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不分部位大毒(4)

  • 外科大成
  • 祁坤
  • 4492字
  • 2015-12-26 19:06:05

筋骨痛酒方鬧羊花根皮(八錢) 五加皮 歸身(各四兩) 威靈仙(二兩) 玄參 牛膝(各二兩) 甘草(五錢)上各咀片。入絹袋內。用干燒酒二十斤。封入壇內。重湯煮三香。埋七日。任飲葷腥過口。

楊梅瘡熏洗方蓮房 瓦松 川椒 蒜瓣 陳艾 樸硝 槐枝 甘草用水半桶。煎百十滾。傾入凈桶內。令患者坐桶上。以被圍之。先熏后洗。汗出為度。

楊梅疹子熏洗方綠豆二升。水煮將熟。傾入凈桶內。熏洗如前。

楊梅發于陰囊肛門等處熏洗方土堿十余塊。打碎入凈桶內。沖滾水半桶。坐熏如前。立時清爽。三五次。結痂而愈。

婦人生于玉門。腫痛者。用燒煤土沖水。坐洗如前。

碧云散 楊梅瘡。已服藥至根腳不紅。瘡勢已退者。

石膏(囗) 輕粉(各一兩) 銅綠 膽礬(各五錢)共為細末。罐收。濕瘡干摻。干瘡用公豬膽汁調點。一日一次。三日自干而愈。

又方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去油為粉) 銀朱(二錢) 輕粉(五錢) 兒茶(四錢) 冰片(二分) 麝香(一分)共為末。豬膽汁調搽。

一方只用紅粉摻之。

鵝黃散 梅瘡潰爛成片。膿穢多而疼甚者宜之。

石膏(囗) 輕粉 黃柏(炒等分)共為末。干摻即可生疤。再爛再摻。毒盡即愈。此解毒止痛收干之要藥。

瓊花膏 貼楊梅瘡。并結毒筋骨疼痛。及一切腰腿疼痛諸毒惡瘡。

鬧羊花根皮(一兩五錢) 五加皮 歸身(各二兩) 威靈仙(一兩) 防風 荊芥 玄參天花粉(各一兩五錢) 甘草(一兩)真麻油三斤浸煎如法。用鉛粉收膏。退火毒。七日。任用攤貼。(其煎膏火候見首卷膏藥門)紫砂生肌散 治梅瘡腐凈時。用此生肌。

朱砂(四錢入銅杓內安火上上蓋紅炭數塊炙朱砂紫色為度) 輕粉(二錢) 冰片(二分)上為細末。每用些須。摻于患處。以前瓊花膏蓋之。

如瘡收至小孔而不收者。每藥末一錢。加陳壁土炒象皮末一分。

護面散 初發時服表藥。恐上攻頭臉。服此則頭面不出。用自頂心發或女人發 存性。明雄黃。各九分。和勻。分三服。一日服完。每服用麻油半酒鐘調藥。黃酒沖服。服后服表毒藥。

護從丸 發瘡時令侍從人服之。不致傳染。

川椒(五錢) 雄黃(五錢) 杏仁(一百粒去皮尖)共為末。燒酒打飛羅面糊為丸。桐子大??招姆嗤?。白滾湯下。

救劫湯 楊梅瘡時誤用熏藥。毒瓦斯入內。以致吐血不止。及成爛肉者。

用生姜半斤。取汁飲之即解。

凈肌湯 楊梅愈后。遍身發瘰如癩。癢不可忍者。及中粉毒。

側柏葉五錢。好醋一鐘。煎五分。服十六服。全愈?;蛏駪B真丹。

如眉發脫落者。用側柏葉酒浸。九蒸九曬。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每日三服。黃酒下。百日愈。

醒皮湯 洗鵝掌風并多年頑癬。

防風 荊芥 金銀花 皂角刺 蛇床子 貫眾 芫花 白蘚皮 鶴虱草 苦參(各五分)用水十碗。煎四碗。去渣湯洗。俟皮肉和軟。用后方搽之烘之。

透骨丹 治前癥用此烘之。

青鹽 大黃 輕粉 兒茶 膽礬 銅綠 雄黃 枯礬 皂礬(各五分) 杏仁(七個) 麝香(一分)冰片(五厘)共為細末。用蘇合油調勻擦患處。以炭火烘之。以透為度。五七次愈。

一方 木鱉子 蓖麻子 大風子 輕粉 斑蝥為末。姜醋調搽。

白蘚皮湯 楊梅瘋癬及鵝掌風。

白蘚皮 海風藤(各三兩) 金銀花 白茯苓 肥皂子肉 苦參(各二兩) 五加皮 漢防己 鴨腳花根蟬蛻(各一兩) 豬牙皂角 皂角刺 薏苡仁(各一兩五錢) 土茯苓(四兩)上分十劑。水三鐘。煎一鐘服。每日空心食雄豬肉三四兩。忌發物。

角皂皮丸 楊梅瘋癬。及鵝掌風。

皂角樹根皮(四兩) 當歸(二兩) 黃 (一兩五錢) 陳艾(一兩) 人參(一兩) 麻黃(三錢)共為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土茯苓湯下。

內癰總論

金蟬解毒丸 紺珠丹(見首卷) 蟾酥丸 黃連解毒湯(見疔瘡門) 神應養真丹(見股部)

內癰總論

夫楊梅倒發者。由初發時誤用水銀等劫藥之所致也。夫劫藥者。如擦五心。擦動脈。及吸氣觀燈。聞香熏被等法。并服輕粉、粉霜、靈藥等丸。如是等治。至三四日內。則悍燥之性上攻齒齦。所以牙浮口臭。腥穢難聞。七日滿足。即瘡痂盡落。則僥幸而安矣。孰不究輕粉、粉霜、靈藥、銀朱等類。治雖殊皆水銀之。升煉者也。譬如麥而作種種面食。名雖殊皆麥之所造者也。令患者誤受此毒。含藏于骨髓之中。沉潛于關竅之內。久之逢虛則發。發則筋骨疼痛。隨處結腫。次則破爛。甚則損筋傷者。塌腦崩梁。穿喉蝕目。手足拘攣。苦楚一生。遺毒數代。情關一錯。禍起百端?;蛴性?。再服再痊。更不悟愈劫愈重。嗟嗟乎。如是等治。非關患者之不明。實由醫者之所贈也。若夫以王道之法治之。必先審其受病之原。觀其發病之所。

壯實者以解毒為主。虛弱者必兼補為規。一切諸癥。各有次第。宜隨后方調理。雖至重者。百日自痊。永無后患。慎勿妄求速效。仍取自誤。

內癰總論

瓊花輔骨湯 治筋骨腫疼。新久悉效。

當歸 連翹 防風 威靈仙 五加皮 白蘚皮 皂角刺 豬牙皂角 白蘞 明天麻 牛膝(各一錢)白豆蔻(七分) 鬧羊花(三分) 木香(一分)共一劑。用土茯苓四兩。煎湯四碗。取湯二碗。煎藥八分。五更時服。渣再煎。臥時服。一月可痊。忌發物避風并房勞。

綿子乳香湯 治風毒疼痛不可忍者。

綿花子(炒研取仁倍用) 金銀花 何首烏 白蘚皮 薏苡仁 防風 荊芥 當歸 川芎 白芍茯苓 檳榔 牛膝 木瓜 防己 乳香 沒藥(俱減半) 甘草(少許) 土茯苓(量用)用水煎服。三二服見效。十余劑霍然。

陰陽二氣散 治結毒筋骨疼痛。夜重晝輕。喜熱手揉捻者。

用出山黑鉛一兩。入杓內?;鸹U溶。入杏仁四十九粒。炒焦去杏仁。入硫黃些須于鉛上。用槐枝攪之。俟硫煙盡。又入硫些須。攪炒如前。以硫黃三兩完為率。仍俟硫煙盡。其鉛成灰。每用鉛灰二錢。配干姜末二錢。和勻。用黃酒一大壺。入大蔥五七根煮蔥爛取酒。調藥服之。再盡量飲之。蓋暖出汗。一香盡。粉毒隨汗出。其痛即止。如未全愈。過三日再一服除根。避風寒皂角樹皮湯 治結毒潰爛。筋骨疼痛。

皂角樹根皮(切片用炭灰同醋拌炒黃色每用一兩加) 金銀花 威靈仙 牛膝 草 木瓜(各三錢)防風 荊芥 連翹 白蘚皮 苦參 地骨皮 當歸(各二錢)用酒三碗。水二碗。煎三碗。聽用。土茯苓、羊肉各四兩。酒二碗。煎七分。露一宿。兌前藥內。

每日空心服一碗。四日服完。十劑全愈。

加味五寶丹 治楊梅瘋毒。筋骨疼痛。破腦崩鼻。蝕陽爛嗓。肺傷口臭。及癩癬鵝掌風。身面出紅黑白斑。并小兒遺毒。

珍珠(豆腐煮三錢) 琥珀(三錢) 鐘乳石( 為細末人乳浸飯上蒸過用四錢五分) 辰砂(為末飛二錢五分) 冰片(一錢加) 牛黃(二錢五分) 山茲菇(二錢五分) 海參(二錢五分) 一加麝香(五分) 舊琉璃(多年璃璃燈燒存性為末用二錢)如補鼻祖。長陽道。前古方五味加制胎元一具。重生蟹腳焙末七分。服如法。

一每丹一兩。配飛羅面五錢。如下部。易真綠豆粉五錢。如中部。則飛面、豆粉各用二錢半。每服三分。

每日五服。土茯苓湯調下。

每日用土茯苓一斤。隨癥加飲。煎湯五碗。每服一碗為率。今人減用或只半斤。故治癥不驗。

傷鼻。加辛夷三錢。咽喉腐爛。加升麻三錢。桔梗二錢。玉莖腐爛。加真僵蠶三錢。牙皂二錢。

上部。加白芷一錢。胸腹。加白芍藥一錢。下部。加牛膝一錢。四肢。加羌活、金銀花、蒲公英各二錢。

服前丹作嘔者。生姜五錢取汁。煮鯽魚食之。以助胃氣。二便澀滯不通者。用百草霜二錢。井花水調服。即解。

制胎元法 干胎元大者一具。用粉甘草、人參各五錢。水三鐘。煎鐘半。涂抹胎元。炙汁盡為度。次用砂一個。入石膏末少半 。入胎元于中。再入石膏。以滿 為度。封口。用金粟火煨一宿。取出胎元。

如烏金紙色為佳。白色者不用。

補鼻祖法 用油紙。以甘草水煮過。于好人鼻子上。印一塑子。合患者鼻上。外以膏藥蓋之。俟長完。

去紙。用皮硝煎湯洗鼻三二次。則見風不痛。

通隘不二散 治結毒發于咽。腐爛疼痛。湯水難入者。

硫黃(一錢) 靛花(一分)為細末。用涼水一酒鐘。調服即止。外吹紫粉人中白散。或用紅粉涂之。

甚者內服前五寶丹。即以五寶丹吹之。

結毒入巔頂。致頭疼脹痛如破者。

鵝不食草 川芎(各一兩) 青黛(一錢)為末。令患者噙水一口。以蘆筒取藥。吹左右鼻內。取嚏為效。

內服天麻餅子?;蛴敏~鰾 麻炒為末。每服三錢。煎蔥酒調服。

瘡毒塞鼻不通者。

葫蘆殼(燒灰) 鐘乳石 膽礬 冰片(等分)為末。吹入鼻內。出黃水。日吹三二次。三二日即通。

結毒破爛不收口者。

朱砂 雄黃 銀朱(各三錢) 水銀(一錢五分先取黑鉛一錢溶化入水銀于內如泥)共研勻。用紅棗肉二十個。搗和為餅。分作十個。每日用一餅。安小口罐內。燒煙。對患處熏之。周遭遮蓋。勿令泄氣。三日三丸。即愈。

紫金膏 結毒潰爛頑硬。膿水淋漓。及頑 等癥。

礬紅 松香(等分)為末。香油調敷。

先用蒼術一兩。川椒三錢。水煎熏洗畢。敷藥蓋油紙。再以絹條扎緊。三日一換。

紫靈藥 治結毒。及咽喉唇鼻腐爛臭穢日甚者。

水銀(一兩) 朱砂 雄黃 硫黃(各三錢)共藥入罐內。升打如?;鸷颉#ㄒ娛拙砩¢T)腐爛諸癥。靈藥五錢。輕粉五錢。和勻摻用。咽爛者。用靈藥一錢。人中白二分。研勻吹用。

小兒遺毒(見第四卷小兒門)

內癰總論

二子解結湯(見疳瘡門) 貝葉膏 紅粉(俱見首卷)

內癰總論

腫堅如石。癰則微紅。而疽則皮色不變。久不作膿。由深寒客于經絡者。宜服黃 丸。初宜艾灸三五十壯。若生于面頰者。則不宜灸。用麥飯石膏敷之。由脾氣郁結榮氣不從所致者。宜致和丸服之。久服全消。

黃 丸 治因寒氣客于經絡者。

黃 (炙二兩) 大附子(去皮臍姜汁浸透切片火煨炙以姜汁一鐘盡為度七錢) 菟絲子(酒浸蒸)大茴香(炒各一兩)共為末。酒打糊為丸。每服一錢。每日二服??招?。食前黃酒送下。

致和丸 治因菀結不舒所致。

白術(二斤) 陳皮(一斤同炒)共為末。用大棗二斤。生姜半斤。煮半日。去姜取棗肉。合原汁為丸。綠豆大或桐子大。每服一二錢。早晚各一服。米湯下或酒下。

麥飯石膏 治癰疽惡毒。消腫生肌。

麥飯石(二兩 醋淬十二次) 鹿角(四兩泥固 黃色) 白蘞(一兩)為末。用陳米醋調如稀糊水。煙起魚眼泡。取起涂腫處。

內癰總論

痼發多生手足腰腿伸縮之處。其形漫腫。其色淡紅。憎寒發熱。由天時外感所致。初起者紺珠丹汗之。

已成者托里消毒散托之。已潰者如潰瘍補之。

紺珠丹 托里消毒散(俱見首卷)

內癰總論

瘭疽一名蛇瘴。初出紅點。次變黑色。小者如黍如豆。大者如梅如李。腫痛應心。腐筋爛骨。膿如小豆汁。

今日去。明日復滿。愈而復發為異耳。此川廣煙瘴地面有之。初起蟾酥餅貼之。膏藥蓋之。寒熱者蟾酥丸汗之。紅腫游走者離宮錠子涂之。潰后食少干嘔者。補中益氣湯加黃連、麥冬補之。補而不應。出清水穢汁者。不治。南人呼為榻著毒。喜著十指。治與脫疽同法。或灸百壯。內飲藍青汁等以去其熱。紅絲游走者。于盡處灸三壯自愈?;蛴孟灥\丸加麝。冷酒下。多服取瘥。

消瘴膏 治瘭疽瘴疽。

鯽魚(一尾) 血余(雞子大一團) 豬汁油(一斤)煎枯去渣加黃蠟一兩。溶化成膏。涂之。

蟾酥餅 蟾酥丸(俱見疔門) 離宮錠子 補中益氣湯(俱見首卷)

內癰總論

疣一名枯筋箭。手太陽虛則生疣薛。又為疣屬肝膽少陽經風熱血燥?;蚋慰鸵鶜馑?。蓋肝熱水涸。

腎氣不榮。故精亡而筋攣也。宜地黃丸滋腎水生肝血為善。若用蛛絲纏螳螂蝕艾著灸。輕者可愈。重者必多致誤。此癥與結核相同。有大如黃豆。小若黍米。拔之如絲者。有觸碎如斷束縷。扯之則長??v之則縮。后兩鬢發白點者。有初如赤椹。用雜敷藥翻張如菌。又用腐蝕 大如瘤者。有腹內一塊。攻擊作痛。凝為血鱉。治之后。手背結一塊。長寸許。形如鱉。再又肢節如豆大者。甚多泥鱉生子發于外者。有肛門周生小顆如鼠奶。大小不一者。有婦人患此月經不行者。種種異類。惟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逍遙散、歸脾湯等藥。益養榮氣。久之悉愈。

六味地黃丸 補中益氣湯(俱見首卷) 逍遙散 歸脾湯(俱見瘰 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旬邑县| 嵩明县| 勃利县| 重庆市| 宽城| 翼城县| 南康市| 江北区| 竹山县| 龙岩市| 富宁县| 化隆| 曲水县| 泰兴市| 临洮县| 恩平市| 长岛县| 晋城| 田东县| 辉县市| 宜兴市| 清河县| 维西| 宜昌市| 米脂县| 长沙市| 周口市| 鄂州市| 石家庄市| 珠海市| 柳江县| 华容县| 呼伦贝尔市| 宜章县| 宜兰市| 喜德县| 烟台市| 平遥县| 娄底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