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無法,祖師所以示即法之心;法外無心,大士所以闡即心之法。并傳佛命,覺彼迷情。斷未有欲弘佛語,而可不深究佛心;亦未有既悟佛心,而仍不能妙達佛語者也。今之文字阿師,拍盲禪侶,竟何如哉。嗚呼!吾不忍言之矣!昔世尊示入涅槃,初祖大迦葉即白眾云:“如來舍利,非我等事。今者宜先結集三藏,勿令佛法速滅。”嗟嗟!儻三藏果不足傳佛心,則初祖何以結集為急務耶?竊謂禪宗之有三藏,猶奕秋之有棋子也。三藏之須禪宗,猶棋子之須活眼也。均一棋子也,善奕者則著著皆活,不善奕者則著著皆死。均此三藏也,知佛心者則言言皆了義;不知佛意者則字字皆瘡疣。若為懲隨語生見,遂欲全棄佛語,又何異因咽廢飯哉!夫三藏之不可棄,猶飲食之不可廢也,明矣!不調飲食,則病患必生;不閱三藏,則智眼必昧。顧歷朝所刻藏乘,或隨年次編入,或約重單分類,大小混雜,先后失準,致使欲展閱者茫然不知緩急可否。故諸剎所供大藏,不過緘置高閣而已。縱有閱者,亦罕能達其旨歸、辨其權實,佛祖慧命真不啻九鼎一絲之懼。而諸方師匠,方且或競人我,如兄弟之鬩墻;或趨名利,如蒼蠅之逐臭;或妄爭是非,如癡犬之吠井;或恣享福供,如燕雀之處堂,將何以報佛恩哉!唯宋有王古居士,創作《法寶標目》;明有蘊空沙門,嗣作《匯目義門》,并可稱良工苦心。然《標目》僅順宋藏次第,略指端倪,固未盡美;《義門》創依五時教味,粗陳梗概,亦未盡善。旭以年三十時,發心閱藏,次年晤壁如鎬兄于博山,諄諄以義類詮次為囑,于是每展藏時隨閱隨錄。凡歷龍居、九華、霞漳、溫陵、幽棲、石城、長水、靈峰八地,歷年二十祀,始獲成稿。終不敢剖破虛空,但藉此稍辨方位。俾未閱者,知先后所宜;已閱者,達權實所攝;義持者,可即約以識廣;文持者,可會廣以歸約。若權若實不出一心,若廣若約咸通一相,故名之為《閱藏知津》云。
緣起
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般若其有二乎哉?何一不可入,一可入也?余鈍根學佛有年,不獨大火聚不能捱身,即清涼池亦無能插足。惟是嘗聞《華嚴.普賢行愿品》有剝皮為紙,刺血為墨,書寫經卷,積如須彌。故每于方冊經卷少刻流通,非敢云作檀度法施,蓋欲藉此稍種般若種子耳!昔者靈峰大師開講報恩三藏,余因得親法席。后欲輒申供養,師囑云:“吾有《閱藏知津》一書,共四十八卷,計一千余紙。居士能為我梓行,則勝如以四事給我矣!”師化去忽十年,塵務紛紛,未得酬此愿。去夏癸卯,勉力抽資,并勸一二同志共襄其事,遂鳩工藏舍倡刻。至今夏甲辰,得以告成。所愿刻施微因,用薦先父思山府君、先母魏氏孺人脫苦惱于三途,證蓮華于九品。更冀閱是書者一展卷時,如扁舟漁父忽然誤入桃源,則如來法海雖寬廣無涯,一彈指間可以即登彼岸矣!其他律教之異同、禪凈之差別,具述大師序中,茲不更贅。余因述發心刻施之緣,聊識數言以記歲月如此。
溧水佛弟子夏之鼎和南述
閱藏知津凡例義門但分五時,不分三藏。謂三藏小教,但屬阿含一時也。然天臺備明五時,各論通別;別則但約一類機緣,通則華嚴乃至涅槃,無不遍該一代。又從古判法,多分菩薩、聲聞兩藏。就兩藏中,各具經、律、論三。若據《智度論》說,則凡后代撰述合佛法者,總可論藏所收。若據《出曜經》說,則于經、律、論外,復有第四雜藏,今謂兩土著作。不論釋經、宗經,果是專闡大乘,則應攝入大論;專闡小道,則應攝入小論;其或理兼大小,事涉世間,二論既不可收,故應別立雜藏。若據五時次第,則華嚴之后,應敘阿含。然以小教加于方等般若之前,甚為不可。故必大小各自為類,庶顯權實輕重不同。據密部之中,亦有以華嚴為名者,亦有以般若為名者,亦有以法華為名者,但既涉壇儀印咒,并屬秘密一宗。只此密宗,并是方等大教,并通四十九年所說故也。法華、涅槃,雖同醍醐一味,而一重顯實,一重談常,故仍分二也。大乘律,本在諸經論中,不同小乘條然各別。今為令學菩薩戒者,易于尋究,故順歷代藏經舊例仍列數種,而出沒取舍略與舊目不同。大乘論藏,自有釋經、宗經,及轉釋諸論之不同。今故分為三別,三中又各先敘西土、后敘此土,所以尊天竺也。此土釋大乘經,雖有巧拙淺深不同,然既附經文,不可攝入雜藏,故并入論藏中。若義門各附經論之后,又似經論,太無分別矣。此土述作,唯肇公及南岳天臺二師,醇乎其醇,真不愧馬鳴、龍樹、無著、天親,故特收入大乘宗論。其余諸師,或未免大醇小疵,僅可入雜藏中。西土撰述,但以義兼大小,或復事涉抄撮,故名為雜。此方撰述,則以諸家不同,體式亦異,故名為雜。此土,凈土宗如《妙宗鈔》、《十疑論》等,臺宗如《玄義》、《文句》、《三止觀》等,賢首如《華嚴疏鈔》等,并已收入大乘論藏,故所列咸皆無幾。俟法海觀瀾中,乃當備列各宗要書。義目于華嚴、法華等經,便取賢首、溫陵等意旨釋之,未免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今但列其品題,并品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綱要。唯至疏鈔玄文,方略出其釋經之法,使知各家制立軌則不同。義目每于重單譯中,先取單本總列于前,后以重本別列于后,相去懸隔,查考稍難。又每以先譯為主,不分譯之巧拙,致令閱者不知去取。今選取譯之巧者,一本為主,其余重譯即列于后。俾不能遍閱者,但閱其一,即可得旨。若能遍閱者,連閱多譯,便知巧拙之得失也。凡重譯本,于總目中,即低一字書之,使人易曉。至后錄中,則與主本或全同、或稍異,仍備明之,使人知其或應并閱、或可不閱也。諸經或已流通,則人多素曉;或雖未流通,而卷帙不多,則人易翻閱,故所錄皆略。唯《大般若》,實為佛祖迅航,而久不流通,卷盈六百,故所錄稍詳。又寶積、大集,及諸密部,并阿含等,凡卷帙多而人罕閱者,亦詳錄之,庶令人染一指而知全鼎之味云爾。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