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南海邊竹衍義曰∶天竹黃,自是竹內所生,如黃土著竹成片。涼心經,去風熱,作小兒藥尤宜,和緩故也。
密蒙花
密蒙花味甘,平、微寒,無毒。主青盲膚翳,赤澀多眵淚,消目中赤脈,小兒麩豆及疳氣攻眼。生益州川谷。樹高丈余。葉似冬青葉而濃,背色白有細毛。二月、三月采花。
圖經曰∶密蒙花,生益州川谷,今蜀中州郡皆有之。木高丈余。葉似冬青葉而濃,背白色有細毛,又似桔葉。花微紫色。二月、三月采花,曝干用。此木類而在草部,不知何至于此。
雷公云∶凡使,先揀令凈,用酒浸宿,漉出候干,卻拌蜜令潤,蒸從卯至酉出,曬干。
如此拌蒸三度,又卻曬干用。每修事兩,用酒八兩浸,待色變,用蜜半兩蒸為度。此元名小錦花。
衍義曰∶密蒙花,利州路甚多。葉,冬亦不凋,然不似冬青。蓋柔而不光潔,不深綠,花細碎,數十房成朵,冬生春開。此木也,今居草部,恐未盡。
天竺桂
味辛,溫,無毒。主腹內諸冷,血氣脹,功用似桂。皮薄不過烈。生西胡國。(今附)圖經文具桂條下。
海藥∶謹按《廣州記》云∶生南海山谷。補暖腰腳,破產后惡血,治血痢腸風,功力與桂心同,方家少用。
衍義曰∶天竺桂,與牡、菌桂同。但薄而已。
折傷木
味甘、咸,平,無毒。主傷折筋骨疼痛,散血補血,產后血悶,止痛。酒、水煮濃汁飲之。生資州山谷。
唐本注云∶藤生繞樹上,葉似 草葉而光濃。八月、九月采莖,曬干。(唐本先附)
桑花
暖,無毒。健脾澀腸,止鼻洪,吐血,腸風,崩中帶下。此不是桑椹花,即是桑樹上白癬,如地錢花樣,刀削取,入藥微炒使。(新補 見日華子)圖經文具桑根白皮條下。
椋(音良)子木
味甘、咸,平,無毒。主折傷,破惡血,養好血,安胎止痛生肉。
唐本注云∶葉似柿,兩葉相當。子細圓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堅重,煮汁赤色。《爾雅》云∶椋,即來是也。郭注云∶椋材中車輞。八月、九月采木,曬干。(唐本先附)
每始王木
味苦,平,無毒。主傷折跌筋骨,生肌破血止痛。酒、水煮濃汁飲之。生資州山唐本注云∶藤生,繞樹木上生,葉似蘿摩葉。二月、八月采。(唐本先附)四十五種陳藏器余
必栗香
味辛,溫,無毒。主鬼氣。煮服之。并燒為香,殺蟲魚。葉搗碎置上流,魚悉暴鰓。名化木香,詹香也。葉如椿。生高山。堪為書軸,白魚不損書也。
海藥∶主鬼疰心氣,斷切惡氣。葉落水中,魚當暴死。
櫚木
味辛,溫,無毒。主破血、血塊,冷嗽,并煮汁及熱服。出安南及南海。人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為枕令人頭痛,為熱故也。
海藥∶謹按《廣志》云∶生安南及南海山谷。胡人用為床坐,性堅好。主產后惡露沖心,癥瘕結氣,赤白漏下,并銼煎服之。
研藥
味苦,溫,無毒。主霍亂,下痢,中惡,腹內不調者。服之。出南海諸州。根如烏藥圓小。樹生也。
海藥∶葉如椒。主赤白痢,蠱毒,中惡,并銼煎服之。
黃龍眼
味苦,溫,無毒。主解金藥、銀藥毒。以水研取半合,空心少少服,經二十許日瘥。出嶺南,狀如龍眼,黃色也。
海藥∶功力勝解毒子也。
箭竿及鏃
主婦人產后腹中癢,安所臥席下勿令婦人知。
元慈勒
味甘,無毒。主心病,流血,合金瘡,去腹內惡血,血痢下血,婦人帶下,明目,翳、風淚、努肉。生波斯國。
似龍腦香。
海藥∶慈勒樹中脂也。味甘,平。消翳,破血,止痢,腹中惡血。今少有。
都咸子及皮、葉
味甘,平,無毒。主渴潤肺,去煩除痰,火干作飲服之。生南方。樹如李,徐表《南州記》云∶都咸樹子大如指,取子及皮,作飲極香美。
海藥∶謹按徐表《南州記》云∶生廣南山谷。味甘,平,無毒。主煩躁,心悶痰膈,傷寒清涕,咳逆上氣,宜煎服。子食之香,大小如半夏。
鑿孔中木
主難產。取入鐵裹者,燒末酒服下,產也。
櫟木皮
味苦,平,無毒。根皮主惡瘡,中風犯毒露者。取煎汁洗瘡,當令膿血盡止,亦治痢。南北總有作柴,亦云櫪,音同也。
千金方∶治諸瘡因風致腫。以根皮三十斤,銼,以水三槲,濃煮,內鹽把,漬瘡當出膿血,日日為之,瘥止。
省藤
味苦,平,無毒。主蛔蟲。煮汁服之。又主齒痛,打碎口中含之。又取和米煮粥飼狗去。生南地深山。皮赤如指,堪縛物,片片自解也。
松楊木皮
味苦,平,無毒。主水痢,不問冷熱。取皮濃煎令黑,服升。生江南林落間大樹。葉如梨,江西人呼為涼木,松楊縣以此樹為名也。
楊廬耳
平,無毒。主老血結塊,破血止血。煮服之。楊廬木上耳也。出南山。
故甑蔽
無毒。主石淋。燒灰末,服三指撮,用水下之。又主盜汗。書云∶止咸味。
圣惠方∶治膀胱虛熱,下砂石,澀痛,利水道。燒灰研,食前溫酒調下錢匕。
木
味苦,平,無毒。破產后血,煮服之。葉搗辟封蛇咬,亦洗瘡癬。樹如石榴,葉細,丈余。四月開花,白如雪。
生江東、林 間。
象豆
味甘,平,無毒。主五野雞病,蠱毒,飛尸,喉痹。取子中仁碎為粉,微熬水服、二匕。亦和大豆藻面去 。生嶺南山林。作藤著樹,如通草藤,三年熟,角如弓袋。子若卵。皮紫色,剖中仁用之。
名 子,名合子。主野雞病為上。
地主
平,無毒。主鬼氣心痛。酒煮服合。此土中古木腐爛者也。
腐木
主蜈蚣咬。末和醋敷之。亦漬取汁敷咬處良。
石刺木根皮
味苦,平,無毒。主破血,因產血不盡結瘕者。煮汁服。此木上寄生,破血神驗,不可得。生南方∶林 間,江西人呼為靳刺。亦種為籬院,似棘而大,枝上有逆鉤也。
楠木枝葉
味苦,溫,無毒。主霍亂。煎汁服之。木高碩,葉如桑。出南方∶山中。郭注《爾雅》云∶楠(汝占切),大木,葉如桑也。
息王藤
味苦,溫,無毒。主產后腹痛,血露不盡。濃煮汁服之。生嶺南山谷。冬月不凋。
角落木皮
味苦,溫,無毒。主赤白痢。皮煮汁服之。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也。
鴆鳥漿
味甘,溫,無毒。主風血羸老。山人浸酒,用解諸毒,故曰鴆鳥漿。生江南林木下。高、二尺,葉陰紫色,冬不凋,有赤子如珠。
紫珠
味苦,寒,無毒。解諸毒物,癰疽,喉痹,飛尸,蠱毒,毒腫,下 ,蛇虺蟲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名紫荊樹。似黃荊,葉小無椏,非田氏之荊也。至秋子熟,正紫,圓如小珠。生江東林澤間。
牛領藤
味甘,溫,無毒。主腹內冷,腰膝疼弱,小便白數,陽道乏。煮汁浸酒服之。生嶺南高山,形褊如牛領,取之陰干也。
枕材
味辛,小溫,無毒。主咳嗽,痰飲積聚脹滿,鬼氣注忤。煮汁服之。亦可作浴湯,浸香港腳及小兒瘡疥。生南海山谷。作 舡次于樟木,無藥處用之也。
鬼膊藤
味苦,溫,無毒。主癰腫,搗莖、葉敷之。藤堪浸酒,去風血。生江南林澗中。葉如梨,子如楂子,山人亦名鬼薄者也。
木戟
味辛,溫,無毒。主 癖氣在臟腑。生山中。葉如梔子也。
奴柘
味苦,小溫,無毒。主老血瘕,男子 癖閃痞。取刺和三棱草,馬鞭草作煎如稠糖,病在心,食后在臍。空心服,當下惡物。生江南山野。似柘,節有刺,冬不凋。
溫藤
味甘,溫,無毒。主風血積冷,浸酒服之。生江南山谷,不凋,著樹生也。
鬼齒
無毒。主中惡注忤,心腹痛。此腐竹根先入地者,煮服之。亦名鬼針,為其賊惡,隱其名爾。
鐵槌柄
無毒。主鬼打及強鬼排突人致惡者。和桃奴、鬼箭等,丸服之。
古櫬板
無毒。主鬼氣注忤中惡,心腹痛,背急,氣喘,惡夢悸,常為鬼神所祟撓者。水及酒和東引桃枝煎服,當得吐下。古冢中棺木也。彌古者佳。杉材最良。千歲者通神,作琴底。《爾雅》注云∶杉生江南,作棺埋之不腐。
慈母
無毒。取枝、葉炙黃香,作飯,下氣止渴,令人不睡,主小兒痰痞。生山林間。葉如櫻桃而小,樹高丈余,山人并識之。
飯籮燒作灰
無毒。主時行病后食勞。取方寸匕服。南方∶人謂筐也。又籃耳,燒作灰末敷狗咬瘡。
籃,竹器也。
白馬骨
無毒。主惡瘡。和黃連、細辛、白調、牛膝、雞、桑皮,黃荊等,燒為末,淋汁取治瘰,惡瘡,蝕息肉,白癜風,以物揩破涂之。又單取莖、葉煮汁服之,止水痢。生江東。似石榴而短小對節。
紫衣
味苦,無毒。主黃膽,暴熱目黃,沉重,下水 ,亦止熱痢。煮服之。作灰淋取汁,沐頭長發,此古木錦花也。石瓦皆有之。堪染褐,下水。《廣濟方》云∶長發也。
梳篦
無毒。主虱病者。汁服。虱病是活虱入腹為病如癥瘕者。又梳篦垢,主小兒惡氣,霍亂,水和飲之。
倒掛藤
味苦,無毒。主切老血及產后諸疾,結痛血上欲死。煮汁服。生深山。如懸鉤有逆刺,倒掛于樹葉尖而長也。
故木砧
名百味。無毒。主人病后食勞復。取發當時來參病患行止腳下土如錢許,男病左,女病右,和砧上垢,及鼠頭枚,無即以鼠屎三七,煮服之,神效。又卒心腹痛。取砧上垢,著人鞋履底悉穿,又 幾上屑,燒敷吻上饞瘡。
古廁魍木
主鬼魅,傳尸,溫疫,魍魎,神等。取木以太歲所在日時,當戶燒熏之。又熏杖瘡冷風不入,以木于瘡上熏之。廁籌主難產及霍亂,身冷轉筋,于床下燒取熱氣徹上,亦主中惡鬼氣,此物雖微,其功可錄。
桃掘
無毒。主卒心腹痛,鬼疰,破血惡氣脹滿,煮服之。三載者良。桃性去惡,掘更辟邪,桃符與桃掘同功也。
梭頭
主失音不語,吃病者,刺手心令痛,即語。男左女右。
救月杖
主月蝕瘡及月割耳。燒為灰,油和敷之。杖,即月蝕時,救月擊物木也。人亦取月桂子,碎,敷耳后月蝕耳瘡。今江東諸處,每至四、五月后晦,多于衢路間得之,大如貍豆,破之辛香。古老相傳,是月中下也。山桂猶堪為藥,況月桂乎?正應不的識其功耳。今江東處處有。不知北地何意獨無,為當非月路耶,月感之矣。余杭靈隱寺僧云∶種得株,近代詩人多所論述。《漢武洞冥記》云∶有遠飛雞,朝往夕久還,常銜桂實,歸于南土,所以北方無,南方∶月路,所以有也。
地龍藤
味苦,無毒。主風血羸老,腹內及腰腳諸冷,食不作肌膚,浸酒服之。生天目山,蟠屈如龍,故號地龍藤。繞樹木生,似龍所生,與此頗同,小有異耳,吳中亦有也。
火槽頭
主蝎螫,橫井上立愈。上立炭,主金瘡。刮取敷瘡上,止血生肉。帶之辟邪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