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2章 地基租(7)

同立鬮書人長房胞兄珠池,二房胞弟珠俊等。蓋聞兄弟一氣而分形,子孫異枝而同本,祖父固樂其永好,世代難保其無乖。昔我祖父來臺,開基創業維艱,而貽留于今,世守勿替。竊慕往古同居之風,不宜一旦分折而處。第生齒日繁,人心不古,田宅見窄,世事如棋,欲其無生嫌隙,何必勉強同居。是以兄弟和同相商議,邀請尊長親戚,將祖父遺傳田宅財物,先踏祀資以外,品搭均分,禱神拈鬮為定。諸凡開載明白,俱系至公無私,各宜安份,照鬮管業。其祖父祭祀,以代世事,依次輪流值當。從茲以往,后昆垂裕,先業克恢,斯式廊月增而家聲于以丕振矣!今恐口無憑,同立鬮書一樣二紙,每房各執一紙,永為存照。

計開:

一、公業踏得本街崎仔頂東畔瓦店屋一座,間數不等,坐東向西,并油車器椇在內,歷年稅銀八十二員。又本街崎仔頂東畔瓦店屋一座,坐東向西,歷年稅銀十八員。以上二條,兩房輪流,但因公有借欠債項,故將此稅銀扣還債項明白,然后依次輪收值當,祭祀公事。

一、本街崎仔頂東畔茅店屋一座兩進,坐東向西,長房珠池應往得前落一進,連灶間一半,深井埕一半;二房珠俊應得住后落一進,連灶間一半,并深井埕一半。

一、長房珠池鬮得田宅:

海豐莊早園一所,現佃林慶觀耕作,歷年稅銀六員。

海豐莊早園一所,現佃周余觀耕作,歷年稅銀五員。

本街峰仔頂西畔檳榔店茅屋一座,坐西向東,年稅銀十二大員。

本街陳敬觀住店,年該納地基銀六員。

本街林德潤官住店,年該納地基銀三員。

本街合司住店一所,年該納地基錢一千文。

本街泉成住店一所,年該納地基錢二百五十文。

一、二房珠俊鬮得田宅:

楊厝寮莊旱園一所,現佃許岸觀耕作,歷年稅銀三員。

舊莊旱園一所,現佃黃前觀耕作,歷年稅銀六員。

本街崎仔頂西畔工夫店茅屋一座,坐西向東,歷年稅銀十二員。

本街雞司住店,年該納地基銀六員。

本街廖研觀住店,年該納地基銀三員。

本街莊禾舅住店,年該納地基錢一千文。

本街玷司住店,年該納地基錢一千二百文。

本街炎侄住店,年該納地基錢二百五十文。

再批明:其峰仔頂茅店屋一座二落,先年經已鬮分前后落;居住瓦店屋一座,先年亦經踏存為公,當即照管無異。但兄弟二人意欲各居一方,茲值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初一日,爰再邀親戚即將二所店屋拈鬮分居,長短相補。自此以后,各宜照管,永守勿替焉耳!

計開:

一、長房珠池鬮得崎仔頂瓦店屋一座,每年應收得珠俊佛銀四員,照。

一、二房珠俊鬮得崎仔頂茅屋一座兩落,每年應貼還珠池佛銀四員,照。

道光十九年二月日。

代筆人白梅壁

在見并公親人功兄曾哲

知見并公親人房兄守猜

長房胞兄珠池

同立鬮書人

二房胞弟珠俊

(一六)

立借地基字人黎紀添兄弟,有承祖遺下茅厝一座四間,連北畔橫厝二間。其厝北畔憑滴水一直為界,坐落土名后壟三湖莊西畔。茲添等欲起蓋北畔相接橫厝一間,礙張永建有禾埕地一所,至添厝前大門腳為界,添欲蓋之厝有缺地基。爰是托中公人,墾向張永建借出禾埕地一丈零,添蓋此厝,當日同中公人議貼每年地租粟三斗,至六月冬張永建出首量收,不敢異言。其地基添兄弟等將來若欲移徙別處,抑或倒壞,將地基交還張永建管掌,不敢生端滋事。此系相好之情,二比甘愿,口恐無憑,立借地基字一紙,付執為照。

咸豐元年(辛亥)十一月日。

為中人黃結鄰

代筆總理梁裕祥

立借地基字人黎添兄弟

(一七)

立給開墾盡根地基契字大甲頂店社番巧義生,有承社尾社外祖母遺下地基一所,坐落土名址在頂店莊內,東至郭井厝為界,西至車路為界,南至杜蓋厝壁墻中為界,北至張藏厝及至陳炎田為界,其四至界址俱各登載分明,歷年配納大租錢二百文。今因乏銀費用,愿將此地基給出開墾盡根,先問盡社中親房眾番等俱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向與頂店莊漢人郭鉗觀出首承墾盡根,當日三面言定時值盡根價佛銀二十六大員正。其銀即日同中親收足訖;其地基隨即照界踏明,交付銀主郭鉗觀前去掌管,起蓋厝宅居住,永遠為業。自此義一出墾千休,永遠杜絕,葛藤永斷,日后義以及子孫等永不敢言及找贖生端滋事。保此地基系義承外媽遺下之物業,與內外親房眾番人等無干,亦無重張典借他人財物以及來歷不明為礙;如有不明等情,義出首一力抵擋,不干銀主之事。此系仁義交關,二比甘愿,各無反悔,口恐無憑,同立開墾盡根地基契字一紙,付執永遠為照。

即日同中親收過盡根契字內佛銀二十六大員正足訖,再照。

同治八年十月日。

代筆人柯賢和

為中人陳定

在場見囗囗囗

立開墾盡根地基契字大甲頂店社番巧義生

(一八)

同立杜賣盡根瓦店契字人蘇惠發、蘇連登兄弟,自咸豐四年間,向武圣帝君會贌出店地一所,自備二本起蓋瓦店一坎兩進。址在新莊米市街五十六坎隘門腳第二坎,坐北向南,東至鄭家店合壁為界,西至高家店合壁為界,南至車路中為界,北至大圳為界,四至界址明白。年配納陳金聲大租銀三錢正,又全年應納武圣帝會董事陳水等地基租銀六大員正。至同治四年間,兄弟分爨,連登拈得鬮分字內此瓦店一坎兩進。今因乏銀別創,登夫婦商議,愿將此瓦店一坎兩進出賣他人,先盡問叔兄弟侄房親人等各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與詹盛渥出首承買,三面議定依時值價銀一百二十八員正。銀即日同中交登親收足訖;其瓦店一坎兩進,內帶門枋、戶扇、古井等件,一切隨即同中踏明界址,交付與詹盛渥前去掌管出稅,收稅抵利,永為己業,不敢異言生端滋事,日后登及子孫永不敢言及找贖滋事等情。自此一賣千休,片瓦不留。保此瓦店系是登鬮分應得之額,與兄弟親疏人等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來歷交加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登自應出手一力抵擋清楚,不干買主之事。此系仁義交關,現銀明買,二比甘愿,各無反悔,恐口無憑,立杜賣盡根瓦店契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收過店契字內佛面銀一百二十八員正足訖,再照。

一、批明:此瓦店系是贌地基起蓋,并無帶上手契字;倘有不明滋事,登聽詹盛渥取出鬮分字觀看,不得刁難,此照。

同治十二年八月日。

代書人楊志量

為中人楊士乃

高一且

杜場見人

蘇連發

立杜賣盡根店契字人蘇連登

(一九)

立永贌厝地字人王士欽,有承父遺下埔園一段,址在大加蚋堡崁頂莊,坐落土名土園仔。此園按作五份,從東算起在第四份,東至王脫園為界,西至王交后厝地為界,南至王家園為界,北至王家園為界;四至界址明白;每年帶納大租谷一斗一升正。今因乏銀應用,愿將此園托中引就向與王領兄弟等出首承贌,三面議價銀二十五大員正。言約銀無利,息厝無稅銀。其銀即日同中親收入足訖;厝地隨即交付領兄弟前去掌管,起蓋居住。三面言約,欽若備銀二十五大員清還,領兄弟每年該納稅銀三大員;如無銀清還,依舊銀無利息厝地無利銀,各不得異言生端滋事。此系兩愿,俱各喜悅,永無反悔,口恐無憑,立永贌厝地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親收過字內佛銀二十五大員正足,照。

一、批明:此字內佛銀領出銀十二大員,紅出銀十三大員,合共銀二十五大員,聲明,再照。

一、批明:其字內大租谷,領兄弟每年永納,不得異言滋事,聲明,再照。

光緒二年十月日。

代筆人王清蘭

為中人囗囗囗

在場知見人王文后

立永贌厝地字人王士欽

(二○)

立杜賣盡根空地契字人鹿港堡新興街郭壽萱,有承父建置明買過本街張萬福瓦店一座,并連厝地一所,坐落土名新興街,東至文祠溝墘為界,西至街路為界,南至李家店為界,北至文祠公店為界,四至明白;每年應納地基稅銀三錢。因同治戊辰年,店屋被火燒去,欲徙居他處,母子相議,先問房親伯叔兄弟侄不能承受,外托中引就向與本街宗親媽世兄出首承買,三面議定價銀四十大元,庫兩二十八兩足。其銀即日同中交收足訖;隨即踏明界址,付交銀主前去掌管,起蓋居住,永為己業。一賣千休,日后不敢言找言贖。保此空地系壽萱承父自置物業,與房親兄弟侄無干,亦無重張典掛他人銀項以及來歷不明;如有不明等情,壽萱自應出首抵擋,不干銀主之事。此系兩愿,永無反悔,今欲有憑,合立杜賣盡根空地契字一紙,并繳上手契二紙,合共三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收過契面銀四十大元,庫平二十八兩足,再照。

再批明:如有不明等情,該壽萱出首抵擋,再照。

光緒十年八月日。

為中人張則敷

立杜賣盡根厝地契字人郭壽萱

知見人母上官氏

代筆人陳清祈

(二一)

立杜賣盡根茅店契字人大溝尾莊張接發,有自己明買茅店一坎,址在永靖街國王廟前左畔第四坎,坐東向西,東至小巷為界,西至大街路為界,南至邱家店為界,北至圣母會店為界。帶門窗、戶扇、水井一口、浮沉、磚石一應在內,逐年配納大租銀四角,又配納地基銀一員六角,界址、租銀俱各明白。今因乏銀湊用,情愿將此店出賣,先問房親叔侄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與陳厝莊詹克家兄弟出首承買,當日同中三面議定,出得依時值盡根店價銀六十大員正。其銀即日同中交收足訖;其店隨即踏明界址,付與買主前去掌管居住出稅,收利納租,永為己業。保此店系接發自買之業,與房親叔侄人等毫無干涉,并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以及上手來歷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系接發自應一力抵擋,不干買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無迫勒反悔,口恐無憑,特立杜賣盡根茅店契一紙,繳連上手契,付執為照,行。

批明:即日同中親收過契面銀六十大員完足,再照,行。

批明:此店于光緒二十五年八月間,三大房分爨,當場公議付與長房長孫昭木掌管,以為優待之業,地租、大租自行完納,理合批照,行。

大清光緒十二年十月日。

代筆人榮儒號

為中人益清號

兄張金

知見人胞叔張涂

侄張涂

在場人母親陳氏

立杜賣盡根茅店契字人張接發

(二二)

同立出杜賣盡根茅瓦店契字人林武權、林武圖,同偕侄瓊元、豐年四房等,有因光緒丙子年間,兄弟共八人俱各分業撥鬮,實蒙先父在日之遺命也。當時立鬮炳據,延及丙子年終,各處總董會及大墩原屬昌盛街市,因遇戴逆唱亂起禍,一旦變為荒墟,僉議再建興街,既已定規,四處預白,各人起蓋店座,各人永遠掌管,嗣后權等四房仍為合爨。延至丁丑年春季,備出資本,建置茅瓦店一座,坐北朝南,址在東大墩街北片。其店東至連順號為界,西至連升為界,南至街路為界,北至墻外劉遠厝為界,四至界址分明。并帶門窗、戶扇、上下樓屏大小間數所有對象一應在內,遞年配納封收加餉館地基銀二元正。今因乏銀別創,兄弟叔侄相商,情愿將此茅瓦店盡界出賣,先問房親人等俱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與綿昌號出首承買,當日經中三面言定,時值杜賣盡根茅瓦店價銀三百大員,庫秤二百一十兩足重。即日同中銀交契立,互相收訖;其茅瓦店立即踏明界址,盡界內所有物業,概付買主掌管,逐年收稅并納封收地基銀,永為已業,任從居住出稅及翻蓋改易。權等一賣千休,及日后子孫永絕找贖。保此茅瓦店確系權等四房再為合爨備出資本起蓋之業,與分居之房親無干涉,亦無重張典掛他人財物及上手來歷不明,拖欠地基銀等情;如有等情,權等出首抵擋明白,不干買主之事。此系二比兩愿,各無迫勒反悔,今欲有憑,同立出杜賣盡根茅瓦店契字一紙,付為永遠執照,行。

即日同中場見權四房等親收過杜賣盡根茅瓦店價銀三百大員,庫秤二百一十兩正足訖,再照,行。

外再批明:此店地基乃是抄封,歷來并無字據,倘日后有假冒契字,出為爭較,此店不得行用,當場批照,行。

光緒(辛卯)十七年十二月日。

代筆人賴照臨

為中人林子明

知見人胞弟武衡

在場同收銀母親林門曾氏

權瓊元

同立杜賣盡根茅瓦店契字人林武同階侄

圖豐年

(二三)

立佃批字人半線保新埔六塊寮莊柯世情、柯世農、柯媽超等,有承伯父遺下田園一所,坐落土名在溪底,抽出車路南園二段,并四面插竹圍、樹木。茲因柯豬倌、柯沃官、柯黃屘同托中向與柯世情、柯世農、柯媽超等求墾厝地,三面言議時值壓地佛銀四十六大元正。隨即踏明界址,交付銀主掌管起蓋居住,不敢阻擋異言,生端滋事。年約納大租谷一石三斗二升正。其此壓地銀前取十大元,至光緒九年二月,再取去佛銀三十六大元正,共四十六大元正,課科三十二兩二錢正。其厝地面限二十年為滿,聽園主備齊壓地銀取回佃批字;若有拖欠大租,愿將壓地銀扣除,以抵大租,銀主不得刁難。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恐口無憑,今欲有憑,同立佃批字一紙,共二紙,存照。

即日同中收過壓地佛銀四十六大元正,再照。

再批明:厝地言約十份,柯豬倌應得東面一半,出佛銀二十三元五角正。

柯豬倌十份應得二份,出佛銀九元四角正。

柯沃官應得一份半,出佛銀六元零五點。

黃屘官十份應得一份半,出佛銀七元零五點。

光緒九年二月日。

為中人柯孝炭

作知見柯登山

柯世農

立佃批字人柯世情

柯媽超

代筆人柯有孚

(二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晴隆县| 建昌县| 宣城市| 临城县| 清流县| 岐山县| 景宁| 堆龙德庆县| 锡林郭勒盟| 永安市| 南陵县| 庐江县| 广南县| 绥化市| 南涧| 军事| 青州市| 梨树县| 合江县| 大兴区| 松潘县| 潞西市| 南陵县| 桂阳县| 伊宁市| 漯河市| 师宗县| 会东县| 申扎县| 安岳县| 封丘县| 旅游| 凌海市| 宣武区| 福海县| 泰兴市| 湖北省| 平江县| 竹山县| 丹阳市|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