字試鶯女子中之有
文才者也與母獨居深翰墨豐姿艷質映帶一時
有尼常出入其家言采美麗為天下冠不施丹鉛眉
目如畫嘗見其夏月著單衫子右手攀竹枝左手持
蘭花扇按膝上注目水中游魚低諷竹枝小詞若黃
鶯學囀真神仙中人也性愛看云故其室名窺云室
館名期云館一日蘭花始發其母命詠之采即應聲
曰隱于谷里顯于澧潯貴比于白玉重匹于黃金既
入燕姬之夢還鳴宋玉之琴其敏慧若此少與鄰生
文茂筆札周旋每自誓當為伉儷及長而散去猶時
時托侍女通殷勤茂嘗寄以詩曰曉來扶病鏡臺前
無力梳頭甚髻偏消瘦渾如江上柳東風日日起還
眠又曰旭日曈曈破曉霾遙知妝罷下芳囗那能化
作桐花鳳一集佳人白玉釵采得詩因遣侍兒以青
蓮子十枚寄茂且曰吾憐子也茂曰何以不去心侍
者曰正欲使君知其心苦耳茂持啖未竟墜一子于
盆水中有喜鵲過惡污其下茂遂棄之明早有并蒂
花開于水面如梅英大茂因喜曰吾事濟矣取置案
頭數日始謝房亦漸長剖之各得實五枚如所來數
茂即書其異托侍女以報采采持閱大喜曰并蒂之
諧此其征矣因以朝鮮繭紙作鯉魚兩面俱畫鱗甲
腹下令可以藏書遂寄茂以詩曰花箋制葉寄郎邊
的的尋魚為妾傳并蒂已看靈鵲報倩郎早覓買花
船荏苒至秋屢通音問而歡好無繇偶值其母有姻
席之行采即遣人報茂茂喜極乘月至門遂酬夙愿
焉晨起整衣兩不忍別采因自剪鬒發贈茂且曰好
藏青鬢早締白頭也茂歸藏于枕畔蘭香芳烈馥馥
動人因以詩寄之曰幾上金猊靜不焚匡床愁臥對
斜曛犀梳金鏡人何處半枕蘭香空綠云綢繆之后
又復無機可乘時值杪秋金風淅瀝無聊之極因遣
侍兒以詩寄茂曰珍簟生涼夜漏余夢中恍惚覺來
初魂離不得空成病面見無繇浪寄書外江村鐘
響絕枕邊梧葉雨聲疏此時最是思君處腸斷寒猿
定不如茂答曰忽見西風起洞房盧家何處囗金香
文君未奔先成渴顓頊初逢已自傷懷夢欲尋愁落
葉忘憂將種恐飛霜惟應分付青天月共聽床頭漏
漸長自茲以往間闊彌深采抱囗中懷遂雕素質母
察其異苦詢侍兒因露其情母嘆曰才子佳人自應
有此然古多不偶吾今當為成之因托斧柯以采歸
茂
按全唐詩晁采春日送文茂之長安詩云思君遠別
妾心愁踏翠江邊送畫舟欲待相看遲此別只憂紅
日向西流采家畜一白鶴名素素一日雨中忽憶其
夫謂鶴曰昔王母青鸞紹蘭紫燕皆能寄書遠達汝
獨不能乎鶴延頸向采若受命狀采即援筆直書二
絕系于鶴足竟致其夫詩云前細雨日啾啾妾在
閨中獨自愁何事玉郎久離別忘憂縱對豈忘憂春
風送雨過窗東忽憶良人在客中安得妾身今似雨
也隨風去與郎同
清明君
按陳繼儒李公子傳郭汾陽有女曰清明君者有殊
色喜讀離騷古陶謝詩嘗刪詩去其鄭衛者手錄一
卷日日批注閨房中以小室廟祀舜二妃配饗以魯
共伯之母黔婁之妻春秋祭之以文其高閑如此汾
陽王難其配以李公子兩京賦示之清明君慨然嘆
息曰可矣既歸李李年少謔浪醉時微以謔語侵之
清明君不悅見其謝過乃笑曰妾之天性棲棲藝文
固其所長若欲濡首酒杯從公嚬笑間乞暖熱所謂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無已愿以黃金千斤為公子置
妾數百以任恣討汾陽王聞之遣人分馳四方有奇
女子以詩名顯者搜訪殆盡其中曰纖纖曰白娟曰
鷺翿曰春荑曰紅艸曰暈兒曰綠絲曰碎桃皆骨柔
氣清熟千古文奇字而纖纖善箏白娟善歌春荑善
鑒古器善笙紅艸善彈鳥善鼓琴暈兒善嘯綠絲碎
桃善種花花經二人手無不活又善騎馬鷺翿善丹
青善舞公子樂之以酒酒必以詩詩成諸美人起而
和歌歌舞雜聲其地修竹清泉細簾嘉樹月出之時
鳥啼弦亂相與牽衣抱袖紅白低迷起視草頭蕉葉
之上大都墨漬酒痕而已清明君無問晴雨每候山
果新熟則遣美人捧進公子或書史有奇事可讀者
以彩線識之則遣捧進公子或成新篇或偶得一二
佳句不忍獨賞則遣捧進公子故美人人人得親公
子也而清明君當其酒半嘗乘紫帷小車臨焉公子
率纖纖以下短謳長歈彈箏鼓瑟次第上壽酒已則
各以平日所賦詩獻清明君焚香緩坐細加品題稍
不安者為改點數字每點一字輒以觴罰公子曰君
老于詩者也不為美人更之乃含糊作影子過耶是
必容香火情美人皆笑曰善誠如夫人言是宜罰如
此連罰數觴公子竟醉矣
尚宮宋若昭姊妹
按唐書列女傳若昭貝州清陽人世以儒聞父廷芬
能辭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屬文長若莘次若昭若倫
若憲若荀莘昭文尤高皆性素潔鄙熏澤靚妝不愿
歸人欲以學名家家亦不欲與寒鄉凡裔為姻對聽
其學若莘誨諸妹如嚴師著女論語十篇大抵準論
語以韋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為顏冉推明婦道
所宜若昭又為傳申釋之貞元中昭義節度使李抱
真表其才德宗召入禁中試文章并問經史大誼帝
咨美悉留宮中帝能詩每與侍臣賡和五人者皆預
凡進御未嘗不蒙賞又高其風操不以妾侍命之呼
學士擢其父饒州司馬習藝館內教賜第一區加谷
帛元和末若莘卒贈河內郡君自貞元七年秘禁圖
籍詔若莘總領穆宗以若昭尢通練拜尚宮嗣若莘
所職歷穆憲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與諸王主以師
禮見寶歷初卒贈梁國夫人以鹵簿葬若憲代司秘
書文宗尚學以若憲善屬辭粹論議尢禮之大和中
李訓鄭注用事惡宰相李宗閔譖言因駙馬都尉沈
厚賂若憲求執政帝怒幽若憲外第賜死家屬徙
嶺南訓注敗帝悟其讒追恨之若倫若荀早卒廷芬
男獨愚不可教為民終身
牛應貞
按宋若昭牛應貞傳牛肅長女曰應貞適弘農楊唐
源少而聰囗經耳必誦年十三凡誦佛經二百余卷
儒書子史又數百余卷親族驚異之初應貞未讀左
傳方擬授之而夜中初眠忽誦春秋起惠公元妃孟
子卒終智伯貪而復故韓魏反而喪之凡三十卷一
字無遺天曉而畢當誦時不教之者或相酬和其父
驚駭數呼之都不答誦已而覺問何故亦不知試令
開卷則已精熟矣著文章百余首后遂學窮三教博
涉多能每夜中眠熟與文人談論文人皆故知名者
往來答難或稱王弼鄭元王衍陸機辯論鋒起或論
文章談名理往往數夜不已年二十四而卒今采其
文魍魎問影賦著于篇其序曰庚辰歲予嬰沈痛之
疾不起者十旬毀頓精神羸悴形體藥物救療有加
無瘳感莊子有魍魎責影之義故假之為賦庶解疾
焉魍魎問于予影曰君英達之人聰明之子學包六
藝文兼百氏頤道家之秘言探釋部之幽旨既虔恭
于中饋又希慕于前史不矯枉以干名不毀物而成
己伊淑德之如此即精神之足恃何故羸厥姿貌沮
其精神煩冤枕席憔悴衣巾子惟形兮是寄形與子
兮相親何不誨之以崇德而教之以敦倫異萊妻之
樂道殊鴻婦之安貧豈痼疾而無賴將微賤而忘身
今節變歲移臘終春首昭晴光于郊甸勤暄氣于梅
柳水解凍而繞軒風扇和而入牖固可蠲憂釋疾怡
神養壽何默爾營自貽伊咎仆于是勃然而應曰子
居于無人之域游乎魑魅之鄉形既圖于夏鼎名又
著于蒙莊何所見之不博何所談之不長夫影依日
而生像因人而見豈言談之足曉何節物之能辯隨
晦明以興滅逐形體以遷變以愚夫畏影而蒙鄙之
性以彰智者視陰而遲暮之心可見伊美惡兮由己
影何辜而遇譴且予聞至道之精窈兮冥至道之極
昏兮默達人委性命之修短君子任時運之通塞悔
吝不能纏榮耀不能惑喪之不以為喪得之不以為
得君子何乃怒予之不賞芳春責予之不貴華飾且
吾之秉操奚子智之能測言未卒魍魎惕然而驚嘆
息而起曰仆生于絕域之外長于荒遐之境未曉智
者之處身是以造君而問影既談元之至妙請終身
以藏屏初應貞夢制書而食之每夢食數十卷則文
體一變如是非一遂工為賦頌文名曰遺芳
王鳳兒
按侍兒小名錄補遺貞元中進士賈全虛者黜于春
官春深臨御溝而坐忽見一花流至全虛以手接之
香馥頗異旁連數葉上有詩一首筆跡纖麗言詞幽
怨詩曰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
接流人全虛得之悲想其人涕泗交墜不能離溝上
街吏頗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實德宗亦為感動令中
人細詢之乃于翠筠宮奉恩院王才人養女鳳兒者
得其由云初從母學文選初學記及慕陳后主孔貴
嬪為詩數日前臨水折花偶為宮思今敗露死無所
逃德宗為之惻然召全虛授金吾衛兵曹以鳳兒賜
之車載其院資皆賜全虛焉(
按此與于佑盧渥事同但王鳳兒與韓氏姓氏
年代不合故兩存之)
元稹妻韋氏袁氏
按云溪友議元相國稹初娶京兆韋氏字蕙藂官未
達而苦貧繼室河東袁氏字柔之二夫人俱有才思
時彥以為佳偶初韋氏卒不勝其悲為詩悼之曰謝
家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畫篋
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囗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
槐今日贈錢過百萬為君營奠復營齋又曰曾經滄
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復自會稽守拜尚書右
丞到京未逾月出鎮武昌是時中門外構緹幕候天
使送節次忽聞宅內慟哭侍者曰夫人也乃傳聞旌
鉞將至何慟焉袁氏曰歲杪到家鄉先春又赴任寄
情未半相見所以如此立贈柔之詩曰窮冬到鄉國
正歲別京華自恨風塵異常看遠地花碧幢還照耀
紅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隨即是家柔之答曰侯
門初擁節御苑柳絲新以是悲殊命惟愁別是親黃
鶯遷古木珠履徙清塵想到千山外滄江正暮春元
公與袁琴瑟和諧亦房帷之美也(
按柔之他書皆作裴氏獨云溪友議
作袁)
吉中孚妻張氏
按全唐詩張夫人楚州山陽人戶部侍郎吉中孚妻
也有詩五首其拜新月詩云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
魄初籠桂虛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妝樓上鸞鏡未
安臺蛾眉已相向拜月不勝情庭花風露清月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