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犬韜

  • 六韜
  • 姜尚
  • 3018字
  • 2015-12-26 23:42:32

分合第五十一

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三軍分為數處,將欲期會合戰,約誓賞罰,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軍之眾,必有分合之變。其大將先定戰地戰日,然后移檄書與諸將吏期,攻城圍邑,各會其所;明告戰日,漏刻有時。大將設營而陣,立表轅門,清道而待。諸將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賞,后期至者斬。如此,則遠近奔集,三軍俱至,并力合戰?!?

武鋒第五十二

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車驍騎,馳陣選鋒,見可則擊之。如何而可擊?”

太公曰:“夫欲擊者,當審察敵人十四變。變見則擊之,敵人必敗?!蔽渫踉唬骸笆淖兛傻寐労酰俊?

太公曰:“敵人新集可擊。人馬未食可擊。天時不順可擊。地形未得可擊。奔走可擊。不戒可擊。疲勞可擊。將離士卒可擊。涉長路可擊。濟水可擊。不暇可擊。阻難狹路可擊。亂行可擊。心怖可擊?!?

練士第五十三

武王問太公曰:“練士之道奈何?”太公曰:“軍中有大勇力,敢死樂傷者,聚為一卒,名為冒刃之士。

“有銳氣壯勇強暴者,聚為一卒,名曰陷陣之士。

“有奇表長劍,接武齊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銳之士。

“有披距伸鉤,強梁多力,潰破金鼓,絕滅旌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

“有踰高絕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

“有王臣失勢,欲復見功者,聚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

“有死將之人,子弟欲為其將報仇者,聚為一卒,名曰死憤之士。

“有貧窮忿怒,欲快其志者,聚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

“有贅婿人虜,欲掩揭名者,聚為一卒,名曰勵鈍之士。

“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恥者,聚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

“有材技兼人,能負重致遠者,聚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

“此軍之練士,不可不察也?!?

教戰第五十四

武王問太公曰:“合三軍之眾。欲令士卒服習教戰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領三軍,必有金鼓之節,所以整齊士眾者也,將必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變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學戰;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學戰;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學戰;教成,合之萬人。萬人學戰;教成,合之三軍之眾。大戰之法,教成,合之百萬之眾。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武王曰:“善哉。”

均兵第五十五

武王問太公曰:“以車與步卒戰,一車當幾步卒,幾步卒當一車?以騎與步卒戰,一騎當幾步卒,幾步卒當一騎?以車與騎戰,一車當幾騎,幾騎當一車?”

太公曰:“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陣,要強敵,遮走北也。騎者,軍之伺候也,所以踵敗軍,絕糧道,擊便寇也。

“故車騎不敵戰,則一騎不能當步卒一人,三軍之眾成陣而相當,則易戰之法,一車當步卒八十人,八十人當一車;一騎當步卒八人,八人當一騎;一車當十騎,十騎當一車。險戰之法,一車當步卒四十人,四十人當一車;一騎當步卒四人,四人當一騎;一車當六騎,六騎當一車。夫車騎者,軍之武兵也。十乘敗千人,百乘敗萬人;十騎走百人,百騎走千人,此其大數也?!?

武王曰:“車騎之吏數與陣法奈何?”太公曰:“置車之吏數:五車一長,十五車一吏,五十車一率,百車一將。易戰之法,五車為列,相去四十步,左右十步,隊間六十步。險戰之法,車必循道,十五車為聚,三十車為屯,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六步,隊間三十六步。縱橫相去一里,各返故道。

“置騎之吏數: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易戰之法:五騎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左右四步,隊間五十步;險戰之法: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隊間二十五步。三十騎為一屯,六十騎為一輩,縱橫相去百步,周還各復故處。”武王曰:“善哉!”

武車士第五十六

武王問太公曰:“選車士奈何?”太公曰:“選車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馬,及馳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束縛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習者,名曰武車之士,不可不厚也?!?

武騎士第五十七

武王問太公曰:“選騎士奈何?”太公曰:“選騎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長七尺五寸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能馳騎彀射,前后左右,周旋進退;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者,名曰武騎之士,不可不厚也。”

戰車第五十八

武王問太公曰:“戰車奈何?”太公曰:“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別徑奇道,三軍同名而異用也。凡車之戰,死地有十,勝地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太公曰:“往而無以還者,車之死地也。越絕險阻,乘敵遠行者,車之竭地也。前易后險者,車之困地也。陷之險阻而難出者,車之絕地也。?下漸澤,黑土黏埴者,車之勞地也。左險右易,上陵仰阪者,車之逆地也。殷草橫畝,犯歷浚澤者,車之拂地也。車少地易,與步不敵者,車之敗地也。后有溝瀆,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車之壞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潰陷,前不能進,后不能解者,車之陷地也。此十者,車之死地也。故拙將之所以見擒,明將之所以能避也?!?

武王曰:“八勝之地奈何?”太公曰:“敵之前后,行陣未定,即陷之。旌旗擾亂,人馬數動,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陣不堅固,士卒前后相顧,即陷之。前往而疑,后往而怯,即陷之。三軍猝驚,皆薄而起,即陷之。戰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遠行而暮舍,三軍恐懼,即陷之。此八者,車之勝地也。

“將明于十害八勝,敵雖圍周,千乘萬騎,前驅旁馳,萬戰必勝。”武王曰:“善哉!”

戰騎第五十九

武王問太公曰:“戰騎奈何?”太公曰:“騎有十勝九敗?!?

武王曰:“十勝奈何?”太公曰:“敵人始至,行陣未定,前后不屬,陷其前騎,擊其左右,敵人必走。敵人行陣,整齊堅固,士卒欲斗。吾騎翼而勿去,或馳而往,或馳而來,其疾如風,其暴如雷,白晝如昏,數更旌旗,變更衣服,其軍可克。敵人行陣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獵其左右,翼而擊之敵人必懼。敵人暮欲歸舍,三軍恐駭,翼其兩旁,疾擊其后,薄其壘口,無使得入,敵人必敗。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道,敵人必饑。地平而易,四面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蛞砥鋬膳?,或掩其前后,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后,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

武王曰:“九敗奈何?”太公曰:“凡以騎陷敵而不能破陣;敵人佯走,以車騎返擊我后,此騎之敗地也。追北踰險,長驅不止;敵人伏我兩旁,又絕我后,此騎之圍地也。往而無以返,入而無以出,是謂陷于天井,頓于地穴,此騎之死地也。所從入者隘,所從出者遠。彼弱可以擊我強,彼寡可以擊我眾,此騎之沒地也。大澗深谷,翳茂林木,此騎之竭地也。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軍戰于兩水之間,敵居表里,此騎之艱地也。敵人絕我糧道,往而無以還,此騎之困地也。污下沮澤,進退漸洳,此騎之患地也。左有深溝,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進退誘敵,此騎之陷地也。此九者,騎之死地也。明將之所以遠避,闇將之所以陷敗也。”

戰步第六十

武王問太公曰:“步兵與車騎戰奈何?”太公曰:“步兵與車騎戰者,必依丘陵險阻,長兵強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發更止。敵之車騎雖眾而至,堅陣疾戰,材士強弩,以備我后。”

武王曰:“吾無丘陵,又無險阻。敵人之至,既眾且武,車騎翼我兩旁,獵我前后。吾三軍恐懼,亂敗而走,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為行馬,木蒺莉,置牛馬隊伍,為四武沖陣;望敵車騎將來,均置蒺莉;掘地匝后,廣深五尺,名曰命籠。人操行馬進步,闌車以為壘,推而前后,立而為屯;材士強弩,備我左右。然后令我三軍,皆疾戰而不解?!蔽渫踉唬骸吧圃??!?/p>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湖口县| 岱山县| 黄陵县| 西青区| 崇明县| 柏乡县| 库尔勒市| 普兰店市| 永顺县| 江西省| 成安县| 长武县| 将乐县| 鄂伦春自治旗| 齐齐哈尔市| 临邑县| 濮阳县| 延吉市| 济宁市| 浦北县| 广州市| 岱山县| 布拖县| 新郑市| 惠东县| 应用必备| 依安县| 紫金县| 武乡县| 澄江县| 淮安市| 蓝山县| 贺兰县| 吉安县| 天峨县| 盈江县| 富蕴县| 襄汾县| 安泽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