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圍爐詩話
  • 吳喬
  • 938字
  • 2015-12-26 18:31:57

問曰:“詩在今日,以何者為急務?”答曰:“有有詞無意之詩,二百年來,習以成風,全不覺悟。無意則賦尚不成,何況比興?”葉文敏公論古文,余曰:“以意求古人則近,以詞求古人則遠。”公深然之。詩不容有異也。唐詩有意,而比興以雜出之,其詞婉而微,如人而衣冠。宋詩亦有意,惟賦而少比興,其詞徑以直,如人而赤體。明之瞎盛唐詩,字面煥然,無意無法,直是木偶被文繡耳。此病二高萌之,弘、嘉大盛,識者斥其措詞之不倫,而不言其無意之為病。是以弘、嘉習氣,至今流注人心,隱伏不覺。習氣如乳母衣,縱經灰滌,終有乳氣。人之惟求好句而不求詩意之所在者,即弘、嘉習氣也。若詩句中無“中原”、“吾黨”、“鳳凰臺”、“鵲觀”,自以為脫去弘、嘉惡道,不亦易乎!此病之難于解免,更自有故。詩乃心聲,非關人事,如空谷幽蘭,不求賞識,乃足為詩。六朝之詩雖綺靡,而此意不大失。自唐以詩取士,遂關人事,故省試詩有膚殼語,士子又有行卷,又有投贈,溢美獻佞之詩,自此多矣。美刺為興觀之本,溢美獻佞,尚可謂之詩乎?子美于哥舒翰,先美後刺,後人嫌之。如李頎之“秦地立春傳太史,漢宮題柱憶仙郎”,已宛然明之應酬詩矣。詩之泛濫,實始于唐人,言近體詩,不得不宗之耳。

所謂詩,如空谷幽蘭,不求賞識者。唐人作詩,惟己意,不索人知其意,亦不索人之說好。如義山《有感》二長律,為甘露之變而作,則《重有感》七律無別意可知,何以遠至七百年後,錢夕公始能注釋之耶?意尚不知,誰知好惡?蓋人心隱曲處,不能已于言,又不欲明告于人,故發于吟詠。三百篇中如是者不少,唐人能不失此意。宋人作詩,欲人人知其意,故多直達。明人更欲人人見好,自必流于鏗鏘絢燦,有詞無意之途。瞎盛唐詩泛濫天下,貽禍二百馀年,學者以為當然,唐人詩道,自此絕矣。

詩非一途得入,景龍、開、寶之詩端重,能養人器度,而不能發人心光;大歷、開成之詩深銳,能發人心光,而亦傷人器度。所以學景龍、開、寶者,心光難發,大都滯于皮毛;學大歷、開成者,器度易傷,不免流于險琢。人能以大歷、開成發其心光,而後以景龍、開、寶養其器度,斯為得之。人誰有此工力?所以開、寶而後更無其詩也。問曰:“若然,則開、寶人于何處發其心光耶?”余愧謝曰:“此就後世人之病察脈擬方也。君問太高,須起李、杜、高、岑以答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荥经县| 庆元县| 赤城县| 雷山县| 越西县| 长治市| 宁化县| 漳州市| 都昌县| 调兵山市| 陈巴尔虎旗| 汕头市| 长寿区| 怀远县| 礼泉县| 砀山县| 石棉县| 崇礼县| 古丈县| 定襄县| 揭西县| 永年县| 梧州市| 天水市| 兴宁市| 静海县| 中山市| 奇台县| 邵武市| 冷水江市| 忻州市| 平原县| 铁力市| 昌都县| 元朗区| 涿鹿县| 二连浩特市| 平江县| 中西区|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