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四五、吏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查明臺灣節次陣亡義勇)嘉慶十二年正月十一日

四六、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奏」移會(審明從逆賊黨及行劫接贓各犯林得賢等分別治罪)嘉慶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

四七、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奏」移會(拿獲盜犯李勇等審明正法)嘉慶十二年三月初四日

四八、內閣抄出福建巡撫張師誠奏折(拿獲賊黨及在洋行劫接濟匪役各犯陳念等審明治罪)嘉慶十二年三月

四九、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等奏」移會(拿獲從逆伙黨并在洋迭劫拒捕及接贓服役窩盜各犯盧聚等審明分別治罪)嘉慶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五○、工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等奏」移會(閩省內地應付官兵剿辦蔡逆銀米,分別核銷扣還,并懇恩攤捐歸補)嘉慶十二年六月

五一、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奏」移會(拿獲賊船賊伙,并起出炮械多件)嘉慶十二年六月

五二、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續獲從逆逸匪暨盜船服役各犯,審明分別辦理)嘉慶十二年九月

五三、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續獲賊目匪伙及朱濆匪船被據服役各犯,審明分別辦理)嘉慶十三年正月十九日

五四、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官兵剿捕朱濆,大獲勝仗,查明出力員弁,遵旨保奏)嘉慶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

五五、福建巡撫張師誠奏折(李長庚靈柩由粵迎護到閩,遵旨前往恭代賜奠已竣)嘉慶十三年三月十九日

五六、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臺灣軍需奏銷第二案)嘉慶十三年四月初六日

五七、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臺灣軍需奏銷第四案)嘉慶十三年四月初六日

五八、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臺灣軍需奏銷第六案)嘉慶十三年四月初六日

五九、閩浙總督阿林保題本(臺灣軍需奏銷第十案)嘉慶十三年四月初六日

六○、戶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查明臺灣內山蛤仔爛番埔開墾情形,酌籌辦理)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六一、戶部題本(核奏四川總督勒保題銷奉派赴閩協剿臺匪四川綠營屯土官兵支過口糧,夫船腳價并俸賞、行裝等項銀兩)嘉慶十三年閏五月二十九…

六二、戶部副折(議覆閩督阿林保等具奏撫恤臺灣難民用過銀米、修蓋房費及籌款歸補)嘉慶十三年六月

六三、兵部「為內閣抄出奉上諭一道」移會(護游擊王贊因追捕賊船落水,遇救得生,著加恩免其革職,其余被害弁兵照陣亡例賜恤)嘉慶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

六四、戶部題本(查核臺灣軍需奏銷第一案)嘉慶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四五、吏部「為內閣抄出福州將軍賽沖阿奏」移會

吏部為移會事:內閣抄出前事一案,相應抄單移會稽察房可也。須至移會者。計連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十二年正月十一日。

嘉慶十二年正月初六日,內閣抄出奴才賽沖阿跪奏為查明臺灣節次陣亡義勇,恭折具奏、仰祈圣鑒事:竊照臺灣上年冬間堵御蔡逆,及本年正月二月間攻剿賊巢、收復鳳山,陣亡義勇人等,節奉諭旨,令奴才查明咨部賜恤等因,經奴才轉飭該鎮、道等督率文武員弁分別確查去后。茲據臺灣鎮愛新泰、臬司慶保、臺灣道清華等詳稱:上年十一月間,蔡逆勾結臺匪,窺伺郡城,先至淡水,繼擾鳳山,蔓延嘉義、彰化等處,兩月有余,始經剿捕竣事,所有義勇人等,隨官剿賊守城,臨陣捐軀,并不甘從逆,倡率鄉民,保固村莊,致被戕害者,死事情(缺十四字)通計節次陣亡義民,實共有一千五百七十八名,現在核實造冊請咨。內有鳳山縣武舉張元英,先經臬司慶保諭令招集義勇,幫守縣城。迨張元英招齊義勇二百余名,時縣城已為賊目陳棒、吳淮泗等占踞,張元英一面密稟同知錢囗〈雨上澍下〉,一面將所招義民雜入賊伙冀圖外攻內應,捦拏賊目,因事不密,轉為賊匪誘捦。張元英罵賊不屈,賊目吳淮泗先用刀砍傷張元英唇齒腮脥,張元英罵不絕口,被賊亂刀斃命,房屋家資,均被焚掠,家屬張芳、親戚陳潘同時遇害。又革職福寧鎮標右營千總陳藝緣事咨革后,探親來臺,適值臺匪滋事,該弁曾任臺灣千總,熟悉地方,隨招募義勇人等,于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隨同署都司拜本,在囗囗囗囗賊身囗囗囗囗囗囗十余人,身受重傷,復向前追賊,不知賊匪埋伏中途,致被攔截,陳藝身受二十余傷,為賊所害。又監生周蓮,系鳳山縣知縣吳兆麟幕友,上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吳兆麟在溪墘剿賊圍困,周蓮聞信,實時單身騎馬,沖入賊陣,奮勇直前,欲救吳兆麟回縣,眾寡不敵,與吳兆麟同時被害。以上三名,死事尤為義烈,一并聲請核奏等情。

奴才查該義勇等知方向義,效命疆場,情殊可憫。既經該鎮道等遂一查明,自應遵旨造冊咨部,聽候部臣照例議恤。至張元英、陳藝、周蓮等三名,或罵賊不屈,或裹瘡力戰,或奮不顧身、直沖賊陣,均被慘害,尤為義烈可風,應否量加優恤之處,出自圣主鴻慈。又陣亡官兵,除該鎮愛新泰節次奏報外,尚有千總林(缺八字)、署囗囗囗囗囗委巫鉍、兵丁林有良、林囗枝、陳加駒、林榮光等,于上年十二月內,在水堀頭、鹽水港等處打仗陣亡,因彼時道路未通,稟報遺漏,今據愛新泰查明詳請補奏前來,除飭匯入陣亡官兵各冊,照例通詳題咨辦理外,所有查明義勇陣亡緣由,奴才謹會同水師提督許文囗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又另片賽沖阿奏,再奴才前在江西奏帶委員內有候補布政使經歷溫邦達一員,經奴才帶同渡臺委辦撫恤、緝匪各事宜,均能不囗囗囗囗經捐(缺九字)林江二名,辦理在囗囗囗囗囗之后囗染囗囗囗囗囗十九日在營病故,除飭地方官照例送柩回籍,并咨部及江西撫臣查照外,奴才謹附片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嘉慶十二年正月初五日奉上諭:賽沖阿奏上年蔡逆滋擾鳳山時,所有臺灣陣亡義勇,查明奏請量加優恤一折,鳳山縣武舉張元英、革職福寧鎮標右營千總陳藝、鳳山縣幕友監生周蓮,當蔡逆勾結臺匪滋事時,均能奮身敵愾,效命疆場,洵為義烈可嘉。張元英、陳藝著加等照守備陣亡例賜恤,周蓮著加等照知縣陣亡例賜恤。囗囗囗囗之千總林囗囗囗把總張朝龍、署外委王(缺十四字)加駒、林榮光等,著照例咨部議恤。至另片奏隨帶委員江西候補布政司經歷溫邦達,隨營辦事,積勞身故,著照軍營病故例賜恤。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六本五二七~五二八頁。

四六、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阿林保奏」移會

刑部為遵旨議奏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案,相應抄單移會稽察房查照注銷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嘉慶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

內閣抄出閩浙總督阿奏審明從逆賊黨及行劫接贓各犯林得賢等分別治罪一折,嘉慶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奉朱批:刑部議奏,欽此,欽遵于二十三日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據閩浙總督阿奏稱:竊照蔡逆匪船屢被官兵剿捕逃竄,經奴才嚴飭在洋鎮將及沿海各營縣實力堵捕。旋據福州、福寧、長福、閩安、銅山、連江、閩縣、長樂、晉江、詔安、南安、漳浦、羅源、福鼎、霞浦、莆田等營縣并廈防、馬港、福防各廳先后獲報盜犯林得賢等共一百四十八名,均經提省飭司審辦。除審系接贓一次之蔡元、張離二犯在監病故外,茲據按察使慶保督同福州府知府多托禮、福糧通判徐景揚審擬解勘前來,奴才隨率同司、道提犯逐一研訊。緣林得賢一犯,籍隸長樂。嘉慶九年二月間,被蔡牽幫伙阿工臭招上盜船,在洋行劫,不記次數。十年十一月間,蔡牽往臺滋事:該犯持械攻打鹿耳門一次,并未傷人。竄回內地,在七盤洋面牽劫鹽船一只,撥給該犯管解。張江江一犯,連江縣人。八年十一月間,被蔡牽幫伙曲蹄學招上盜船,在洋行劫,不記次數。十年十一月間,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攻打淡水、府城二次,并未傷人。鄭是是一犯,閩縣人。九年四月間,上蔡牽幫伙阿班兩盜船,在洋行劫,不記次數。十年十一月間,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攻打淡水、府城二次,并未傷人。王好一犯,晉江縣人。十年七月內,投入蔡牽幫賊目新來朝船上。十一月間,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攻打淡水、鹿耳門二次,并未傷人。黃四四一犯,連江縣人。八年五月間,投入蔡牽幫伙闊嘴盜船,在洋行劫,不記次數。十年十一月間,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打仗一次,并未傷人。吳齊發一犯,浙江平陽縣人。十年八月間,上蔡牽幫伙吳寶水盜船。十一月間,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攻打一次,并未傷人。竄回內地后,又在洋過船行劫一次。邱胞一犯,晉江縣人。十年正月間,被蔡牽幫伙陳粗皮膚擄上盜船服役。十一月間,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攻打府城西門一次,并未傷人。竄回內地后,又在洋持械過船行劫一次。張探一犯,晉江縣人。十年九月間,上蔡牽幫伙阿紅盜船。十一月,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攻打鹿耳門一次,并未傷人。竄回內地,又在本船接贓一次。蔡杯邑一犯,晉江縣人。十年九月間,上蔡牽幫伙烏記盜船。十一月,該犯隨同過臺,持械攻打淡水一次,并未傷人。梅章一犯,惠安縣人。十年三月間,被蔡牽幫伙曾寶招上盜船。十一月間,蔡牽往臺滋事,該犯持械隨同攻打府城北門二次,并未傷人。竄回內地后,又在洋過船行劫一次。陳登望一犯,連江縣人。八年二月間,上蔡牽幫伙柯仔盜船,在洋行劫,不記次數。十年十一月間,持械隨同攻打府城一次,并未傷人。竄回內地后,又在洋過船行劫一次。洪弟一犯,九年四月間投入蔡牽幫伙粗皮舵船上,在洋行劫,不記次數。十一月間,該犯隨同過臺,因病未能上岸打仗。竄回內地后,蔡牽撥船一只,給予該犯管駕。林告、施湯湯二犯,各供認上蔡牽幫盜船,在洋過船行劫三次。沈許、劉阿送二犯,各供認上蔡牽幫盜船,在洋過船行劫二次。劉令、許香、邱香三犯,各供認上蔡牽幫盜船,過船行劫一次,在本船接贓一次。李進喜、洪道、陳八萬三犯,各供認上土盜邱嫩嫩等盜船,在洋過船行劫一次。又接贓一、二次不等。蔡力、潘安德、陳石、邱立、林輝、甘阿隆、鄭月、揚竹八犯,各供認投入蔡牽幫盜船,在洋持械過船行劫一次。高琴、洪系二犯,俱系土盜,各供認駕船在洋行劫六次。湯養、林軒、林聽、吳海四犯,各供認上土盜林阿貴、蔡沙等盜船,在洋過船行劫一次及三次不等。林素、陳湖、黃勇、陳焰、王年、羅衛、陳報、高松、蔡添、張阿四、許本、李曰、李元、張宋、余池、林黨、鄭發、林道履、鄭成邦、胡月、柯旺二十一犯,各供認被蔡牽幫伙擄捉上船,在本船接贓一次。揚淇、吳得、林澳、李囗〈石壘〉、謝阿河、李明遠、董青、謝捷、劉養、黃興十犯,各供認被土盜蔡云等擄上盜船,在本船接贓一次。劉吉吉、陳開郎、林以、張高、張厚、蔡長成、胡阿元、林斗坤、張選、張洪、林明、嚴順周十二犯,各供認被蔡牽盜伙擄逼服役,隨同過臺,看守船只,均未上岸打仗。方使、洪綢、張阿隴、游繼文、郭言、黃浦浦、杞莽、邱標、蔡祖、李送、林若金、陳元貴、陳增、陳宗、連暮、劉干、鄭禮、吳嫩嫩、李連、羅隨、王阿三、林丁、侯水、莊清、林海海、余姜、林猴、楊江英、朱加冠、王阿法、張榮、林搶、陳雙、吳勝付、陳潮梅、游尾尾、林六、楊言、胡鑒、陳養大、林倫、林照、周逢道、蔡養四十四犯,訊系蔡逆幫伙竄回內地后,被各盜伙擄捉上船,逼勒服役。林廷一犯,系被朱濆幫伙擄上盜船,逼勒服役。陳跳、江免里、康照、薛波、劉添、陳阿錫、董湊湊、謝豹、林英九犯,系被土盜汗兄等擄逼服役。陳振興、許賽、陳阿狗、廖明、呂漢、王七、方齊、陳猛、張棗、張江、徐高、郭池十三犯,各供認被蔡牽及土盜各幫伙搶擄上船,逼脅雞奸。以上各犯,嚴究至再,矢口不移,案無遁飾。將林得賢、張江江、鄭是是、王好、黃四四、吳齊發、邱胞、張探、蔡杯邑、梅章、陳登望十一犯,均依謀叛律擬斬立決,照例緣坐,仍照例梟示。洪弟、林告、施湯湯、沈許、劉阿送、劉令、許香、邱香、李進喜、洪道、陳八萬、蔡力、潘安德、陳石、邱立、林輝、甘阿隆、鄭月、楊竹、高琴、洪系、湯養、林軒、林聽、吳海二十五犯,均依江洋行劫大盜例擬斬立決梟示。各該犯情罪重大,于審明后恭請王命,先行正法梟示。林素等各犯,擬以遣徒等因具奏前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沛县| 崇义县| 连云港市| 鹤峰县| 巴马| 平定县| 吉木乃县| 无锡市| 石渠县| 千阳县| 赤水市| 巴楚县| 吉林省| 建德市| 如皋市| 原阳县| 新沂市| 黑山县| 禄劝| 武定县| 南澳县| 伊吾县| 九龙城区| 洛浦县| 宜都市| 巢湖市| 大港区| 福泉市| 确山县| 巴里| 呼玛县| 浦北县| 秀山| 绍兴县| 鄄城县| 宣威市| 内黄县| 汉源县| 石柱|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