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發菩提心品

問曰。初發心是諸愿根本。云何為初發心。答曰

初發菩提心  或三四因緣

眾生初發菩提心?;蛞匀蚓?。或以四因緣。如是和合有七因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曰。何等為七。答曰

一者諸如來  令發菩提心

二見法欲壞  守護故發心

三于眾生中  大悲而發心

四或有菩薩  教發菩提心

五見菩薩行  亦隨而發心

或因布施已  而發菩提心

或見佛身相  歡喜而發心

以是七因緣  而發菩提心

佛令發心者。佛以佛眼觀眾生。知其善根淳熟堪任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人者。佛教令發心作是言。善男子來。今可發心當度苦惱眾生。或復有人生在惡世。見法欲壞。為守護故。發心作是念。咄哉從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來。唯有一人二處行出三界。四圣諦大導師。知五種法藏脫于六道。有七種正法大寶。深行八解脫。以九部經教化。有十大力說十一種功德。善轉十二因緣相續。說十三助圣道法。有十四覺意大寶。除十五種貪欲。并得十六心無礙解脫。出十六地獄眾生。及身十七具足十八不共法。善分別十九住果人。善知分別學人阿羅漢辟支佛諸佛二十根是。大悲心者。是大將主大眾主大醫王大導師大船師。久乃得是法。行難行苦行。乃得是法。而今欲壞。我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厚種善根得成佛道。令法久住無數阿僧祇劫。又行菩薩道時。護持無量諸佛法故勤行精進。或復有人見眾生苦惱。可愍無救無歸無所依止。流轉生死險難惡道。有大怨賊諸惡蟲獸生死恐怖諸惡鬼等。常有憂悲苦惱刺蕀。恩愛別離怨會深坑。喜樂之水甚為難得。大寒大熱獨行其中。曠絕無蔭難得度脫。眾生于中多諸怖畏。無有救護將導之者。見如是眾生。入此生死險惡道中受諸苦惱。以大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言。我當為無救作救無歸作歸無依作依。我得度已當度眾生。我得脫已當脫眾生。我得安已當安眾生。復有人但從人聞以信樂心等。發無上道心。作是念。我當修善法不斷絕故?;驂櫛囟ǖ脽o生法忍。集諸福德善根淳熟故?;蛑抵T佛或值大菩薩。能知眾生諸根利鈍深心本末性欲差別。善知方便為般若波羅蜜所護。能作佛事者知我發愿。善根成熟故令住必定。若無生法忍。是諸菩薩。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如佛善知眾生心力教令發心。不以但有信樂力等教令發心。復有人見余菩薩行道修諸善根大悲所護。具足方便教化眾生。不惜身命多所利益。廣博多聞世間奇特人中標勝。??啾娚鸀樽魇a覆。安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慚愧質直柔軟調和。其心清凈深樂善法。見如是人而作是念。是人所行我亦應行所修愿行我亦應修。我為得是法故當發是愿。作是念已發無上道心。復有人行大布施。施佛及僧或但施佛以飲食衣服等。是人因是布施。念過去諸菩薩能行施者。韋藍摩韋首多羅薩婆檀尸毗王等。即發菩提心。以此施?;叵虬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復有人若見若聞佛三十二相。足下平手足輪指網縵手足柔軟七處滿纖長指足跟廣身傭直足趺高平毛上旋伊泥[跳-兆+尃]臂長過膝陰馬藏身金色皮軟薄一一孔一毛生眉間白毫上身如師子肩圓大腋下滿得知妙味身方如尼拘樓陀樹頂有肉髻廣長舌梵音聲師子頰四十齒齊白密致眼睛紺青色睫如牛王等相。心則歡喜作是念。我亦當得如是相。如是相人所得諸法我亦當得。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七因緣發菩提心。問曰。汝說七因緣發菩薩心。為皆當成有成有不成。答曰。是不必盡成?;蛴谐捎胁怀?。問曰。若爾者應解說。答曰

于七發心中  佛教令發心

護法故發心  憐愍故發心

如是三心者  必定得成就

其余四心者  不必皆成就

是七心中佛觀其根本。教令發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若為尊重佛法為欲守護。若于眾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根本深故。余菩薩教令發心。見菩薩所行發心。因大布施發心。若見若聞佛相發心。是四心多不成?;蛴谐烧摺8疚⑷豕?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三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原阳县| 德安县| 饶平县| 孝义市| 肥东县| 长武县| 体育| 中西区| 启东市| 金坛市| 泰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渝中区| 金堂县| 保靖县| 高州市| 陆川县| 玉林市| 株洲县| 姜堰市| 纳雍县| 阿拉尔市| 横山县| 保靖县| 大名县| 武隆县| 崇明县| 桃园市| 方城县| 闸北区| 乌鲁木齐县| 灵台县| 汪清县| 宁南县| 宁波市| 玉山县| 宁都县| 易门县| 桐乡市|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