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附錄 天上圣母源流因果
- 天妃顯圣錄
- 佚名
- 4480字
- 2015-12-26 18:47:41
第一回求佳兒大士賜丸
天后,林氏女也。先世自唐迄宋,代有功績,世勛承襲,遂家于莆田。父惟愨公尤好善樂施,敬奉大士,年四旬余,止一子,焚香祝天,愿得佳兒。己未六月,夜夢大士告曰:『上帝式佑爾善』;授以丸藥,遂孕。
第二回聞異香我后降世
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夕,紅光射室,異香氤氳,乃誕天后,為惟愨公第六女也。
第三回遇道人秘傳玄訣
后生而聰穎。八歲悉解文義,十歲即好佛經(jīng)。十三歲,遇老道士曰:『若具佛性,應(yīng)得度入正果』;授以玄微秘法。
第四回窺古井喜得靈符
后年十六,時與諸女游,窺古井,忽見神人捧銅符一雙,上有仙官擁護;群女駭奔,后受之不疑。自此法力玄通,屢顯神異。
第五回運神機停梭救父
時值九秋,后父、兄兩舟濟海,西風正急,波濤震奔。后方織,忽心動,遂閉睫神馳,手持梭,足踏機軸,若有所挾而恐失之之意。
第六回聞疾呼失柁哭兄
機上凝神,毋怪急乎。后醒而泣曰:『父得保全,兄已沒矣』!始知頃所足踏者父之舟,手持者兄之舵。呼醒舵摧,竟不獲救。
第七回資民食瀉油生菜
湄有小嶼,在旁流中。后游其地,適母遺以菜子油,后即傾地;皆抽菜甲,燦然青黃,布滿山塍。至今四時不絕,遂名為「菜子嶼」。
第八回渡滄海指席為帆
一日,后欲渡海,舟楫不整,舟人難之。后指草席曰:『無妨,即此可憑矣』。懸之竿,若鳧鷗之出沒,追狂飆而鼓棹,破巨浪而旋槎。觀者驚為飛渡。
第九回救舟人小草成杉
嶼西有山曰夾山,礁石林立,船不敢近。一日,風濤震撼,舟人哀號,人莫能救。后擲草數(shù)根,化成大杉排空,舟得以附焉。
第十回解旱災(zāi)甘霖沛野
后年二十一,莆田大旱,父老咸稱『非神姑莫解』。尹詣?wù)垼S之,擬壬午申刻當雨。至期,大沛甘霖,遂獲有秋。人皆歡呼頌德。
第十一回策鐵馬代楫渡江
一日,渡江無楫,遂策檐前鐵馬,快若奔騰,人駭為青驄。行水上天,馬驟空中,只不見其解鞍嘶秣耳。
第十二回收神將演咒施法
后年二十三,收順風耳、千里眼為將。先是二神為祟西北,民間苦之,求治于后。后曰:『此金水之精,乘旺所鍾,我當以火土克之』。乃演咒施法,二神遂懼而皈依焉。今俱封為將軍。
第十三回率水族龍子來朝
東海多神怪,后乃命枻中流,風日澄霽,中見水族駢集,龍子鞠恭于前。后敕免朝,即退。至今天后誕辰,猶然慶賀;是日漁者不敢施罟下網(wǎng)。
第十四回投法繩晏公歸部
有晏公者,浮海為怪。后先施法力制之;雖仗神威,未能誠服。后又逞色變龍,興濤滾浪,來犯后舟。后投下〈律,纟代彳〉繩,隨攝隨粘,牢固難解,始懼而伏罪,后囑曰:『東溟險阻,爾當護民』。收為部下總管。
第十五回莆田尹求符救疫
歲祲疫,莆田縣尹合家病篤,吏告以請救,尹乃齋戒詣求。后曰:『此天災(zāi),何敢妄干;念其仁慈素著,代為懺悔』。取菖蒲九節(jié),書符貼,并煎飲之,立瘥。自此名徹寰中矣。
第十六回高里鬼現(xiàn)相投誠
高里鄉(xiāng)突有陰怪為祟。人咸求治于后。符咒貼處如鳥飛遁。后跡其穴,掃除,見一團黑氣中惟鷦鷯小鳥踏空而墜,化為枯發(fā);焚之,即現(xiàn)本相,乃一小鬼也,叩拜投服焉。
第十七回逐雙龍春夏雨止
后年二十六歲,自春至夏,霪雨不止。省官奉天子命,所在祈禱。莆人詣?wù)堄诤螅笤蕿橐卦旄!:笠姲昨氨架S,二龍游蕩,乃畫靈符鎖住白虬,遽有金甲神人逐二龍遁。莆即大霽,秋且告稔。奉旨致幣報功。
第十八回驅(qū)二孛南北津通
吉蓼城西有橋跨海,南北通津。忽一日,怪風掃地,橋柱盡折,行人病涉焉。后知二孛為祟,遙見黑氣沖霄,即演靈術(shù)驅(qū)之。人渡如故。
第十九回破魔道二嘉伏地
時有二魔:一曰嘉應(yīng),一曰嘉佑。或于荒坵中,或于巨浪中為害。或于客舟中流現(xiàn)赤面金裝,當前鼓躍。后化寶舟,出沒波濤間,嘉佑舍客舟而就后船。后以咒壓之,遂懼伏。嘉應(yīng)從山路犯后,后拂塵霾,任其騰躍,終不越故處,遂悚懼而遁。然魔心未凈,后歲復(fù)作,乃得歸正。
第二十回證仙班九日升天
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重九日,同諸姊登高。于湄峰山巔,恍聞空中絲管韻葉,八音齊奏,仰見鑾輿翠蓋,儀皂幢旛,雜踏而至。后乃跨云而上,眾咸欷歔驚異。俄而彩云布合,不復(fù)見矣。嗣后屢呈靈異。相率立祠,號曰「通賢靈女」。
第二十一回示地利創(chuàng)始建廟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丙子,以郊典特封「靈惠夫人」。次年秋,神來相宅,取莆城東之水示民曰;『白湖夢示回、邰二族』。丞相陳后卿聞之,驗地果吉,興工創(chuàng)建廟宇。
第二十二回驅(qū)水怪咸愿捐金
商人三寶貨船忽椗膠不起。舟人入水,見一怪坐椗。各驚惶,詣祠祈禱。恍見神后飄渺前來,怪即遁,椗立起。三寶許愿捐金,改觀廟貌。
第二十三回憑枯楂圣墩立廟
宋哲宗元佑元年丙寅,莆東有墩常現(xiàn)光,跡之,一枯楂也。漁人拾之歸,楂自還故處。再試亦然。鄉(xiāng)人獲夢,知楂為神所憑。制干支公聞之,募建廟,號為「圣墩」。
第二十四回得銅爐錦屏建祠
哲宗元符初,莆之南有地曰楓亭,其溪通津達海。戊寅潮長時,漂一銅爐,寶光陸離。楓人收之,同夢后囑。爰備香花,奉至錦屏山下建祠以祀。
第二十五回護糧船額頒靈惠
元文宗至順元年庚午春,糧船開洋遇風,桅檣漂蕩,戰(zhàn)栗哀號。忽祥云靄靄,見空中朱衣?lián)砩w,燈火垂光。既而風息,得獲全安。奉旨賜額曰「靈惠」。
第二十六回療民疫井號圣泉
宋孝宗干道二年春,大疫。神降于民李本家言曰:『白湖旁,可鑿泉得飲,以除疫病』。果然,泉味清冽,飲如甘露,朝吸而夕瘥焉。人感回生之功,甃為井。號曰「圣泉」。
第二十七回答神庥千秋崇祀
海邦履險,臨于不測之機;神靈呵護,應(yīng)于非常之際。或化蝴蝶、蜻蜓,繞桅檣而垂引;或令瑞禽、燕雀,示舟楫以無虞。至于明燈璀璨,慈悲靈濟于若隱若現(xiàn)之間,瑞氣氤氳,顯赫神通乎可望可即之下,總在一誠可格,未可思議名言者也。
第二十八回助皇師一將成功
孝宗淳熙十年癸卯,福建都巡檢羗特立奉命征剿溫、臺二府草寇,相持意怯,共祝神靈垂庇。恍見神立云端,旗幡飛飆,儼如虹電。我?guī)煶孙L騰流,賊舟在后,急撥棹擊之,獲其首而擒其黨。請于朝,更加封焉。
第二十九回止陰潦轉(zhuǎn)歉為豐
宋寧宗慶元四年戊午,甌閩霪潦,民不聊生。禱于神,夢曰:『人多不道,上天困此一方耳。予念若輩恭虔,奏請矜赦』。越三日大霽,且錫有秋。
第三十回除水患收魔為將
后念嘉應(yīng)未歸正道,究為妖孽,乃化一舟乘之。應(yīng)見,即沖潮登舟,坐于桅前。及岸,見后立船頭,應(yīng)乃倉皇請宥,并收為將。
第三十一回明前跡神槎再現(xiàn)
莆東寧海橋頭,眾方渡,見光中縹渺,浮一古木,其狀絕異。順流而前,人莫之識。至夕,鄉(xiāng)人得夢,知當年顯應(yīng)神槎云。
第三十二回助討逆合家受封
大奚寇作亂,閩師討之。賊勢甚銳,眾請香火以行,得藉神威,返風旋波,擒其渠魁,掃蕩無遺。具奏陰佑大勛,詔議加封,合家榮贈。寧宗慶元六年,朝廷以神妃護國庇民,功參玄造。人本乎親,慶自先貽。于是頒詔,封妃父為「積慶侯」,又改封「威靈侯」。又以顯赫有裨民社,加封為「靈感嘉佑侯」。母王氏,封「顯慶夫人」。兄封「靈應(yīng)仙官」。神姊封為「慈惠夫人」。
第三十三回顯圣威金人碎首
宋寧宗開禧改元乙丑,金人仆散揆潛渡淮,王師啟行,夢神告曰:『吾當助威』。初戰(zhàn)花靨鎮(zhèn),再戰(zhàn)紫金山,三戰(zhàn)合淝,皆云端顯圣。王師賈勇,賊將披靡,大炮碎其酋長,斬馘無算。上聞,加封「靈惠」。
第三十四回率神將周寇亡身
寧宗嘉定改元戊辰,草寇周六四犯境。災(zāi)后,人民無賴,既困赤地,遂入綠林,劫掠日盛。尉師襲之,夢神示助。越四日入境。忽見空中有旗幟之影,賊驚懼退舟,遽沖礁擱淺。尉師駕艇追之,獲其首,余兇悉平。奏上加封。
第三十五回錢塘江遏水成第堤
宋理宗嘉熙元年,錢塘潮決潰堤,涌波為患。郡人號祝。忽望艮山祠若有限拒,水勢倒流,人得以施版筑,遂獲堤成。
第三十六回興泉郡招商買米
理宗寶佑改元,興、泉旱,饑困弗支,求禱者絡(luò)繹。神乃示夢云:『若無憂米即至矣』!因又示夢廣商云:『興、泉苦饑,速往可倍利』。舶集價平共相怏怏。人語感夢之由始悟救二郡生靈也。
第三十七回廟廊下火焚惡黨
理宗開慶改元己未賊陳長五兄弟三人殺掠興、泉、漳三郡。八月,賊三舟入湄島,登岸,據(jù)廟裸體偃臥。神火燒之,退遁舟中。忽而晦冥,誘之出港,擱淺。憲使王镕會兵擊之,至福清俘磔,乃神助之力也。詔復(fù)加封「顯濟」。
第三十八回波濤中默佑漕船
元文宗天歷元年,運漕入海遇風,七晝夜不息。舟人哀禱。見燈光從空掩映,異香
馥郁,遂爾波恬浪靜。奉旨遣官致祭浙、閩等處廟一十五處,并加徽號。
第三十九回現(xiàn)火光明師無恙
明太祖洪武七年,泉州衛(wèi)指揮周坐領(lǐng)戰(zhàn)船哨捕,遇風擱淺。舟人環(huán)呼神救。忽見神火熒煌,俄而巨浪送船進港。指揮周立廟泉州以報德。
第四十回授丸藥呂德回生
洪武十八年,興化衛(wèi)呂德疾篤,夢神授丹,令吞之,嘔物二枚,遂痊。復(fù)夢告曰:『救爾者,乃大士示現(xiàn),爾當敬奉之』!德乃捐金建觀音堂于湄。
第四十一回聞仙樂鄭和免險
明成祖永樂元年,欽差太監(jiān)鄭和等往暹羅,經(jīng)大星洋,舟將覆。禱之。俄聞天樂浮空,異香縹渺,宛見神立桅左,返風滅浪,乃得掛帆。奏請遣官致祭。
第四十二回過小磯楊洪脫災(zāi)
明宣宗宣德五年。欽差太監(jiān)楊洪等赍賜物于諸番。一日,至中流,見大山橫峙。舍舟登山,以舒沉郁。見旁一小磯,有女子攜筐采螺,因往觀之。其大山忽不見。大山者,巨鰲也。方知神后點悟云。
第四十三回草彈回托夢除奸
明世宗嘉靖間,嚴嵩專權(quán)誤國。御史林潤擬糾彈草。假寐間,夢神告曰:『公心忠誠,本上必準』。后果然。遂建廟于涵江。
第四十四回憫軍行流泉解渴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靖海將軍侯施奉命征剿,師屯平海,地多斥鹵,樵汲維艱。惟神宮前一小井,炊爨弗繼。將軍求禱之,而清泉泛溢,不異耿恭拜井之奇。爰曰「師泉」,作志以著靈顯。
第四十五回平澎湖陰麾神將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將軍侯奉命征臺,路過澎湖。萑苻竊踞要津,難以經(jīng)渡。于是整奮大師,連發(fā)火炮。恍見神麾旗率將助戰(zhàn),遂克共眾。欽差赍御香帛致祭。
第四十六回過〈石甘〉硈夢佑王臣
康熙二十二年,總督姚既基臺灣。有隨征同知林升、總兵游澎自臺回,夢帶紅帽四
人至前。問所從來。曰:『護爾』。及過〈石甘〉硈,舵折將覆,竟無虞;并見天后護焉。
第四十七回晝夜順風護冊使
康熙二十二年,欽差汪楫、林麟〈舟皮〉等冊封琉球。正東風甚猛,諭祭于怡山院,甫畢,而南風三畫夜,直達迎恩亭。琉球駭為飛渡。復(fù)命,奏請春秋祀典。
第四十八回春秋崇祀沛皇恩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冊封琉球使海寶、徐葆光等往返海道,風少不順,則祈禱天后,即獲安吉。后復(fù)命,奏準春秋祀典。
第四十九回佑漕船利運天津
道光六年,江南漕船從上洋海運。二月二十六、七等日,西北風暴大作,勢甚猛烈。漕船正抵黑水大洋,迭遭風暴,各船齊下太平筐〈竹上亶下〉,隨風漂淌,歷數(shù)日夜。危急之頃,若有神助。往返水程幾萬里,一千余號漕船齊抵天津,米石毫無漂失。在船舵工、水手二、三萬人并未損傷一名,尤為向來未有之事。巡撫陶奏請,海運化險為平,顯應(yīng)尤著,加封「安瀾利運」扁額。
第五十回送冊使奉詔中山
道光十九年己亥,冊封琉球國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鏗途中兩次猝遇風暴。正在汪洋萬頃之中,人力莫施,舉舟惶悚。虔誠祈禱,皆獲化險為夷。奏請加封「澤潭海宇」四字。
第五十一回警憊兵顯靈上海
道光二十一年,英夷犯浙,蘇松戒嚴。有客兵駐札上海潮州會館,裸臥神前,穢褻殊甚。七月十五夜,兵于夢中似有人擊,駭奔呼救。鄰人亦驚起。但見黑衣人無數(shù),提械追擊。從此兵皆叩頭悔罪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