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治痢之法,當參前篇。其下黃水,乃脾土虧損,真色下陷也,當升補中氣。若黃而兼青,乃肝木克脾土,宜平肝補脾。若黃而兼白,乃子令母虛,須補脾胃。若黃而兼黑,是水反侮土矣,必溫補脾胃。若黃而兼赤,乃心母益子,但補中益氣。若腸胃虛弱,風邪客之,用胃風湯,或胎氣不安,急補脾胃而自安矣。凡安胎之藥,當臨病制宜,不必拘用阿膠、艾葉之類。地官胡成甫之內,妊娠久痢,自用消導理氣之劑,腹內重墜,胎氣不安,又用阿膠、艾葉之類不應。余曰∶腹重墜,下元氣虛也。胎動不安,內熱盛也。遂用補中益氣湯而安,又用六君子湯全愈。壺仙翁治湯總兵夫人妊娠病痢不止。
翁診其脈,虛而滑,兩關若澀,此由胎氣不和,相火炎上而有熱,似痢實非也。乃用黃芩、白術以安胎,四物、生地黃以調血,數劑而安。當歸芍藥湯 治妊娠下痢腹痛。(即當歸芍藥散,見前心腹痛。)〔本〕治婦人胎前產后赤白痢。
生姜(年少者百錢,老者二百錢,取自然汁) 鴨子(一枚)上將鴨子打破,傾入姜汁內攪勻,煎八分,入蒲黃三錢,再煎五七沸,空心熱服,立效。
〔無〕妊娠下痢赤白,絞刺疼痛。
雞子(一枚,烏雞者佳。破孔傾出清,留黃用之) 黃丹(一錢,入雞子殼內同黃攪勻,以濃紙糊牢,鹽泥固濟,火上煨焙干,為細末)上每服二錢,米飲調下。一服愈者是男,二服愈者是女。
〔大〕治妊娠素弱,頻并下痢,腹痛羸瘦,面色痿黃,不進飲食。
濃樸(一兩半) 白術 熟地黃 川芎 白芍藥 當歸 干姜 人參(各一兩) 訶子(三錢)甘草(一錢)上 咀,每服四錢,姜三片,水煎。
又方 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澀。
當歸 黃 (各一兩) 糯米(一合)上細切,和勻,水煎分四服。
〔羅〕大寧散 治妊娠下痢赤白灰色,泄瀉疼痛垂死者。
黑豆(三十五粒) 粟殼(二兩,半生半炒) 甘草(二兩,半生半炒)上為粗末,都作一服,生姜三片同煎,食前服。
治妊娠挾熱下痢,亦治男子常痢。
黃連 黃柏(各一升) 山梔仁(二十枚)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浸二時久,煮十余沸,頓服。若嘔加陳皮(一兩半) 生姜(三兩)黃連湯 治妊娠下痢赤白,膿血不止。
黃連(二兩) 濃樸(姜制) 阿膠(炙) 當歸 干姜(各一兩半) 艾葉 黃柏(各一兩)上為細末,空心米飲調下方寸匕,日三服。
療妊娠白膿痢,腹中冷。
干姜(四兩) 赤石脂(六兩) 粳米(一升,炒黃)上用水七升,煎取二升,溫分三服。
濃樸散 治妊娠下痢,黃水不絕。
濃樸(姜炙,三兩) 黃連(三兩) 肉豆蔻(一枚,連皮用)上為粗末,水煮頓服。
草果飲 治妊娠臟氣本虛,脾胃少弱,臟腑虛滑,腹臍疼痛,日夜無度。
濃樸(姜制,二兩) 肉豆蔻(一個,面裹煨)上 咀,每服三錢,姜三片,水同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