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 周易正義
  • (唐)孔穎達
  • 3456字
  • 2015-12-26 18:10:42

[疏]“彖曰”至“大亨貞”。○正義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者,此一句釋屯之名,以剛柔二氣始欲相交,未相通感,情意未得,故“難生”也。若剛柔已交之后,物皆通泰,非復難也。唯初始交時而有難,故云“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者,此釋四德也。坎為險,震為動,震在坎下,是動於險中。初動險中,故屯難動而不已;將出於險,故得“大亨貞”也。大亨即元亨也,不言“利”者,利屬於貞,故直言“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雷雨之動,乃得滿盈,皆剛柔始交之所為。

[疏]“雷雨之動滿盈”。○正義曰:周氏云:“此一句覆釋亨也”。但屯有二義,一難也,一盈也。上既以剛柔始交釋屯難也,此又以雷雨二象解盈也。言雷雨二氣,初相交動,以生養萬物,故得滿盈,即是亨之義也。覆釋“亨”者,以屯難之世不宜亨通,恐亨義難曉,故特釋之。此己下說屯之自然之象也。○注“雷雨之動乃得滿盈”。○正義曰:“雷雨之動,乃得滿盈”者,周氏、褚氏云:“釋亨也,萬物盈滿則亨通也”。“皆剛柔始交之所為”者,雷雨之動,亦陰陽始交也。萬物盈滿,亦陰陽而致之,故云“皆剛柔始交之所為”也。若取屯難,則坎為險,則上云“動乎險中”是也。若取亨通,則坎為雨,震為動,此云“雷雨之動”是也。隨義而取象,其義不一。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屯”體不寧,故利“建侯”也。“屯”者,天地造始之時也,造物之始,始於冥昧,故曰“草昧”也。處造始之時,所宜之善,莫善“建侯”也。

[疏]“天造草昧至不寧”。○正義曰:釋“利建侯”也。草謂草創,昧謂冥昧,言天造萬物於草創之始,如在冥昧之時也。于此草昧之時,王者當法此屯卦,宜建立諸侯以撫恤萬方之物,而不得安居于事。此二句以人事釋“屯”之義。○注“屯體不寧”。○正義曰:“屯體不寧”者,以此屯邅險難,其體不寧,故“宜建侯”也。“造物之始,始於冥昧”者,“造物之始”,即天造草昧也。草謂草創初始之義,“始於冥昧”者,言物之初造,其形未著,其體未彰,故在幽冥闇昧也。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經綸。君子經綸之時。

[疏]正義曰:“經”謂經緯,“綸”謂綱綸,言君子法此屯象有為之時,以經綸天下,約束於物,故云“君子以經綸”也。姚信云:“綸謂綱也,以織綜經緯。”此君子之事,非其義也。劉表、鄭玄云“以綸為淪字”,非王本意也。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處屯之初,動則難生,不可以進,故“磐桓”也。處此時也,其利安在?不唯居貞建侯乎?夫息亂以靜,守靜以侯,安民在正,弘正在謙。屯難之世,陰求於陽,弱求於強,民思其主之時也。初處其首而又下焉。爻備斯義,宜其得民也。

[疏]“初九”至“利建侯”。○正義曰:磐桓,不進之貌。處屯之初,動即難生,故“磐桓”也。不可進,唯宜利居處貞正,亦宜建立諸侯。○注“息亂以靜”至“得民也”。○正義曰:“息亂以靜”者,解“利居貞”也。“守靜以侯”者,解“利建侯”也。“安民在正”者,解“貞”也。“弘正在謙”者,取象其“以貴下賤”也。言弘大此屯,正在於謙也。“陰求於陽,弱求於強”者,解“大得民”也。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不可以進,故“磐桓”也。非為宴安棄成務也,故“雖磐桓,志行正也”。

[疏]“《象》曰”至“志行正也”。○正義曰:言初九雖磐桓不進,非茍求宴安,志欲以靜息亂,故居處貞也。非是茍貪逸樂,唯志行守正也。○注“非為宴安棄成務”。○正義曰:“非為宴安棄成務”者,言巳止為前進有難,故磐桓且住,非是茍求宴安,棄此所成之務而不為也。言身雖住,但欲以靜息亂也。

以貴下賤,大得民也。陽貴而陰賤也。

[疏]正義曰:貴謂陽也,賤謂陰也。言初九之陽在三陰之下,是“以貴下賤”。屯難之世,民思其主之時,既能“以貴下賤”,所以大得民心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志在乎“五”,不從於初。屯難之時,正道未行,與初相近而不相得,困於侵害,故屯邅。“屯”時方屯難,正道未通,涉遠而行,難可以進,故曰:“乘馬班如”也。寇謂初也。無“初”之難,則與“五”婚矣,故曰“匪寇婚媾”也。“志在於五”,不從於初,故曰“女子貞不字”也。屯難之世,勢不過十年者也。十年則反常,反常則本志斯獲矣。故曰“十年乃字”。

[疏]“六二”至“十年乃字”。○正義曰:“屯如邅如”者,屯是屯難,邅是邅回,如是語辭也。言六二欲應於九五,即畏初九逼之,不敢前進,故“屯如邅如”也。“乘馬班如”者,《子夏傳》云:“班如者,謂相牽不進也”。馬季長云:“班,班旋不進也”。言二欲乘馬往適於五,正道未通,故班旋而不進也。“匪寇婚媾”者,寇謂初也,言二非有初九與巳作寇害,則得其五為婚媾矣。馬季長云:“重婚曰媾。”鄭玄云:“媾猶會也。”“女子貞不字”者,貞,正也,女子,謂六二也,女子以守貞正,不受初九之愛,“字”訓愛也。“十年乃字”者,十年難息之后,即初不害巳也。乃得往適於五,受五之字愛。十者數之極,數極則變,故云“十年”也。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疏]正義曰:“六二之難,乘剛也”者,釋所以“屯如邅如”也。有畏難者,以其乘陵初剛,不肯從之,故有難也。“十年乃字,反常”者,謂十年之后,屯難止息,得“反常”者,謂反常道,即二適于五,是其得常也。巳前有難,不得行常,十年難息,得反歸於常以適五也。此爻因六二之象,以明女子婚媾之事,即其馀人事,亦當法此。猶如有人逼近於強,雖遠有外應,未敢茍進,被近者所陵,經夕之后,乃得與應相合。是知萬事皆象於此,非唯男女而巳。諸爻所云陰陽、男女之象,義皆仿於此。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三既近五而無寇難,四雖比五,其志在初,不妨已路,可以進而無屯邅也。見路之易,不揆其志,五應在二,往必不納,何異無虞以從禽乎?雖見其禽而無其虞,徒入于林中,其可獲乎?幾,辭也。夫君子之動,豈取恨辱哉!故不如舍,“往吝,窮也”。

[疏]“六三”至“舍往吝”。○正義曰:“即鹿無虞”者,即,就也。虞謂虞官,如人之田獵,欲從就於鹿,當有虞官助已,商度形勢可否,乃始得鹿,若無虞官,即虛入于林木之中,必不得虞,故云“唯入于林中”。此是假物為喻。今六三欲往從五,如就鹿也。五自應二,今乃不自揆度彼五之情納已以否,是“無虞”也。即徒往向五,五所不納,是徒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者,幾,辭也。夫君子之動,自知可否,豈取恨辱哉!見此形勢,即不如休舍也。言六三不如舍此求五之心勿往也。“往吝”者,若往求五,即有悔吝也。○注“見路之易,不揆其志”。○正義曰:“見路之易,不揆其志”者,三雖比四,四不害已,身夫屯邅,是路之平易,即意欲向五而不預先揆度五之情意納已以否,是“無虞”也。獵人先遣虞官商度鹿之所有,猶若三欲適五,先遣人測度五之情意。幾為語辭,不為義也。知此“幾”不為事之幾微,凡“幾微”者,乃從無向有,其事未見,乃為“幾”也。今“即鹿無虞”,是巳成之事,事巳顯者,故不得為幾微之義。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疏]正義曰:“即鹿無虞,以從禽”者,言即鹿當有虞官,即有鹿也,若無虞官,以從逐于禽,亦不可得也。“君子舍之,往吝窮”者,君子見此之時,當舍而不往。若往則有悔吝窮苦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二雖比初,執貞不從,不害巳志者也。求與合好,往必見納矣。故曰“往吉,無不利”。

[疏]正義曰:六四應初,故“乘馬”也。慮二妨巳路,故初時班如旋也。二既不從於初,故四求之為婚,必得媾合,所以“往吉,無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見彼之情狀也。

[疏]正義曰:言求初而往婚媾,明識初與二之情狀,知初納巳,知二不害巳志,是其明矣。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處屯難之時,居尊位之上,不能恢弘博施,無物不與,拯濟微滯,亨于群小,而系應在二,屯難其膏,非能光其施者也。固志同好,不容他間,小貞之吉,大貞之兇。

[疏]“九五屯其膏”至“大貞兇”。○正義曰:“屯其膏”者,“膏”謂膏澤恩惠之類,言九五既居尊位,當恢弘博施,唯系應在二,而所施者褊狹,是“屯難其膏”。“小貞吉,大貞兇”者,貞,正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是小正為吉。若大人不能恢弘博施,是大正為兇。○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間”。○正義曰:“固志同好,不容他間”者,間者,廁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于同好,不容他人間廁其間也。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處險難之極,下無應援,進無所適,雖比於五,五屯其膏,不與相得,居不獲安,行無所,適窮困闉厄,無所委仰,故“泣血漣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油尖旺区| 仙游县| 景宁| 五常市| 金寨县| 合肥市| 平原县| 青冈县| 腾冲县| 马关县| 越西县| 临清市| 莱西市| 伊通| 永福县| 泰宁县| 华宁县| 永安市| 花莲市| 平利县| 新邵县| 财经| 彭阳县| 长海县| 正宁县| 罗山县| 枣强县| 布尔津县| 井冈山市| 伽师县| 双城市| 宝清县| 青阳县| 浏阳市| 台北市| 定襄县| 广宁县| 通州区| 烟台市|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