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結永遠定額鐵租單業主郭際康、郭際榮,為結定額課租,以垂久遠而便交納事。緣本館大溪墘莊等處,原無大河圳水墾田,俱系佃人自備工本,勤勞筑坡,蓄水灌囗〈氵蔭〉,是以不堪奉文伸丈,每年系照例一九五抽的。但歲有豐荒不一,致業佃有爭多競少之嫌。今適因乏銀納課,爰招功兄際唐商議,勸其備出佛銀三百三十大員正,隨即現交業主親收足訖,完納公項,并無短少分毫;而業主愿將功兄上年鬮得嫡孫水田埔業一處,座落土名陂寮莊南湖,四至界址等項俱載在典契鬮書內分明。就此一處之業,無論既開未開之田園埔地,愿將租粟折減,結定每年應納定額鐵租粟市斗二十碩正,每年至早季收成后,業主自到佃征收,市斗量平交納,經風煽凈,不得濕冇抵塞;業主隨給出完單,付佃執照,豐荒兩不得加減,亦不得少欠升合。自結永遠定額鐵租以后,佃人永照此鐵租單,課粟二十碩正完納業主;而業主永不得于定額鐵租外加收點粒,亦不得再言勘丈升科等情;如有勘丈升科若干,系業主一力抵擋,不于佃人之事。此系業佃兩愿,各無抑勒,恐口無憑,立永遠定額課租單付執為照。
批明:業主即日實收過鐵租單內結定折減課粟佛銀三百三十大員完訖,批照。
光緒四年(戊寅歲)十一月日。
中人郭龍波
代筆張溧盛
郭際康
立給永遠定額鐵租單業主
郭際榮
(一一四)
立給定額大租字人業主吳萬吉,有承買大侖尾莊大租,周年冬成之候,向佃抽的大租,屢有增多說寡之嫌,難以枚舉。是鳩集諸佃到館酌議,雖欲抽的,不若結定之為美也。茲有佃戶吳甘官之業,其田園埔地各四至界址,俱各載在買契內明白,當堂之面言議,四至界內,周年結定大租榖五斗正,佃人自曬干煽凈,不敢濕冇抵塞,亦不得少欠升合,運到課館,經量租斗交納清楚,給出完單,付執存照。迄今以后,不論年豐年歉,業主亦不敢另生枝節,致爽原約。倘有熟園荒埔再辟成田坵,本業主不得生端滋事,再行抽的,致傷業佃和氣之情。此系二比甘愿,各無反悔,口恐無憑,今欲有憑,立給定額大租字一紙,付執存照。
光緒七年月日。
立給定額大租字人業主囗囗囗
第二節贌耕字
(一)
有佃戶焉,向田主贌田耕種也。有磧地焉,先納無利銀兩也。銀多寡不等,立約限年滿,則他贌,田主以原銀還之。每年田主所收曰小租,淡北分早、晚交納;自塹而南,多納早冬,其晚冬悉歸佃戶;亦有先納租一年后,乃受耕,則不立贌字,亦無磧地銀也。凡田器、牛種皆佃備,其或荒地初墾、近溪浮復者,經佃開墾成田,須三年后,田主方勘界定租,墾費主佃分者則租均之。無田中葺屋曰寮,贌者有田必有寮,以莿竹為墻,各莊皆然。俗呼榖熟為冬,有早冬,有晚冬兩熟曰雙冬,猶書言有秋也。自桃澗堡至大甲,運榖多用牛車,內港無之(淡水廳志)。
(二)
立招耕字人廖各璨、黃富心,承領江福隆罩蘭埔地一所,招得楊亮自備鋤頭火食,前來耕作成田八分。每年該大小租榖一十二石八斗,早、晚二季干凈量清,豐兇年冬,不得少欠;倘或少欠,任從田主起耕招佃;若無欠租,任從耕作。若欲別處居住創業,不耕之日,議定每甲貼鋤頭工銀二十元,將田送還田主,不得私退別人。此系二比甘愿,口恐無憑,立字存照,行。
批明:水田八分,不耕之日,該領鋤頭工銀一十六元,批照,行。
嘉定六年二月日。
黃連梅
黃振順
在場見人劉常立
木保
永彭
代筆人江金濟
廖各璨
立招耕字人
黃富心
(三)
立招耕字人廖寧,承領江福隆罩蘭埔地一所,招得張乃華自備鋤頭火食,前來耕作水田三分零六毫四絲。每年該納大小租榖四石五斗九升六合,早、晚二季重風量清,年冬豐兇,不得少欠;如有少欠,任從田主招佃起耕;若無欠租,任從耕作。倘本佃無力耕作,準其親人接耕,不準私賣他人;如無親人接耕,議定每甲田貼鋤頭工本銀二十元與耕人,將田交還田主,不得異言生事。此系二比甘愿,口恐無憑,立招字存照,行。
批明:歷年大租經與屯弁、屯丁議定,歸二佃收貯,然后交還屯弁,不許私自交割夫額,欲誤屯餉無歸,批記,行。
嘉慶七年七月日。
鄭正
在場公親
劉文度
代筆人劉捷會
立招耕字人廖寧
(四)
立贌耕字人東螺東堡五百步莊蕭置業,有明買水田一段,址在梅州莊北勢洋,自己并無工雇出首耕作,今將此田向本堡贌良吉莊佃人蕭勤勞備出牛工、種子,出首耕作。
自道光十一年起,至十四年止,二比言約全年小租粟二十石,分作早、晚二季付田主收租納課;若耕作期限已滿,不拘年,聽田主或換耕,抑或自耕,其佃人不得刁難。各無反悔,口恐無憑,今欲有憑,立贌耕字一紙,付執為照,行。
道光十一年元月日。
代筆人蕭光明
立贌耕字人蕭置業
(五)
立出贌耕字人族侄款,承父鬮分應份有水田一甲五分,坐址在龍目井莊洋,土名犁頭尖,東至大路界,西至犁頭尖界,南至自耕田界,北至溝界;四至界址明白。帶泉水圳水灌溉通流,年配納王業主大租粟十二石滿正,又小租榖六十三石(九三斗)正,并車工水銀。今因欲銀使用,愿將此田出贌,并逐年小租在內,先問房親人等不能承受,外托中問到族叔飄出首承受贌耕,三面議定照時值價銀二百七十大員正。其銀即日憑中交收足訖;其田隨即踏明,付贌耕人前去自作,收租納課。此田系款自己份下產業,與叔侄兄弟人等無干,亦無典掛他人財物及上手交歷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系出贌人自當理明,不干承贌銀主之事。其田限五年:甲午年春起,至戌申冬止。到限之日,備足銀員,同中送還,贖回出贌字,兩無生端反悔;若足無銀清還,照舊耕作,亦不得言長語短。此乃二比甘愿,各無抑勒,口恐無憑,立出贌耕字一紙,付執存照。
即日同中收過贌耕字內銀二百七十大員正完足,再照。
道光十四年十一月日。
為中人(堂叔)挾扶
代筆人(堂叔)檻
在場知見人(胞叔)熅
立出贌耕字人(族侄)款
(六)
立佃批字人莊長流兄弟,承父鬮分應得水田一段,址在萬寶新莊頭大圳下,東至大圳,西至錦旗田界,南至啟太兄弟田界,北至曹家田界;四至明白。經丈一甲九分正,原帶大圳水充足通流灌溉。今因招得李夢齡前來自備牛工、種子、農器力耕,并帶來磧地銀二十員,當面言議全年大小租榖實八十七石六斗正,重風洗凈,不得濕冇抵塞。分作早、晚二季交納,不論年歲豐歉,不許少欠升合;如有少欠者,收磧地銀以及牛只扣抵。水田限耕四年:自丙申年十月起,至庚子年十月止。四年為滿,租榖清楚,收磧地銀送還,水田另耕別佃,不得刁難;若要再耕,另行相商。今欲有憑,合立佃批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親收佃批字內銀二十大員,再照。
道光十六年(丙申)十月日。
代筆人莊玉山
為中人賴清順
立佃批字人莊長流
(七)
立贌耕字東螺東堡大坵園莊蕭起鶚,有承父遺下水田一段,址在梅州莊東勢洋。自己并無工雇可以耕作,今將此田贌與東螺堡梅州莊佃人葉已然出首,備出牛工、種子承耕,言約全年小租粟三十石,自道光十八年早冬起,至道光二十一年晚冬止,二比甘愿。時葉已然備出壓地銀三十元,每元銀全年利息二斗,除利粟以外,其租粟付田主收租納課。若期限已滿,銀還佃人,田還佃主,兩不得刁難;其佃人若欲再耕,再立約為憑。口恐無憑,今欲有憑,立贌耕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親收過壓地銀三十元完足,再照。
道光一十八年月日。
親立贌耕字人蕭起鶚
(八)
立招耕字人蕭廷珍,有承祖父遺下吉葬母親一穴墳埕,開創水田,不拘坵數,址在大墩東勢莊西南邊,四至界址俱至林梅田為界。今因自己不能耕作,托中出佃贌人何石福官承耕,三面言定佃人備出磧地銀五大員,又銅錢二千文,交付田主收入應用,其田隨即付與佃人耕作。其田無租,其銀無利。贌耕三年:丁未年春起,至己酉年冬止。限滿之日,銀還田還;若無銀清還,其田任從再耕,不拘年限。此田珍母親墳界,與別房人等無干;若有阻擋滋事,珍一力抵擋,不干佃人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口恐無憑,立招耕字一紙,付執為照,行。
即日收過磧地銀五大員,又銅錢二千文,批明,再照,行。
批明:此十二月二十八日,慶收過何石福佛銀二大元,限滿任慶備銀清還石福收回,將田起耕,批照。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日。
為中人蕭振宗
知見人(胞弟)蕭全慶
立招耕字人蕭廷珍
(九)
立承耕備出磧地銀字人陳聰明,情因乏園耕作,前來向岸里社番婦阿媽四老完,同夫鉤鈞打歪,自有承祖父遺下埔園一處,坐落土名泉洲厝莊頭,東至陳家園為界,西至旱溝為界,南至水溝為界,北至加己園為界,四至界址面踏分明;透年額實園租銀一十六大員正。即日承耕人備出無利磧地銀八十大員,交番園主親收足訖;當社經業主甲首等三面言定,即將此熟埔園、竹圍、樹木果等項,交付承耕人前去掌管耕作。其園限贌耕一十全年:自辛亥年春起,至庚申年冬止。透年園租銀至十一月務要年清年款,交納清楚,不敢少欠分文;如有少欠租項非為等弊,不依約限,任從番園主另招別佃;如無少欠租項,至年限滿之日,再行轉贌。此系番佃二比兩愿,各無反悔,恐口無憑,立承耕備出磧地銀字各執一紙,付為執照。
即日批明:承耕備出字內無利磧地銀八十大員正,面交番主親收足訖,批照。
合字憑照。
咸豐元年(辛亥)二月日。
在場業主潘準和
總甲首潘德元
知見甲首潘元成
代筆潘清儒
立承耕備出磧地銀字人陳聰明
(一○)
立收壓地銀字人鹿港大街吳明記,有置得李厝莊后莊消涵口水田一段,又旱園一段,共四分零,年配納大租粟二石二斗滿。今有李厝莊后莊陳番官前來,贌去李厝莊后莊水田并旱園二段,歷年言約旱季納干凈小租粟九石七斗滿,又晚季納干凈小租粟四石滿,又帶納大租粟及水圳銀等費仔,佃人完納。即收來壓地佛銀一十三大員,言約銀無利,限五年為滿,聽明備壓地銀清還,取回原田園并原字;若有欠小租粟并大租粟等費,應將壓地銀扣起,不得異言。今欲有憑,立收壓地銀字一紙,付執為照。
咸豐二年月日。
立壓地字人吳明記
(一一)
立認耕字人半線保竹圍仔莊姚傳,有堂兄姚園伯邑內林沐官承贌本莊水田四丘,言約不論豐歉,年納小租榖一十八石,分作早、晚二季三七完清,系傳保認,不敢少欠;如有少欠,情愿代賠清楚,將田聽林沐官起耕另佃,不敢異言。合意認耕字一紙,付執為照。
咸豐九年十月日。
立認耕字人姚傳
代筆人吳南道
(一二)
立贌耕政磧地銀字人張井養、張阿王,偕侄全福、英華、贊賢五房等,有承祖父遺下水田一甲二分,址在拺東上堡七張犁莊后北勢,東至大溝界,西至林大人田小溝界,南至林大人田,北至林寨田界,四至界址面踏分明;配大甲溪坡圳水通流灌溉充足,年納業主王大租并車工榖道斗一十二石正,年贌小租道斗五十二石正。今因乏人耕作,中招得合吉號、林仕檑等出首前來承贌,當日三面言定磧地銀一百七十大員六角。其銀、字即日同中兩交收足訖;其田隨即踏明界址,付銀主前去耕作。限贌九年半:自己巳年六月起,至戊寅年十月冬收成止。限滿之日,養五房等備齊原磧地銀一百七十大員六角,交還佃人,而佃人即將田交還養五房等自耕。如至期無銀清還,愿將此田仍付銀主耕作,以抵銀利息后,不拘年限,銀到田還,各不得刁難。此乃二比甘愿,田無租稅,銀無利息,各無抑勒反悔,今欲有憑,立贌耕收磧地銀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見收過字內磧地銀一百七十大員六角正足訖,再照。
同治八年(己巳)六月日。
依口代筆方際春
林松茂
江水
為中人
涂荖
江秀明
場見人廖山
張井養全福
同立贌耕收磧地銀字偕侄英華
張阿王贊賢
(一三)
立招耕字管溪公首事張易錫等,有明典簡擺添等水田一處,又典簡坤印瓦厝三間并等件,址在三角街圳下大菜園內,東至楊家厝地并柴頭井,西至十八張圳,南至大路,北至賴家、楊家、蕭家田;四至界址明白;內帶竹圍、果子、雜物。今因自己不欲耕作,憑中招得佃人張錦興自備牛工、種子向前耕作,并備出壓地佛銀六十員,平四十二兩。全年議定大小租粟五十九石,作早、晚兩季完納,不得少欠。限贌六年滿,將壓地銀清還佃人,聽從起耕招佃耕作,不得異言。口恐無憑,立招耕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同中收過招耕字內壓地佛銀六十員,平四十二兩完足,再照。
同治十一年十月日。
為中并代筆人曹鵬飛
立招耕字管溪公首張易錫
(一四)
立承耕字人江大夏,自備農椇、種子,又備出無利磧地銀一百三十大元,平重九十一兩,憑中向得族侄振彬磧過后莊仔莊水田二甲五分,配大甲坡水份通流灌溉,又配田中竹圍內茅厝一座十一間面踏承交。議:每全年完納業主大租水榖以外,實納田主小租榖一百六十石道斗正,分作早、晚兩季完納,不敢濕冇抵塞,亦不敢少欠升合;如有少欠升合,愿將磧地銀付田主扣抵起耕,另贌別佃。其田限耕自癸酉年春起,至戊寅年冬止,共六全年為滿。限滿之日,田主應備齊磧地銀交還佃人,將田交還田主,不敢異言生端滋事。此系二比仁義交關,各無迫勒,今欲有憑,合立承耕字一紙,付執為照。
即日憑中備出承耕字內無利磧地銀一百三十六元,平重九十一兩正足訖,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