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 圍爐詩話
  • 吳喬
  • 788字
  • 2015-12-26 18:31:57

盛唐人之用字,實有後人難及處。如王右丞之“鸞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其用“迥出”、“回看”,景物如見。子美之“石出倒聽楓葉下,櫓搖背指菊花開”,亦然。而“野航恰受兩三人”,“旭日散雞豚”,“受”字、“散”字更非他字可易,甚不費力。“宿火焰爐灰”,“陷”字精確,雖衰颯猶好。至杜荀鶴之“風暖鳥聲碎”,方干之“香粳倩水舂”,“碎”字、“倩”字費力甚矣!

宋人詩話多論字句,以致後人見聞愈狹。然煉字與琢句不同,琢句者,淘汰陳濁也。常言俗語,惟靖節(jié)、子美能用之;學此,便流于堯夫《擊壤集》五七字為句之語錄也。

祖詠之“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子美之“麒麟不動爐煙上,孔雀徐開扇影還”,其用“生”、“動”、“不動”、“徐開”字,能使詩意躍出,是造句之妙,非琢煉之妙也。

子美之“峽坼霾龍虎睡,江清日抱黿鼉游”,晚唐人險句之祖也;“盤渦浴鷺底心性”,王建詩之祖也。太白之“如何青草里,也有白頭翁”,用虛字,流水對易見。子美之“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不用虛字,流水對難見。

劉長卿之“身隨敝履經殘雪”,皇甫冉之“菊為重陽冒雨開”,開晚唐門徑也。

煉字乃小家筋節(jié)。四六文,陳詩之馀,煉字之妙,大不易及。子瞻文集只“山高月小,放落石出”八字耳。永叔曾無一字。唐詩煉字處不少,失此字便粗糙。畫家云“烘染過度即不接”,苦吟煉句之謂也。注意于此,即失大端。唐僧無可云“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以雨聲比落葉也。又云“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以遠燒比微陽也。比物以意而不指其物,謂之象外句,非苦吟者不能也。

張云:“墻頭細雨垂纖草,水面回風聚落花”,花聚由“回”,草垂由“細”,工矣!

蔡寬夫云:“煉句勝則意必不足,語工而意不足,則格力必弱。”

宋人眼光見句法,其詩話于此有可觀者,不可棄之。開、寶諸公用心處,在詩之大端,而好句自得。大歷以後,漸漸束心于句,句雖佳而詩之大端失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武宣县| 南丹县| 当阳市| 土默特左旗| 楚雄市| 平顶山市| 探索| 金川县| 天水市| 阜阳市| 阳春市| 高陵县| 梧州市| 郓城县| 宝清县| 闵行区| 黄梅县| 鲁山县| 阜新| 天门市| 化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黄梅县| 建昌县| 定南县| 尼玛县| 兰坪| 定西市| 铜山县| 玛曲县| 德清县| 丽水市| 平阳县| 汨罗市| 文水县| 洪洞县| 万安县| 万年县| 荣成市|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