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9章

  • 驗方新編
  • 鮑相璈
  • 4993字
  • 2015-12-26 18:02:05

專治一切無名腫毒、或痛或癢簡便良方。用生大蒜一枚、如有獨蒜更妙,選多人行走地土上,用口唾沫,將蒜在地上磨爛,即以蒜泥涂敷患處,如已見頭,即留出頭,涂敷四圍,無論紅腫痛癢,立刻見效。

久患惡瘡痛不已者

用馬齒莧搗爛敷之,不過數次,即能取效。

鐵井闌

九月九日收取木芙蓉葉陰干研末,五月五日收取蒼耳草,燒灰存性,研末,二味等分。

用時,以蜜、水調涂四圍,無論惡毒、疔瘡敷之,其毒自不走散。

疔瘡部

疔瘡總論

疔瘡,乃外科迅速之癥,倘治之不急,多不可救。疔者、如丁釘之狀,其形小,其根深,隨處可生,其瘡最惡,其毒最烈。由恣食濃味積熱而成,或中蛇蟲及疫死牲畜之毒。毒有淺深、部位、形色尤有緩急,若不指明分辨,人多疏忽貽誤,為害不小。如生頭頂、胸背者最急,生手足骨節者稍緩。一疔之外別生一小瘡者,名曰應候,四圍赤腫而不散漫者名曰護場,四旁多生小瘡者名曰滿天星,有此者緩,無此者急。又看初起至三五日間,由白色而至青紫色,疔頭潰膿,形似蜂窩,內無七惡等癥者為順。若初起似疔非疔,灰色、頂陷如魚臍,青紫黑泡軟陷無膿,內見七惡等癥者逆。此辨疔之大略也。總之,凡患疔瘡貴乎早治,忌服辛熱之藥,恐反助其邪也,外面忌敷寒涼之藥,恐逼毒內攻也。膏藥不宜早貼,惟在將潰已潰時貼之,為呼膿長肉以御風寒也。初潰時忌用生肌藥,恐毒未盡反增潰爛也。潰后不宜補早,雖見真虛只可平補,尤須斟酌。忌食姜、椒、酒、肉、雞、魚、鵝、羊、海味暈腥、辛辣煎炒、生冷發物,戒氣怒、房勞、臭穢、經婦等項,犯之必至反復,慎之為要。

五疔分治

并紅絲疔羊毛疔喑疔各癥。

五疔者,心、肝、脾、肺、腎五臟之毒火而成也。

火焰疔,多生于唇口及手掌指節間。初生一點紅黃小泡,癢痛麻木,甚則寒熱交作、頭暈眼花,心煩發躁,言語昏憒,此屬心經之毒火而成也。

紫燕疔,多生于手足骨節及腰脅筋骨之間,初生便作紫泡,次日破流血水,串筋爛骨,疼痛苦楚,重則眼紅目昧,指甲純青,舌強神昏,睡語驚惕,此屬肝經之毒火而成也。

黃鼓疔,多生口角、腮頰、眼胞上下及太陽正面之處。初生黃泡,光亮明潤,四圍紅色纏繞,發時便作麻癢,繃急硬強,重則惡心嘔吐,肢體木痛,寒熱煩渴,此屬脾經之毒火而成也。

白刃疔,多生鼻孔及兩手臂膊之處。初生白泡,頂硬根突,麻癢兼痛,破流脂水,易腐易陷,重則腮損咽焦,咳吐痰涎,鼻掀氣急等癥,此屬肺經之毒火面成也(治法同鼻疔)。

黑 疔,多生耳竅、牙縫及胸腹腰腎偏僻軟肉之處,初生黑斑紫泡,毒竄皮膚,漸攻肌肉,頑硬如釘,痛徹骨髓,重則手足青紫、驚悸沉困,軟陷孔深,目睛透露,此屬腎經之毒火而成也(治法詳耳疔)。

紅絲疔,多生手掌及諸骨節間。初起形如小瘡,漸發紅絲,上攻手膊,寒熱交作,甚則惡心嘔吐,遲治必攻心腹不救。急尋至紅絲盡處,用針挑斷出血,再將初起瘡上亦挑破,即用蟾酥丸擦入,以萬應膏蓋之,如輕者只搽擦拔疔散亦可,內服黃連解毒湯,加生大黃一錢五分,蔥頭五個,煎服。急尋看頭發中有紅頭發一根,當即拔去。

羊毛疔,初起惡寒發熱,狀類傷寒,當先驗其前心后心起有紫黑斑點,或如疹子者,急用針挑破刮出如羊毛方是疔苗。前心后心共挑數處,用黑豆、蕎麥研末涂之,內服五味消毒飲取汗,次服化疔內消散。輕者用拔疔法,重者按前內治要雇各方服藥。

又,羊毛疔急救方∶初起一黑點,其跡頗微,內有長毛數根,即發寒熱,心中極不好過,其毒最易攻心,每每一暈而死。其癥似傷寒,若誤投發散藥,即無救矣,慎之慎之!治法∶用銅鏡放胸口撲打三四下,即有長毛二三根、隨鏡光而出即愈。如一時不得銅鏡,即用酒壇上泥頭,或黃泥亦可,用水和濕,干潤相宜,成團如飯之粘滯,用手將泥在胸口上滾擦,其毛隨泥滾帶而出。再用紫花地丁草一兩,水煎服,渣敷患處即愈。

暗疔,未發之先,腋下忽然堅腫,散漫無頭,次腫陰囊睪丸突兀,狀如筋頭,身發寒熱,筋脈拘急,腫處 痛。治法∶忌用針灸,先以蟾酥丸含化,令盡以冷水漱去毒涎,再用三丸,嚼蔥白三寸裹藥,黃酒送下。蓋被取汗。汗若不出,飲熱酒催之。仍無汗,系毒熱滯結,急用霹靂火法∶燒紅大石子放瓦缽內,安桶中及醋淬石,將患處覆桶上,濃衣密蓋,勿令泄氣。熱氣微,再添紅石,加醋淬之,務使熱氣熏蒸至汗,其毒減半,再用大黃一兩,白芷三錢,共研細末為丸。每服三四錢,蔥頭三個,酒煎作湯送下。蓋被取汗,大便行時即效。

內疔,先發寒熱,漸次腹痛,數日間,忽然腫起一塊如積聚是也。治法同暗疔。

凡暗、內二疔,人所易忽,本屬難辨,慎勿誤作傷寒雜病。若初起即牙關緊急者,急用蟾酥丸三五粒,蔥頭煎湯,研化灌之。凡人暴死者,多是疔毒,急取燈遍照其身,若有小瘡,即是其毒,宜急灸之,急以奪命丹或蟾酥丸研化水調灌之,亦有復蘇,再照前法治之。

治疔初起

疔瘡初起最小,凡手足、胸背及頭面、忽起瘡泡,或癢或痛,作寒作熱,或麻木不痛,此極惡之癥,切不可用燈火,如用火灸則毒走難治,急用巴豆一粒,米飯一粒,搗勻粘貼瘡上,立時拔疔,此法簡便神效,用野菊花梗葉搗汁服一碗,死可回生。或生菊花梗葉搗汁,用熱酒拌服,取醉而睡,將渣敷患處一宿即愈。菊花乃疔瘡之圣藥,冬月無葉,用根亦可。

飲麻油一鐘(菜油亦可),可無性命之憂。

又,多年尿缸內 刮下敷患處留頭,敷四五次即愈。

又,生山藥同白糖搗爛涂敷可消。

又方∶取蒼耳草根葉搗爛,入童便絞出汁,冷服一鐘,日服三次。仍取根莖、苗葉一大把,燒灰存性,研末,用米醋并藍淀和如泥,先將疔中心及四邊刺破,令血出極盡拭凈,敷之,不過十次,連根拔出,為諸方第一神驗。

又方∶用患者耳垢、齒垢,刮手足指甲屑和勻,作丸如豆大,放茶匙內,燈火上微炙,用銀針挑開疔頭納入,外用棉紙一層津濕覆之,痛立止。

又方∶指甲五錢,盡本人指甲外,再將他人指甲湊足,瓦上焙干為末,酒調服,其患處出膿頭,用鑷子拔出膿線,可保無虞。

疔瘡初起,用生明礬、雄黃等分,研細末,將絲瓜葉搗爛,取汁調勻,以鴨翎毛掃敷瘡上,隨干隨掃,一日即消。

又方∶生鐵銹三錢為末,廣木香磨酒調下,分病上、下部以食前食后服之,微汗即愈。

又方∶皂莢子仁為末,醋調敷之,五日即愈。

治魚臍疔瘡

其癥四面發赤,中央黑色。絲瓜葉,連須蔥、韭菜等分,同入石缽內,研爛取汁,熱酒和服。以渣敷貼患處,如疔在左手貼左腋下,疔在右手貼右腋下,疔在左腳貼左胯,疔在右腳貼右胯,疔在中貼心臍,用帛縛住,候肉下紅線處皆白則毒散,如有潮熱,亦用此法。須令人抱住,恐其顫倒,則難救矣。

又,魚臍瘡,頭黑皮破、黃水流出,四圍浮漿,用蛇蛻燒存性,研細,雞子清調敷,極效。

治疔瘡腫毒不破則毒入腹

其癥手足不住,煩躁發狂,嘔吐欲死,急用甘草節、綠豆粉,朱砂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開水調下自安。

又方∶蟬蛻研末,蜜、水調服一錢,仍以津和蟬蛻末涂之。

治諸疔

紅絲疔用鍋底灰、黑墨少許,黑魚鱗一錢,焙研細末,以麻油調勻,用筆根據線而劃,惟走頭之處,用黑魚鱗一二片貼之,止處即不走矣。其紅絲漸散,疔瘡內消。

設遇鄉間不及用藥者,即用慈菇葉搗汁,根據紅線路劃之亦佳,真良方也。

又法∶紅絲疔,將疔頭挑破,擠盡惡血,用浮萍草搗爛,涂其兩頭,亦效。

治血疔血出者,真麻油一鐘,服下即止。

治鼻上生疔,用爛溏雞糞、荔枝肉同搗爛敷上即效。

又,耳生疔、鼻生疔,用蔡煙或黃煙,點燃吹熄熏之。

蛇頭疔,用小泥鰍一條,或蜒蝣搗爛敷之。

又方∶白芨研細末一錢,蟾酥三分和勻,用雞子清調涂,均極效。

治暗疔,其人昏狂,瘡頭凸紅,急取當行路處烏柏樹根二尺,去皮搗爛,井花水調下一鐘,服后瀉一二次,即愈。

治魚臍疔,用銀朱和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溫酒送下。

治疔瘡 肉凸出者,用烏梅肉 灰存性,研末摻之,即愈。

凡患疔瘡,誤食豬肉,法在不治,急搗芭蕉根汁服之,可救。

治疔良方

蒼耳草梗內之蟲,于立秋后五日內捉者更妙,不拘多少,搗極爛,再用土貝母研極細粉,看蟲之多少,酌量加入,再搗成丸如綠豆大,臨時捏扁,放患處頂上,外用膏藥蓋貼,次日疔即拔在膏上,即愈。

又方∶牛糞曬干研末,水調敷患處,其毒漸消,不走入臟腑。

又方∶陳梅干一個,荔枝一個,銀朱一錢,共搗爛敷患處。

又方∶用多年糞坑內黑磚數塊,帶水磨細,同生甘草煎濃汁,去渣服,服后、大便解下黑水即愈。

疔瘡內治要訣

五疔雖屬五臟,要皆純火之癥,內治之法,惟在審其輕重,汗之,瀉之、清之、解之、消之、散之而已。但服藥必須從脈從證,脈浮數者散之,脈沉實者下之,表里俱實者,解表攻里,麻木或大痛、或不痛者宜灸之,更兼攻毒,不可顛倒混施,無太過不及也。

凡疔瘡初起,先宜汗之,若誤用他方發汗,非徒無益,反令走黃,故必用蟾酥丸(見前諸方)。如法取汗,汗未透者,再以蔥酒催之,毒甚者,可再進一服。如取汗后,毒勢不盡,憎寒壯熱仍作者,宜服五味消毒飲,用銀花三錢,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錢半,酒、水煎服,再為取汗。如發熱、口渴、便秘,脈沉實者,服黃連解毒湯(見前卷十一備用諸方)加生大黃錢半、蔥頭五個清之,如癥輕者,照各簡便方服之取汗凡疔潰后,余毒未解,致五心煩熱者,宜服人參清神湯清解之。

疔瘡外治要訣

書去∶疔瘡先刺血,內毒宜汗瀉。禁灸不禁針,惶棉不怕鐵。

又云∶治疔貴及早,汗瀉毋顛倒。下灸上宜針,陰陽須熟曉。

針入棉軟不知痛者為逆癥。

凡疔生項以上者,三陽受毒,忌用灸法。初起即用挑疔法,令出惡血,疔根脫出為妙。

如項以下生者,三陰受毒,可用艾灸以殺其勢。火日不可灸,如灸之不痛,亦須針刺出血,以蟾酥丸擦之。如旁腫頑硬,推之不動,用針遍刺頑硬處,令多出惡血,外涂金箍散,否則必致走黃。

凡患忽然瘡腫,以針刺之不痛無血者,即是疔也,急用針刺破,擠出惡血。更令一人食飽,再飲火酒數杯,口含涼水向刺處以口吮盡惡血,水溫吐出,再含再吮,至痛癢方住。此治疔絕妙之法也,窮鄉僻壤一時無醫無藥者,以此傳人,功德無量。

疔毒走黃

手足冷、六脈暴絕、不省人事,系毒瓦斯閉塞,元氣不能宣通也。仍宜蟾酥丸以取汗。倘深夜鄉僻,一時醫藥不及,先將溏雞屎涂敷腫處,可暫保,然急須按癥醫治。

疔毒走黃經驗方

犀角三錢,羚羊角二錢(此二味先煎濃汁,再加入),桃仁、金銀花、連翹、黑山梔、當共入前二味,并用水煎服。如行下血水或下血者可治,如無血者不治之癥也。

挑疔法

凡挑疔瘡,須用鈹針,取其尖鋒平正也。要先當頂刺開十字口,搽上提疔膏,少頃疔必發長,再將鈹針當頂刺入,以到根知痛為度,針入腎硬如鐵者順。更挑疔根,須用毫針或縫衣針,取其尖小利便也。先出紫黑血,再挑至鮮血出,備要挑斷,以知痛為止。隨填入拔疔散,上蓋萬應膏,過三四時,撥出舊藥,再換新藥。倘藥干無水不作痛者,此挑法未斷疔根也,再深挑之,不可留根,必以上藥知痛,藥入水流為率,至三四日后,瘡頂干燥,換貼歿珀膏,待疔根脫出,方另研 石膏九錢,兌黃靈藥一錢撒之(名九一丹)。周遭常涂黃連膏,外蓋白膏藥,生肌斂口。

拔疔散

諸疔針破,即用此搽之。 砂、朱砂各一錢(另研末),食鹽、白礬各錢半(研勻,鐵銹疔

拔疔除根方

蓖麻子一粒(去油),滴乳香一分(去油),共研,或軟飯或棗肉為小餅,貼疔上,外用膏又方∶鰣魚靨,用手刮下,不可見水,陰干收貯,用時,以銀針撥開疔頭,將一片貼上,以清涼膏藥蓋之,過一宿揭開,其疔連根拔出,后用生肌散收功。

余治兩婦人大腳趾患瘡三年不收功,皆因瘡根不曾拔出之故也。即將鰣魚靨一片,以銀花湯浸軟拭干貼之,不數日而愈。

拔疔膏

治一切紅絲蛇頭疔及諸疽毒。去油乳香、去油沒藥、血竭、人言(即砒石)、兒茶、飛凈極勻宿即

拔疔紅膏

銀朱三錢(水飛,曬干),蓖麻仁二錢,嫩松香五錢,黃丹一錢(曬干),輕粉五分,共搗亦又方∶蜒蝣五錢,銀朱一錢,雄黃八分,冰片一分,共搗如泥,搽患處立消。另以菊花葉搗汁飲之,極效。

神驗疔毒丸

此方屢試屢驗,救人無算。雄黃三錢,大黃三錢,巴豆(去心皮)三錢,以上三味,共合重打丸服熱

追疔奪命湯

姚理堂曰∶疔瘡一癥,《正宗》論證最詳,以五疔分五色,為五臟所發,而主方唯一黃連解毒湯,平常之疔,未嘗不效。獨有一種疔發唇部,其唇腫若豬咀,堅硬無膿,唇之內外起細頭黃泡無數,作寒作熱,神氣不定,七、八日間七惡疊見而不救者,醫家遇此等疔癥。

但書黃連解毒湯及犀角地黃湯治之,勢必走黃,百不一治,惟追疔奪命湯及雄麝湯二方,為治此疔之妙藥,遵而用之,屢見奇效。

追疔奪命湯∶蟬蛻一錢,青皮一錢,澤蘭葉一錢,防風錢半,黃連二錢,細辛三分,羌活一錢,僵蠶二錢,鮮首烏兩錢,草河車、藕節各錢半,加蔥、姜,用水煎,入酒一杯服之,服后蓋被取汗,如大便閉結,加生大黃二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娄烦县| 句容市| 丰顺县| 襄垣县| 涡阳县| 饶河县| 崇礼县| 平和县| 广河县| 忻州市| 乌兰察布市| 公安县| 武汉市| 全州县| 深泽县| 齐齐哈尔市| 罗定市| 久治县| 龙江县| 滁州市| 廊坊市| 漯河市| 三台县| 青川县| 宜州市| 亚东县| 崇礼县| 永靖县| 萨嘎县| 罗江县| 黄石市| 建水县| 中牟县| 衢州市| 武城县| 德化县| 墨玉县| 肥城市| 阳高县|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