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4章

  • 瘍醫大全
  • 佚名
  • 4313字
  • 2015-12-26 19:08:39

蛇虎傷部

凡蛇、虎、蟲、狗、蜈蚣、蝎、蛛、鼠咬,皆匯于此部中,以便檢閱參治。

馬汗瘡門主論

凡患瘡人因騎騾馬,沾其涎汗,毒入瘡中, 腫疼痛,名曰馬汗瘡。

馬汗瘡門主方

驗方 冬瓜皮煎湯洗。

又方 絲瓜葉煎湯洗。

又方 冬瓜皮干為末,敷之。

又方(《啟玄》)。制柏散敷之。

馬咬門主方

驗方 皂角子燒灰,香油調搽,即追出毒瓦斯矣。

又方 薄荷汁涂之。

馬咬及踏傷 服童便韭汁。

又方(《集驗》)。寒水石研敷傷處,旬日自愈。

馬咋踏人 割雞冠血點咬處,日三次。牡馬用雌雞冠,牝馬用雄雞冠。

又方 馬鞭梢三寸,鼠屎十四粒 灰為末,豬油調搽。

又方 婦人月經搽。

又方人糞( ) 馬糞( )上共 研為末,豬油和調搽之。

虎咬門主論

虎咬雷真君曰∶世人被虎咬傷,血必大出,其傷口實時潰爛,其疼不可當,即用豬肉貼之,隨貼隨化隨易。急用地榆一斤,苦參四兩,三七根三兩,研極細摻之,隨濕隨摻,血即止,痛即定。蓋地榆涼血,苦參止痛,三七止血,合三者之長,故奏功實神。(《秘錄》)。凡人遇虎,不死必傷,傷必潰爛,虎之見人,如貓捕鼠,先有毒涎噴人,人始昏潰。

陳遠公曰∶人遭虎傷,流血必多。大凡虎傷多在頸項,必有深孔兩個,或四個,其孔一時即化為黑色,急用生豬油塞之。無則用生豬肉填之,隨填隨化,庶不再腐所傷之肉。然后急買地榆半斤為末,敷所傷之處,血即頓止,隨用湯藥以止渴。蓋虎傷流血必多,而虎又有熱毒,直來犯心,故口渴甚,萬不得已可與小便飲之。急投治虎湯∶三七根末、地榆各二兩,黃 、當歸、麥冬、生地各三兩,水十碗煎,恣其飲之,必安然而臥。明日傷處大癢,又一服又臥。如是五日,瘡口生合而愈。(《冰鑒》。此方大補氣血以生肌,用地榆化虎傷之熱毒,用三七根止血斂口,但其藥料不奇,奏功實神。)王御曰∶凡虎咬多服生姜汁,或自尿淋洗傷口,又用白礬研細末敷之。

虎咬門主方

驗方 真香油灌之,外用香油洗之。

又方 搗青松汁數斗,頻頻飲之,用渣敷咬傷處,頻易即效。

熊虎爪牙所傷毒痛 燒青布熏瘡口,毒即出。仍煮葛根汁煎濃洗瘡,一日十次。再搗葛根汁調服方寸匕,每日五次,甚者夜服兩次。

又方 嚼栗涂。

又方 煮生鐵,令有味洗瘡。

又方雄黃 硫黃 紫石英(各等分)共研細末,搽之。

蛇傷門主論

蛇傷陳遠公曰∶人被蛇傷,不拘何處,或上或下,腹脹如箕,三日不救,毒瓦斯攻心必死。蛇乃陰物,傷人最毒,治用解毒為主。惟是蛇毒,乃陰毒也,若用陽毒解之,則毒愈熾,必用陰分解毒之品,順其性而解之也。祛毒散∶用白芷、紫花地丁、蒲公英、夏枯草各二兩,生甘草五錢,白礬三錢,水煎服,一劑腫消,二劑毒從大小便而出,三劑全愈。(《冰鑒》。白芷雖陽分之藥,得夏枯草則陽化為陰,地丁、公英、甘草、白礬盡消毒之味,又且屬陰,陰變以化陰毒,自易奏功,助白芷直攻蛇毒,無留存之害也。或問解蛇毒,既不可用陽分之藥,何以又用白芷,不知蛇毒非白芷不除,世人不善用之,所以有不效者,今用于陰分之中,自無不效矣。何可舍白芷,反致無功乎!或問雄黃亦制蛇毒,何不用之,不知白芷陽中有陰,不比雄黃純陽也。雄黃外用可建奇功,內用每至僨事,不若白芷用陰分之中,可建全功耳。)諸蛇有毒,惟土虺蛇最毒,咬人若不急治,則死矣。凡蛇誤入人孔竅內,即用針刺其尾,不過兩三針,則自褪出。

《丹心》云∶制蛇毒用雄黃末,加人參湯調服。

《綱目》云∶人卒為蛇繞不解,熱湯淋之,無湯則令尿之,即解。 凡毒蛇咬用針刺傷處出血,用繩扎兩頭,浸糞缸內,毒不內攻。若毒走腫痛者,麻油紙捻焰熏之,再解毒紫金丹一錢,酒磨服之,取汁。

蛇傷門主方

毒蛇咬 急于咬傷處上下扎緊,使毒瓦斯不散,食蒜飲酒令飽,使毒不攻心,更搗蒜敷傷處,加艾圓灸之。

又方五靈脂(一兩,水飛) 雄黃(五錢)研極細末,用無灰酒調服二錢,滓敷患處,忌人參。

又方 黃豆根上又有白豆,取來口內嚼爛,敷之。

又方 川貝母為末,酒調盡醉灌之,少頃酒自傷處化水流出,候水盡,用渣敷咬處,垂死可活。

又方 明雄黃共蒜搗敷,內取白芷護心散。

白芷護心散 治毒蛇蜈蚣咬。

明雄黃 炙甘草(各五錢) 白芷(一兩) 滴乳香(去油三錢)共研細末,每服四錢,酒調服。

又方 水洗凈膿腐,易水數斗,拭干,用鴨嘴礬、白芷、麝香各等分,研末敷之。

又方五靈脂 白芷(各五錢) 明雄黃(三錢) 滴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五分) 甘草(二錢)麝香(三厘)水酒各半,煎服,其渣敷毒蛇咬處,起死回生。

又方 半邊蓮藤、葉,一名金錢草。用唾液揉洗,并敷咬處,立愈。(諺云∶有人識得半邊蓮,終朝可伴毒蛇眠。)又方 柏子樹葉不拘多少,冷水搗爛,洗過又搗,敷上三五次可愈。如咬破潰爛,用鳳尾草搗如泥,敷上即收口,如不爛者,不必用。

又方(《集驗》)。白礬溶化,乘熱滴傷處,痛立止,毒瓦斯即趕出。

毒蛇及諸色惡蟲咬傷,毒瓦斯攻入肚腹者 蒼耳草嫩葉搗汁灌之,將渣濃敷傷處。

土虺毒咬(孫真人) 令婦人對咬處出尿澆之,用尿洗之。

毒蛇瘋狗咬傷(孫真人) 人糞涂咬處極妙,新糞猶佳,諸藥皆不及也。

毒蛇咬 用糯米半升,揀去半粒者勿用,令家內男婦眾人嚼爛,敷于咬傷之上,少停其咬處便有黑氣冒出。隨又換敷,即出紫黑血水,則其腫自消,其痛則自止矣。

蛇咬 采鮮大藍葉搗汁,或小藍葉搗汁乳細,雄黃末敷之。

又方 紫金錠酒磨服一錠,多飲為妙。取汗,又再用紫金錠磨爛,敷于咬傷之處。

又方 黃豆葉搗至極爛,敷于咬傷之處。

蛇咬毒走腫痛 麻油紙捻燒煙熏之。

毒蛇咬 煙袋燒熱滴油搽之,百試百驗。

又方 用泥蛤 搗爛,敷咬處即好。

又方 白芷末一兩,開水調下,死者立生。

又方穿山甲(炮) 廣木香(各錢五分)研細末,熱酒調下。

又方(捕蛇師)。

全蝎(二個,研) 蜈蚣(一二條,炙)研勻,酒調下立愈。

又方(抄本)。

北細辛 白芷(各五錢) 雄黃(五分)研細,每服二錢,酒調服。

又方 煙袋內油四面涂腫處即消,切不可涂咬傷孔內。

又方 藍葉搗汁,同雄黃末敷之。

又方 雄黃一錢,生礬二錢,杓內溶化,將箸頭蘸藥點傷處,冷則易之,連點七次。

又方 櫻桃葉搗爛涂患處,搗汁飲之,毒不內攻。

又方 半邊蓮搗爛,取汁二兩,熱酒四兩,和汁服取汗,渣敷更妙。

又方 蒼耳草陰干五錢。水一盅,煎熱服取汗。

又方 炙油梳令汗出,熨瘡口。

又方 雄黃末敷,日三四次。

蛇咬爛入骨者 白芷一兩,膽礬五分,麝香三分,乳為細末,日日摻之,即愈。

赤煉蛇咬 用活公雞刀割一塊貼之,換貼兩三塊,自愈。

蛇咬方(周鶴仙)。雞蛋三個,敲破蛋頭,合在蛇咬之處,聽蛋內有聲變黑色,再用一個合之;俟蛋內色變黃白,不甚黑,再用一蛋合之。自愈不疼,極妙良方。

又方 蒲公英搗爛粘貼,即愈。

又方 廣木香不拘多少,水煎服,效不可述。

解毒散 治一切毒蛇并獸所傷,重者毒入腹,則眼黑口噤,手足強直。此藥平易,不傷氣血,大有神效,不可以其易而忽之。白礬、甘草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冷水調下,敷傷處。

毒蛇咬傷,跌撲不起將死者。

香白芷(搗末) 麥門冬(去心)好酒煎服,良久有黃水自傷口出,俟水盡腫消皮合,仍將藥渣搗融敷。

水蛇刺傷 莧菜根順擂,滾酒泡,以碗蓋之,熱飲取汗為度。渣仍敷咬處。

蝮蛇螫人 燒蜈蚣研末搽。

又方北細辛 雄黃(各等分)研細搽傷處,并治諸蛇及虎傷俱效。

救蛇入口門主方

睡著蛇入口中,拔之不出 先將快錐橫刺蛇尾,即將刀剖尾,以川椒數粒納入纏定,自然退出。

辟諸蛇門主方

驗法 但燒羚羊角,令煙出,蛇即去矣。

又方 燒雄黃祛之。

又方 干姜、麝香、雄黃等分搗勻,用小絳袋盛之,男左女右,佩帶則蛇遠避。

如人遭蛇傷,便以此搽之,無麝香即以射罔和佩之。

狗咬門主論

陳遠公曰∶癲狗傷者,人必發癲,有如狂證,世人以生小狗于腹中,此誤傳也。

因如發狂,有如狗狀,見人則咬,見女則嬲,非狗生腹中,不宜有此景象,況人為癲狗傷,二便必閉不能即出,二便同力虛努,似生產艱難,且外勢急痛,腰腹作脹而死。人以為腹中有狗,不能產而死,腰痛者,乃小狗內咬也,豈不可笑。此乃狗誤食毒物而發癲咬人,則毒瓦斯傳染于人,狗愈人死,可畏之證也。然治之得法,毒解病去如掃矣。夫犬性最熱,狗食物發癲,乃食熱物之故,或食自死之肉,或飧熱病之尸,多成癲病,然則狗之發癲,必熱上加熱也,解其熱毒何不愈之有。但人不知解法,所以不救耳。予逢異傳名活命仙丹∶木鱉子三個切片,斑蝥七個陳土炒去頭、足,米一撮,炒,劉寄奴、大黃、茯苓各五錢,麝香一分,各研細末和勻,每服三錢,黃酒調服,毒瓦斯全解,神方藥也。不必二服,七日可奏功,七日外者,多服數次,忌色欲二月,并忌發物,余無所忌。(《冰鑒》。是方用木鱉、斑蝥者,以狗最畏二物,木鱉大涼又瀉熱毒,得大黃迅掃之,則熱毒難留,寄奴善逐血走竅,茯苓利水,引毒從小便而出,麝香亦走竅,用之不過制斑蝥、木鱉之毒,又何畏癲犬之傷哉。)人被犬咬傷,即煩躁口干,小便澀,頭頂有紅發數根,急急拔去,輕者用天南星、防風各一錢五分研細,以酒調服。重者用斑蝥五個去頭、尾、翅、足,以糯米合許同炒黃色,去米將斑蝥研末,酒一杯煎半杯,空心溫服,從小便行下惡物如小狗狀,必待小便清白,方為毒盡。如毒未盡,須再服之,咬處輕者則以栗子嚼敷,或紫蘇葉嚼敷。重則必用男子熱糞敷之,冷則更易,待大勢將定,即用于人糞燒灰,麻油調敷。

狗咬澄曰∶瘋犬者,乃朝夕露臥,為四時不正之氣所侵,陰陽肅殺之氣所感,故舌出涎流,頭低耳垂,目紅尾拖,急走無定,多見于春末夏初之間,人被咬傷,即煩躁口干,小便澀痛,最為難救。

狗咬門主方

驗方防風(六錢五分) 牽牛 大黃(各一錢半) 雄黃(一錢三分) 麝香(一分五厘) 斑蝥(去頭、足,糯米炒,五分)共為末,溫白湯調服三錢,有血絲從小便出愈。如未愈可再服三錢必效,再用虎骨醋炙研末,陰陽水調服三錢,除患。

又方斑蝥(九個,去頭、足、翅,入糯米二協議炒),朱砂 滴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 明雄黃 血竭兒茶(各二分)共為細末,每服二分,空心黃酒調服。

溯源散 治瘋犬咬神效,但服此藥。切忌飲酒、食豬肉、羊肉等,雞、鵝、魚、蝦,一切發物,仍忌房事一百二十日,終身不可食狗肉。如誤食犬肉,后必再發,此發之后,則無藥可救矣。

斑蝥(七個,去頭、足、翅)。研末溫酒調服,于小便桶內見尿沫如狗形為效。雖無犬形,亦不再發,后用辰砂益元散一兩,煎服解之。

又方杭粉(一錢) 斑蝥(七個,去頭、足、翅,同糯米炒黃色,去米)研勻,空心酒調下即解。如小便痛,服甘草梢湯自利。

又方 急用人便下熱糞涂之,極驗。

又方 荔枝肉貼咬處,其痛立止。

又方明雄(五錢) 杏仁(去皮、尖,炒,一百粒)共研細,虎骨煎酒調服二錢,咬處即用此藥敷之。

又方 杏仁、砂糖各等分,搗敷。

又方 桃樹頭搗敷。

又方 舊錫器刮下錫末,放咬處。

又方 圓眼核去外漆皮, 灰搽。

又方 洋糖同蔥搗敷咬處,腫痛立止。

又方(孫真人)。刺 皮、頭發各等分,燒灰,水和飲一杯。口噤者折齒灌之。

又方 虎骨 存性,研末摻之。

定風散(羅太無)。瘋犬咬,先口噙漿水洗凈,用綿拭干貼藥,更不再發,大有神效。

生南星 防風(各等分)共為極細末,干上再潰膿,功難盡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轮台县| 沁水县| 鄂尔多斯市| 凉山| 滕州市| 烟台市| 涟水县| 象山县| 清徐县| 泽州县| 东源县| 中阳县| 奉节县| 新竹市| 大厂| 惠水县| 平利县| 平阴县| 曲沃县| 凤庆县| 梁山县| 来凤县| 青田县| 巴马| 东丽区| 金寨县| 聊城市| 武宣县| 景宁| 屏山县| 莱芜市| 新余市| 邹平县| 襄城县| 漳平市| 辽中县| 东方市| 堆龙德庆县| 万州区| 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