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1章

  • 醫學綱目
  • 佚名
  • 4414字
  • 2015-12-26 17:01:30

或在筋,或在頭,或在面,或牙齒疳蝕,或咽喉腫痛,各隨經而見,皆毒不散,蘊積而成。或病患始不早治,或醫者失治,遺于經絡,其所由來,蓋有自矣。宜服解毒等劑。

〔世〕痘毒,攻脾則泄瀉身浮,攻肝則眼生翳膜,攻心則煩躁啼哭,攻腎則耳疼膿聚,攻肺則咳嗽痰涎。

〔丹〕治小兒痘瘡余毒未散,食谷太早,補住毒瓦斯。

鼠粘子(六錢) 甘草(五分) 犀角(三錢) 荊芥 防風(各一錢) 白術(三錢) 枳殼(一錢) 水煎溫服。

心主熱

痘入目

〔丹〕如痘傷眼,必用山梔、赤芍、決明、歸須、連翹、防風、桔梗、升麻,小劑末之調服。如眼無光,過百日后,血氣完復,則自明矣。

〔張炳〕治瘡疹后毒瓦斯攻眼,或生翳膜赤黑之類。宜用四物湯加荊芥、防風煎服,兼用黑豆皮、谷精草、海蛤、甘草等分為末,用熟豬肝切片蘸服,神妙。(一方,治痘毒目翳,用江西蛤粉、黑豆皮、甘草、密蒙花等分為末,調服。)〔丹〕痘后生翳數服效,用威靈仙、仙靈脾等分,洗凈,不見火與日,為細末。每服隨時,宜第三次米泔下。

錢氏黃柏膏痘初出涂面護眼。(方見痘大法。)調肝散治瘡疹大盛,服之不入眼。(方見痘密。)羊肝散(即下密蒙散,方見《活人》條。)蟬蛻散 治 瘡入眼,半年已里者,一月取效。

豬羊蹄甲(二兩,入罐子內,鹽泥固封,燒存性) 蟬殼(去土,取末,一兩)上二味,研入羚羊角細末二分,拌勻。每服一字,百日外兒一二分,三歲三四分,漿水或新水調下,日三四,夜一二,食后。一年以上者,不治。

治瘡疹入眼。

馬屁勃(半兩) 皂莢子(十四粒) 蛇皮(半兩)上入小罐子內,鹽泥封固,燒存性,研細,溫酒調下三錢,食后。

治瘡疹入眼或翳。

栝蔞根(半兩) 蛇皮(二錢)上為細末,用羊肝一個,批開,入藥末二錢,麻線纏定,米泔煮熟,頻與食之。兒未能食肝,乳母多食之。

又方 用蟬蛻末,以水煮羊肝湯調服二三錢。

〔海〕地黃散 治小兒心肝壅熱,目赤腫痛,生赤翳,或白膜遮睛。四邊散漫者,尤易治。若暴遮黑睛者多致失明,宜速用此方。亦治瘡疹入眼。

熟地 當歸(各一分) 黃連 大黃(煨。各一錢) 生地(去心) 木通(各一錢半) 防風 羌活生犀(末) 蟬蛻(去土) 木賊 谷精草 白蒺藜(各一錢) 甘草(一錢半) 玄參(五分)沙苑蒺藜(一錢)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或五分,量兒大小加減,煎羊肝湯,食后調下,日三夜一。忌口將息。大人亦治。

〔垣〕治痘瘡風熱毒翳,膜暈遮睛,以瀉青丸治之,大效。初覺易治。

〔云〕用竹葉湯和砂糖水,化下瀉青丸二丸,漸至微利,神效。

〔《活》〕 入眼。用決明、撥云、密蒙花、通圣、蛤粉散之類,然無出此書。(海藏云∶莫若病時隨經而取,不使毒瓦斯轉入眼中為尤妙,然眼有五輪亦當求責,此言為失治者說也。)決明散 治瘡痘疹入眼。海藏云∶此少陽太陰之劑。

決明子 栝蔞仁(各半兩) 赤芍藥 甘草(炙。各一分)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令勻,每服二錢,生米泔調下,臨臥服。

撥云散 治瘡痘入眼及生翳。

用桑螵蛸真者一兩,炙令焦,細研,搗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米泔調下。

密蒙花散 治小兒痘瘡入眼,及無辜疳氣入眼。

密蒙花(三兩) 青葙子 決明子 車前子(各一兩)上末拌勻,用羊肝一大片,薄批糝上,濕紙裹煨熟,量多少,空心服之。(錢氏、海藏云∶即羊肝散。)通圣散 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翳。

白菊花(如無,甘菊代之,然不如白菊好) 綠豆 谷精草(去根,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柿干一個,米泔水一盞,同煎,候米泔盡,只將柿干去核食之,不拘時,日三枚。

日近者五七日,遠者半月取效。

蛤粉散 治小兒瘡子入眼。

谷精草 蛤粉(各等分)上為細末,每一錢匕,豬肝一兩許批開,摻藥卷了,用竹箬裹,麻線縛定。水一碗,煮令熟,入收口瓷瓶熏眼。候溫,取食之。日作,不過十日退。

〔《明》〕 瘡入眼∶大杼(一壯。)

心主熱

痘咽痛

〔《活》〕如圣餅子 治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海藏云隨經,此一方即是隨經。)牛蒡子(炒) 甘草(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半兩) 桔梗(一兩)上為末,加竹葉同煎,細細服之。(海藏云∶減門冬、竹葉,甘桔鼠子湯,治咽喉不利。)鼠粘子湯、消毒飲(二方并見前痘出不快條。)〔云〕小兒 出欲透,皮膚身熱,咽喉不利,甘草桔梗升麻湯。

甘草(半兩) 桔梗(一兩) 升麻(半兩)上銼細,每服一大錢,水煎服。

〔錢〕甘露飲子 治心熱,咽喉痛,口舌生瘡,并瘡疹已發未發,并可服之。治熱上攻,牙根腫痛動搖。

生地 熟地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枇杷葉(去毛) 枳殼(炒) 黃芩(去心) 石斛(去苗)甘草(炒) 山茵陳上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食后溫服。牙齒腫痛,則含漱并服。(海藏云∶甘露飲為血劑。)〔田〕地黃丸 治小兒痘疹,口瘡,咽腫痛,牙疳臭爛。

天門冬 麥門冬 玄參(各三兩) 甘草 薄荷(各一兩)上為細末,生熟地黃汁和丸櫻桃大,每服一丸,溫蜜水化服。

心主熱

痘風

〔丹〕痘風分氣血虛實,以日子守之,多帶氣血不足。虛則黃 生血之劑助之,略佐以風藥。實則白芍、黃芩為君,連翹、白芷、續斷之類為佐。若屬寒,陳氏方可用。

楊氏女年十余歲,痘發不透,靨落后骨節痛,食少,夜間或熱。此余毒在內,虛甚難于疏導,須在補中有通,此方主之。

當歸 白術(各一錢) 犀角(二分) 陳皮(一錢) 通草 甘草根(炙。各三分) 牛膝(五分)蘇梗(三分)上 咀,生姜三片,水煎溫服。

男子七歲,痘瘡初出不透,毒瓦斯攻內,骨節作痛,兩足不可直,瘢痕欠紅活,脈浮而和,小便赤少。

歸身 白術(各一錢) 陳皮 木通 犀角屑 人參 茯苓(各五分) 甘草(炙些)上分二帖煎服。

心主熱

痘癇搐

〔錢〕瘡疹搐,由風火相勝也,惟 疹能作搐。疹為脾所生,脾虛而肝旺乘之,木來勝土,熱氣相擊,動于心神,心喜為熱,神氣不安,因搐成癇。 子為心所生,心生熱,熱則生風,風屬于肝,二臟相搏,風火相爭,故發搐也。治之當瀉心肝補其母,栝蔞湯主之。(海藏云∶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火無論虛實,皆從心火上說。脾虛則肝乘之,肝與心火相合,故用栝蔞湯。若脾土實,火旺逆乘而成癇者,此實邪也。

便結者瀉青丸,便軟者瀉青湯,亦當以脈別之。)栝蔞湯(方見驚風。)〔潔〕凡未出而發搐者,是外感風寒之邪,內發心熱之所作也,當用茶粉下解毒丸、犀角地黃湯主之。

〔世〕治瘡痘欲出,身熱煩躁,忽發驚搐,宜驅風膏、小如圣飲;小便不通,八正散;涎盛,利驚丸、抱龍丸,量癥施之。

〔丹〕欲發瘡疹,先身熱驚跳搐搦,此非驚風,宜發散藥。

〔世〕麻痘風搐方人參 羌活 防風 僵蠶(醋炒) 南星(姜制) 白附(姜制) 甘草(炙)上等分,生姜三片,水煎服,其搐立止。

〔錢〕 疹病后欲發癇,余瘡難發癇以木勝脾,木歸心故也。若涼驚,用涼驚丸,溫驚用粉紅丸。

(即溫驚丸。)

心主熱

痘瘡痛

〔《活》〕治痘瘡痛,用溫驚丸,水化下。(方見前驚搐條。)〔海〕治瘡出煩痛,五物木香散。

青木香(二兩) 丁香 零凌香(各一兩) 麝香(一分) 白礬(一兩)每服四錢,水一小盞半,煎服之。熱盛者,加犀角一兩。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輕者,一服大效。

又方 以芒硝和豬膽涂瘡上,令動,痂落無瘢,仍用黃土抹之良。此病小便澀有血者,中壞。瘡背黑靨不出膿者,死不療。

〔世〕痘將結靨,干硬而痛,宜涂酥潤之,靨可揭去則去之。如無酥,用豬油煎汁代之。此痛非服藥可免也。

心主熱

痘膿而不痂

(痂,居牙切,瘡靨曰痂)〔海〕 疹膿而不焦,此本治失清涼之氣。有如五谷得陽氣而成熟,非涼風至則不能實也,天地嚴肅之氣一加,則萬物秀而實矣,與 疹何異?須察何經而清涼之,或下而成嚴肅之氣,則瘡氣必不至于膿而不痂矣。要當知之,余毒不盡而疾作,蓋出于此。(當是清涼飲子下之是也。)非陽和則苗不秀,非嚴肅則秀不實。劉洙瘡子訣云∶痘發如膿窠不肯靨者,但調砂糖水與吃。劉提點云∶亦曾試用,但后來結瘢痕白。

〔錢〕五七日痂不焦,是內發熱蒸于外,故不得焦痂也,宜宣風散導之,用生犀磨汁解之,必著痂矣。

〔陳〕痘已靨未愈之間,忽被風邪搏之,成疳瘡,宜雄黃散、綿繭散治之。又不愈,多漬骨傷筋殺人。

雄黃散 治小兒牙齦生疳蝕瘡。

雄黃(一錢) 銅綠(二錢)上二味,同研極細。每用,量瘡大小干貼。

綿繭散 治小兒因痘瘡身體及肢節上生疳蝕瘡,膿水不絕。

用出蛾綿繭,以生白礬捶碎入繭內令滿,炭火燒,令白礬汁盡,取出,研極細。每用,干貼瘡口上。

〔錢〕凡痘瘡方才著痂,即用菜油不住潤之,可揭則揭,若不潤及遲揭,瘡痂硬即隱成瘢痕矣。

〔陳〕痘痂雖落,其瘢猶黯,或凹凸肉起,當用滅瘢藥涂之。

韶粉(一兩) 輕粉(一字)上研細,入煉過豬脂油拌和如膏,涂瘢上。

心主熱

痘后瘡癤

〔世〕連翹散 治小兒瘡疹癤痘疹余毒作楚,或生于頭面,耳疼頰赤,生瘡。

連翹 黃芩 瞿麥 木通 滑石 柴胡 荊芥 牛蒡子 防風 羌活 亦芍藥 甘草(各等分)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半盞。又入生薄荷尤好。

心主熱

痘癰

〔丹〕痘癰多是實毒血熱成癰,分上下用藥,一日不可緩。成膿必用清熱涼血為主,赤芍藥、甘草節、連翹、桔梗之類,上引用升麻、葛根,下引用檳榔、牛膝,更助以貝母、忍冬草、白芷、栝蔞,大便燥用大黃,寒熱用芩、柏,此法累效。

〔《保》〕木香散 治小兒 后生癰如神。

地骨皮(一兩) 木瓜(半兩) 穿山甲(炙黃,三錢半) 麝香(一字)上為末,米飲下二錢。

〔丹〕痘癰敷藥。用貝母、南星、僵蠶、天花粉、寒水石、白芷、草烏、大黃、豬牙皂角,醋調敷患處,效。

心主熱

中惡

〔楊〕小兒神守則強,邪不干正,若真氣衰弱,則鬼毒惡氣中之,其狀卒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是也。

凡中惡,腹大而滿,診其脈緊細而微者生,脈大而浮者死。即服蘇合香丸。未醒,以皂角末搐鼻,次服沉香降氣湯加人參、茯苓,又能辟邪,客忤亦宜服。

降真香 白膠香 沉香 虎脛骨(酥炙) 人參 鬼箭草 草龍膽(各五錢)上為末,次入雄黃五錢,麝香一錢,煉蜜丸,乳香湯化。又令兒帶及燒臥內,尤妙。

〔《廣》〕治中惡客忤,唾化麝香一錢,重研,和醋二合服之,即瘥。

〔海〕龍腦膏治小兒發熱在心胃,卒不知人。(方見痘黑陷門,即《活人》方。)〔湯〕凡中暑悶倒,急扶在陰涼處,切忌與冷,若得冷即死,當用補藥及熱湯熨臍腹間,暖即瘥。如無湯,即掬熱土暈于臍上,仍撥小窩子尿于中,可代湯。熨之良久,嚼大姜一塊,以水咽下,續用解暑藥。

〔《甲》〕小兒口中腥臭,脅膈氣滿,勞宮主之。

心主熱

客忤

〔湯〕客忤者,小兒神氣軟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經識見之人觸之,或經歷神廟佛寺與鬼神氣相忤也,故謂之客忤,亦名中客。其狀吐下青黃白色,水谷將下時,腹痛反倒,面變五色,其狀若癇,但目不上插耳,其脈數者是也。亦宜服蘇合香丸并真珠散。

真珠散 治客忤驚風,鬼疰驚邪,痰熱,心舍不寧,精神不定,心常怔忡,睡中驚跳,時或切牙,五心煩熱,有汗兼喘,面赤舌白,呵欠煩渴,小便赤瀉,或吐利黃沫。常服,辟邪安神。

真珠 海螵蛸 滑石(各一錢) 白茯苓 人參 白附子 甘草(炙) 全蝎 麝香 腦子(另研。各五錢)生朱(另研,一錢) 金銀箔(金三十片,銀二十片)上末,和勻半錢,煎燈心麥門冬湯,入蜜少許調服,日午、臨臥各一服。

〔田〕客忤因而驚忤者,治法用灶中黃土研二兩,雞子一枚去殼,二件相和,入少許水調,先以桃柳枝湯浴兒,后將此藥涂五心及頂門上。(陳無擇法用灶中黃土、蚯蚓屎等分,如此法涂之。)〔《外》〕治卒客忤,噤口不能言,細辛、桂心等分,納口中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阜南县| 荔波县| 武夷山市| 白水县| 梨树县| 塘沽区| 黄骅市| 阿巴嘎旗| 靖江市| 龙岩市| 七台河市| 宁乡县| 罗田县| 行唐县| 黎城县| 石楼县| 观塘区| 赤壁市| 阿图什市| 治县。| 隆化县| 加查县| 泗水县| 石泉县| 武宣县| 安徽省| 武山县| 富顺县| 静宁县| 长丰县| 汝城县| 即墨市| 穆棱市| 连州市| 香河县| 灵璧县| 鄢陵县| 明溪县| 丽江市| 正蓝旗|