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禮十二(賓禮)

  • 西漢會要
  • 徐天麟
  • 1194字
  • 2015-12-26 19:19:38

封先代后(先賢后附)殷后紹嘉侯。

成帝綏和元年二月甲子,封殷后孔子世吉適子孔何齊為殷紹嘉侯,千六百七十戶,(本紀云,考求其后莫正孔吉,其封吉為殷紹嘉侯。)后六月,(本紀作三月。)進爵為公,地方百里。

哀帝建平二年,益戶九百三十二。(以上并恩澤侯表。)平帝元始四年正月,更為宋公。(本紀。)周后承休侯。

武帝元鼎四年,詔封周后孽子嘉為周子南君三千戶。(史紀云,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元帝初元五年正月,更封為周承休侯,位次諸侯王。成帝綏和元年,進爵為公,地方百里。

平帝元始四年正月,改為鄭公。(以上并本紀。)周公后褒魯侯。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丙午,封周公后公孫相如為褒魯侯。(本紀,恩澤侯表云,公子寬以周公世魯頃公元孫之元孫,奉周祀,侯二千戶,十一月侯相如嗣。)

孔子后褒成侯。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丙午,封孔子后孔均為褒成侯,追謚孔子曰褒成宣尼公。(本紀恩澤侯表云,以孔子世褒成烈君霸曾孫,奉孔子祀侯二千戶。)樂毅后華成君。

高帝十年,詔求樂毅有后乎,得其孫叔,封之樂鄉,號華成君。(本紀。)

成帝時梅福上書曰,武王克殷,未及下車,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紹夏于杞,明著三統,示不獨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遷廟之主,流出于戶,所謂存人以自立者也,今成湯不祀,殷人亡后,陛下繼嗣久微,殆為此也,春秋經曰,宋殺其大夫,《穀梁傳》曰,其不稱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后也,雖不正統,封其子孫,以為殷后,禮亦宜之,何者,諸侯奪宗,圣庶奪適,傳曰,賢者子孫宜有土,而況圣人又殷之后哉,昔成王以諸侯禮葬周公,而皇天動威,雷風著災,今仲尼之廟不出闕里,孔氏子孫不免編戶,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今陛下誠能據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孫,則國家必獲其福,又陛下之名,與天亡極,何者,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孫,未有法也,后圣必以為則,不滅之名,可不勉哉,福孤遠又譏切王氏,故終不見納,初武帝時,始封周后姬嘉為周子南君,至元帝時,尊周子南君為周承休侯,位次諸侯王,使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散為十余姓,郡國往往得其大家,推求子孫,絕不能紀,時匡衡議以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統也,其犯誅絕之罪者絕,而更封他親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春秋之義,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絕,今宋國已不守其統而失國矣,則宜更立殷后為始封君,而上承湯統,非當繼宋之絕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嫡,久遠不可得,雖得其嫡,嫡之先已絕,不當得立,禮記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師所共傳,宜以孔子湯后,上以其語不經,遂見寢,至成帝時,梅福復言宜封孔子后,以奉湯祀,綏和元年,立二王后,推跡古文,以《左氏》《穀梁》《世本》《禮記》相明,遂下詔封孔子為殷紹嘉公。(梅福傳。)

先代冢墓

高帝十二年十二月,詔曰,秦皇帝,楚隱王,魏安厘王,齊湣王,趙悼襄王,皆絕亡后,其與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齊各十家,趙及魏公子亡忌各五家,令視其冢,復亡與他事。(本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应城市| 江北区| 汉沽区| 南丹县| 马边| 崇礼县| 太康县| 荔浦县| 颍上县| 罗定市| 华宁县| 象州县| 武平县| 宝丰县| 思茅市| 九龙坡区| 左贡县| 台中县| 靖边县| 乌恰县| 马尔康县| 丰城市| 海淀区| 济阳县| 哈尔滨市| 江城| 合江县| 铁岭县| 西乌| 阜城县| 疏勒县| 高淳县| 蓬安县| 建昌县| 大悟县| 广河县| 三门峡市| 托克托县| 山阴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