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親嘗百草療民疾

  • 開辟演義
  • 周游
  • 1354字
  • 2015-12-26 23:43:48

卻說神農氏既教百姓耕種,益利于民,民心大悅。一日,帝同百官出獵,見百姓面皆黃腫,有風濕之病。帝心不安,甚憐之,回朝升殿,群臣侍立,帝曰:“朕出巡四郊,見民臉有黃色,身似浮腫,必有疾病,或虛者、實者、寒者、熱者,或寒熱相半者,朕想非藥不治。須遍采天下異草,朕親嘗之,若性寒者,匯治熱病;性熱者,匯治寒病;其體虛者用補藥,實者用清藥。如此,民不至于夭死也。”群臣聽罷,皆再拜而奏曰:“我主天恩施及人民,無有疾病之苦,雖三皇至今未有如是者,圣上莫大之功,萬世感戴矣!”帝大悅,傳旨曉諭天下:凡地中所出各色草木,俱要連根收取解至京都。群臣皆散朝而出。

使臣領旨往各鎮諸侯處,眾諸侯接旨,傳與守土官員,著鄉民取采草木葉根前來交納。不一載,眾諸侯各將天下草木葉根枝皮俱取齊解入京都。炎帝設朝,群臣山呼禮畢,傳事官奏曰:“啟上我主!今有各處諸侯解到藥草,見在朝門外候旨。”帝命宣入。各解官呈上草木等藥,或有百樣者,或有五七十樣者,或內有相同者,帝于龍書案上一一觀看,大悅。命內使扛入后宮,厚賞解官而回。

朝散,百官退出,帝入后宮。莽氏接駕禮畢,后曰:“主上退朝何晏?”帝曰:“朕前出巡荒郊,因見民人黃腫有病,非熱即寒,非虛即實,故此生疾。朕思地中草木根葉必有冷熱溫涼之性,朕遣使命天下諸侯,凡有草木枝實,俱解入朝。昨各處皆進至矣,今令扛入后宮。朕必親自嘗之,賢卿無離朕旁。倘遇有毒之藥,以便制解。”后領諾。帝命排香花燈燭,拜告天地。祈禱已畢,坐于蟠龍御座之上,即命左右近侍將各處進來之藥一一揀視。同者,去之;不同者,皆親嘗之。但見其先試嘗甘草,味甘平無毒,善能解諸藥毒,藥中最良者,故首載之《本草》。

次嚼烏梅,遽齒酸而津液生。

才及皂角,入鼻嚏以氣通,

嚙花椒而氣開;啖辣芥則涕淚,

滋陰膠知疽發所在,硝未救腦痛欲亡,

龜尿解毒,鼠骨生牙,

血投藕而不凝,漆得蟹而自散,

龍髓可熬桂作水,蟾膏乃軟癤如泥。

若此之類,不可枚舉。一日遇毒藥十二味,神而化之。命后將此補瀉溫涼寒熱等藥各放一處,帝辨其君臣佐使之義。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

帝百藥嘗完,一日升殿。群臣朝畢。帝曰:“朕今將諸草本果葉根皮,俱親嘗過,皆識某藥治某病,補瀉、溫涼、寒熱、冷燥,無有不別分為君臣佐使之用,以療民疾。作有方書可法,頒布天下,使萬民永不受其病苦矣。又令民用山水為飲,水不可飲者,朕亦為之辨別。凡泉水非自出者,深淵之處、久滯不干、污濁毒聚之水,切不可飲。人若飲之,不死即病。惟開地深丈余,自然水出,名曰泉水,清而且甜,方可飲之,則疾病不生矣。”群臣奏曰:“自三皇繼立,民物雖夥伙,代有制作,如茹草木之實,食禽獸之肉,自若也:自我主初得天下,即興救民之心,憂民之食,閔民之病,斷木為耜,揉木為耒,教民樹藝五谷,躬親畎畝,耕種收藏,農事有賴矣。又見天時寒燠,民常患之,我主親嘗藥味,察寒溫平熱之四等,辨君臣相佐之二區。一日之間遇十二毒,幸天化之,不受殘害。乃作《方書》,以興醫道,民有疾病,皆蒙圣惠。復穿地為泉,不致毒水之染,恩垂萬世,賴無窮功德矣!”帝聞奏大悅,重賞群臣而散。

自炎帝治世以來,其俗樸重端愨。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利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天時人事,可稱圣世。不知后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石泉县| 濉溪县| 巴林左旗| 吉木萨尔县| 托克托县| 南雄市| 墨竹工卡县| 萨迦县| 温宿县| 宝鸡市| 五河县| 长阳| 惠水县| 滁州市| 石屏县| 阳谷县| 肃北| 周至县| 芒康县| 康马县| 柳江县| 新和县| 聂拉木县| 钟山县| 昆明市| 乌兰浩特市| 平原县| 陕西省| 鲁甸县| 孝昌县| 隆子县| 贵德县| 浦北县| 扎赉特旗| 台湾省| 五指山市| 彩票| 小金县| 西盟|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