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 圍爐詩話
- 吳喬
- 958字
- 2015-12-26 18:31:57
《韻語陽秋》云:“太白樂府,于綱常三致意焉。《君道曲》,恐君臣之義不篤也。《東海通婦》,恐父子之義不篤也。《上留田》,恐兄弟之義不篤也。《箜篌謠》,恐朋友之義不篤也。《雙燕篇》,恐夫婦之義不篤也。考其行事:友人路亡,為之權窆,又收其骨;送蕭三十一之魯,拳拳于稚子伯禽;于諸弟各贈以詩,致雍穆之情,則父子朋友兄弟皆庶幾矣。惟是從永王,合于劉又合于魯,娶于宋又攜金陵之妓,則君臣夫婦為有間焉。”
蘇子由云:“李白詩類其為人,駿發豪放,華而不實,好事喜名而不知義之所在也。言用兵則先登陷陣,不以為難;言游俠則白晝殺人,不以為非。此豈其誠能也哉!唐人李、杜首稱,甫有好義之心,白不及也。”予謂宋人不知比興,不獨《三百篇》,即說唐詩亦不得實。太白胸懷有高出六合之氣,詩則寄興為之,非促促然詩人之作也。飲酒學仙,用兵游俠,又其詩之寄興也。子由以為賦而譏之,不知詩,何以知太白之為人乎?宋人惟知有賦,子美“紈不餓死”篇是賦義詩,山谷說之盡善矣,其馀比興之詩蒙蒙耳。
元微之云:“子美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所獨專,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李、杜并稱,觀李之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子美。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溪詩話》云:“子美四韻詩及絕句,味之皆覺字多,以字字不故也。他人長篇,殊無可讀。”所謂一人滿天下,三人滿一隅。余謂詩有意,故字不。
《三山語錄》說子美《登慈恩寺塔》云,謂是譏天寶事。“秦山忽破碎”,言人君失道也。“涇渭不可求”,言賢不肖混雜也。“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言京師與天下俱無綱紀也。“回首叫虞舜,蒼梧正愁”,思圣君而不可得也。“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刺酒色也。“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言曲江輩之去位也。“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言小人之素餐也。不如此解,則詩與題全不相關矣。樂天《海圖屏風》,言李訓、鄭注之誅宦官,與子美同意。
黃常明說子美《古柏行》云:“‘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為難進易退,非招不往。‘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為先器識後文藝,與吐露者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