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婦人一(3)

  • 千金翼方
  • 孫思邈
  • 3294字
  • 2015-12-27 00:00:05

煉粉方∶胡粉三大升,盆中盛水,投粉于中熟攪,以雞羽水上掃取,以舊破雞子十枚,去黃瀉白于瓷碗中,以粉置其上,以瓷碗密蓋之,五升米下蒸之,乃曝干研用,敷面百倍省,面有光。

滅瘢方∶衣魚(二枚)白石脂(一分)雁屎(三分)白附子(一分)白僵蠶(半兩)上五味為末,臘月豬脂和敷,慎生冷風日,令肌膩。

滅瘢方∶丹參羊脂上二味,和煎敷之,滅瘢神妙。

又方∶以蜜涂之佳。

又方∶取禹余糧、半夏等分搗末,以雞子黃和,先以新布拭瘢上令赤,以涂之,勿見風,涂之二十日,十年瘢并滅。

手膏方∶桃仁杏仁(各二十枚,去皮尖)橘仁(一合)(十枚)大棗(三十枚)辛夷芎當歸牛腦羊腦白狗腦(各二兩,無白狗,諸狗亦得)上一十一味,先以酒漬腦等,又別以酒六升煮赤以上藥,令沸停冷,乃和諸腦等,然后碎辛夷三味,以綿裹之,去棗皮核合納酒中,以瓷器貯之。五日以后,先凈訖,取涂手,甚光潤,而忌近火炙手。

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痛方∶取豬胰著熱酒中以洗之即瘥。

治冬月冒涉凍凌,面目手足瘃壞,及始熱疼痛欲瘃方∶取麥窠煮濃汁,熱漬手足兼洗之,三五日即度瘥。

治手足皴凍欲脫方∶椒芎(各半兩)白芷(一分)防風(一分)姜(一分,作鹽)上五味,以水四升,煎令濃,涂洗之三數遍即瘥。

治凍傷十指欲墮方∶取馬矢三升,煮令麻沸漬冷,易之半日愈。

<篇名>熏衣衣香第六

內容:方六首熏衣香方∶熏陸香(八兩)藿香覽探(各三兩,一方無)甲香(二兩)詹糖(五兩)青桂皮(五兩)上六味,末,前件干香中,先取硬者粘濕難碎者,各別搗,或細切咀,使如黍粟,然后一一薄布于盤上,自余別搗,亦別布于其上,有須篩下者,以紗,不得木,細別煎蜜,就盤上以手搜搦令勻,然后搗之,燥濕必須調適,不得過度,太燥則難丸,太濕則難燒,濕則香氣不發(fā),燥則煙多,煙多則惟有焦臭,無復芬芳,是故香,須復粗細燥濕合度,蜜與香相稱,火又須微,使香與綠煙而共盡。

衣香衣∶沉香苜蓿香(各五兩)丁香甘松香藿香青木香艾納香雞舌香雀腦香(各一兩)麝香(半兩)白檀香(三兩)零陵香(十兩)上一十二味,各搗令如黍粟麩糠等物令細末,乃和令相得,若置衣箱中,必須綿裹之,不得用紙,秋冬猶著,盛熱暑之時令香速,凡諸草香不但須新,及時乃佳,若欲少作者,準此為大率也。

干香方∶丁香(一兩)麝香白檀沉香(各半兩)零陵香(五兩)甘松香(七兩)藿香(八兩)上七味,先搗丁香令碎,次搗甘松香,合搗訖,乃和麝香合和衣。

<篇名>五香丸并湯

內容:主一切腫下氣,散毒心痛方∶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三兩)桂心白芷當歸香附子檳榔(各一兩)麝香(一銖)上一十一味,搗篩為末,煉蜜和搗千杵,丸如梧子大,含咽令浸盡,日三夜一,一日一夜用十二丸,當即覺香,五日身香,十日衣被香。忌食五辛,其湯法,取檳榔以前隨多少皆等分,以水微微火上煮一炊久,大沸定,納麝香末一銖,勿去滓,澄清,服一升。凡疔腫口中喉中腳底背甲下癰疽痔漏皆服之,其湯不瘥作丸含之,數以湯洗之。(一方有豆蔻,無麝香。

<篇名>十香丸

內容:令人身體百處皆香方∶沉香麝香白檀香青木香零陵香白芷甘松香藿香細辛芎檳榔豆蔻(各一兩)香附子(半兩)丁香(三分)上一十四味,搗篩為末,煉蜜和綿裹如梧子大,日夕含之,咽津味盡即止,忌五辛。

香粉方∶白附子茯苓白術白芷白蘞白檀(各一兩)沉香青木香雞舌香零陵香丁香藿香(各二兩)麝香(一分)粉英(六升)上一十四味,各細搗篩絹下,以取色青黑者,乃粗搗紗下,貯粉囊中,置大合子內,以粉覆之,密閉七日后取之,粉香至盛而色白,如本欲為香粉者,不問香之之白黑悉以和粉,粉雖香而色至黑,必須分別用之,不可悉和之,粉囊以熟帛雙作之。

<篇名>令身香第七

內容:方一十三首香身方∶甘草(五分,炙)芎(一兩)白芷(三分)上三味,搗篩為散,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口香,四十日身香。

又方∶瓜子松根白皮大棗(各一兩)上三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百日衣被皆香。

又方∶瓜子芎本當歸杜蘅細辛防風(各一分)上七味,搗篩為散,食后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五日口香,十日身香,二十日肉香,三十日骨香,五十日遠聞香,六十日透衣香(一方有白芷。)治諸身體臭方∶竹葉(十兩)桃白皮(四兩)上二味,以水一石二斗,煮取五斗,浴身即香也。

治諸腋臭方∶伏龍肝為末,和作泥敷之,瘥。

又方∶牛脂和胡粉三合煎令可丸,涂之。

又方∶三年苦酒和鍛石涂之。

又方∶赤銅屑以大醋和銅器中,炒令極熱,以布裹熨腋下,冷則易之,瘥。

又方∶青木香(二兩)附子鍛石(各一兩)礬石(半兩,燒)米粉(一升)上五味,搗篩為散,如常粉腋良。

又方∶馬齒草一束,搗碎以蜜和作團,紙裹之以泥,紙上濃半寸,曝干,以火燒熟破取,更以少許蜜和,仍令熱勿使冷也,先以生布揩之,然后藥夾腋下令極痛,亦忍不能得,然后以手巾勒兩臂著身即瘥。

鍛石散方∶鍛石一升青木香楓香熏陸香丁香陽起石(各二兩)橘皮(二兩)礬石(四兩)上八味,并熬,搗篩為散。以綿作袋,粗如四指,長四寸,展使著藥,先以布揩令痛夾之也。

又方∶鍛石(五合)馬齒草(二兩)礬石(三兩,燒)甘松香(一兩)上四味,合搗篩,先以生布揩病上,令黃汁出,拭干,以散敷之,滿三日瘥,永除。

又方∶二月社日,盜取社家糜一團,猥地摩腋下三七遍,擲著五道頭,勿令人知,永瘥,人知即不效。

<篇名>生發(fā)黑發(fā)第八

內容:方一十九首治發(fā)薄不生方∶先以醋泔清洗禿處,以生布揩令火熱,臘月脂并細研鐵生煎三沸,涂之日三遍。

生發(fā)須膏方∶附子荊實(各二兩)松葉柏葉(各三兩)烏雞脂(三合)上五味,咀,合盛新瓦瓶中,陰干百日出,搗以馬膏和如薄粥,涂頭發(fā)如澤法裹絮中,無令中風,三十日長。

<篇名>生發(fā)膏

內容:令發(fā)速長而黑,敷藥時特忌風方。

烏喙莽草續(xù)斷皂莢澤蘭白術細辛竹葉(各一兩)防風辛夷(各一兩)柏葉(細切,四兩)杏仁(別搗)松葉(各三兩)豬脂(三升)上一十四味,切,先以三年大醋三升漬令一宿,納藥脂中,煎三上三下,膏成去滓,涂發(fā)及頂上。(《千金》有石楠。)

<篇名>生發(fā)膏

內容:主發(fā)鬢禿落不生方∶升麻薺(各二兩)莽草白芷防風(各一兩)蜣螂(四枚)馬脂驢脂雄雞脂(一云熊脂)豬脂狗脂(各五合)上十一味,藥五味,脂取成煎者,并切,以醋漬一宿,曉合煎之,沸則停火,冷更上,一沸停,三上三下,去滓傅頭,以當澤用之,三十日生矣。

又方∶羊矢灰灌取汁洗之。三日一洗,不過十洗,即生矣。

治落發(fā)方∶柏葉(切,一升)附子(二兩)上二味,搗篩,豬脂和,作三十丸。洗發(fā)時即納一丸泔中,發(fā)不落。其藥以布裹密器貯,勿令瀉氣。

長發(fā)方∶蔓荊子(三升)大附子(三枚)上二味,咀,以酒一斗二升漬之。盛瓷瓶中,封頭二十日。取雞肪煎以涂之,澤以汁櫛發(fā)。十日長一尺,勿逼面涂。

又方∶麻子仁(三升)秦椒(三升)上二味,合以泔漬一宿,以沐發(fā)長矣。

又方∶麻子(二升)白桐葉(一把)上二味,以米泔汁煮去滓,適寒溫,沐二十日長矣。

治發(fā)落方∶鍛石三升,水拌令濕,炒令極焦,停冷,以絹袋貯之,以酒三升漬之,密封。冬二七日,春秋七日,取酒溫服一合,常令酒氣相接,七日落止,百日服之終身不落,新發(fā)生也。

又方∶桑白皮一石,以水一石煮三沸,以沐發(fā)三過即止。

令白發(fā)還黑方∶隴西白芷旋復花秦椒(各一升)桂心(一尺)上四味,搗篩為散,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還黑,禁房室。

又方∶烏麻丸蒸九曝搗末,棗膏和丸,久服之。

又方∶八角附子(一枚)大酢(半升)上二味,于銅器中煎取兩沸,納好礬石大如棋子一枚,消盡納脂三兩,和令相得,下之攪至凝,納竹筒中,拔白發(fā),以膏涂上,即生黑發(fā)。

發(fā)黃方∶臘月豬膏和羊矢灰、蒲灰等分敷之,三日一為取黑止。

又方∶以醋煮大豆,爛,去豆,煎冷稠,涂發(fā)。

又方∶熊脂涂發(fā)梳之,散頭床底伏地一食頃,即出,形盡當黑。用之不過一升。

染發(fā)方∶石榴三顆,皮葉亦得針沙如棗核許大,醋六升,水三升,和藥合煮,得一千沸即熟,灰汁洗干染之。

<篇名>瓜子散

內容:治頭發(fā)早白。又主虛勞腦髓空竭,胃氣不和,諸臟虛絕,血氣不足,故令人發(fā)早白,少而算發(fā)及憂愁早白,遠視,風淚出手足,煩熱恍惚忘誤,連年下痢,服之一年后,大瓜子(一升)白芷(去皮)當歸芎甘草(炙,各二兩)上五味,搗篩為散,食后服方寸匕,日三,酒漿湯飲任性服之(一方有松子二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新疆| 磴口县| 武邑县| 林甸县| 大庆市| 莫力| 彭州市| 双牌县| 湖北省| 石城县| 铁岭县| 隆尧县| 大竹县| 北安市| 资源县| 余庆县| 湘乡市| 应城市| 辽阳市| 崇信县| 香河县| 裕民县| 天柱县| 八宿县| 建瓯市| 慈溪市| 嘉禾县| 灌南县| 聂拉木县| 布尔津县| 宜黄县| 泽库县| 仁化县| 河间市| 璧山县| 广西| 沧州市| 佛教| 锡林浩特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