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4章 瘧

〔大〕妊娠病瘧,乃夏傷于暑,客于皮膚,至秋而發,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陽相離,寒熱俱作。其發晏者,由風邪客于風府,循膂而下,衛氣至一日一夜常大會于風府,故發日晏與早者,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 ,二十二日入脊內,上注于伏沖之脈,其行九日,出缺盆。其氣既止,故發更早。其間日發者,風邪內搏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也。妊娠而發,多傷于胎。

〔薛〕前證因脾胃虛弱,飲食停滯,或外邪所感,或郁怒傷脾,或暑邪所伏。審系飲食停滯,用六君子加桔梗、蒼術、藿香。外邪多而飲食少,用藿香正氣散。(雜病中風。)外邪少而飲食多,用人參養胃湯。(雜瘧。)勞傷元氣,用補中益氣湯。(雜勞倦。)若郁怒所傷,用小柴胡湯(傷寒少陽病。)兼歸脾湯。(健忘。)若木侮土,久而不愈,用六君子為主,佐以安胎藥。

仍參三陰三陽經而治之。一婦人因怒患瘧,舉發無期,久而不已,胸腹不利,飲食少思,吞酸吐痰。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二十余劑,尋愈。但晡熱少食,又用四君子加柴胡、升麻為主,佐以逍遙散而痊。一妊婦瘧久不已,噯氣下氣,胸腹膨脹,食少欲嘔,便血少寐。此屬肝脾郁怒,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漸愈;又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山梔、升麻而愈。一妊婦患瘧已愈,但寒熱少食,頭痛晡熱內熱,此脾虛血弱也。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頭痛頓止;又用六君子湯加芎、歸,飲食頓進;再用逍遙散加參、術而寒熱愈。

驅邪散 治妊娠停食感冷,發為瘧疾。

白術 草果仁 高良姜(炒) 縮砂仁 藿香葉 橘紅 白茯苓(去皮,各一錢半)甘草(炙,五分)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七寶散 治男婦一切瘧疾,或先寒后熱,或先熱后寒,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或一日一發,或一日兩三發,或連日發,或間日發,或三四日一發,不問鬼瘧、食瘧,不伏水土,山嵐瘴氣似瘧者,并皆治之。

常山 濃樸(姜制) 青皮 陳皮(并不去白) 甘草 檳榔 草果(去皮,各等分)咀,每服半兩,于未發隔夜,用水酒各一盞,煎至一大盞,去滓露一宿,再用酒水煎滓次,去滓亦露一宿,來日當發之早,燙溫面東先服頭藥,少頃再服藥滓,大有神效。

予嘗治一妊婦,六七個月患瘧,先寒后熱,六脈浮緊,醫用柴胡、桂枝無效。予曰∶此非常山不愈。眾醫難之,越數日疾甚,乃從予治,以七寶散一服瘥。黃帝問∶婦人重身,毒之奈何?岐伯曰∶有故無殞。帝曰∶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誠審藥物之性,明治療之方,何疑攻治哉。

柴胡散 治妊娠瘧疾。

柴胡(二錢) 生大黃(二錢) 生黃芩(一錢半) 甘草(一錢)上 咀作一服,水煎,臨發日五更溫服,必取利為愈。如胎上逼心,可服枳殼散。忌油面辛熱等物。

又方用大黃(二兩) 柴胡(一兩半) 黃芩(一兩) 芍藥(一兩)為細末,清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臨發日五更冷湯吞下,隔兩時再服五十丸,以利為度。

若妊娠瘧疾,發熱口干,渴飲無度者,亦用。

生地黃(一兩半) 黃芩 麥門冬(去心) 人參 知母(各一兩) 石膏(二兩) 甘草(半兩)干葛(一兩)上 咀,每服五錢,入烏梅(半個) 煎服。

又方用常山(一兩) 石膏(一兩) 甘草(炙) 黃芩(各半兩) 烏梅(七個)細切,以水酒各一碗,浸一宿,平旦煎至一碗,去滓分二服,臨發時服。

上方犯常山、大黃吐下之劑,若六脈浮緊有力,中有頑痰積熱者用之,所謂有故無殞也。其他療治方法,已備雜證瘧門,茲不贅。若熱甚恐致動胎者,亦如傷寒熱病治法,以白藥子、伏龍肝等,涂臍上下可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太仆寺旗| 沾益县| 上思县| 静海县| 澎湖县| 安宁市| 封开县| 湘潭县| 德化县| 建平县| 元江| 清远市| 建始县| 临西县| 彰化县| 漳州市| 都匀市| 陈巴尔虎旗| 抚松县| 武功县| 内江市| 黄冈市| 大名县| 万载县| 古丈县| 墨竹工卡县| 武夷山市| 沙湾县| 吴忠市| 东兰县| 康马县| 育儿| 宁远县| 富平县| 宾川县| 娱乐| 绥中县| 蓬安县| 宝鸡市|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