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總括群經錄上之四

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后秦)

起姚萇(謚為昭武皇帝)白雀元年甲申。至姚泓(無謚)永和三年丁巳。凡經三主三十四年沙門五人。所出經律論等。總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于中六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見在二十八部九十六卷闕本準大智度論后記云弘始三年歲在辛丑王道圭云庚子一本亦云歲在辛丑房及甄鸞更差一載今依后記為正次第排之) (姚秦)沙門竺佛念(一十二部七十四卷經律集) 沙門鳩摩羅什(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經律論集) 沙門弗若多羅(一部五十八卷律) 沙門佛陀耶舍(四部八十四卷經律) 沙門曇摩耶舍(三部二十四卷經論) 十住斷結經十卷(初云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一名十千日光三昧定亦云十地斷結或十一卷或十四卷第二出見三秦錄高僧傳僧祐錄) 菩薩瓔珞經十二卷(一名現(xiàn)在報第二出或十三卷或十四卷或十六卷符秦建元十二年七月出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錄) 菩薩處胎經五卷(初云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亦直云胎經或四卷或八卷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錄) 中陰經二卷(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錄) 菩薩瓔珞本業(yè)經二卷(或直云瓔珞本業(yè)經初出見長房錄) 鼻奈耶律十卷(一名誡因緣經亦云鼻柰耶經亦云戒果因緣經沙門曇景筆受見安公經序符秦建元十四年壬午正月十二日出) 出曜經二十卷(亦云出曜論或十九卷符秦建元十九年出見二秦錄高僧傳僧祐寶唱等錄)

上見在。已下闕 持人菩薩經三卷(第二出與法護持人羅什持世同本見長房錄) 大方等無相經五卷(亦名大云經或四卷與曇無讖方等大云同本初出見長房錄) 菩薩普處經三卷(見長房錄) 十誦比丘尼戒所出本末一卷(第三出僧純于拘夷國得梵本佛念為譯文煩后竺法汰刪改正之見寶唱錄) 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一卷(或云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第三出見僧祐錄)

右一十二部七十四卷(出曜上七部六十一卷見在持人下五部一十三卷闕本)

沙門竺佛念。涼州人。弱年出家志業(yè)清堅。外和內朗有通敏之鑒。諷習眾經粗涉外典。其蒼雅詁訓尤所明練。少好游方備觀風俗。家世西河洞曉方語。華戎音義莫不兼釋。故義學之譽雖闕。洽聞之聲甚著。符氏建元年中有曇摩持。鳩摩羅佛提。僧伽跋澄。提婆難提等。來入長安。安公趙政等請出眾經。當時名德莫能傳譯。眾咸推念以為明匠。自安高支謙之后。莫踰于念。在符姚二代為譯人之宗。故關中僧眾咸共嘉焉。念于符姚二代。自譯十住斷結等經一十二部(長房錄中別存十地斷結經十卷者非也住之與地二義無別今存十住十地刪之)后遘疾卒于常安。遠近白黑莫不嘆惜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四十卷(亦名大品般若經祐云新大品經第三出與放光等同本或三十卷或二十四或二十七弘始五年癸卯四月二十三日出至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訖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十卷(題云摩訶般若波羅蜜無小品字祐云新小品經與道行明度等同本第七譯或七卷弘始十年二月六日出至四月三十日訖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亦云金剛般若經佛在舍衛(wèi)國者初出與元魏留支等出者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亦云仁王般若經或云一卷第二出與晉世法護與梁朝真諦譯者同本異出房云見別錄)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一卷(亦云摩訶大明咒經初出與唐譯般若心經等同本見經題上) 菩薩藏經三卷(一名富樓那問經亦名大悲心經今編入寶積當?shù)谑邥粯悄菚胧计吣瓿龌蚨淼诙雠c法護出者同本見二秦錄僧祐錄) 善臂菩薩經二卷(今編入寶積當?shù)诙鶗姺ㄉ箱洠? 須摩提菩薩經一卷(第二出與寶積妙慧會等同本見長房錄) 自在王菩薩經二卷(或無菩薩字初出與奮迅王經同本弘始九年于尚書令姚顯第出僧睿筆受并制序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莊嚴菩提心經一卷(第四出與法護菩薩十地經等同本房云見別錄) 十住經四卷(或五卷是華嚴十地品異譯什與佛陀邪舍共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妙法蓮華經八卷(僧祐錄云新法華經初為七卷二十七品后人益天授品成二十八弘始八年夏于大寺出僧睿筆受并制序第五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一名不可思議解脫或直云維摩詰經僧祐錄云新維摩詰經弘始八年于大寺出僧肇筆受睿制序第六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卷(亦云說不可思議品或直云大樹緊那羅經第二出與支讖伅真陀羅經同本見長房錄)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與竺法護等集眾德經等同本異出第三譯見真寂寺錄) 思益梵天所問經四卷(或直云思益經僧祐錄云思益義經弘始四年十二月一日于逍遙園出第二譯與法護持心留支勝思惟并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持世經四卷(一名法印經或三卷第三出與法護持人經等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諸法無行經二卷(或一卷與隋崛多諸法本無經等同本初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阿彌陀經一卷(亦名無量壽經弘始四年二月八日譯初出與唐譯稱贊凈土經等同本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彌勒成佛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彌勒成佛經同本弘始四年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彌勒下生經一卷(一名彌勒受決經初云大智舍利弗與彌勒來時經同本第四出亦云彌勒成佛經亦云下生成佛或云當下成佛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卷(亦直云菩提經一名伽耶山頂經一名菩提無行經初出與伽邪山頂經象頭精舍經等同本見僧祐錄經圖中別載菩提經一卷者誤也) 孔雀王咒經一卷(第四出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經在逍遙園出并結界場法悉備具房云見別錄) 首楞嚴三昧經三卷(或二卷亦直云首楞嚴經僧祐錄云新首楞嚴經第九出與方等首楞嚴勇伏定經等同本見僧祐錄) 不思議光菩薩所問經一卷(亦云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亦云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第二出與竺法護無思議孩童經同本見長房錄) 華手經十三卷(或為華首一名攝諸善根經亦名攝諸福德經或十卷或十一卷或十二卷弘始八年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亦云佛臨般一名遺教經見僧祐錄) 千佛因緣經一卷(見法上錄) 梵網經二卷(第二出弘始八年于草堂寺三千學士最后出此一品梵本有六十一品譯訖融影等三百人一時共受菩薩十戒僧肇受見經前序) 佛藏經四卷(一名選擇諸法經或三卷或二卷弘始七年六月十二日出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清凈毗尼方廣經一卷(與文殊凈律經等同本第三出見法上錄) 大智度論一百卷(或云大智度經論亦云摩訶般若釋論或七十卷或一百一十卷弘始四年夏于逍遙園出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訖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中論四卷(亦云中觀論或八卷弘始十一年于大寺出僧睿制序見二秦錄及僧祐錄兼前智度論并龍樹菩薩造) 十二門論一卷(龍樹菩薩造弘始十年于大寺出僧睿制序見僧祐錄及寶唱錄) 百論二卷(提婆菩薩造弘始六年出僧肇制序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十住毗婆沙論十四卷(或無論字龍樹菩薩造或十二卷或十五卷見長房錄) 大莊嚴經論十五卷(或無經字馬鳴菩薩造或十卷見長房錄) 發(fā)菩提心論二卷(或云發(fā)菩提心經亦云經論見李廓錄) 放牛經一卷(亦云牧牛經出增一阿含第四十六卷異譯房云見別錄) 海八德經一卷(第三出與法海經等同本見法上錄) 禪秘要經三卷(或云禪秘要法無經字或四卷與支謙等出者同本第二出房云見別錄) 燈指因緣經一卷(見李廓錄) 十誦比丘戒本一卷(亦云十誦波羅提木叉戒第三出與曇摩持等出者同本見僧祐錄) 成實論二十卷(或二十四或十六或十四弘始十三年九月八日尚書令姚顯請出至十四年九月十五日訖曇晷等受佛滅后九百年訶梨跋摩造見僧祐錄) 坐禪三昧經三卷(一名菩薩禪法經初出或直云禪經或云禪法要或云阿蘭若習禪法三名同是一本弘始四年正月五日出至九年閏五月重校正見二秦僧祐寶唱三錄) 菩薩訶色欲法一卷(或云菩薩訶色欲經或直云菩薩呵色欲初出見僧祐錄) 禪法要解二卷(或云禪要經初出見僧祐錄) 思惟要略法一卷(或云思惟要略法經或直云思惟經第二出見長房錄) 雜譬喻經一卷(弘始七年十月出道略集) 馬鳴菩薩傳一卷(見長房錄) 龍樹菩薩傳一卷(見長房錄) 提婆菩薩傳一卷(見長房錄) 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與寶積法界體性會同本初出見法上錄)

從此下闕 大善權經二卷(與寶積大乘方便會等同本第四出見李廓錄) 大方等大集經三十卷(或加新字或二十四卷與支讖無讖所出者同本見二秦錄及李廓錄)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與法護等出者同本第二出見長房錄) 阿阇世經二卷(與支讖等出者同本第五譯房云見別錄) 睒本起經一卷(亦直云睒經出六度經異譯第三出見李廓錄) 請觀世音經一卷(初出與竺難提出者同本見李廓錄) 寶網經一卷(第二出與法護出者同本見李廓錄) 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一名集華經初出弘始七年譯見二秦錄及僧祐錄) 觀普賢菩薩經一卷(第二出見李廓錄) 未曾有因緣經二卷(初出見法上錄) 賢劫經七卷(第二出弘始四年三月五日出與法護譯者同本曇恭筆受見二秦錄及僧祐錄一名賢劫三昧經一名賢劫定意經凡三名祐錄云新賢劫經) 善信摩訶神咒經二卷(見李廓錄) 持地經一卷(見長房錄) 觀佛三昧經一卷(見李廓錄) 菩薩戒本一卷(初出見長房錄今疑此菩薩戒本即梵網下卷是) 文殊悔過經一卷(第二出見長房錄)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第三出見法上錄) 十住論十卷(龍樹菩薩造弘始年譯未訖第八末似六度集見二秦錄及僧祐錄今疑此十住論即十住婆沙是) 檢諸罪福經十卷(房云見別錄) 十二因緣觀經一卷(見長房錄) 婆藪盤豆傳一卷(初出見翻經圖)

右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提婆菩薩傳上五十二部三百二卷見在法界體性經下二十二部八十二卷闕本)

沙門鳩摩羅什。秦言童壽(一名鳩摩羅耆婆外國制名多以父母為本什父鳩摩羅炎母字耆婆故兼取為名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叶城县| 太原市| 油尖旺区| 芜湖市| 东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邵阳县| 广河县| 凉山| 裕民县| 宿迁市| 襄城县| 博爱县| 江陵县| 聊城市| 株洲市| 普安县| 无棣县| 普兰店市| 东台市| 咸宁市| 兰西县| 石狮市| 鹤庆县| 乌鲁木齐市| 彭水| 克拉玛依市| 德庆县| 永泰县| 云浮市| 保康县| 明星| 武宁县| 明星| 峡江县| 广汉市| 台东县| 鄱阳县| 全椒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