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0章

  • 驗方新編
  • 鮑相璈
  • 4963字
  • 2015-12-26 18:02:05

雄麝湯∶地丁根(即大薊,有開黃花者,有開紫花者,或用黃花地丁,或用紫花地丁,用水洗凈)二錢,白芷、牡蠣、牛蒡子、金銀花、僵蠶、山梔、荊芥穗、青木香、茜草根以上各二錢,甘草一錢,用酒、水二碗煎至一碗,去渣,再加入雄黃、乳香各一錢,麝香二分,俱另研細末,和勻服。如大便閉結,其人體氣壯實者,再加生大黃二錢,芒硝一錢,此方孕婦忌服。

奪命丹

治疔瘡發背諸大惡癥。蟾酥(酒化)、輕粉、麝香各五分,枯礬、寒水石 、銅綠、乳香、沒藥各一錢,朱砂三錢,蝸牛二十個(或少亦可),共研,或蝸牛、或酒糊搗為丸,綠豆回有

對口瘡方

并與部對口方合看。初起用水仙花根搗爛敷四圍,中留一孔,未成即消,已成或出膿少許立愈。

又,鯽魚仙方,治對口瘡,并治一切白色陰疽初起。用活鯽魚一個,生山藥一段與魚一樣長,白糖二錢,同搗極爛,敷上神效。再瘰 及乳癰初起,加臘糟同搗敷之,并效。

又方∶白菊花四兩,生草節四錢,水煎服之,實時消散。

又方∶烏羊角,燒灰存性為末,用糖、酒調敷。立愈。

又方∶大活鯽魚一個,入瓦盆內搗爛,加入頭上篦下發垢四兩和勻,極濃敷之,外以紙貼一二日即愈。加生山藥一條同搗,并治乳癰、瘰 。

又方∶取公豬眼梢處臭肉(形如腰子,有花紋者),量瘡大小用多少個,和糯米飯同搗成又方∶取公豬腰一個,乘熱切開貼對口瘡處,用帛包緊,一二時再換豬腰粘貼。

又,有人腰間生一毒癰,紅腫未破皮,痛不可忍,俯躬而行,一人取新宰牡豬肝、切片如瘡大粘貼,外用布纏定,一對日其病即愈。肝色變黑,臭不可聞。

又方∶治對口瘡,用新鮮夏枯草入鹽、津唾少許,搗爛敷患處,已成留頭,未成滿敷,三次即愈。

凡對口初起,不論偏正,用蛇蛻一條, 灰,以好酒調服,即愈或用癩蝦蟆放瘡上拔毒法,對口、發背俱效。

三星湯

治對口瘡,不論陰陽癥皆可服。金銀花五錢,蒲公英一兩,生甘草節三錢,水煎,連服三劑可消。或已潰者用七圣湯∶真臺黨、制白術、生黃 、當歸身各一兩,金銀花二兩,白芥子三錢,上安桂(去粗皮)一錢,六服可愈。

又方∶滑皮蟲(即蜒蝣)搗爛,加冰片敷之,能止痛。

又方∶取灶上偷油婆(即蟑螂)去翅足,搗爛加冰片,以爛飯和作餅敷之,亦效。

又方∶用蕻菜(即空心菜)搗爛敷,無梗葉時,搗根 亦可。

治瘡毒攻心

凡瘡毒攻心,心神不安,飲食難下。大蝦蟆一個,取下蟾酥,用棗去核,將酥裹入棗內,再用大蔥白一根破開,將棗夾入蔥內,酒煮,去棗不用,將蔥食之,極效。

又方∶地骨皮研末,滾蜜水調服即安。

鐵箍散

圍諸腫毒極效。大黃三兩,白芷二兩,川烏、草烏、南星、半夏、黃柏、白芨、白蘞各一兩,五倍子兩半,小粉四兩(要酸臭者,用醋炒),以上共研細末,米醋調勻,周遭箍轉、留出頭。

又方∶生大黃五錢,木鱉子(土炒)三錢,共為細末,用真米醋調敷患處,留出頭。

又方∶乳香、沒藥、麝香各三分,蜒蝣二條,共搗爛,敷患處即消,此方極效。

上中下三發背

俱屬督脈經,皆由火毒而成。上發背火毒傷肺,生天柱骨下,其形橫廣如肚;中發背火毒傷肝,生在背心,其形中闊,兩頭有尖如瓜;不發背火毒傷腎,生在腰中,其形平漫如龜。其初起皆形如粟米, 痛麻癢,周身拘急,寒熱往來,因循數日,突然大腫,氣實者多痛,氣虛者多麻癢。初起治法∶不論虛實,即宜隔蒜艾火灸之,不應,則就患頂當肉灸之,至知痛為效。是以大化小,移深居淺之法。灸后,用針當瘡頂點破一孔,隨用藥竹筒拔法,務使毒瓦斯內外疏通,不致內致。如有表癥,發熱惡寒,脈浮無汗者,服荊防敗毒散汗之。如有里癥,發熱、惡熱、大便燥結,脈數者,服內疏黃連湯下之。表里兼有,脈浮數者,服神授衛生湯雙解之。膿勢將成,必行托里,服托里透膿湯,已潰,服托里排膿湯。如潰破、腐肉不去,外貼巴膏以化之。潰后,總宜補養氣血,腐盡,生肌法按匯方選用。

此三癥無論老少,總以高腫、紅活、 痛者為順,若漫腫塌陷、焦枯紫黑者為逆。雖云由火毒而成,然未有不由陰虛而致者?!督洝啡ァ枚矫}經虛,從腦而出,膀胱經虛,從背而出,故不可專泥如火治法,所以禁用寒涼也。

治發背經驗方

經霜桑葉用水浸,以好米醋拌蒸七次,貼患處。干又換之,拔毒收口,屢見奇效。

又方∶用桐葉,醋蒸貼之,退熱止痛,漸漸生肌收口,雖癰疽、發背大如盤,腐臭不可近者,亦極神妙。

又方∶治癰疽、發背欲死,用冬瓜切去頭合瘡上,瓜當爛再切去又合之,使其拔去瘡毒,瓜未盡、瘡已小斂矣。然后再用膏藥貼之,此法甚妙。

又方∶用牛皮膠二兩,酒二斤,同煮,候溶化放溫,徐徐飲盡,未結成者能消,已潰者易愈。

又,發背如神真秘方∶先用生蔥熬湯洗瘡,再用狗牙(要大者)炒黑,研細末,以好醋調又方∶車前子、 草、巴山虎草、金銀花各等分,以多年陳米粉為糊,調敷患處。

又方∶全黑公牛糞、黑芝麻等分,同搗極細,用鴨翎蘸掃患處,已潰未潰俱效。

發背對口及一切癰疽潰爛

宮粉一兩,輕粉、銀朱、雄黃、制乳香、制沒藥各二分半,共研極細末,用豬腰子一個切開,摻藥末五分于腰子上,蓋貼患處,待藥如蒸,良久取去,一日一次,拔毒減痛,潰出膿穢不可手擠,每貼先用茶葉煎濃湯,洗凈患處,輕者貼兩三次,得者七八次可愈。

發背諸毒

澤蘭葉二三十片,做一疊,用銀簪扎數十孔,好醋一缽,將葉放醋內同蒸爛,冷后取一葉貼毒上,將干即換,雖穿心及諸背毒皆治,能去死肉生新肉,神方也!

夏月發背癰瘡口不起脈大無力

真臺黨參八兩,生黃 一斤,當歸、白芍各四兩,陳皮一兩,附片五錢,水煎成膏作二劑服,頓退。數劑瘡起而潰,將分量減半,又數劑可愈。

發背對口并一切癰疽腫毒

用五倍子二兩(煮爛),肥皂二兩(去筋子,焙研),制乳香、制沒藥各一兩(均研末)。

合附大歸湯∶當歸八錢,生黃 五錢,銀花一兩半,草梢三錢,上部加川芎一錢,下部加牛膝一錢,中部加桔梗一錢,酒煎服,并治蛇毒、蟲毒、犬毒,服之毒不內攻。

又,神功托里散分量加倍,更妙。

背癰潰后洞見肺腑瘡口黑陷不能臥

真臺黨參、熟地、麥冬(去心)各二兩,生 、當歸、棗皮(去核)各一兩,肉桂(去粗皮)無驗者

治搭背對口五背瘡癥

路東廣(即大路東面人糞,曬干用瓦缸裝入,以黃泥固封用火 ,漏小孔看出青煙即止,燒過性者不可用)、大黃(瓦焙存性)各一兩,馬蜂窩(摘去蒡上小蟲干灰,瓦焙焦,不可過已爛者

兩背忽生瘡成癰陽癥易治用三星湯

銀花五錢,生甘草四錢,蒲公英一兩,二劑可消。癢甚者陰癥難治,宜大補氣血,用消陰助陽湯∶真臺黨參五錢,生甘草、花粉各三錢,焦白術、生黃 各一兩,銀花二兩,肉桂(去粗皮)、乳香各一錢,當歸五錢,三劑可消。此與七賢湯同義各異。七賢湯治已潰,以生以

背癰愈后口不能收百藥不效

此陰不濟陽也。生膚散∶麥冬(去心)、當歸各一兩,熟地、銀花各二兩,棗皮三兩,臺

背癰愈后肉長口平忽開裂流水

此不謹色欲也。用定變回生湯∶真臺黨參四錢,黃 三兩,當歸、制白術、麥冬(去心),忍冬藤(即金銀花藤)、茯苓各二兩,五味二錢,肉桂三錢,棗皮五錢,四服平復,勿再犯

背心發瘰癢甚已而背

此陰癥初起,形象全非陽癰比,此冤孽,病必胡言亂語,癥本難治,立此方以救之。真臺黨參二兩,黃 二兩,銀花八兩,附片二錢,炒荊芥三錢,白芍一兩,生甘草、花粉各五錢,水十碗,煎至二碗,三服即愈。

神功散

治發背癰疽,諸瘡腫潰皆效。炒黃柏、炒草烏各一兩,合研末,用漱口水調,入香油少許搽患處,如干,仍又潤之,即愈。

諸瘡收口摻藥方

有患背疽者大潰,五臟僅隔膜耳,皆謂必死。后用鯽魚去腸,裝入羯羊糞,烘燥,研細末,干摻上之,瘡口自收而愈。

阻疽發背不疼者

艾葉一斤,硫黃五錢,雄黃五錢,同煮搗爛溫敷,再煮再敷,接連無間,至知痛者可止

瘰諸方

即瘍子生在頸上。未潰者內消,已潰者可愈。夏枯草八兩,元參五兩,青鹽五兩(火 ),海藻、天花粉、生地(酒洗)、川大黃(酒蒸)、貝母、海粉、白蘞、薄荷葉、連翹、桔梗、當歸(酒洗)、枳殼(麩炒)、焰硝、甘草各一兩,共研細末,酒跌為丸如綠豆大,食后臨臥低又,瘰 架構至胸者,生何首烏洗凈,日日生嚼食自愈,外用葉搗爛敷之。

又方∶野菊根搗爛,酒煎服,又以渣敷之。

又方∶肥皂子仁半斤,去黑皮,夏枯草一斤,元參一斤,共研細末,蜜丸桐子大。食遠后每服三錢,至重者二劑必愈。忌食栗子、豬頭肉肝腸,醋及一切發物。

又,瘰 未破者,雄黃、蚯蚓糞、小麥面等分,研末,醋調涂敷。

又方∶用蒜片貼著瘰 上,以上筷頭大艾火灸七壯,如蒜片灸熟,又換生蒜,多灸更妙又方∶用白亮松香,研極細末,以雄豬骨髓調搽,雖三五年各藥不愈者,此方極效,非關松香一味之靈,惟在研調搽敷之手法,大有秘訣,最關緊要,如用左手,即以左手一順到底,如用右手,即以右手一順到底,總要一手一順,不可換手,不可回轉,調敷亦要一順到底。切忌婦人經手。

又方∶真川貝母(去心)八兩,竹瀝兩大碗,以貝母泡入竹瀝,浸透取出陰干,再浸再干不取竹瀝法∶以生竹切作每段尺余長,去兩頭節,中有節無礙,放水內浸一二日,用兩塊磚架起,中用炭火炙,則竹瀝從兩頭流出,以碗接之,或以一頭高者向火,一頭低者流出竹瀝亦可

痰核瀝串

羊角一斤, 碎,新瓦上炙黃,研末,每早調服三錢。

瘰不論已破未破

蓖麻子仁四十九粒,瀝青一兩,苦杏仁十三粒(去皮尖),共搗千下,自然成膏,攤貼患又,內消瘰 經驗方∶土貝母、白芷各五錢,共研末,糖霜調,陳酒下三錢,重者三服即愈。

又方∶胡桃一枚,劈分兩半,將一半挖去肉,以蟬蛻塞實,對合,用山泥包好, 存性,研細,每日服一枚,陳酒送下,服一月愈。

消毒神效方

土鮮山藥五兩(不見水),土朱一兩,松香一兩,全蝎十個,白洋糖一兩,共搗爛,圍患屢試輒驗。

治癬初起方

用燈芯以口涎潤濕擦之,有小蟲入燈芯內,即以火化之,多擦數次自愈。

又方∶韭菜,炒焙存性,研末,以豬脂和涂之。

又方∶雞蛋一個,開一小孔,去白存黃,入硫黃三錢,川椒末三錢,將濕紙封固,火灰內煨熟為末,先用麻線將癬刮破,以樹皮漿或羊蹄根(俗名牛舌頭根)汁調藥末涂上。

又方∶皂礬不拘多少,炒極干為末,豬油調敷。

又方∶多年竹掛燈一個,向火上烤出汁如膠者取之,將五倍子去蟲炒研為末,再加陳醋和勻,溫熱涂之。

又方∶白芨、木鱉子、土槿皮、白糖,等分為末,醋調涂之。

又方∶生半夏,醋磨濃搽之,永不再發。

治諸癬

各種癬瘡,新鮮羊蹄葉(俗名牛舌頭葉)不拘多少,搗爛,加川椒、白糖,并食鹽少許,以布包之,浸好陳醋內半日,取布包擦之。

牛皮風癬,用石榴皮蘸生明礬末多擦之。

又,牛皮血癬,枯礬、水銀各二錢,川椒一錢,土大黃根、食鹽、豬油同搗爛,敷患處又,牛皮癬及瘌痢頭,先用浸豬湯洗凈,再以煙膠(即煙屎)、川椒研末各三錢,香油調又,牛皮癬,香油一兩,全蝎七個,巴豆二十枚,斑蝥十個,同熬至焦黑色,濾去渣,入黃蠟一錢,候溶收起,朝擦暮好。

又方∶紅棗七枚去核,斑蝥七個,同搗如泥,敷患處自愈。

又,蛇皮癬,以新米糠用火燒,取滴下之油擦之。

又,圓癬,皂礬炒干為末,豬膽調搽。

又方∶谷皮樹剪圓如癬大,以有毛一面粘口唾粘貼,用手時時撲擦之。

又,年久癬瘡,煮熟雞蛋黃十個,放生鐵器內焙出油,取蛋黃油搽之,先艇桑條火熏后再擦,極效。

又,多年頑癬,五倍子研細,以陳米醋熬成膏,將癬抓破,以膏敷上,干則再敷。以不癢為度,去藥之時,其患處之處一同粘起盡除,甚效。

又方∶用蒜子煎水洗之,其效。

又,惡癬瘡癩十年不瘥者,苦瓜一枚,煮汁擦之,每日三度。

又,一切風瘡、頑癬、疥癩,年久不愈者,黑魚一個,去腸雜洗凈,以蒼耳葉填滿,外以蒼耳安鍋內,置魚于蒼耳上,少著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加鹽醬,功效甚大。

又,身面惡癬,紫背天葵草,加入生明礬研敷,數次愈。

又,五般諸癬,用韭根燒存性搗末,豬脂調敷。

又,頭面花癬,生白果仁,切開頻擦,極效。

又方,牛蹄甲、騾糞各一兩,燒存性,研末,酒調,抓破敷之。

又,下體癬瘡, 船陳鍛石、牛糞、燒煙熏之,一日一次。

又方∶明礬生熟各半,輕粉二錢,銀硝三分,共研末,將生大黃根搗爛布包,蘸藥末搽之。

又,惡癬有蟲,癢不可忍,早起采帶露絲瓜葉七片,每片在患處擦七下,神效,忌食雞魚發物。

又,頑癬,用糠殼燒取油擦之,兼治癩頭瘡,神效。

又方∶用米泔水洗凈,以穿山甲刮破,再以白糖和甘草汁調敷。

又方∶鐵銹粉三分,密陀僧、雄黃、明礬各二錢,加冰片、麝香研細末,醋調,用生姜蘸擦之。

治疥瘡方

凡疥瘡不論干濕,用胡椒、硫黃等分為末,以生豬油同搗如膏,用布包,向微火上烤熱搽患處,三五日痂落即愈。

又,疥瘡及癬方∶用鍛石淋汁洗之,數次即愈。

又方∶嚼食鹽搽之。

又,疥瘡滿身久不愈,何首烏、艾葉等分,水煎濃湯沐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五大连池市| 海伦市| 潞西市| 汝阳县| 瓮安县| 遵义县| 安平县| 达孜县| 南乐县| 舟山市| 白城市| 铁力市| 通江县| 友谊县| 晋州市| 改则县| 乃东县| 象州县| 荥经县| 镇雄县| 莎车县| 盐山县| 湟源县| 罗江县| 平和县| 崇明县| 亚东县| 临湘市| 桓仁| 漯河市| 中江县| 武胜县| 高要市| 湖南省| 商洛市| 喀喇| 隆回县| 金山区| 八宿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