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3章 匯考十二(73)

險行數千里而攻之難矣臣聞張儀西并巴蜀之地

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為多張儀而賢

先王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反

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

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孫

衍二人者挾韓而議王必聽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

仲朋之怨也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

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

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

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

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

之則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賢不及曾子而王之信

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適三人臣恐王為

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聽也請與子盟于是與之

盟于息壤果攻宜陽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孫

衍二人在爭之王王將聽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對

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復使甘茂攻之遂

拔宜陽宜陽之役馮章謂秦王曰不拔宜陽韓楚

乘吾敝國必危矣不如許楚漢中以歡之楚歡而不

進韓必孤無奈秦何矣王曰善果使馮章許楚漢中

而拔宜陽楚王以其言責漢中于馮章馮章謂秦王

曰王逐亡臣因為楚王曰寡人固無他而許楚王

甘茂攻宜陽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將有尉對曰

公不論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羈旅而得相秦者我以

宜陽餌王今攻宜陽而不拔公孫衍樗里疾挫我于

內而公仲以韓窮我于外是無伐之日已請明日鼓

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陽之郭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

公賞明日鼓之而宜陽拔宜陽未得秦死傷者眾

甘茂欲息兵左成謂甘茂曰公內攻于樗里疾公孫

衍而外與韓朋為怨今公用兵無功公必窮矣公不

如進兵攻宜陽宜陽拔則公之功多矣是樗里疾公

孫衍無事也秦眾盡怨之深矣宜陽之役楚畔秦

而合于韓秦王懼甘茂曰楚雖合韓不為韓氏先戰

韓亦恐戰而楚有變其后韓楚必相御也楚言與韓

而不余怨于秦臣是以知其御也宜陽之役楊達

謂公孫顯曰請為公以五萬攻西周得之是以九鼎

抑甘茂也不然秦攻西周天下惡之其救韓必疾則

茂事敗矣秦王謂甘茂曰楚客來使者多健與寡人

爭辭寡人數窮焉為之奈何甘茂對曰王勿患也其

健者來使則王勿聽其事其需弱者來使則王必聽

之然則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王因而制之

按史記秦本紀武王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涉河城

武遂按韓世家襄王五年秦拔我宜陽斬首六萬

赧王九年秦復與韓武遂

按戰國策謂公叔曰公欲得武遂于秦而不患楚之

能揚

疑傷

之誤

河外也公不如令人恐楚王而令人為公

求武遂于秦謂楚王曰發重使為韓求武遂于秦秦

王聽是令得行于萬乘之王也韓得武遂以限秦無

秦患而德楚韓楚之縣而已秦不聽是秦韓之怨深

而交事楚也公仲使韓之秦求武遂而恐楚之

怒也唐客謂公仲曰韓之事秦也且以求武遂也非

敝邑之所憎也韓已得武遂其形乃可以善楚臣愿

有言而不敢為楚計今韓之父兄得眾者毋相韓不

能獨立勢必善楚王曰吾欲以國輔韓而相之可

乎父兄惡必以國保楚公仲說仕唐客于諸公

而使之主韓楚之事

按史記韓世家襄王六年秦復與我武遂

赧王十二年秦復取韓武遂

按史記韓世家襄王九年秦復取我武遂

赧王十三年韓太子嬰朝于秦

按史記韓世家襄王十年太子嬰朝秦而歸

赧王十四年秦取韓穰韓會秦伐楚

按史記韓世家襄王十一年秦伐我取穰與秦伐楚

敗楚將唐昧

赧王十五年韓太子嬰卒楚圍韓雍氏秦救之韓立

子咎為太子齊王魏王至韓

按戰國策楚圍雍氏五月韓令使者求救于秦冠蓋

相望也秦師不下殽韓又令尚靳使秦謂王曰韓之

于秦也居為隱蔽出為雁行今韓已病矣秦師不下

殽臣聞之唇揭者其齒寒愿大王之熟計之宣太后

曰使者來者眾矣獨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

謂尚子曰妾事先王日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固

不支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

有利焉今佐韓兵不眾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救

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尚靳歸書

報韓王韓王遣張翠張翠稱病日行一縣張翠至甘

茂曰韓急矣先生病而來張翠曰韓未急也且急矣

甘茂曰秦重國智王也韓之緩急莫不知今先生言

不急可乎張翠曰韓急則折而入于楚臣安敢來甘

茂曰先生毋復言也甘茂入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

師故敢捍楚今雍氏圍而秦師不下殽是無韓也公

仲且抑首而不朝公救且以國南合于楚楚韓為一

魏氏不敢不聽是楚以三國謀秦也如此則伐秦之

形成矣不識坐而待伐孰與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

下師于殽以救韓

按史記韓世家襄王十二年太子嬰死公子咎公子

蟣虱爭為太子時蟣虱質于楚蘇代謂韓咎曰蟣虱

亡在楚楚王欲內之甚今楚兵十余萬在方城之外

公何不令楚王筑萬室之都雍氏之旁韓必起兵以

救之公必將矣公因以韓楚之兵奉蟣虱而內之其

聽公必矣必以楚韓封公也韓咎從其計楚圍雍氏

韓求救于秦秦未為發使公孫昧入韓公仲曰子以

秦為且救韓乎對曰秦王之言曰請道南鄭藍田出

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為果乎對曰

秦王必祖張儀之故智楚威王攻梁也張儀謂秦王

曰與楚攻魏魏折而入于楚韓固其與國也是孤秦

也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戰秦取西河之外以歸

今其狀陽言與韓其實陰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輕與

楚戰楚陰得秦之不用也必易與公相支也公戰而

勝楚遂與公乘楚施三川而歸公戰不勝楚楚塞三

川守之公不能救也竊為公患之司馬庚三反于郢

甘茂與昭魚遇于商于其言收璽實類有約也公仲

恐曰然則奈何曰公必先韓而后秦先身而后張儀

公不如亟以國合于齊楚齊楚必委國于公公之所

惡者張儀也其實猶不無秦也于是楚解雍氏圍蘇

代又謂秦太后弟芊戎曰公叔伯嬰恐秦楚之內蟣

虱也公何不為韓求質于楚楚王聽入質子于韓則

公叔伯嬰知秦楚之不以蟣虱為事必以韓合于秦

楚秦楚挾韓以窘魏魏氏不敢合于齊是齊孤也公

又為秦求質子于楚楚不聽怨結于韓韓挾齊魏以

圍楚楚必重公公挾秦楚之重以積德于韓公叔伯

嬰必以國待公于是蟣虱竟不得歸韓韓立咎為太

子齊魏王來

赧王十七年韓齊魏共擊秦

按史記韓世家襄王十四年與齊魏王共擊秦至函

谷而軍焉

赧王十九年秦與韓河外及武遂韓王倉薨子咎立

按史記韓世家襄王十六年秦與我河外及武遂襄

王卒太子咎立是為厘王

赧王二十二年韓率周魏攻秦敗績

按史記韓世家厘王三年使公孫喜率周魏攻秦秦

敗我二十四萬虜喜伊闕

赧王二十四年秦韓宛

按史記韓世家厘王五年秦拔我宛

赧王二十五年韓與秦武遂

按史記韓世家厘王六年與秦武遂地二百里

赧王二十九年秦敗韓于夏山

按史記韓世家厘王十年秦敗我師于夏山

赧王三十一年韓王會秦王于西周與秦燕魏趙伐

按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二十三年尉離斯與三晉燕

伐齊破之濟西按韓世家厘王十二年與秦昭王

會西周而佐秦攻齊齊敗愍王出亡

按通鑒綱目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將軍樂毅以秦魏

韓趙之師伐齊入臨災齊君地出走其相淖齒殺之

毅下齊七十余城

赧王三十三年韓秦會于兩周之間

按史記韓世家厘王十四年與秦會兩周之間

赧王四十年韓救魏為秦所敗

按史記韓世家厘王二十一年使暴救魏為秦所

敗走開封

赧王四十二年趙魏攻韓華陽秦救韓韓王咎薨子

桓惠王立

按史記韓世家厘王二十三年趙魏攻我華陽韓告

急于秦秦不救韓相國謂陳筮曰事急愿公雖病為

一宿之行陳筮見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來陳

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為公之主使乎夫冠

蓋相望告敝邑甚急公來言未急何也陳筮曰彼韓

急則將變而佗從以未急故復來爾穰侯曰公無見

王請今發兵救韓八日而至敗趙魏于華陽之下是

歲厘王卒子桓惠王立

赧王四十三年韓伐燕

按史記韓世家桓惠王元年伐燕

赧王五十一年秦拔韓陘汾旁

按戰國策秦攻陘韓使人馳南陽之地秦已馳又攻

陘韓因割南陽之地秦受地又攻陘陳軫謂秦王曰

國形不便故馳交不親故割今割矣而交不親馳矣

而兵不止臣恐山東之無以馳割事王者矣且王求

百金于三川而不可得求千金于韓一旦而具今王

攻韓是絕上交而固私府也竊為王不取也

赧王五十二年秦擊韓韓上黨守以郡降趙

按史記韓世家桓惠王十年秦擊我于太行我上黨

郡守以上黨郡降趙十四年秦拔趙上黨殺馬服子

卒四十余萬于長平

赧王五十九年秦拔韓陽城負黍

按史記韓世家桓惠王十七年秦拔我陽城負黍

壬子年秦拔韓城皋滎陽

是年為秦莊襄王元

年韓桓惠王二十四年

按史記韓世家桓惠王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滎陽

甲寅年秦悉拔韓宜陽

是年為秦莊襄王元

年韓桓惠王二十六年

按史記韓世家桓惠王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黨

丁巳年秦拔韓十三城

是年為秦王政三年

韓桓惠王二十九年

按史記韓世家桓惠王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壬戌年韓桓惠王薨子安立

是年為秦王政八年

韓桓惠王三十四年

按史記韓世家桓惠王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

丁卯年秦攻韓

是年為秦王政十

三年韓王安五年

按史記韓世家王安五年秦攻韓韓急使韓非使秦

秦留非因殺之

辛未年秦虜韓王安韓亡

是年為秦王政十

七年韓王安九年

按史記秦世家王安九年秦虜王安盡入其地為潁

川郡韓遂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呼图壁县| 当涂县| 雷州市| 扎赉特旗| 常宁市| 西藏| 龙里县| 新乡市| 青海省| 舟曲县| 麻栗坡县| 哈巴河县| 合川市| 合川市| 乳山市| 赤城县| 昔阳县| 福海县| 读书| 新营市| 临猗县| 石林| 鹿泉市| 梁山县| 耿马| 信阳市| 昌图县| 南京市| 盘山县| 锦州市| 闻喜县| 陵水| 白水县| 洛扎县| 都匀市| 登封市| 乌恰县| 敖汉旗| 项城市|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