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飛煉(2)

  • 千金翼方
  • 孫思邈
  • 4956字
  • 2015-12-27 00:00:05

內容:治虛勞百病,羸瘦,咳逆短氣,骨間有熱,四肢煩疼,或腸鳴腹中絞痛,大小便不利,尿色赤黃,積時繞臍切痛急,眼眩冒悶,惡寒風痹,食飲不消,消渴嘔逆,胸中脅下滿氣不得息,周體浮腫,痹重不得屈伸,唇口青,手足逆,齒牙疼,產婦中風及大腸寒,年老目暗,惡風頭著巾帽,濃衣對火,腰脊痛,百病皆治,不可悉記,甚良。能久服則氣力強壯,延年益壽。方∶紫石英(取紫色,頭如樗蒲者上)白石英(取如箭旋者上)鐘乳(極白乳色者上)石硫黃(取干黃色,燒有灰者)赤石脂海蛤栝蔞(各二兩半)干姜白術(各一兩半)人參桔梗細辛(各五分)防風黑附子(炮,去皮)桂心(各三分)上一十五味,皆取真新好者,各異搗篩,已乃出散,重二兩為一劑,分三薄,凈,溫淳酒服一薄,日移一丈再服一薄,如此三薄盡,須臾以寒水洗手足,藥力行者痹便自脫衣冷水極浴,藥力盡行,周體涼了,心意開明,所患即瘥。羸困著床,皆不終日愈矣。人有強弱,有耐藥,若人羸弱者,可先小食乃服藥;若人強,不須食也。有至三劑藥不行者。若病患有宿,宜先服硝石大黃丸下之,乃可服散,服藥之后,宜牽勞。若羸著床不能行者,扶起行之,常當寒食、寒臥、寒衣,能極寒益善。若寒藥未發者,不可浴也,浴則矜寒,使藥噤不發,令人顫抖,當溫酒飲之,起跳踴春摩出力,溫乃浴解則止,勿過多也。又當數令食,無晝夜,一日可六七食,若失食飲,亦令人寒,從食則溫矣。若老小上氣及產婦臥不能起、頭不去巾帽、濃衣對火者,服藥之后便去衣巾,將冷如法,勿疑。虛人易治,與此藥相宜;實人勿服也,此藥雖良,令人氣力兼倍,然其難將適。大要在善將息節度,專心候按,不可失意,當絕人事,唯久病著床醫所不治患厭病精意者,乃可服耳。小病不能自勞者,必廢失節度,慎勿服之。若傷寒大下后乃可服之,便極飲冷水。若產婦中風身體強痛不得動搖者,便溫酒服一劑,因以冷水浴取瘥。已浴之后,身有小痹,便以寒水浴使周遍,初得小冷,當小惡,得水之后,自當快之,當數食飲酒于意復悄悄不可快者,當復冷水浴,以病甚者水略不去體也。若病偏在一處,偏煩、偏熱、偏冷、偏痹及眩,心腹滿者,便以冷水逐洗于水下即可矣,如此盡晝夜洗,藥力盡乃止。凡服此藥不令人吐也,病痛皆自冷,若膈上滿欲吐者,便少冷食即安矣。服藥之后,大盒飯變于常,或小青黑色,此藥功耳,勿怪之。若大溫欲吐不可禁者,當吐,不可令人極也,明旦當更服。若洗浴晚者,藥必失勢不行,則冷不可強也。凡洗浴太早則藥噤寒,太晚則吐亂,不可失適。寒則出力乃溫洗,吐則速令洗冷,食若以饑為寒者食自溫,常當將冷不可熱向火,若誤更衣臥即為逆。凡服此藥,食皆須冷,唯酒令熱,自從或一月而解,或二十日而解之,當飲酒令體中薰薰不絕,當以淳酒,若飲薄酒及白酒,令人變亂。若病癥瘕者,要當先下,乃可服藥耳。

<篇名>三石散

內容:主風勞青冷補益諸病悉治之方∶紫石英鐘乳白石英(并研,各五分)白術(三兩半)防風桂心(各一兩半)牡蠣(半兩,熬)桔梗(一兩)細辛茯苓人參附子(去皮)栝蔞蜀椒(汗,去目)杜仲(炙)干姜(各三兩)上一十六味,搗五千杵,酒服方寸匕,日三,行百步。

<篇名>更生散

內容:治男子女人宿寒虛羸,胸脅逆滿,手足煩熱,四肢不仁,食飲損少,身體疾病,乍寒乍熱,極者著床四五十年,服眾藥不瘥,此治萬病,無不愈者悉主之方∶鐘乳白石英海蛤(各研)赤石脂防風栝蔞(各二兩半)干姜白術(各一兩半)上一十三味,皆須新好州土者搗篩為散,囊盛四兩,為八薄,溫酒和服一薄,須臾起行,隨力所往,還欲坐臥,隨意著衣乃臥,適體中所便,食時乃冷,不得熱食,只得大冷,忌食豬肉羹湯面,不得房室,諸禁忌之物皆不得食,服藥后二十日復飲熱食及房室,可漸隨意,唯服藥時不得耳。若頭面中憒憒者,散發風中梳百余遍。一日三飲五合酒訖,日下晡渴,便

<篇名>服諸石藥及寒食散已,違失節度,發病療之法合四十五條第三

內容:論三首論曰∶服石丸散及酒,亦有單服異石者,既見未即有效,謂不得藥力,至后發動之日,都不自疑是石,不青作石法將息,乃作異治,多致其患。略述將息節度法如后∶一、或頭痛欲裂者,由熱食作癖故也。急下之,即瘥。

二、或惡食臭如死物氣,由溫食作癖故也。急下之,下不瘥,仍速冷食強行,瘥。

三、或兩目欲脫者,由犯熱在肝故也。急下之,自止。

四、或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者,由衣濃近火故也。但脫衣當風,取冷石熨咽顙即止,不須洗之。

五、或腰痛欲折者,由衣濃體溫故也。宜水洗石熨。

六、或大便難、腹中堅如盤蛇,由犯溫積久,有干糞不去故也。宜消酥蜜膏適寒溫調服一二升,津潤腹中即下,若不可更下,乃止。

七、或頭眩欲蹶者,由衣濃犯熱故也。宜針頭,冷水洗,即止。

八、或淋下不得小便者,由坐久下溫、乘騎下熱入膀胱故也。但冷食飲冷水洗、熨以冷石三兩度即止。若不止,可下之,不下,殺人。

九、或腳疼欲折者,由久坐下溫故也。宜臥單床、行役、冷水洗,止。

十、或患寒頭掉不自支任者,由食少、藥氣行于肌膚、五臟失守、百脈搖動、與正氣競故也。乃強飲熱酒以和其脈,強食冷飯以定其臟,強行動以調其關節,強洗以宣其壅滯。酒行沖遍,關機調柔,則了了心明也。

十一、或腹脹欲死者,由久坐下熱、衣溫、失食、失洗、不行故也。宜冷水洗,當風取冷,即瘥。亦宜冷食。

十二、或失氣不可禁止者,由犯熱不時洗故也。但冷洗之即瘥。

十三、或心痛如刺者,由應食而不食、應洗而不洗、寒熱相擊、氣結不通、聚在心中故也。宜任性,但飲熱酒,令酒勢得行,氣息通達氣得已行,以冷水淹布手巾,著所苦處,溫復易之,須臾自解,仍速冷食,能多為善。諸痛之中,心痛最惡,急宜速救之,唯熱酒為善,起十四、或遺糞不自覺者,由下溫熱氣上入胃腹故也。冷水洗即止。

十五、或氣絕口噤不得開者,由冷熱交競故也。病者不自知,當須旁人救之。要以熱酒灌之,咽中寒盛,酒入必還出,但頻灌出復納,乃至半日許,得酒下,瘥。不下必死。

十六、或食便吐出不得安住者,由癖故也。急下之,不下殺人。

十七、或小便稠數者,由熱食及啖諸熱物餅、果肉之屬故也。宜以冷水洗浴,少服梔子湯,瘥。

十八、或下部臭爛者,由坐薦濃下熱故也。坐冷水中即止。

十九、或耳鳴如風聲,又有汁出者,由自勞出力過度、房室不節、氣上奔耳故也。但數數冷食,禁房室即瘥。

二十、或目痛如刺者,由熱入胃肝奔眼故也。但數數冷食,清旦以小便洗之,三日即止二十一、或口中傷爛舌強,而燥不得食味者,由食少谷氣不足、藥氣積在胃管中故也。

以梔子湯三劑,即止。

二十二、或腳指間生瘡者,由著履襪太溫故也。當履冷地、冷水洗之,即止。

二十三、或手足偏痛,諸骨節解,身體發癰及瘡結核者,由寢處久不自移徙、暴熱偏并、聚在一處故也。若堅結極痛甚者,癰發。若覺,便以冷水洗之,冷石熨之,飲熱酒散極熱,數日以冷水洗不絕,乃瘥。洗之無限,要瘥為期。若乃不瘥,取磨刀石如手許大,燒令赤,以投苦酒中,石自裂,細搗以冷水和涂之,日二三,止。

二十四、或嗜臥不能自覺者,由久坐熱悶故也。急起,冷水洗,冷食,自瘥。

二十五、或夜不得眠者,由食少熱在內故也。服梔子湯,冷食、止。

二十六、或飲酒不解,食不得下,乍寒乍熱,不洗便熱,洗之復又寒,甚者數十日,輕者數日,晝夜不得寢息,愁悲恚怒驚悚恐懼恍惚忘誤者,由犯溫積久、寢處失節、食熱作癖內實、使熱與藥并行、寒熱交競故也,雖以洗救之,終不解也。昔皇甫氏曾如此,對食垂涕,援刀欲自刳,未及得施,賴叔親見,迫事不得行,退而自思,乃努力強食飲冷水洗,即止,禍不成矣。當困時舉家親知莫能救解,賴三兄士元披方得三黃湯令服,大便下即瘥。自此,常以救以急也。

二十七、或脫衣便寒,著衣便熱者,由脫著之間無適故也。當小寒便著,小熱便脫。又洗之則醒,勿忍,不依此者,便發病也。

二十八、或兩腋下爛,由兩臂相近故也。以物隔之、冷水洗之、冷石熨之,止。

二十九、或嘔逆,咽中傷損,清血出者,由臥溫食熱故也。飲冷水、冷石熨,咽即止。

三十、或鼻中有氣如斷雞子臭者,由熱衣溫食故也。但脫衣、冷食、冷水洗即止。

三十一、或齒齦腫,唇爛牙疼頰噤者,由犯熱不時解故也。但當對風張口,使冷水入咽顙,冷漱口三度,叩齒三十六通,止。

三十二、或遍體患腫痛,不能自轉徙者,由久停久息、久不飲酒,藥氣沉在皮膚之內,血脈不通故也。但飲熱酒、冷水洗、自勞、行,瘥。若極不能自行,使人扶強行,令肢節調柔乃止。雖行又不得令過,過則失度。熱復洗之。要者,酒為佳。

三十三、或目暗無所見者,由飲食熱、居處太溫故也。但冷食、冷人洗、脫衣、目自明也。

三十四、或下痢如寒中者,由食飲犯熱所致故也。人多疑是卒疾又滯癖,作者皆由犯熱所為,慎勿疑也。速脫衣、冷食、飲熱酒,即瘥。

三十五、或百節酸疼者,由濃衣被溫故也。但臥單床薄被著單故衣,瘥。雖冬寒常須散發受風,冷石熨,若犯此悶者,但緩衣帶冷浴,勿忍病而畏浴也。

三十六、或兢戰惡寒,或發熱如溫瘧者,由失食忍饑、失洗、不行,又由食臭穢故也。

急冷食、冷水洗之,數行止。

三十七、或關節強直,不可屈伸者,由濃衣、坐久停息、不煩勞、藥氣不散,漸侵筋血故也。當任力自溫,便以冷水洗,飲熱灑,瘥。令行動出力,使勞發熱,非濃衣近火,又仍不遍則失度,熱復洗之。

三十八、或患食冷不可下者,由久食冷,口中不知味故也。當作白糜酒和酥,熱食一兩度,若熱悶者,還冷食飲,止。

三十九、或傷寒溫瘧者,由犯熱故也。亦可以常藥治之,無咎。但勿服熱藥,傷寒、瘧藥皆除熱破癖。不與寒食相妨,可通服也。

四十、或藥發輒尸,臥不識人者,由熱氣盛、食少不充、邪忤正性故也。但飲熱酒、冷食、冷水洗、自勤勞,以水淹布蓋頭,溫易之,仍自勞,瘥。

四十一、或肌肉堅如木石,不可屈伸者,由食熱臥溫作癖,久而不下,五臟隔閉,血脈不通故也。但下,須冷食、冷凍飲料、冷水洗,自勞行,瘥。

四十二、或四肢面目皆浮腫者,由食溫久不自勞,藥與正氣相隔故也。但飲熱酒、冷飯,自勞行,洗浴,止。

四十三、或身肉痛楚,移轉不在一處,如似游風者,由犯熱故也。非是風。宜冷水洗、冷石熨,即止。

四十四、或寒熱累日,張口吐舌,眼視高睛,不與人相當,日用水百余石,洗澆不解者,由不能自勞行,飲冷酒食熱故也。譬如人,心下更寒,以冷水救之,愈。劇者,氣結成冰。得熱熨飲則冰消氣通,人乃解。藥氣聚心,乃更寒戰,宜急飲熱酒,令四肢通暢,然后以冷食、冷水洗之,即止。

四十五、或臂腳偏偏急痛,由久坐臥溫處不移徙,熱入腹附骨故也。當以冷水淹布巾以搏之,溫即易之,不過三日,止。

上,凡服石之人有病,要先以解石法消息之,若不效者,始可用余方救之。前所列凡四十五條,原是服石丸散違失節度發病由狀,亦有消息得瘥者,今之世人,多有單服鐘乳、礬石、桃花石、紫石,亦有僉和草藥服之,此等雖非五石,亦是五石之例,至于將息慎忌、禁發動病由、消息損益亦同例。人既見單石而不稱意,乃便輕之,唯以大散,乃至發動,乃致困危。其服單石者,理宜將息,若違犯禁忌,但看病狀與上微同者,依前法消息,必定痊除。

論曰∶服石發動將息,事雖眾多,指的而言者,要當違人理、反常性??梢酪渍邔⑾?,所謂六反、七急、八不可、三無疑。

言六反者∶重衣更寒一反饑則生臭二反極則自勞三反溫則滯痢四反飲食欲寒五反腫瘡水洗六反言七急者∶當洗勿失時一急當食勿饑二急酒必清淳熱三急衣溫便脫四急食必須冷五急食不患多六急臥必底薄七急言八不可者∶冬寒欲火一不可飲食欲熱二不可當疹自疑三不可畏避風濕四不可極不欲行五不可飲食畏多六不可居貪濃席七不可所欲縱意八不可言三無疑者∶務違常理一無疑委心棄本二無疑寢處必寒三無疑上,凡服之人,若能依此六反、七急、八不可、三無疑者,雖不得終蠲此疾,復常無病,可以清旦暮之暴也。

<篇名>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

內容:論一首方六十九首論曰∶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唯酒欲清,熱飲之,不爾,即百病生焉。服寒食散,但冷將息,即是解藥熱實大盛熱,服三黃湯也。

治石發動上氣熱實不解心腹滿,小便赤,大便赤,大便不利,痞逆沖胸,口中焦燥目赤方∶大黃(一兩)黃連黃芩芒硝甘草(炙,各二兩)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再服。凡用大黃、芒硝,臨湯熟納之。

治石發熱舊小三黃湯,殺石熱勝前方,除實不及前方∶大黃(二兩,一方一兩)黃芩(二兩,一方一兩)梔子(十四枚,擘)豉(三升,綿裹)上四味,咀,以水六升,先煎藥數沸后,納豉,煮取二升,分二服,取瘥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城步| 临江市| 南召县| 阳泉市| 奈曼旗| 太保市| 平顶山市| 化州市| 萍乡市| 临漳县| 桓台县| 天等县| 卢氏县| 治多县| 壤塘县| 土默特右旗| 绥阳县| 奉化市| 岢岚县| 天水市| 清水河县| 扶沟县| 万盛区| 扶余县| 冕宁县| 九江市| 和静县| 元谋县| 大连市| 玛沁县| 宁陕县| 遂平县| 旅游| 武清区| 宁津县| 开化县| 洛扎县| 新晃| 宝应县|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